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都要測體溫!發熱對身體有利?到底超過多少度需要特別警惕?

在很多高速路口或是小區門口,都已經有人值班測體溫了。用“槍”對著額頭,非常迅速。而發現體溫高的,按照程序要轉運到定點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中國疾控中心提示,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有發熱、咳嗽、乏力、胸悶等症狀。隨著疫情的加重,在小區門口或高速路口進行體溫測試,是很有必要的,其目的就是發現那些發熱人群。方法就是使用額頭體溫槍。

進出都要測體溫!發熱對身體有利?到底超過多少度需要特別警惕?

額頭體溫槍

初見額溫槍的人可能不認識它。額溫槍其實就是紅外線測溫儀,是根據測定紅外線原理來測定身體額頭的溫度。它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測溫方法,使用便捷,可在三秒之內讀取數據。同時它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也不會接觸皮膚,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額頭溫度和我們的正常體溫還是有一定差異的,所以額頭溫度並不能很準確地反映體內的溫度。快速測得的額頭溫度僅供參考,不能作為醫療判斷的依據。所以當有體溫過高的時候,還要用體溫計進一步確診。

進出都要測體溫!發熱對身體有利?到底超過多少度需要特別警惕?

腋窩溫度是目前最常用的測溫方法,其測量方法是將體溫計夾於腋窩,五分鐘後讀取數值,正常範圍為36.1℃-37℃,比口腔溫度約低0.2℃-0.4℃。口腔溫度是指將體溫計放置在患者舌下,閉嘴約3分鐘後取出,正常範圍為36.3℃-37.2℃;女性月經前及妊娠期體溫略高,老年人因代謝率偏低體溫會略低。

發熱其實有很多學問

大部分人都會粗略地認為正常體溫是37℃。其實是不對的。因為受測試部位、時間及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正常體溫不能簡單用一個數字37℃來表示。

發熱是指機體在致熱源作用下或各種原因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障礙時,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發熱並非完全是壞事,它有助於機體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繁殖,促進中性粒細胞數的升高及 T-淋巴細胞的增殖等來對抗感染,所以說發熱是有一定好處的。

進出都要測體溫!發熱對身體有利?到底超過多少度需要特別警惕?

但是我們不能讓發熱到高燒,超過39.1℃就會嚴重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如果體溫過高則是機體穩態紊亂的表現,此時機體產熱量大於散熱量,呈現皮膚乾燥發燙、抽搐、昏迷等特徵。體溫超過41 ℃,體溫調節中樞就會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等到體溫達到43 ℃,只要幾小時病人就會因體溫過高而死亡。

發熱如何分級?

根據人體體溫統計結果,醫學上通常以口腔溫度是否超過37.3℃來作為發熱數值,可將發熱分為 4 個等級:即低熱:37.4℃-38℃;中等度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以上。

目前並無證據顯示發熱(非體溫過高)會引發諸如大腦損傷等不良後果。機體在不脫水並且能散熱的前提下,會將體溫調控在相對安全的範圍 。但在這疫情嚴峻的時刻,如果出現自身發熱的情況,一定要特別注意。如有確診病例接觸史,更要及時上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