人終會消失,人生有何意義?為什麼要活著?

電腦自學成才


人為什麼要活著?為父母的使命而活著,活著做什麼做有價值觀的事,價值觀是什麼?尊重別人愛惜自己,就這麼簡單的一個意義。其他的什麼愛情婚姻生兒育女沒人強加你。


最好的東西我和妳分享


被有些歷史學家評價為沒有他就沒有晚清最後數年苟延殘喘時間的李鴻章,是和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的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眼中大清帝國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是當時政府的最高領導慈禧太后眼中的“再造玄黃之人”,是西方社會的“東方捭斯麥”——與德國的俾斯麥,美國的格蘭特並稱十九世紀三偉人。在此,我們不難看出對他有崇高評價的不管是日本首相還是西方社會,其實都是侵略者都是他的對手國家的敵人。

李鴻章臨終之前寫的最後一首詩中有一句是:“臨事方知一死難。”他是抱著必死之心代表當時的政府去簽訂了被世人諸多質疑和責難的《辛丑條約》,據說當他代表政府去簽訂讓國人蒙受嘲笑羞辱的《辛丑條約》消息傳出後,就有死士幾度暗殺他想阻止他去簽訂協議。他當時不僅年事已高常年飽受病痛折磨,而且因為過度為國事操勞已經時日不多,但我們看他的所做所為又是為何?最淒涼讓人難受的是他明明是為國家奔波賣命卻沒有得到自己國家民眾應有的尊重和理解,但我們看他依然無怨無悔,生命要結束了還在擔心憂慮自己的國家民族不敢死!

你要問我活著是為了什麼?想想李鴻章的一生我們就應該清楚明白。我今年已經快40歲了,是上有老下有小,諸事不順,更是是害怕父母小孩有什麼閃失,自己應付不來,活得謹小慎微,不敢有絲毫的放任自己。你說我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生命的誕生也許是個偶然,但也有必然的因素存在,它的意義就在於你被需要,活著不光是為了自己,還有需要自己的親人、朋友、民族、國家……

你是被需要的人嗎?如果你能有明確而肯定的回答,那我敢在這裡保證你就不會還有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沒得的無聊問題。其實對我們來說,死並可怕,怕的是活著沒有存在感。換句話說就是,人生的意義,在我們每個人死後就會有答案。


醬香博物館


人啊,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到底為的是什麼?是為了追求財富名利?還是追求內心的自在快樂?



有一位公司老闆,每天起早貪黑,好不容易買了房子車子。有一天,她加班到半夜,筋疲力竭地回到家裡,看見保姆在客廳裡翹著二郎腿嗑瓜子,悠閒自得。她一下子氣得差點背過氣來,自己沒日沒夜辛苦勞累,買房買車,想不到都是給保姆享受了。有多少時候,我們都是這樣活著,所以說,追求財富名利,不一定能得到最終快樂。


人活著,最重要的是開心,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最終什麼都帶不走,只有活在世上的三萬天,踏踏實實地感受每天的快樂,才不枉活過這一生。不要在忙忙碌碌和瑣碎間迷失了自我,也不要把苦難和奔波誤以為是生活的全部。活著的意義就是在看慣繁華後,得到心靈的自由。



一個人如果沒有“福”,財富名利是求不到的;如果沒有“慧”,內心的自在快樂也求不到。“培福”,就是要胸懷廣大,多去幫助別人,造福大眾,福從利他的心而來;“修慧”,就是要去除貪婪的私心雜念,不要“攀比”,因為“攀比”有時會帶給你一絲快樂,但更多的是痛苦。慧來自於平靜的內心。人生的意義就是要培福修慧,步步增上。



如來自性A


\n


\n

先說為什麼活著?

\n


\n

活著也叫生存,只是因為生存具備了三個條件:生存環境、生理機能和精神作用!當這三種條件具備時,生命必然存活,且不受“生命”本身的意願支配,除非破壞三者其一或其二或三者具毀……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活著,為什麼會死去?

\n



\n

活著有什麼意義?

\n


\n

“意義”是一種暫時性或有偏頗性的個人意念的結果,它是隨機環境和感官系統相結合的產物!每個人自帶的感官系統和隨機面臨的環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意義”!比如看到別人的新車,想到自己的破車,產生了“我要賺錢換車”的想法,並把這想法當做一種“意義”為之努力奮鬥拼搏!

生命本就是無可奈何的存在,當具備三種條件,生命就會誕生和存活,生命的開始是“不知所以”的來到這世上,最後又“戀戀不捨”的離去!無論何種人生,他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讓生命存活的更美好!吃飯、穿衣、工作、交友、健身等等,只為生命服務這個事實,無論“意義”的設定有多麼偉大或多麼卑微,一切的行為都只是為生命服務,這就是各種“意義”的最終面目!



好啦,班主回答完畢,歡迎各位老闆補充哈,

\n\n\n\n\n\n

大話京劇


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人生毫無意義。

每個人的孩提時代,疲命奔波於學校和家庭之間,應付著院校各種考試,就是為了自己將來更好的進入社會,融入社會。

成年之後開始融入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有的人或者科學創新或者藝術創作,也有極少的人甚至想為活在自己的人生哲理之路上,而探索著這個人生。

有的人外表光鮮,內心裡面卻相當空虛。人到晚年,很多從事科技的人都有多少的困惑沒有化解。有些成為社會工作者,也會有自己的困惑無法解決。當今有一個奇怪的話題就是:人到底有沒有前後世。有的人都到了晚年了,才討論這個問題,不是這些人的悲哀嗎?人們曾多麼高的熱情等待著科技科學,希望能解脫這一切迷惑和疑團,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迎來的是更多的疑團和困惑。

想想看,曾仕強先生為什麼說:“現在的人,太相信科學了,是非常悲慘的。”這裡面可能存在著非常深奧的人生道理和人生困惑,人們自今無法得到解脫。

現在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今天,已經是日新月異,給人們帶來的感受,也是非常震撼的。然而我們不能相信科學家嗎?好像人們把自己的寄託的方向完全搞錯了。科學家們完全是為了這個世界的外在事物上的一些問題研究和研判的,而不是對為內在的生死或者是否有前後世而研究的,科學家們也沒有這種禪定力。

對人的人生的生死或者有沒有前後事,這個是完全屬於一個禪定的能力的範疇。請問哪個科學家有如此強大的禪定力呢?其實有些人一開始的依託就搞錯了,最後的痛苦顯而易見。這也怪不了別人吧。




誰都有生,誰也會有死。然而生死大事,不可能在晚年才去關注採取有所準備吧。有些人就是相信科學,而輕視了對自己的前後世甚至態度和觀察方向。大多數人來說,難道不是根本就沒有認真的觀察過,更不要說有所準備,到最後只有一個人悲哀和淒涼。因為有的人卻不知道怎麼準備。其實,不知道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準備的人,就是非常殘暴的對待了自己的未來的人。



未來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的。這句話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可是應該怎麼做呢?在中國的今天,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每當看看網上討論,人有沒有前後世,就完全了知人們真的沒有什麼定見,也沒有什麼智慧。

有沒有前後世不應該是個輕鬆的話題吧,人都到了晚年,這時候還沒有智慧的抉擇:到底有沒有前後世?!還在談論這個問題!自己的生命又有多長啊?有時候真讓人感覺到不是太幼稚了嗎?太荒唐了嗎?太缺少智慧了嗎?活得多麼悲哀啊。



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科學有時候甚至是給人類添亂的。想想美國和俄羅斯的原子彈,能摧毀地球幾百次,難道不是給人類自己添亂嗎?最終依託於科技,也將丟失了自己丟失了一切。

如此看來,人之初,為了學習而奔走於學校之間,為了生活,奔波於自己的工作地,到了晚年,卻是一無所有。沒有認識人生到底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到底死亡後還有沒有後世?今生活著有意義嗎?


季羨林老先生曾說:“對全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我認為這句話就是現實。

大多數人因為始終不知道自己活著是應該為了什麼而活著?自己應該朝著哪個方向而活著?這就是很多人的最大困惑。甚至連人到底有沒有前後世都搞不清楚,還在那討論!討論有用嗎?這不是很可笑的行為嘛。

渾渾噩噩是大多數人不應該出現的,然而要擁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去觀照自己的未來,是多麼的難啊。也許應了傳統文化的那句話:“可憐之人,必然有可恨之處。”對大多數人來講對自己的行為和抉擇有恨意嗎?有覺悟嗎?曾努力試圖有所改變嗎?沒有。如果你自己的未來自己都不去關注,難道還讓別人關注嗎?成年人老年人,真的已經成年了嗎?真的還有智慧嗎?



那些被人們追捧的科學家和著名的作家,到人生最後為什麼選擇了自殺?難道他們的行為不能給我們個警醒嗎?還在渾渾噩噩——活著。今天的人們一次又一次的印證了這句話:人生真的對大多數人來講,毫無意義。

也許人活下來就是為了等死,那些根本沒有生活方向的人,就是這個樣子的。沒有誰能改變你,也沒有誰能拯救你。能改變你,能拯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可是你把這個權利放棄了,如此一來,誰都無能為力了。



其實這一切早就有解答了,只是人們不願意面對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並不是說他很懶,而是他沒有這種為自己著想的心態。如果你無視自己的未來,這樣不就是殘暴的對待自己的未來,你認為自己還有救嗎?這個推理有理智的人都應該知道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吧。也許有的人連自知之明這一點都蕩然無存。如此麻木也用不著別人來擔心了。難道不是嗎?!如果有一面鏡子照一照,可以發現自己好像就是那個人吧。

無論這些絕大多數人如何篤定如何堅定的認為是這樣那樣,對不起啊,沒有智慧的堅定和篤定,只是變成了頑固不化,冥頑不靈。這個世界只能為那些真正認識到,並有正確方向的人所準備的。換句話說,所有的智慧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人生的意義在於即生能不能多行善事,諸惡莫作;潛心修煉佛法,聞思般若智慧,並從中得到解脫,今後不再輪迴。

你遺憾嗎?難過嗎?你就別矯情了。對不起了,就此別過,保重,請。


藍天日月星河


既然都要死,為什麼還要生下來?

如果不生下來,連死的權利都沒有。

人生雖然只有短短數十年,但能做的事情並不少,就像流星或是煙花,短暫,卻可以綻放生命,綻放出美麗的火花。

很多人的人生,是在平凡之中度過,但在平凡之中,依然可以找到很多閃光點,人活著的意義不在於你是否成為名人,不在於你這一生中掙了多少錢,而是為了“生活”,為了“活著”,獻出自己的能量。

我經常開玩笑說,人活著就是為了一口氣,沒了這口氣,人也就要死了。

死亡是人生的終點,當我們出身那一刻,站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一路奔跑,註定要走向終點,不管你是否害怕,沒有人可以躲過。

我是一個愛做夢的人,有夢想,為夢想努力過;

我是一個運氣很差的人,卻依然相信總有一天會改變命運;

人生充滿了未知數,我們猜到了開頭,猜到了結尾,卻猜不到過程。很多時候,寫小說也是這樣,開頭和結尾,看開頭,或許已經知道結尾是什麼樣,可是你直接跳到結尾,卻會錯過很多精彩的內容。

這大概就是活著的意義。

人生沒有劇本,我們需要演完這場沒有劇本的戲。


又見葉飄零的飄零驛站




我為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一生在探索這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人生有何目的有何意義?渺小的人和偉大的人為什麼差別那麼大?貧窮和富貴難道天註定嗎?如果是註定好了的,我們的努力還有什麼意義?如果一切命運都可以改變,為什麼一生掙扎似手逃不過似手冥冥中之中上天的安排,無論性格決定命運,還是時代改變命運,都無法做到完美夢想的一生!幸與不幸,美與醜,善與惡,與生俱來,相生相伴,福禍相依,似乎我們只有順從天意,無法抗拒!可是當我們看到天下種種不公平,行善多災難,做惡的福長壽,好心得不到好報,好人常遭磨爛,我們有時覺得好無奈,覺得什麼信念呀,道德呀都是些騙人的緊箍咒。感覺到無能為力,得不到正解,找不到心靈的歸宿。就一醉解千愁,反正人都會死,一死了百事。想得太多,腦子會痛。迷霧重重,疑團種種,人死後會有來生嗎?如果沒有,老天那豈不是太不講道理了嗎?如果有,那麼因果報應就完美了!誰能告訴我,天地間,人究竟什麼?該怎樣活下去?才能無憂無慮,心安理得!最後能有一個美好的歸宿!

首先我要說生物意義上的人和天與科學意義上的人和天是不同的概念!一個是知識方面的認識,一個是覺悟方面的感受。前者屬於物質世界的真理,後者屬於覺知世界的真際。真理需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去反覆實驗和證明,要對物質世界勇敢地探索才能找到,而真際是完全獨立於物質世界的一種靈性修煉和宇宙覺知所得的正果,知識只是借用表達的一種方式而不能成為覺悟宇宙真相的方法。所以修道的人也會應用知識層面的語言來表達覺知層面的感受,但是,道的東西非語言所能盡真意思,最核心的部分,依然語言斷道,無法形容,可意會不可言傳。無窮無盡,高深莫測的道是直通人心直指宇宙中心的核心力量的原始之頭。

從這個意義來說,天人感應,人不僅從屬於自然,而且能與自然交互能動,從而人不再僅僅是一個物種,也是一個造物主。從而人有了自立於天地神性的一面。兩千多年前偉大的造神運動把人推上了智慧時代的寶座,人性通過神性獲得了永恆和延續,於是人類獲得了信仰意義上的人的面俱,這個面俱下有了一顆敬畏自然的心,同時也有了感覺宇宙心跳的虔誠之心。敬畏之心給靈魂披上了文明的外衣;而虔誠之心讓靈魂歸向了宇宙星辰大海的本心。人與自然為一體,來於塵埃歸於塵埃。心回黃天身歸黃土。

從呱呱呱墜地,到歸回塵埃,生命是一個輪迴,人生是一次旅行,生活是一次修行,感恩回報,濟世渡情。

不知不覺說到人生的意義上來了。無論儒家,道家,佛家,還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都為我們建立了一種信仰,無論來自孔子,老子,釋迦牟尼,還是默罕默德,耶穌,都是宇宙覺知的先行者和宇宙的代言人。至少他們都是神靈的使者和天使人性的保護者。無論是孔子的博愛,老子的道,釋迦牟尼的佛,還是默罕默德的真主,耶穌的上帝本質上是同一種愛和力量的不同的表達方式。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活著,不僅是自己的事,也是上天的事。你不是被外星人流放到地球上的囚徒,而是偉大的神在這個星球上的化身和代言人。一切合乎神的旨意合乎天道的行為才是你正確的人生方向和完美夢想的最終信仰。這個是宇宙人心的本來面目,我們的先驅大師用他們的生命證悟到了宇宙大智慧的本質,並引我們渡過一切人生苦難,終成圓滿正果。用宇宙大愛,渡過智慧人生。最終這便是人生的意義。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活著得有一顆智慧心和陽光臉。苦難不是上帝對我們的懲罰,而是修行的磨練,不公平的社會來自不公平的心,放下名利心,迴歸平常心,從天道,修人心,社會才能歸於公平和正義。天道酬勤,每個人只有勤勞勤政,才能可實現報恩報德,傳承文明,文化永續。人只有自盡其性,自盡其能才能功德圓滿,死後融於天地。

每個人以出世心去看待生活,就會從容不迫,精進上進,每天活得充實有使命感,不畏浮雲遮斷眼!


送你一個長安


如果讀者看過我對“空心病”一題的回答(https://wenda.toutiao.com/question/6356358377345384706/),應該會發現,題主當下的內心狀態很符合“空心病”的描述。

要治療“空心病”,就必須解決生存意義的問題。

存在主義認為人生有四大終極命題: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

人世間的萬事萬物,無論有沒有生命,都會最終走向消亡。但是,人類因為擁有了理性,發展了心智,因此不可避免地對“死亡”這一終極命題產生了思考,並由此衍生出“自由、孤獨、無意義”這三大命題。

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發展出了一套防禦機制及行為模式來對抗存在式焦慮,但它永遠無法被完全根除。總有些人,在思考到一定的深度,或防禦機制失靈時,主動或被動地“直視驕陽”,體會到“人生的荒謬性”。

古往今來,有很多人都產生過題主這樣的疑問,而正是其中的那些哲學家們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哲學進路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在此我不想一一詳述,只想針對我自己認同並且踐行的存在主義談幾點想法:

一、一切都是虛無的,那人為什麼還要活著呢?

因為你已經活著了。除非你決定現在就去死,否則“你已經存活於世”這一事實就是無法抵抗的。既然已經活著了,那就得做點什麼。

二、一切都會毀滅,那人生能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問題能夠成立的前提是:只有不會毀滅的事物才是有意義的。但實際上,這一前提並不自然成真,而是靠人為界定其為真。

而精神分析的研究指出,人的世界是由自己投射產生的,換句話說,你認為天經地義的事可能並不真的天經地義,而是你在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認同的。

所以,我們不能以自己強烈的認同感來支持自身的論斷,而應該跳出這一框架,客觀地來看待自己的觀點。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發現,人生的意義可能根本與事物能不能持續存在無關,我們也許同樣可以從轉瞬即逝的事物中找到意義。

如果再進一步,我們就可以發現:其實,人生的意義是由我們自己界定的!

因為,我們的生活其實是內心投射的產物,所以,你只要心甘情願地相信某事是有意義的,那麼對你來說,它就是確鑿無疑的意義!

三、意義必須是你心甘情願認同的,否則它毫無意義。

因為意義其實是一種主觀的概念,所以每個人認同的意義都必須是基於自身而發展起來的,不可能隨隨便便“拿來主義”。

有很多人可以因為趨同等原因一時接受某種意義,但這種意義比起基於自身心甘情願的意義來說,我們對它的認同程度,它與我們的交互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語。

真正發自內心認同的意義,會在心中產生持久而篤定的力量,它可能並不火花四濺,但卻很雋永,並且會潤物細無聲地改變你,讓你和它越發契合,你會成為它的現實代言人。

四、怎麼心甘情願地認同某種意義?

首先你得接受,它不是一件客觀存在,不是你向外去尋找的既成事物,而是你主觀創造的事物(當然,你在創造的過程中必然會對外有借鑑、吸納)。

其次,你得對人性、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才有可能基於人性,基於獨特的自身將它發展創造出來。

第三,你得以批判性的方式來思考自己的三觀,對它有所揚棄,並接納更正確,但同時也不與自身明顯衝突的新的價值觀,來發展它。

第四,你必須在生活中踐行它。只有不停地這樣探索、思考、實踐、改變,你的思想與你的生活才能漸漸緊密結合,最終內化成為你心甘情願認同的意義,這也就是王陽明所謂的“知行合一”。

其實有很多人內心認定的意義並不經歷上述這樣清晰的過程,但我在工作、生活中見識到不少心智敏銳但內心幻滅的迷茫靈魂,他們已經陷入了懷疑主義。對於他們來說,上述過程也許就是一條必經之路。人最難說服的就是自己。

答主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頭條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88888餘雪蓮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小孩子也能回答。在關於京九鐵路的電視節目中有這樣一個場面:一個小孩在放羊,同時接受記者的採訪。“你在幹什麼呀?”“放羊”。“放羊幹什麼呀?”“攢錢”。“攢錢幹什麼呀?”“娶媳婦”。“娶媳婦幹什麼呀?”“生娃”。“生娃幹什麼呀?”“放羊”。如此一個循環,生命的意義盡在其中了。

如果嫌這個回答太俗,還可以有雅的:根據英國生物學家裡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理論,一切生命個體,都是基因的交通工具。這個解答更“科學”,但意思和放羊娃的回答差不多,即生命的意義就在於維持生命本身。

當然,神學家會有不同的回答:世界是上帝造的,所以有規律可循,因為上帝不喜歡混亂。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證明上帝的偉大。然而,這種回答不會被有理性的人欣賞,雖然神創論與進化論在美國還在爭論,但沒有宗教偏見的人都可以看出,進化論可以告訴我們怎樣改良品種,神創論卻不能告訴我們上帝怎樣創造了物種。如果一個人一生都在生命之外去追求生命的意義,我相信他一定會渡過最沒有意義的人生。

(趙南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