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新一團僅一千人,而28團有三千,為何丁偉去新一團上任時卻笑了?

自卑毀人一生


也有可能是導演都沒想到這裡還有個梗,畢竟電視劇,還是不要太認真。


彩虹直至黑白60395193


這個問題存在著一個誤區,丁偉被安排到新一團擔任團長,他真的願意接受這項任務嗎?事實上恐怕未必!

按照三年後丁偉與李雲龍聊天時所說,三年前同樣身為團長的丁偉可以算的上是富的流油,自己手中的步兵團已經擴充到了高達3000人,這個數字絕對算得上是八路軍的主力團,為此丁偉得到了一個特殊的殊榮,前往後方的延安抗大學校進行深造,抗大是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成立的一所著名軍校,這所軍校的特別之處就是專門培養中高層軍官,通常情況下只有在軍隊中有相當地位身份的人才有資格參加學習,丁偉能夠有幸來到這所軍校深造,除了他依靠擴充部隊而建立的履歷之外,更有著上級對他的信任,假如丁偉能夠順利來到抗大進行深造,回頭再重新執掌部隊,無論他的個人學識還是手中的槍桿,都會讓他底氣倍增。



當然,在這裡要給網友們普及一下,事實上在原著當中並不存在這個內容,李雲龍一開始就是獨立團的團長,丁偉在原著中的設定則是一個跟趙剛一樣的知識分子,只是很早就加入到了革命戰爭中,血雨腥風已經磨礪掉了他身上的書生氣,當然由於這個問題僅就連續劇而言,我們就不強調原著小說了。

所以當丁偉臨時收到緊急命令,前往抗大學習的命令被取消,自己將調往新一團擔任團長,這個命令對於當時的丁偉來說,恐怕並不願意接受,先不說剛剛經歷了蒼雲嶺突圍的新一團受到了很大損失,跟自己已經擴充到3000人的步兵團形成了很大差別,自己前往幾乎是在收拾爛攤子,更別提這個命令還是建立在自己失去深造機會的情況下,就丁偉個人而言肯定還是有想法的,但畢竟是軍人,服從命令聽指揮是軍人的準則,縱然不情願但自己也要堅決執行這項命令,但事後的發展表明,丁偉接手新一團未必是壞事。



雖然規模不如自己原來的部隊,但有一點在丁偉來到新一團之後逐漸變得清晰,就是新一團的成色,這可是由著名悍將李雲龍打造的部隊,更是在蒼雲嶺之戰中從數千人的坂田聯隊中突圍而出的部隊,可以說新一團剩餘的官兵全部是從戰火中歷練的老兵,有著這樣的老兵部隊作為基礎,新一團迅速擴充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更重要的由於常年對重武器的執著,李雲龍對重武器的收集和搶奪力度也超乎常人,尤其在蒼雲嶺之戰中摧毀坂田聯隊指揮部,繳獲的武器不會太少,因此新一團的規模雖然比不上自己原來的部隊,但新一團的官兵質量和武器裝備,恐怕已經完全超過了其他八路軍團級部隊,而這在一年之後的反掃蕩突圍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如三年後丁偉與李雲龍聊天時所說,反掃蕩突圍的時候,新一團一亮傢伙,3庭九二式重機槍5挺歪把子輕機槍,加上擲彈筒迫擊炮,對著鬼子的包圍圈集中火力一個點狠揍,瞬間打蒙了日本鬼子,一天之內就衝破了日軍三道防線,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抗戰期間相當於中國軍隊團級編制的日軍大隊,通常配備6-8挺九二式重機槍,下屬的步兵中隊裝備6挺歪把子輕機槍,而這樣的步兵火力遠勝於同一級別的中國軍隊,而被外界稱為土八路的新一團,上來就拿出幾乎相當於日軍大隊三分之一的重火力,打在了包圍圈上的某一個點上,不誇張的說對面即便是日軍一個大隊,某一道防線上面的某一個點遭受如此重火力的襲擊,也很難承受的住,這也是新一團能夠迅速突圍的原因。

所以丁偉三年前在得到這項任命的時候,心裡不會願意接受這樣的命令,但等到實際接手後,手中握有如此的鋼軍,恐怕讓丁偉的底氣變得更加十足,隨後的幾年丁偉的新一團同樣走向擴建,原來的老班底在其中發揮了絕對的作用。


遼寧資深球迷


丁偉本來是要去延安抗大學習,但在路上卻被彭老總安排接任李雲龍的新一團。


按說去抗大學習的機會很難得,而且28團是標準的大團,新一團不過是1000多人的小團,為什麼丁偉還很開心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到新一團能痛痛快快地和鬼子好好幹一場。

雖說28團是個3000多人的標準團,但當時部隊的戰鬥力和冀中軍區所處的環境,都不具備同日軍發生大規模作戰的條件。

冀中軍區成立於1938年5月,前期司令員是呂正操,班底部隊是東北軍的691團。從抗戰初期到1938年底,僅一年時間就發展到10萬人。

從人數上來講確實不少,但這支隊伍面臨兩個很大的問題。首先,絕大部分都是普通農民,組織很鬆散,而冀中軍區的幹部又非常短缺,所以很難有效的指揮。

其次,隊伍擴充過快,武器彈藥嚴重不足,大部分人都是拿著大刀、長矛和鬼子幹。受兩個條件的限制,一直無法形成比較強的戰鬥力。

為解決冀中軍區的困難,1939年初,中央抽調了120師8000多人,挺進冀中協助冀中軍區做部隊整訓和協同作戰。

從冀中軍區的情況來看,丁偉可能是隨120師進入了冀中,他的28團應該也是整訓時期成立的,兵員主要是沒有戰鬥經驗的農民為主。

雖然120師的到來增強了冀中軍區的實力,但只是解決了基層幹部的問題,武器彈藥依然嚴重短缺。以120師主力部隊為例,人數從8000多人擴充到近五萬人,但一半人連槍都沒有。

丁偉是1940年被調往延安學習,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他從後方調到前線,應該還沒撈到幾仗打,即使有那麼幾次機會,28團還沒有形成戰鬥力,估計打的也很憋屈。



如今到了新一團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首先,新一團雖然人數不多,但能從正面擊潰坂田聯隊,說明戰鬥力非常的強。

其次李雲龍“會過日子”,新一團的家底厚,不僅有3挺92式重機槍、5挺歪把子,還有擲彈筒、迫擊炮,這和日軍1箇中隊的配置差不多。

憑新一團的兵員素質、武器裝備,對付千把個掃蕩的日偽軍綽綽有餘,這可比丁偉在28團痛快多了,他自然高興的合不攏嘴,所以李雲龍說丁偉撿了一個大便宜。

但“拿人的手短”,丁偉也是個爽快人,最後給李雲龍送了一份大禮——“一個騎兵營的裝備”。李雲龍是“買賣人”,一看吃虧不多,就高高興興去被服廠當廠長去了。



花木童說史


八路軍386旅系列沒有28團,而有從山西新軍薄波部改編的王近山部16團和下屬軍分區獨立團等。《亮劍》原著所述番號給人的想象是中央紅軍井岡山28團老底子,是真正的主力。並不是28團是擁3千的羊,新一團是實編1千的狼。當時滿編3千的團只有主力才有可能。李雲龍雖打了勝仗,但抗命違紀必須重罰。副總指揮調離他去當被服廠廠長是讓他接受教訓,聲明此風不可漲,師旅長也說是說讓他磨磨性格。實際上是對他的培養和考驗。而丁偉原為28團長,正在奉調去延安深造的途中,突然接到去新1團履新的命令,非常高興。主要是丁偉本人抗戰激情高漲的表現,並非挑肥揀瘦。一來他與李雲龍是親密老戰友,二則其人既是有軍事造詣又是有培養前途的大將之才。此項調令一是人才奇缺,二是戰爭形勢險惡,迫不得已。從他將偽騎兵營的消息透露給李雲龍,並笑稱送他一個騎兵營的情況和日後進行關於人才和武器的‘’交易‘’來看,兩人的關係是生死之鐵。他高興的是,他去替代李雲龍是暫時的,老戰友又可以在一起聯手抗戰敵了。


任有新2


1.28團是地方軍區部隊,而新一團則是主力軍386旅的部隊。

2.丁偉和李雲龍包括孔傑出生於第四方面軍,雖然沒有任何人承認,但事實上第四方面軍出生的將領比其他方面軍出身的將領,還是要受到一些歧視的。而386旅則是嫡系中的嫡系,能在陳賡的手下,當時是很好的選擇。

3.因為是去抗大學習,畢業以後對他來說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分到八路軍三大主力師下面去做一個團長,現在不用學習,也能做到主力師的下屬團長,那就沒有必要去學習了。從亮劍後期,在高級軍官訓練班的表現來看,丁偉本身也不喜歡學習。

4.丁偉和李雲龍是老戰友了,他很清楚李雲龍的能力,自然不會擔心李雲龍的部隊會缺衣少食,會缺乏裝備或者戰鬥力不強。


三箭一雕230


這事還真值得一說,陳賡將軍的386旅名將如雲,難道就沒有別的軍事幹部可以接替倒黴的李雲龍?新一團團長出缺,需要驚動八路軍副總指揮親自下令攔截丁偉?既然被選送延安抗大學習,說明組織上對冀中軍區28團丁團長很是看好,一俟畢業定有重用,何必從一個3000多人馬的團平調只有1000人的新一團團長,這豈非耽誤丁偉的前程?其實,仔細想想第129師386旅的前身,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清晰了。



先說冀中軍區,它是由開國上將呂正操一手創建的,基本部隊是呂正操將軍原來率領的東北軍第691團,起義後改編為“人民自衛軍”,1938年5月與河北遊擊軍等冀中抗日軍隊統一整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併成立冀中軍區。

但是這些部隊畢竟沒有老紅軍的底子,因此冀中八路軍在初期戰鬥力並不強,又毗臨北平、保定和石家莊等日軍重兵所在地,在日偽軍的瘋狂進攻下幾有不能立足之勢,於是1939年延安命令賀龍率120師主力挺進冀中平原助戰。



重點來了,丁偉顯然是這一時期被調往冀中擔任團長職務的,冀中地區當時活躍的要麼是呂正操將軍舊部、要麼就是第120師的隊伍,我們知道,八路軍120師是由紅二方面軍主力改編的,而丁偉是紅四方面軍出身,並非同一“山頭”,在那裡他既沒有老上級老部下,更沒有李雲龍孔捷這樣的老戰友。

人都是念舊的,甭管丁偉當多大官帶多少部隊,都沒有回到老部隊舒坦,老部隊在哪啊?當然是劉伯承師長、徐向前副師長率領的第129師,能夠回“孃家”,這是丁偉高興的原因之一。



《亮劍》裡八路軍副總指揮之所以親自過問新一團繼任團長的人選,是因為該部在李雲龍的調教下,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戰鬥作風,都已經是129師響噹噹的主力團,能夠硬剛日軍坂田聯隊,足以說明問題。新一團由悍將李雲龍親自創建,各種裝備“不到一年的時間什麼都有了”,儘管晉西北人口密度不比冀中,所以新一團只有1000多人馬,可是別忘記了,兵貴精而不在於多。

《亮劍》丁偉原部隊的番號是“冀中軍區三分區28團”,這一看就是八路軍第三批以後組建的團隊。之前有撰文介紹過,八路軍第一批主力團是東渡黃河時的三師16團(含總部特務團),均有重慶政府撥發的正規番號;第二批次的建制團,是以前述部隊中的一個或幾個連為基幹發展起來的,像386旅獨立團、新一團等等,顯著的標誌是還沒有“軍區”的概念,仍然歸各師、旅直轄。



冀中軍區的28團則明顯是第三批以後的建制團,老紅軍的底子很少甚至乾脆沒有,冀中八路軍在初創時期雖然兵員眾多,但成分大多是脫產農民和地方武裝,團級戰鬥力遠不如前二批部隊,直到1941年以後經過大浪淘沙,才逐漸精幹起來。回到老部隊就能執掌一個精銳的主力團,用李雲龍的話說,你小子揀了個現成的大便宜,這是丁偉第二個高興所在。

抗日戰爭時期可不比現在,沒有高鐵沒有飛機,從冀中到陝北不僅路途遙遠,期間還要通過多道日軍封鎖線,丁偉半路撞上偽軍騎兵就是明證。能夠被選中赴延安學習在今天看來是好事情,可當時的八路軍幹部們並不理解,抗大學期再加來回路上耽擱的時間,至少一年打底,而讓這些聽見槍響就興奮的戰將們離開戰場一年,簡直是莫大的痛苦。



四野名將韓先楚1940年已任115師新3旅旅長,同時兼冀魯豫軍區第3軍分區司令員,成為獨擋一方的高級將領,1941年3月奉調回延安抗大學習後,缺席了抗日戰爭的後半程,一直到1945年8月鬼子投降後才奔赴東北,或多或少都有些遺憾。丁偉的情況也比較類似,現在好了,喜從天降,命令取消,可以繼續率領部隊打鬼子,丁偉當然求之不得,此為高興原因之三。

三喜臨門,丁偉興奮的明顯走路帶風,看著滿臉委屈的老戰友李大腦袋,頭腦一熱直接送了個大禮:“皇協軍第八旅騎兵營”,那本來是他相中準備自己享用的,現在都大方的獻了出來,你說高興到什麼程度?


度度狼gg


從冀中軍區28團到386旅新一團的變化,就像是從地方部隊(雜牌軍)到野戰部隊(嫡系部隊)。

丁偉所在的28團隸屬於冀中軍區。東北軍第五十三軍第六九一團團長呂正操在1937年10月誓師抗日,改稱人民自衛軍。一年後,與河北遊擊軍等抗日武裝組建了冀中軍區。

由此可見,這支部隊的根基不是紅軍,而是東北軍。舊軍閥氣,肯定是有的。

這支部隊發展很快,不到兩年就從幾千人發展到7萬人。但是,戰鬥力跟八路軍嫡系沒法比。冀中軍區4萬人轉移到平西整訓的時候,遇到日軍圍堵,僅剩下1000餘人。

而李雲龍的新一團,雖然不是在國民政府掛名的主力團。但是,絕對是以紅軍為骨幹發展起來的“嫡系部隊”。根紅苗正啊!

丁偉自然明白,到了新一團就等於又回到嫡系線上了。而且,晉西北也比河北平原地形好,更有發展空間。最主要的是,又回到了“老領導們”的領導下,對以後發展也有好處。



同時,從個人情理上講。新一團是老戰友李雲龍的部隊。老戰友出事,他應該去看看。他去接手,李雲龍心裡也好受些。丁偉不僅安慰李雲龍,還給李雲龍送了一份大禮:騎兵營!

從多方面考慮,丁偉確實應該很樂意去新一團。


勇戰王聊歷史


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奉命率領新一團在蒼雲嶺阻擊日軍,掩護總部機關和百姓的轉移,而李雲龍的對手是日軍第四旅團的坂田聯隊(也叫第三聯隊),這個坂田聯隊足有4000多人,相對於一個旅的兵力,而且戰鬥力強悍,忻口戰役中曾正面擊潰中央軍的兩個師,曾和坂田聯隊交過手的楚雲飛也吃過虧,交戰不到一個小時便損失數百人,要不是反應的快整個楚雲飛的358團就被坂田聯隊給吃掉了。



而這次李雲龍與坂田聯隊的交手,總部機關也是有些擔憂,畢竟曾和坂田聯隊交手的孔捷,被打的潰倍,深知坂田聯隊的厲害,所以總部機關安全撤退後,便派771團和772團掩護李雲龍新一團撤出戰鬥。

但是李雲龍對此並不買賬,違抗軍令,直接從正面突圍,與坂田聯隊來了一個硬碰硬,李雲龍擊斃了坂田聯隊長,雖然李雲龍擊斃了坂田聯隊立了功,但是戰場抗命是要槍斃,念在李雲龍有功,功過相抵,李雲龍被撤了職,被安排到被服廠當廠長。



而接替李雲龍團長一職的是原28團的團長丁偉,丁偉接手李雲龍的新一團也滿心高興。

那為何新一團僅一千人,28團三千人,丁偉接手李雲龍卻還能那麼高興?

28團並沒有3000人,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都梁的小說都沒有提到,所以無從考究。要是真的28團有3000人,丁偉根本笑不出來,3000人相當於一個旅的兵力,能擁有3000人,說明在裝備上並不差,甚至還要比李雲龍新一團裝備還要好,不然沒槍根本支撐不了3000人,所以丁偉不僅不會開心,還會發牢騷。因為李雲龍的新一團比不上他的28團。

而劇中丁偉接手李雲龍新一團高興的原因有兩點:

①撿了一個現成

新一團原本戰鬥力差,裝備也差,但是自從李雲龍接手新一團之後,裝備換了一遍,什麼92式,迫擊炮,歪把子,全都有了,戰鬥力也是上了好幾個檔次,所以丁偉笑了,要是新一團很渣誰都笑不出來,就像當初李雲龍接手孔捷的獨立團一樣,根本笑不出來,獨立團和新一團相比差了不是一個檔次,所以旅長讓李雲龍去獨立團的是不願意,非要去新一團。


②不用去延安學習了

丁偉在上任新一團的時候,原先是要去延安學習,而去延安學習也就意味著不能上戰場打仗,這就好比讓一名武將去學識字,難受,所以當初解放戰爭丁偉被卸去軍長一職去南京軍事指揮學院學習的時候一肚子火,雖然不情願但是上級命令不敢不從。

而如今不僅取消了去延安學習,又能接著打仗,丁偉當然高興了。


湯裡放藥


主要是武器裝備!丁偉曾在反掃蕩結束後跟李雲龍道謝,因為有了李雲龍的武器裝備,新一團在反掃蕩時期能夠迅速打開缺口逃了出去,是他們三劍客軍團裡唯一沒怎麼受損失的戰鬥主力團,反觀李雲龍跟孔捷的部隊都傷亡慘重。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與日軍最大的區別就是裝備太差,根據我軍統計,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平均每個八路軍戰士的彈藥持有量是2.7發,也就是說,八路軍沒有持續火力,別說什麼沒有所謂的重機槍輕機槍,就算有這些玩意兒也沒有子彈可以打。而李雲龍交給丁偉的時候,這支部隊完全就是一支披著八路軍軍服的日軍,武器基本全日軍制式裝備,彈藥也充足,八路軍十個團的火力都不如一個李雲龍新一團。比如,楚雲飛的358團被坂田聯隊一個小時吃掉三分之一,李雲龍一個新一團竟然可以突襲坂田指揮部,還成功突圍坂田包圍圈。

其次,人員問題。訓練一個戰鬥人員跟招募一名士兵是兩碼事。由於李雲龍團的武器彈藥充足,這使得他訓練的部隊戰鬥力也強於其他部隊的人。簡單來說,李雲龍的新一團每個人都有槍,每個人都開過槍。而所謂的28團,由於武器彈藥不夠,他們雖然有三千人,可是摸過槍的都不到一半人,開過槍的又沒有幾個。這兩團相比較肯定是新一團更好了。


優己


事實上,丁偉在趕往延安抗大學習路上被攔下來並不高興,丁偉能夠在戰事吃緊的時候被派往抗大學習,可見組織對他的重視,希望他在深造後派上更大的用場,丁偉自己也明白此趟學習的意義有多重,然而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所以當通訊兵帶來總部讓他暫緩去抗大學習改任新一團團長的命令時,他選擇無條件的接受。抗大去不成,原本設想哪裡吃緊需要自己臨危受命,沒想到既然會讓自己去擔任王牌部隊386旅主力新一團的團長,丁偉當然就高興了,按老李的說法,他辛辛苦苦積攢了豐厚的家底,結果到頭來洞房老丁去了,新一團作為主力本來就強,再加上老李的經營,裝備精良,戰士訓練有素,這可比原先丁偉的團強多了,哪怕本來丁偉團有3000多人,可畢竟是新組建的,戰士素養、裝備差遠了,可能一個衝鋒,新一團就把丁偉的團打趴下了,原本設想的臨危受命沒有,反倒是接了個美差,以後跟鬼子打,更有底氣本錢,丁偉當然樂開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