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下的光伏企業生存“戰役”

2020年伊始是那麼的不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進行中,全中國的力量都在與之對抗。

“战疫”下的光伏企业生存“战役”

肺炎疫情讓很多城市按下暫停鍵,大家避免見面。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離得那麼遠,卻又緊密團結在一起。

我們已經意識到這場抗疫人民戰爭,已經不單單是抗擊疫情的防疫戰爭,而是成了一場立體戰爭,牽一髮而動全身,經濟戰爭在摸不到的地方滋生了。

2020,可預見的艱難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研究報告中指出,新冠疫情將打斷中國經濟2019年底的弱企穩,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今年中國GDP破6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可能破5。

而滬深兩市節後首次開市後,出現了恐慌性暴跌,超過3000股跌停,一天蒸發超4萬億市值。。

我們已經預見到了2020年前進的艱難。

當前的疫情讓所謂的線下“接觸性行業”受到了重大打擊,西貝董事長賈國龍自爆家底“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個月”讓我們感受到線下經濟所遭受的困境。

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將衝擊社會所有原有經濟鏈條,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將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

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2003年的“非典”,當年的“非典”疫情讓眾多的中小企業被迫走向了轉型模式。

馬雲看到了C端購物的需求,力排眾議創立了淘寶。劉強東把中關村的實體店鋪搬到了線上,京東的電商業務由此開始,因而成就了國內兩大電商巨頭。

2003年“非典”期間,交通運輸、住宿餐飲和旅遊三大行業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然而正是在這樣特殊的時間點,這三大行業出現了顛覆併產生了巨頭。

面對這場“戰疫”,更多行業受到的影響也將逐漸顯現。這對於處在行業中的中小企業來說,都將是一場倒逼。“活下來”已成為企業不可跨越的又一個“戰役”。

新能源行業何去何從

作為國家經濟民生命脈,且正在市場化轉型浪潮中的新能源行業又該何去何從?

相信這是每一個新能源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以光伏行業為例,傳統模式下的光伏電站資產交易幾乎都採用線下“面對面”的溝通洽談、盡調勘察、簽署交易等運作模式。且流程繁瑣,交易週期長,盡調標準不統一等問題。而往往這些工序又都因為缺乏足夠信任基礎無法達成最終目的,致使大量成本浪費,效率低下。

加之當這場突如襲來的“戰疫”,不僅延長復工時間,更大的改變是避免或減少“面對面”。1月27日年僅50歲的光伏老前輩因被感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讓無數業界人士深表惋惜,更給我們新能源行業人敲響了警鐘!

在這種情況下,光伏電站的建設、交易都在延長中,何時可以“解封”還是未知數。然而有很多手握光伏電站亟需出售變現的企業,融資難、變現難等問題無疑給這些企業的生存問題雪上加霜。

“戰疫”下的生存倒逼

縱觀其他行業,疫情之下,線上服務行業的作用顯得尤為凸顯。例如線上金融服務、線上辦公軟件等。足不出戶就可以讓老百姓輕鬆辦理金融業務,員工可以在家遠程協作辦公。

那麼,光伏電站資產的交易如何從線下搬到線上來呢?

數字化轉型可能是唯一解決的路徑。

同時,通過數字化手段、應用數字化技術和思維,構建一個線上可信的交易環境是實現真實交易的又一個必須攻克的難關。

針對光伏資產線上交易,實現線上資產的可信確權、可信評級、精準匹配、精準服務、流程優化,是實現資產線上交易的第一步。

量體裁衣 - 新能鏈鏈上“輔助資產交易”精準服務新篇章

根據光伏行業的現狀和痛點進行量體裁衣後,新能鏈開啟了鏈上“輔助資產交易”精準服務的新篇章。新能鏈認為,光伏底層資產上鍊確權是資產流通和價值流轉的基礎。通過區塊鏈技術,對光伏電站等底層資產的基礎信息、權屬證明、審核證書等關鍵信息達成共識,並進行確權登記、證書頒發和司法存證,確保光伏底層資產權益歸屬的合法性。

“战疫”下的光伏企业生存“战役”

在資產上鍊確權的基礎上,光伏資產的質量進行評級和增信是新能鏈解決光伏資產交易問題的第二個舉措。新能鏈引入了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監管機構、行業監測、法律審計、司法機關、金融保險等可信第三方機構。同時,再以技術增信的方式為光伏資產提供客觀的評級結果,實現了新能源資產的全生命週期管理,達到信息可追溯和防篡改,資產確權更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目的。

在數字化資產確權和價值上鍊後,新能鏈創新性開發出智能匹配、智能託管、智能交割完成光伏底層資產的智能交易,以此突破了光伏資產長期以來存在的交易困局。

至此,如何解決資產數字化交易問題越發清晰,而新能鏈做到的不止如此。

新能鏈通過將光伏底層資產以及權益資產的數字權益進行標準的數字憑證化,對其進行可追溯的價值拆分,不僅可以幫助電站資產持有方進行資金融通、解決資金問題,也可幫助投資者選擇優質適宜的資產進行份額認購、降低投資門檻,實現了資產的多級流轉,緩解光伏行業的資金壓力。

儘管是傳統能源行業,新能鏈在探索資產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並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

能源行業的數據採集、分析和挖掘利用,一直都處在荒漠狀態,新能鏈利用數字化設備與技術對光伏電站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收集彙總和分類。內部業務數據處理後可完成光伏電站精益化運營、智能運維、創新綠電業務模式,以及提升用戶消費體驗等。而外部數據則可以在多樣化的消費場景中找到應用價值,通過最新的技術完成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新消費模式和光伏數據的結合運用,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改變正在發生

2019年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對外表示“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2019年12月7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召開“2019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數字化及區塊鏈技術被提上了行業的講臺,區塊鏈技術作為國家戰略核心技術已經開始在新能源數字化方向展開探索。

2019年5月30日,新能源行業首個“綠色資產數字化生態網絡”新能鏈就已上線,與超過1GW資產進行合作,並與互聯網法院、鑑衡認證、TUV萊茵、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中企華資產評估、江泰保險等10餘家機構達成戰略合作,成功開發並完成百兆瓦以上的資產司法確權,同時以此為基礎完成了首單資產交易。

可以想象一下未來的資產交易,資產方只需把資產數據上傳到新能鏈平臺,並通過物聯網設備實時更新,新能鏈平臺上的數字化資產會由多方公信力機構給出具有共識的可信性認證,最終獲得司法機構的司法確權。賣方通過新能鏈平臺上資產歷史數據查看分析判斷資產價值,同時通過有共識機制的資產數據評估評級及數據未來價值模型的測算,即可確定資產交易的明確需求。

“战疫”下的光伏企业生存“战役”

未來這種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資產價值流通模式,無論是作為對這場全國性的“疫情”的應對,還是對新能源產業面臨的降本增效都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當然新能源數字化的可應用領域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全行業共同探討。

曾經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數字化技術是必將擁有,但不是很急需。但是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下,新一代數字技術對傳統行業的重新組織,將在複雜和不適應中強勢推動和運行著。

疫情對於每一個企業都是一場大的生死考驗,更是一場革命性的蛻變。

我們期盼看到如2003年疫情過後一樣,出現爆發增長的行業與公司。而這些爆發的內在力量是企業在困難時期的變革和行動。

相信全社會齊心協力,定能打贏這場全民戰役!

我們始終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華夏能源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