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傳承最悠久的四大姓氏,數千年來延綿不絕,你覺得是哪四個呢?

今古言堂


這個題沒有答案,因為傳承最久的姓氏多了去了,而且上古時代,姓和氏是分開的,貴族才能用姓,譬如姬姓、姜姓、姚姓、熊姓,這些是姓,而張王李趙這屬於氏,百姓用的。


既然題目問了,那我就簡單選四個吧:劉、王、楊、李

劉姓

傳說劉姓是帝堯的後裔,生於夏朝後期的劉姓先祖劉累善於馴龍。

比較可信的源起是劉姓出於姬姓,始於春秋時期,同樣歷史悠久。

劉姓是中國古代產生帝王最多的姓氏,無論是建立王朝的數量,還是稱帝的人數,劉姓都遠多於其他姓氏,是名副其實的帝王專業戶。


所以有句話叫“劉天下、李半邊。”

劉姓先後有多達92人稱帝,另外,歷史上的劉氏諸侯國也是世界最多,劉姓稱諸侯王者多達1000多人。

除了眾所周知的大漢帝國,劉姓建立的政權還有蜀漢、五胡十六國時期前趙、南朝宋,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漢、南漢、北漢等等。


因為漢朝,劉姓長時間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姓氏,現在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姓氏之一。

王姓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以王族的“王”為姓氏。當然還有許多別的源流說,這裡就不一一贅述。

王姓在歷史上只出過兩位皇帝,還都是短命的王朝。933年,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建立閩國證券,945年就被南唐攻滅。

還有一位是著名的穿越者王莽,他建立的新朝持續了15年,也是個短命的王朝。

雖然皇帝屈指可數,王姓卻是無可爭議的豪門世家。在兩漢時期,王姓就是聞名遐邇的望族,最著名的,大概就是琅琊王氏。這是中國古代頂級的門閥士族,被稱為“華夏首望”。


琅琊王氏在東晉發展到巔峰,直接影響政府頂層決策,史稱“王與馬,共天下”。雖然那個時代曾有王謝並稱,但無論是在勢力上、人才上、延續上,謝氏都遠遠不及王氏。


東晉滅亡後,王氏也沒有喪失其影響力,在其後的朝代始終興旺。

楊姓

中華楊姓的始祖,其起源有多種說法,而其中源自姬姓這一說法是得到最多認可的一種。姬姓楊氏中,最正宗的主流就是源於弘農華陰的楊氏,史稱楊氏正宗。

弘農華陰這支楊氏正宗的來源,來自晉國公卿羊舌氏。羊舌氏的大夫羊食我得罪了晉頃公,被其他公卿攻滅。《左傳》:夏六月,晉殺祁盈及楊食我。食我,祁盈之黨也,而助亂,故殺之。遂滅祁氏、羊舌氏。

羊食我跑掉的子孫逃到了華山,在弘農華陰居住下來,為了避禍,就以封地為姓稱為楊氏,奉楊食我為楊姓始祖,這就是弘農楊氏的由來。

弘農楊氏也是天下楊姓主要的一支,歷史上出了無數高官,甚至建立隋朝的楊堅也是出自弘農楊氏,即使到了唐宋也依然名望不減,名人輩出,是中國一大傳奇家族。

李姓

李姓的出處,有許多說法,有出自嬴姓的說法,有出自姬姓的說法,還有起源於圖騰崇拜的說法。李姓最出名的,當然是出了數十位皇帝,主要集中在唐朝這個大一統王朝,此外還有大成、西涼、涼、吳、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割據政權,根據統計,李姓皇帝多達63位。

事實上,除了皇帝,李姓也是名門望族。隴西李氏源遠流長,早在魏晉時期就是中原五大士族之一,這才是他們最後能得以稱帝的基礎。


唐高祖李淵這一支,傳承自西漢名將李廣,他們的先祖李暠,在十六國時期就建立了西涼政權。他後代更是祖祖輩輩都是官宦世家,到了李淵,終於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遇見小mi


中國四大姓氏的說法,恐怕永遠也不會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如果要比誰古老,那麼姬姓、姜姓、姚姓、熊姓,這些理應上榜。

如果要比出的皇帝,則李姓、劉姓、趙姓、朱姓,影響較大。

如果要比人數,那麼根據最近的統計,李姓、王姓、張姓、劉姓沒有爭議。

如果要比誰出的高官多,楊姓、王姓、陳姓、盧姓,歷史上都是大族。

基於不同角度、不同時代的考慮,這些都對。

如果要小院來選的話,綜合考慮傳承和發展,我認為李姓、劉姓、王姓、楊姓合適一些。

李姓

李姓的出處,有許多說法,有出自嬴姓的說法,有出自姬姓的說法,還有起源於圖騰崇拜的說法。不管哪種說法,李姓都是個古老的姓氏,先秦時期就有不少名人,比如大名鼎鼎的李耳,秦國名將李信等。

李姓最出名的,當然是出了數十位皇帝,主要集中在唐朝這個大一統王朝,此外還有大成、西涼、涼、吳、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割據政權,根據統計,李姓皇帝多達63位。

事實上,除了皇帝,李姓也是名門望族。隴西李氏源遠流長,早在魏晉時期就是中原五大士族之一,這才是他們最後能得以稱帝的基礎。

唐高祖李淵這一支,傳承自西漢名將李廣,他們的先祖李暠,在十六國時期就建立了西涼政權。他後代更是祖祖輩輩都是官宦世家,到了李淵,終於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李淵這支,只是隴西李氏的一支,而除了隴西李氏,還有趙郡李氏,在南北朝時期同樣並稱為中原五姓高門氏族之一。

趙郡李氏為戰國名將李牧所傳,定居山東,僅僅唐朝出了17位宰相,比如著名的李德裕。

處於社會的頂端,意味著更有利於子孫繁衍,李氏逐漸往全國遷移,比如趙郡李氏就分出了六大房,往東南西北方向四散發展。

到了現代,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陸李姓人口多達9500餘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就人數來講,佔據第一位,不過根據近年的統計顯示,李姓似乎已被王姓超過,屈居第二。

劉姓

傳說劉姓是帝堯的後裔,生於夏朝後期的劉姓先祖劉累善於馴龍。

比較可信的源起是劉姓出於姬姓,始於春秋時期,同樣歷史悠久。

善於馴龍的劉姓後裔,乾脆自己成為了龍,劉姓和李姓一樣,都是出皇帝的姓氏。

不過,劉姓顯然還要更勝一籌。

劉姓是中國古代產生帝王最多的姓氏,無論是建立王朝的數量,還是稱帝的人數,劉姓都遠多於其他姓氏,是名副其實的帝王專業戶。

所以有句話叫“劉天下、李半邊。”

劉姓先後有多達92人稱帝,另外,歷史上的劉氏諸侯國也是世界最多,劉姓稱諸侯王者多達1000多人。

除了眾所周知的大漢帝國,劉姓建立的政權還有蜀漢、五胡十六國時期前趙、南朝宋,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漢、南漢、北漢等等。

因為漢朝,劉姓長時間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姓氏,現在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姓氏之一。

由於劉姓的影響,還出現了一種現象,就是許多原本的外姓都紛紛改姓為劉,其中還包括了不少少數民族。

比如匈奴。

由於和親的關係,匈奴後代貴族從母性,以劉為姓。曾經強大的匈奴與漢族融合後,又成為劉姓發揚光大的重要部分,比如前趙的開國皇帝劉淵就是匈奴貴族。

除了匈奴,鮮卑族的獨孤氏、沙陀族也以劉為漢姓,還有西夏的開國皇帝李元昊等。

在人口數量上,劉姓始終是大姓,從唐宋到明清,都在4%以上。

2013年4月15日,新華社公佈的姓氏人數排行榜上,劉姓人口近7000萬,佔全國人口的5.34%,排在第四位。

關於劉姓,有一句總結的話“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響之巨、萬姓之首”。

雖然未必人人同意,不過劉姓對中國確實影響巨大。

王姓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以王族的“王”為姓氏。當然還有許多別的源流說,這裡就不一一贅述。

王姓在歷史上只出過兩位皇帝,還都是短命的王朝。933年,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建立閩國證券,945年就被南唐攻滅。

還有一位是著名的穿越者王莽,他建立的新朝持續了15年,也是個短命的王朝。

雖然皇帝屈指可數,王姓卻是無可爭議的豪門世家。

在兩漢時期,王姓就是聞名遐邇的望族,最著名的,大概就是琅琊王氏。

這是中國古代頂級的門閥士族,被稱為“華夏首望”。

琅琊王氏在東晉發展到巔峰,直接影響政府頂層決策,史稱“王與馬,共天下”。雖然那個時代曾有王謝並稱,但無論是在勢力上、人才上、延續上,謝氏都遠遠不及王氏。

東晉滅亡後,王氏也沒有喪失其影響力,在其後的朝代始終興旺。

王姓皇帝出得少,其他方面卻是人才濟濟。

王姓出皇后。歷史上王姓出了36位皇后,歷代排名第一,這些皇后的兒子們,又有16位成為皇帝。

王姓出得最多的是宰相,一共出了92位,這還只是統計到漢唐的數據,如果加上其後的朝代,那會更加驚人。

除了宰相,王姓還批量出產藝術家。王姓的文學家和美術家人數排在歷代第一。

這一點也跟宰相人數多有關,因為古時能當上高官的,都得有文學造詣,做得拿手文章,寫文章之外,古人的愛好也就那幾樣,畫畫正是其中之一,這是王姓出文學家和美術家的基礎。

人數上,王姓傳承到宋朝,就已成為第一大姓。根據2014年的統計,王姓有人口9468萬,佔全國7.4%,排名李姓之下,位居第二。不過根據近年的統計,王姓已重新奪回了第一的位置,成為全國人口最多的姓氏。

楊姓

中華楊姓的始祖,其起源有多種說法,而其中源自姬姓這一說法是得到最多認可的一種。姬姓楊氏中,最正宗的主流就是源於弘農華陰的楊氏,史稱楊氏正宗。

弘農華陰這支楊氏正宗的來源,來自晉國公卿羊舌氏。羊舌氏的大夫羊食我得罪了晉頃公,被其他公卿攻滅。

《左傳》:夏六月,晉殺祁盈及楊食我。食我,祁盈之黨也,而助亂,故殺之。遂滅祁氏、羊舌氏。

羊食我跑掉的子孫逃到了華山,在弘農華陰居住下來,為了避禍,就以封地為姓稱為楊氏,奉楊食我為楊姓始祖,這就是弘農楊氏的由來。

弘農楊氏也是天下楊姓主要的一支,歷史上出了無數高官,甚至建立隋朝的楊堅也是出自弘農楊氏,即使到了唐宋也依然名望不減,名人輩出,是中國一大傳奇家族。

楊姓也不斷在全國乃至海外開枝散葉,成為中國人數最多的姓氏之一,根據2015年2月的統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


小院之觀


趙,李,劉,朱

趙,趙匡胤,趙匡胤,趙光義

李,李世民,李世民,李靖,李存勖,李存孝,李處耘,李文忠,李如松,李鴻章,李先念,李白,李賀,李商隱

劉,劉邦,劉邦,劉秀,劉備,劉裕,劉弘基,劉長卿,劉禹錫,劉伯溫,劉伯承,劉華清,劉少奇,劉源

朱,朱元璋,朱元璋,朱德,朱子柳,朱武,朱麗葉,朱羅紀,朱時茂,朱八戒

林彪,粟裕,彭德懷,劉伯承











蔣大鴻風水真傳楊先泓


劉,李,趙,朱!首先劉姓開啟了大漢盛世,確定了漢族!李姓,開創了大唐,讓漢族進一步強盛!趙姓,再一次確定了漢族的地位,雖然最後來了個崖山之後無中國,但是確實很有骨氣!最後朱姓,讓中國回到了漢人手裡!純屬個人意見,不喜勿噴![愛慕]



麥穗156645828


以四為名,惑亂天下,華夏從古至今,歷先聖,大賢,姓氏百家千戶,然以四歷姓,其道妄乎,損吾炎黃之勢,傷吾百姓之名,其言欲起民心之竟,用心險惡,其可容乎?

黃炎始祖起,堯,舜,禹,湯,繼聖先賢,周八百,姬發千枝,漢三重,劉擴廣域,唐廣隋盛,宋世文明,皆吾祖宗榮光,蔭澤後世,豈四姓廣名,哈哈渺吾之祖乎


MZY65853399天奴


姬、風、姜、唐


質感的女孩


姬周東野是一家


用戶8702413546760


一、【姬姓 姬姓】起源於人文初祖——黃帝。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熊氏、軒轅氏、青丘氏等上古部落皆為姬姓,黃帝居軒轅之丘,為軒轅氏。 黃帝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國語》中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而後來的少昊、顓頊、帝嚳、堯、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祖先夏禹、契、后稷等,都被當做是黃帝的後代。后稷為姬姓,他的後代周武王姬發建立了周朝,分封諸侯或方國,其中姬姓國53個,這些姬姓國再以國為氏,形成了中國的大多數姓氏。 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萬餘,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吳鄭、王、魯、曹、魏等411個姓,由這411個姓衍生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姬姓乃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



二、【姜姓 姜姓】起源於炎帝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姜為姓,神農氏、共工氏、有邰氏、呂氏皆為姜姓。姜姓裔孫姜子牙周初封於齊,到戰國中期,為田氏所滅,子孫分散,姜姓演變為以國名為氏的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秦漢時,姜姓以關東大族向西遷徙充實關中,之後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4%。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



三、【姒姓 姒(sì)姓】起源於大禹。姒姓,與姬姓、姜姓長期通婚,姒氏、有蟜(jiǎo)氏、有崇氏(鯀)、夏后氏、有莘氏、杞氏等國(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後褒姒均為姒姓。傳說上古帝舜時期,鯀(gǔn)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姒姓)的女兒,因為吞吃了薏苡這種植物而懷孕,生下了禹。因此禹治水成功後,舜便命大禹仍繼承姒姓(姒是苡的同音字)祖姓。 大禹 出自姒姓的國家主要有夏朝、褒國、繒國、越國等。夏朝滅亡後,有些夏朝後裔改為夏姓。姒姓的後代也有改為禹姓、費姓、辛姓、杞姓、曾姓、譚姓、相氏、鮑姓、鄒姓、歐陽姓、司空姓等姓氏的。由於絕大多數姒姓都隨氏姓,所以現在以姒為姓者極少。在紹興大禹陵附近的禹陵村,聚居著大量姒姓後裔,他們的職責歷代以來主要是守護禹王陵,自大禹至今已傳至146世,輩份最高的為141世,歷代都有紀念大禹的活動。 四、嬴姓 嬴姓,秦朝國姓,為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媯)之一,屬嬴姓十四氏(主要包括現在的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繆、鍾、費、瞿等姓氏)之始。溯嬴姓淵源,可至顓頊高陽之玄孫伯益。嬴姓應始自皋陶(先秦偃和嬴為同一姓),皋陶生於曲阜,因而以嬴為姓,伯益為皋陶長子。



化州市快達創始人


第一個,姬姓。這是上古流傳下來的貴族姓氏,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但是中國有85%的人口姓氏是由姬姓演變過來的。這是周朝以及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等諸侯國的國姓,也是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的姓,因長居姬水,所以以姬為姓。姬姓名人有五帝中的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周朝始祖后稷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公姬旦都是姬姓的傑出代表。可惜現在姓姬的人很少了,也不知道還是不是上古的貴族血統了。

上圖為姬發(網圖)

第二個,風姓。風姓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姓氏。根據《帝王世紀》和《竹書紀年》的記載,中國上古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氏的父親燧人氏就是風姓,伏羲氏隨父姓風,義妹妻子女媧氏隨夫姓風。當代姓風的人極少,歷史上的風姓名人也極少。歷史上有個叫風后的人,很有才能,連黃帝都稱讚:風為號令,執政者也。垢去土,後在也,天下豈有姓風名後者哉?

上圖為伏羲氏(網圖)

第三個,姜姓。這是炎帝的姓氏。同黃帝一樣,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歷史上那位姜太公可算得上是傑出代表了,助武王伐紂後,他被封於齊,到戰國中期,為田氏所滅,子孫分散,有以國名為氏是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4%。

上圖為姜子牙(網圖)


第四個,唐姓。這是堯帝的姓氏。,在中國《百家姓》中排名26位。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均有分佈。唐姓是中國姓氏排行18位大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65%,唐姓遍佈天下。今唐姓以四川、湖南、貴州、山東、安徽、廣西等省區居多,這6省唐姓佔全國唐姓人口60%。戰國時期傑出外交家唐雎、“吳中四才子”之一,“明四家”之一唐寅、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當代著名演員、書法家唐國強、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都是唐家的人才。




上圖為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


西瓜西瓜西瓜


董、東、直、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