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战“役”:累计捐赠超10亿元,下调销量目标,经销商线上卖车


文| 《财经天下》周刊 宋家婷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疫情爆发以来,国内车企、跨国车企、零部件供应商乃至整个汽车产业链都投入了这场防控支援战争。《财经天下》周刊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2月5日,汽车行业捐赠总额远超10亿元(不含集团与子公司的重合数据)。

捐赠企业里,既有东风、一汽、长安等国企集团,也有吉利、长城、比亚迪等民营车企,既有大众汽车、丰田汽车等跨国公司及其下属合资车企,也有蔚来、威马等新造车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福特、江淮等效益欠佳的车企也投入千万级驰援金额以及物资救助方式。

同时,自除夕起,华晨、北汽福田、江铃等企业也投入负压救护车的生产中。2月6日凌晨,上汽通用五菱发布消息称,在广西区、柳州市政府支持下,公司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本月内14条口罩生产线可投入使用,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此外,包括东风、吉利旗下出行公司也相继投入武汉当地的应急防控保障中。

奋力驰援的背后,中国汽车业也深陷泥淖。自2018年首次“负增长”以来,2019年中国车市再次陷入“负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较2018年分别扩大3.3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

谈及今年车市销量预期,机构及行业人士均已表示不够乐观。中汽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此前判断,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从目前形势来看,全国企业大面积延迟复工,这对于车市寒冬中的中国汽车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是,后续影响远或许不止于此。这场波及范围广泛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会进一步加速中国车市的优胜劣汰。因为车企越大,体系相对更完整,对产业链的管控能力更强。易车研究院预判2020年中国乘用车TOP10集中度突破60%,TOP20集中度突破80%。

优胜劣汰的背后,整个汽车行业也将迎来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车企战“役”:累计捐赠超10亿元,下调销量目标,经销商线上卖车

汽车业实际影响几何?

问题的关键在于疫情防控进展,这关乎各地复工时间。目前,除了湖北省将企业复工时间推迟至2月14日外,华东、华南等地复工时间推迟至2月10日,较往年延迟了一周至两周时间。三地都是汽车生产重地。

按照汽车行业规律,每年的1月、2月是销售淡季,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若疫情能在2月份得到控制,其对于汽车产业的影响或可控制,一旦超出此预期,则影响难以预估。其中以“风暴中心”湖北省为甚。

湖北位于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聚区的中三角集群。以武汉为中心,中三角集群聚集了东风汽车集团及其下属合资公司神龙汽车、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雷诺等近20家主机厂,以及上汽通用、吉利汽车、将会汽车、比亚迪、广汽、蔚来等在本地设立的分公司,同时包括博世、法雷奥、江森自控、伟巴斯特等数百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2018年、2019年,湖北省汽车产量分别为241.90万辆、230万辆左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

目前来看,湖北省内包括东风集团、本田、标致雪铁龙等主机厂所受影响最大。全球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提供商IHS Markit数据显示,2020年东风本田预计接近80万辆新车在武汉生产,相当于其中国市场总产能的47%,东风汽车、标致雪铁龙以及雷诺日产,今年在武汉的新车产量占其总产能的15%、54%和3%。外埠主机厂中,通用汽车今年在武汉工厂预计产能是60万辆左右。

零部件行业也将受到波及。

业内人士认为,零部件企业抗风险能力比整车企业要脆弱得多。就在1月29日,博世集团首席执行官Volkmar Denner提出预警称,由于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如果疫情持续下去,博世全球供应链将会中断。博世在武汉拥有两家生产转向系统和热技术的工厂,员工数量约800人。

除了博世集团之外,包括格特拉克(变速箱等)、德尔福(电子技术供应等)、法雷奥(集成系统等多种业务)、伟巴斯特(天窗供应商),江森自控(座椅供应商)、TRW(安全气囊)、马勒(滤清系统)、万向(制动系统等)等供应商的主要生产基地都在武汉。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若武汉、重庆等零部件产地无法复工,势必会对全国甚至全球供应链产生很大影响。

IHS Markit指出,疫情可能会引发工厂长期关停的状况,甚至将持续到3月中旬,这将导致中国汽车产量缩减逾170万辆,同比下跌32%。

车企战“役”:累计捐赠超10亿元,下调销量目标,经销商线上卖车

车市优胜劣汰加速

对于此次疫情后的中国车市预判,多数投研机构、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不会发生2003年非典后的车市大幅反弹,原因在于,2003年正值中国汽车消费黄金时代,但是,“现在已经不是汽车市场的黄金期了,大幅度反弹的可能性不大。”汽车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贾新光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可能会有一些反弹,但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效果,原因是经济不好,可支配收入减少。”另一位咨询机构人士则预估,即使市场要反弹,可能也要等到今年10月份以后。

乐观一点的判断是,疫情过后四、五线城市会扩大刚需,一、二线城市则将迎来消费升级。但是,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汽车限购都是当下难以逾越的门槛。包括部分行业人士和主机厂已经开始呼吁解除汽车限购、减免车辆购置税。

汽车限购是一、二线城市为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推出的政策。1994年上海市首开先河,但以2010年12月24日北京市出台“限牌令”为分水岭,汽车限购在全国展开。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成都、贵阳等8城市和海南省为限购省市。

根据限购政策,各地设定指标,通过摇号或竞价的方式发放车辆号牌,限制汽车购买。有报道统计称,这8个城市和海南省每年的新增车辆指标,大约在100万辆左右,但对应需求远远超过指标数量,部分城市车牌中标率不足 1%。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其中第十条提出,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这意味着,数年来的汽车限购或将有所松动。

但是,解除汽车限购对于中国车市会是一个好方法吗?“解除汽车限购已经呼吁一年多了,成效不大,北京、上海不可能放开。”贾新光说。

一些经销商与他抱持同一看法。原因在于两点,汽车限购一是为了解决环保问题,环保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长远大计,且经过数年努力已经初见成效,不可能就此荒废;二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一旦放开又将加重城市拥堵问题。

“环境的话题是永恒的,我觉得国家不会那么急着去松绑。”这位从业20余年的汽车经销商判断。

真正关键的问题则在于,不能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短期的救市与拉动效应,并不能为汽车业带来长期的利好。

以此次同样被提出的车辆购置税为例,在2009年、2015年车辆购置税都曾减半救市,这两年汽车销量增幅分别为46.15%、14.93%,车市提振效果明显。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减税则销量升,恢复则销量降。汽车业内已经达成共识,减免车辆购置税只能对车市产生短期刺激,从长期来看则是以透支车市消费能力为代价。目前,仅仅通过购置税减免已经再难提振车市。

事实上,包括疫情影响的另一主体——庞大的经销商群体,也不乏从业人士认为,与其盲目救市,不如尊重市场规律,充分竞争,优胜劣汰,留下真正有实力的汽车品牌。“该洗牌的一定要洗,否则,这个行业健康不了”。

调整与反思

汽车咨询、研究机构以及汽车从业者一致认为,疫情冲击后中国车市急需一场休养生息。过去十数年,汽车行业过度发展已经带来诸多问题。现在被迫停下来,正是修正错误的好时机。

“这次让大家都有个理由按下暂停键,去反思过度追求增长带来的问题,以及去修复过度发展过程中忽视的问题。”上述经销商认为,此前从地方政府到各个行业,自上而下都背负着高增长压力,武汉疫情的意外发生,既是敲响了过度发展的警钟,也为全民降速反思提供了理由。

实际上,过去两年中国车市的低谷,已经让一些车企开始反思,并尝试主动降低增速。此前一些车企将年度增速定位为个位数最低,被视为过于谨慎、过于保守。但现在看来,制定高增速的车企,多数并未达到目标销量。反而,过度追求速度不断引发质量问题、渠道问题,经销商反水、退网此起彼伏。

此次,包括国内外的咨询机构给出了务实建议。麦肯锡咨询公司指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应该运用“底线思维”,为最差的情形做好准备,努力实现最好结果,化“危”为“机”。但不能“因噎废食”,以灾情为借口不作为或少作为,推锅懒政。

麦肯锡建议中国车企做好压力测试,针对今年一、二季度短期市场形势,车企自身需要谨慎评估,调整经营目标、优化产品投放,并保证供应链体系、渠道体系的正常运转,同时加强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模式创新。

国内汽车行业机构易车研究院建议,车企应合理调整2020年在华与全球销量目标,部分国际车企在华销量目标可先下调10%,全球下调3%。易车研究院分析认为,销量目标牵一发动全身,涉及配件采购、渠道建设、车型投放、市场销售、品牌建设、用户关怀等整条产业链,如调整不及时,将彻底打乱车企原本的战略节奏,造成采购巨大浪费,加剧车企与经销商矛盾等。

车企战“役”:累计捐赠超10亿元,下调销量目标,经销商线上卖车

从目前众多车企针对经销商推出的举措来看,正在体现出减速态势。据统计,自2月2日沃尔沃汽车取消2月销量考核并为经销商发放补贴等措施后,众多车企相继跟进,截至目前,包括一汽-大众奥迪、捷豹路虎、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比亚迪、长城汽车等主流车企都对经销商采取了相应措施。

在汽车厂商的支持下,经销商也在积极开展自救。《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目前多数经销商已经相继与汽车之家等机构合作,推出智能展厅、VR看车等线上服务,上门试驾等线下服务,新造车公司蔚来、跟随中国节奏暂停生产的特斯拉更是早早推出了直播销售模式。

在业内看来,虽然线上看车、直播卖车这些新的销售形式,短期内可能无法规模化,但对于已经连续降速两年的中国汽车业以及车企们来说,却不失为尝试新模式的机会。麦肯锡也预计,前期在营销数字化(包含企业端和经销商端)投入较大的企业,将在这一次疫情中获得独有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