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娃站门外,却不得不在门内照顾别人家孩子,网友:看得心酸

前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美了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在面对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对比的时候,很多老师会放弃自己孩子的权益,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扑在所教孩子的身上。一方面是豪情万丈的职场,一方面是嗷嗷待哺的幼儿,职场妈妈又该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呢?

自家娃站门外,却不得不在门内照顾别人家孩子,网友:看得心酸

案例

芸芸是一个高中生物老师,经常利用学校晚间自习时间为学生补课。有一次,6岁的女儿生病发烧,老公婆婆回了老家,芸芸变为了照顾女儿把她接到学校,吃了退烧药安顿在办公室隔壁的房间里休息,芸芸便又在办公室给学生补起了生物。女儿醒来后,便悄悄站在妈妈办公室门口,偷偷看着妈妈给哥哥姐姐讲知识。这时候,一个办公室的同事看见了这一幕,心疼地把孩子抱起来。待学生走后,同事便给芸芸讲了孩子如何不忍心进去打扰妈妈,站在外面偷偷看,芸芸听后,爱怜地抱着女儿,心里既为女儿的乖巧懂事而欣慰,也为自个没有时间照顾好女儿而愧疚。

自家娃站门外,却不得不在门内照顾别人家孩子,网友:看得心酸

分析

芸芸的经历可以是很多职场妈妈的缩影,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很多职场妈妈可以用“5+2”、“白加黑”来形容,经常加班,很少时间能陪孩子,然而在工作与生活中得到平衡是每个职场妈妈要面临的根本问题,要解决它并不容易。

1、芸芸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做出了让人非常感动的事情。在面对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时,老师大多数会选择放弃自己孩子的权益,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扑在所教孩子的身上。

2、在生活和工作分不开的情况下,妈妈也需要注意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的自信来源于安全感,而孩子的安全感大部分来自于妈妈的陪伴,妈妈的陪伴对孩子的价值感、人生观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便妈妈内心中有无限的柔情,但缺少陪伴,孩子依然会感觉不到你的爱。

自家娃站门外,却不得不在门内照顾别人家孩子,网友:看得心酸

普通父母应该怎么做

1、 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不是指陪伴时间的物理叠加,而是引导孩子与爸妈在精神上的默契和沟通。一方面,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阅读,之后交流阅读感受,不但能增加和孩子的交流时间,还能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引导孩子对所见所闻发表自个的看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之后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引导。另外,增加有仪式感的家庭生活,也会极大增强孩子对幸福的感受度。例如给孩子过生日、年度家庭旅游等。这样,即便妈妈忙于工作有时候不在身边,但是和他是有共同语言的。


自家娃站门外,却不得不在门内照顾别人家孩子,网友:看得心酸


2、 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孩子越大越轻松。

规则意识需要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建立,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性格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一旦发生与内心想法相冲突的事情,就会“无理取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十分重要。当孩子有一个坏习惯,甚至发展成不良性格时,需要从孩子的“快乐”入手,通过延迟满足的锻炼,孩子逐渐学会分享和忍耐,一步步的建立了规则意识。因为有了这样的经验,孩子在小学和今后的学习中,自律意识就比其他的孩子更强了。


自家娃站门外,却不得不在门内照顾别人家孩子,网友:看得心酸


3、有效利用家庭资源,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怎么理解,例如,奶奶擅长饮食营养,那孩子的饮食就由奶奶全权负责,那我对穿衣很讲究,孩子的衣着打扮就由我说了算,爸爸擅长学习,那孩子功课的辅导就拜托给爸爸,把管理学上的“术业有专攻”用到家庭生活育儿上,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家娃站门外,却不得不在门内照顾别人家孩子,网友:看得心酸


职场妈妈真的不容易当,宝妈们也不用太焦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一切就会迎刃而解。如果你觉得我的方法可行,不妨试一试,说不定就会适合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