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村落記憶:港裡


最後村落記憶:港裡

即將消失的村莊:港裡


港裡,地處魯中,今重回濟南。如果你知道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長勺之戰,如果你知道國民黨官至第二綏靖區副司令長官李仙洲,或去過萊蕪戰役紀念館的話,長勺路以西,李仙洲被浮地點西北,或萊蕪戰役紀念館的主體地點標誌,就是我的老家萊蕪口鎮港裡村。

然而,這座以孔子講禮而演變得名幾千年的村莊,今被重工徵用而夷為平地。我們不得不回望生我養我的港裡村。以此紀念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港裡村。

前街與后街

港裡村,東西長,南北短。東西方向有兩條大街:前街和后街。東西長大約1500米左右。前後街在村東頭回合。路過一個港裡村的標誌性建築:高高聳立的石牌。當時記得是毛主席語錄。石牌的東面有一個戲臺。以前每年春節期間將在此上演本村自導自演的春節大戲。小孩子們放假沒事,就到每天站位看萊蕪梆子。具有濃烈萊蕪地方味道的萊蕪梆子就此埋在我們的心靈之中。


最後村落記憶:港裡

前街(東向)


無論是那一條街道,從村西(稱家西)到村東,大約一公里半左右。距離雖不長,但總感覺走不完。粗略統計支路口不下十多個。如果只是單一走路,可能也感覺不到路遠。但關鍵在於從村西到村東相逢不相識的人多。尤其是劉姓,所處輩份小、年齡小,自然稱呼他人大叔、爺爺的人多。一直上學,不太見面,記錯稱呼是常有的事情。但鄉里鄉親,叫錯稱呼算是不小的錯誤,回家大人肯定會數落一番。因此,路過大街,尤其是前街,總得做做功課。


最後村落記憶:港裡

前街(西向)


文革後期,因為反對搞資本主義經濟,所以供銷合作社、電磨、大隊部緊臨后街靠東,由集體舉辦。大隊部駐地前身也是解放前遺留下來的寺廟。打醬油、打醋等傢什日常所用,都是小孩該做的事。自然小時候對后街也是在跑腿實踐中認識的。

從家西去供銷合作社有幾條路線。一般都是抄近道走。幾條不同道路的對比,可以在不同情況下的行走優選。南北大街也只能算家西那條了。記得這條路南盡靠近我家。十字路口成為我村西前街的重要交通樞紐。同時此處還設置初中、小學教育。因距離遠,一般作為備選。其他的雖也能到達供銷合作社,但衚衕的特點是長、窄、陰、冷。因大都是老人居住的老宅子,不一段時間就會死一個人,往往讓小孩子不敢前往。有時候辦急事不得不走時,也是硬著頭皮走。走著走著,老是想著前面衚衕有個鬼精靈在那裡等著你。


最後村落記憶:港裡

作者1972年前住所


整個前街路面,用石板做成。很像章丘朱家裕的核心街道。如果追溯一下石板路的歷史,說不定還可以修建一個新的古代村落。這些石板路由於常年失修,高低不平、坑坑窪窪。每當夏天多雨季節,是小孩最艱難的時期。因為,下雨後的街道,泥濘處不說,但就衝在一起的雞糞、狗糞、鴨子糞等,鋪天蓋地,讓你頭皮倒豎。那時候,一般家庭沒什麼雨鞋、雨傘,穿著涼鞋、披著雨布就很不錯了。即使穿著涼鞋,有時候擔心涼鞋被泥巴粘壞,時常光著腳丫子走泥路。你想想吧,當光著腳丫子,面對堆積的糞泥是走還是不走?

村東那路那橋

七八十年代之前,港裡村最引以為傲的是村東那條章(丘)萊(蕪)公路以及橫跨龍馬河的港裡橋。


最後村落記憶:港裡

港裡橋(東面)


據載,章萊公路系章萊古道,又稱齊魯古道。西漢時期,齊長城以南區域置萊蕪縣;隋開皇十六年(596) ,齊長城以北區域又置章丘縣。是兩縣的重要通商之路。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錦陽關(錦陽關,春秋戰國齊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山東省萊蕪市雪野鎮)北的南大寨村重修長泰橋碑文載:“章邑大寨莊者,道貫南北兩京,路達遠近十省,周圍商賈接踵而至,車馬蟻行而來…”以此可以看出這條古道曾經的車水馬龍。古道北起章丘古城(今繡惠鎮),途經棗園、埠村、月宮、三德範、黑峪口、大寨,穿越錦陽關進入萊蕪地界;又經娘娘廟、上游、口鎮,到達萊蕪城。章萊古道被商賈們被稱作“陽關大道”。這條古道因是戰略要塞,古來為兵家爭奪之處。如歷史上“長勺之戰”、“艾陵之戰”、“贏之戰”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在韓復榘時代,以章萊古道為基礎,歷經一年,修建了符合時代要求的第一條章萊公路,為經濟發展和戰略防禦提供了條件。萊蕪戰役在“示形於南、決戰於北”的中央戰略部署下,最後以章萊公路為戰線,以港裡村龍王廟為主要戰略要點,展開了"城北圍殲戰"的偉大戰役。


最後村落記憶:港裡

港裡橋(西面)


建國後,為發展經濟,將章萊公路設定為省級公路(S242)。1959年在章萊公路途徑龍馬河水路的東側,建立了龍王河港裡大橋。該橋在龍王廟以南100米處。全長180米,20孔,跨徑8米,橋面寬7米。橋的兩頭各豎立正面毛主席像碑2座。碑高4.5米,寬為2.2米。背面側面皆模印上了突起的毛主語錄。該畫像畫於20世紀60年代末。

村邊河旁

魯中山區丘陵地帶佔山東面積三分之一。而萊蕪就在其中自然形成的盆形地貌內。萊蕪之北、東、南三面環山,北部山脈為泰山餘脈,南部為徂徠山脈,西部開闊,中部為低緩起伏的泰萊平原,形成南緩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圓形盆地。港裡村就蟄伏在萊城以北、口鎮街道以南,萊蕪盆形地貌東北方向的盆地之沿。有一條源自苗山鎮的大冶水庫,自山而下進入盆地,最後西流至牟汶河的那條小河,就是我們村東的龍馬河,又稱港裡河。


最後村落記憶:港裡

港裡河南岸


七十年代末的龍馬河,朦朧感覺到處處是自然的痕跡。枯木新枝,蜿蜒迂迴,水流或急或緩,依稀看到至清、至純、至冷、至冰的河流和細如白麵但毫無粘末的沙灘。當我們光著屁股埋沒到沙堆裡的時候,才知道什麼叫冬暖夏涼。

文革後期,仍時興農業學大寨,誓將山河變良田。那時候我們小,什麼不懂。但紅旗招展、軍歌嘹亮,天寒地凍、鎬頭撬動大塊冰土、你追我趕、成片堆土的宏大場面歷歷在目。原來看起來破舊實則非常自然的河流,都改成了大寨式標準田。後來農民是否受益或大水沖刷而去不得而知。不過,在改造龍馬河中有些趣味的故事仍難以忘懷。


最後村落記憶:港裡

港裡河灘


一是在刨土(沙)中能發現一些鏽跡斑斑的手槍、水壺、士兵攜帶的紀念物等萊蕪戰役遺留下來的戰利品。由於埋在沙土裡的戰利品眾多,我們往往把有線廣播喇叭淘汰下來的吸鐵石,在河沙裡穿行,會收穫很多豎立的鐵末。這些鐵末放在紙上在其背面可以來回移動出現的一般物理現象,這些對後來學好物理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能吃到香透無比的大鍋白菜燉粉皮肉。現在想起來還興奮不已。我們雖然是學生,但與戰山河隊員一樣,都要排隊端著碗等候分菜。尤其是在等候排隊的那一剎,從鍋裡飄來的一股香味到現在還激動不已、垂涎三尺。每人所用餐具雖不一樣,但分的時候每人只有兩勺。後來也是在琢磨,燉白菜為何這麼香?關鍵在於三點:比家裡的肉多、燉的鍋大時間長,當然主要還是累了餓了吃麼麼香。因此,一種獨特的體驗來在於背景和環境,而不在於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