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爾帕村的新變化

大年初二的清晨,太陽剛剛照進位於帕米爾高原東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陶縣皮拉勒鄉英阿爾帕村村民佐爾頓·亞森的庭院,院子裡已經傳出忙碌的聲音。

原來,佐爾頓和愛人心裡一直惦記著村裡已停工的微型乾果加工廠,著急出門去看看水電是否安全,廠裡的貨物是否存放完備,因為春節後大家又要為出一批貨物而忙碌。“現在村民們越來越勤快,都一門心思地想脫貧致富奔小康。”談起村裡的變化,自治區紀委監委“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長、英阿爾帕村第一書記郭天軍看在眼裡,暖在心裡。

“郭書記,你看,去年我家10畝地的核桃加上種的小麥共收入2.8萬元,再加上我和愛人在工廠打工也能收入3.2萬元。”佐爾頓笑著說。

嚐到甜頭後,佐爾頓還主動種了7畝核桃樹。變得越來越勤快的佐爾頓夫婦倆,又開始在家裡搞起了養殖,從最初的5只羊發展到現在的12只羊、2頭牛。

“我得好好幹,好日子還在後頭呢!”佐爾頓滿懷信心地說。

過去,佐爾頓可是過著“等靠要”的悠閒日子,村裡像佐爾頓這樣的還不在少數。

如今,安居富民房、農村公路、防滲渠等勾畫出一幅幅鉅變圖,“民族團結一家親”、民族團結“結親周”活動演繹著一個個感人的民族團結故事,小型工業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描繪了一幕幕繁榮景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充滿了新生活的喜悅。

國家的各項惠民政策在這裡落地生根,從自治區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到村“兩委”班子,都鉚著勁兒想幫著老百姓把日子過好,加足幹勁往前衝。村裡的柏油路修通了,路燈裝上了,安居富民房建好了,家裡的冰箱洗衣機彩電一應俱全,“三免一補”的義務教育政策讓孩子上學不再是負擔,新農合、全民體檢、居民健康小藥箱等惠民政策更是讓村民們越來越重視健康,也不再怕看病了……

走進英阿爾帕村村民尤里瓦斯·祖農的安居富民房,屋內水、電、廚、衛、浴等設施齊全,尤里瓦斯·祖農正忙活著將走廊裡裝飾得更漂亮一點。就在幾個月前,尤里瓦斯·祖農一家人還居住在兩間舊磚房內,空間狹小,生活不便。得益於安居富民工程的實施,2019年他家獲得建房補貼,修建了這個110平方米的安居富民房。

住進新房,尤里瓦斯·祖農的妻子古麗米熱·亞森開玩笑說,如今不僅房子煥然一新,連丈夫也“改頭換面”了,以往一回家就躺著的尤里瓦斯·祖農參加完村裡舉辦的技能培訓班後,一刻也閒不住,一會兒去巴紮上買東西,一會兒又忙活家裡的農活。

“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我們住上了新房,當然要把我們最好的勁頭拿出來,和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奔小康。”尤里瓦斯·祖農說。

村民如仙古麗·託合提一家,也是安居富民工程的受益者。如今,他們的家有現代化的廚衛、專門的書房,生活區、養殖區、種植區“三區分離”,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在養成。

“黨的扶貧政策好,幹部為老百姓辦實事,我不但有了穩定的收入,而且住上了漂亮的房子,生活越來越幸福,春節我也買了紅燈籠,高高掛在家門口,希望我家的日子能越來越紅火。”如仙古麗·託合提說。

自治區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不僅實現了“輸血式”扶貧,還將特色手工紡織產業形成規模化生產經營,實現了脫貧攻堅的“造血工程”,通過發展民族特色手工紡織產業,幫助農村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脫貧。

通過工作隊和村黨支部的努力,這裡不僅成立了阿克陶縣蘇貝合商貿公司,主營頭巾和披肩等民族特色手工藝產品,還擁有1800平方米廠房、近百名工人、上百臺紡織設備,使其真正成為村民家門口的“搖錢樹”。

“剛開始還有點擔心自己能不能把這份工作幹下來,後來經過自己努力成功通過了崗前培訓,我的工資從800元增加到1200元,現在漲到了1800元,這過程不僅讓我的工作技能提升了,也實現了我的人生夢想。”阿曼古麗·奧蓀回憶起自己的追夢歷程,很有成就感。

“村民的生活條件、居住環境、人文精神好了,人也有了精氣神,發展動力也更足了。”郭天軍告訴記者。

現在的英阿爾帕村,街道寬敞、房屋整齊,道路四通八達,處處洋溢著幸福的氣息……(記者 麥爾旦·吐爾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