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萬多員工的晶澳科技談疫情影響:生產暫受限交通物流及人員流動

此前就“員工管理”問題遭遇媒體質疑的晶澳太陽能(3.290, -0.01,-0.30%),其關聯公司(即上市平臺企業)---晶澳科技(002459.SZ),近日作為第一家A股光伏公司正式對外披露了目前所受新冠疫情的相關方面影響情況。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2萬多名員工沒有發現感染和疑似病例。同時,疫情對生產影響主要體現在交通物流、人員流動限制等(兩方面)。

截至2018年年底,晶澳太陽能擁有硅片產能8.4GW,電池產能7.3GW,組件產能8.18GW。

巨大的產能佈局之下,必然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予以支撐。

從公開數據可見,目前晶澳科技旗下的實體運作企業---晶澳太陽能擁有2萬餘人,其中生產人員佔大頭,有1.68萬人之多;管理行政人員1655人、研發人員(1150人)及366位銷售人員。(數據僅供參考)

有2万多员工的晶澳科技谈疫情影响:生产暂受限交通物流及人员流动

上述人員分佈在全球多個生產基地和辦事機構等。受此次疫情影響,晶澳太陽能業務也將受影響。

而能源一號也從公開資料中看到,目前晶澳系的組件生產國內基地分別為:上海、江蘇連雲港(3.270, -0.02, -0.61%)東海、安徽合肥及河北邢臺;硅片生產位於江蘇連雲港東海、河北邢臺、河北寧晉等;電池的主要生產業務置於江蘇揚州;硅棒及硅錠主要位於河北寧晉和內蒙古包頭,其餘輔材生產等分別設在邢臺等地。

該公司有關人士透露,就疫情對生產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長三角一帶地方政府出臺的復工通知要求,對行業下游生產有短暫影響。”

在2月10日的全國各地復工期到來後,各個生產基地的人員將頻繁進入工廠並參與作業。上述基地也會是晶澳科技及其關聯企業的重點疫情防護區域。該公司現已成立疫情防控應急處置小組,並要求生產基地領導及時返崗,在一線做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今日晚間,安徽當地的新增新冠病例為61個,確診人數591人;江蘇新增病例32個,確診373例,分別名列全國確診人數的第7位和第9位。

有2万多员工的晶澳科技谈疫情影响:生产暂受限交通物流及人员流动

包括上海、安徽及江蘇在內的多地區也依然處於交通物流、人口管制期。

從2月1日起,安徽省內有31條高速70多個出入口臨時封閉;上海市已停止所有跨省道路客運班線和包車運營。儘管復工時間越來越近,但包括飛機航班、高鐵及客運等運行也並未全面解封。這也是晶澳稱自己業務的生產,受限於人員流動的答案之一。不少操作工、行政支持及其他運營部門人員,都可能會受到管制影響,出現2月10日也未必能及時到崗的情況。

有的員工回家探親了,但並不是以武漢為出發地,但因所乘坐的高鐵需經武漢,或因此次疫情而導致連鎖反應的緣故而被迫滯留原地,都會造成人員遲崗。這不是晶澳一家需要面對的,而是所有國內大中小製造業正面臨的共同問題。

另一方面,類似這樣的大型光伏企業需要採購的產品實在太多。像晶澳這樣以下游組件為核心產品的企業,需有大量供應商支持。該公司除了要獲得硅料、硅片之外,還需銀漿、鋁漿、玻璃、背板及EVA膜等等,目前交通物流限制及供應商工廠的返工到崗情況,也會直接影響產出,從而對晶澳系的下游產品產成帶來負面作用。

“隨著2月10日安徽、江蘇等省份的生產基地陸續復工,通過提升產量,爭取把前面影響補救回來。”上述晶澳科技人士表示,因交通限制、物流問題,(生產)可能會略有延遲,銷售端提前和客戶做溝通。

另一方面,晶澳系在馬來西亞和越南也有生產基地。目前,這兩個地區也已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有病例出現。來自公眾號“最跨境”的消息稱,目前越南當地已切斷了包括勞務、經營、留學及探親等為目的的中國人的入境。2月3日起,越南涼山陸運口岸也進行了部分關閉,且當地海關也會對中國大陸船舶進行1到2小時的嚴格檢疫。

不過晶澳科技有關人士透露,海外基地的生產尚未受到此次疫情影響。“公司在海外當地有倉庫,有庫存可以保障短期供應。”

近期,權威專家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對將來的疫情結局做過一次預測:最好的結局是2~4周內所有病人治療結束,2~3個月內全國疫情得到控制。最差的結局是控制失敗,病毒席捲全球。膠著狀態則是:病例數在可控範圍內增長,抗疫過程會十分長,可能長達半年至一年之久。

一位光伏銷售人士對能源一號分析,雖然不少大型新能源企業有海外倉庫及海外分銷商備貨作為保障,可保證短期產品供應。但疫情如果發酵時間過長,對於以海外市場為重心的中國公司來說,都會面臨不小的挑戰及變數。作為企業方,做長期及多重的準備,來滿足海外市場未來2~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產品需求,戰略佈局刻不容緩。

截至2018年度,晶澳太陽能的外銷比例高達57.37%,收入為112.7億。

晶澳科技上述人士認為,“從(光伏)市場來看,市場需求還在,可能因為疫情影響,會造成(光伏產品)交付的順延。”

就海外地區表現,上述負責人透露,“類似於國內政策需求的市場,比如說2019年越南市場,和當地政策緊密相關,作為供應商需要及時的掌握政策和提前佈局。而就成熟市場:很大地區範圍已經實現了平價上網,每年都會有增速,受政策影響比較小。對於特殊貿易政策市場如美國、印度等,受貿易政策的影響,要求企業關注貿易政策的變化趨勢。而類似中東和南美市場:全球佈局的大型發電企業的大項目,規模在數百兆瓦甚至吉瓦以上。”

他預計,2020年光伏海外市場超過100GW,除了歐洲、日本成熟市場之外,美國稅收抵扣退坡可能會帶來搶裝,中東一些大項目可能會有招標結果落地,會導致海外市場需求有所增長。

能源一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