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东人在全国的口碑这么好?

侯小胖是超人


山东人的好都是赚回来的!我小时侯,家里有好吃的,鱼啊肉啊的,一般都不会马上吃掉,要放一下,用我妈的话说,如果万一哪天来个人来个客的,都没像样的菜,多不好!现在也是这情况,来客人了就怕人家吃不好,都是把家里最好的饭菜招待,怕丢了面子!山东这方面确实受孔孟思想影响太重了,礼和义!但目前的情况远不及以前了,我小时侯,自行车都不用上锁的,赶集什么的随便往那一放就行,不会丢的,家门的锁不出远门不是用锁的,把那个门锁鼻往上一挂,人家就知道家里没人!近十几二十年年不行了,有偷东西和偷钱的了,伤悲啊


孤帆蓑笠翁


我记得很清楚,去北京南站下车后,从地下打出租车,看着排队很长,就打了个快车,然后就在地下停车场等着,可能南站地下停车场大,北京堵车,司机来的慢,我就跟停车场保安聊了两句,我说我也是山东的,那亲切感,后来快车司机找不到地方,还是那个保安接过电话来指引的。倍感亲切


神秘的P先生


山东人心眼实在,不设防的。年前调动工作,从浙江回到山东老家一所学校,滨州的,物流发的十几个大包裹,一个足有6.70斤,我们两个往三楼抬。一个打扫卫生的大娘,硬是非要帮我们抗,拦半天也没拦住。大娘抗完了,给钱也不要。这种不设防的满满的热情,在别的地方很少见。


农妇画画


我是山东人,山东人确实很实在,但凡答应朋友的事(不管能办不能办的)就算自己求爷爷告奶奶的也得给办了,就怕别人说没诚信。去年暑假带孩子去了江浙的几个城市,感觉那里人也挺好的,问路打车也热情,之前去海南广州也都不错。但是上海北京的人吧,可能是天生的优越感,总是高高在上,爱搭不理的[捂脸]纯属个人经历,不喜勿喷。


紫萝花未开


山东人的口碑好,好在“江湖意气”、好在“通情达理”,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武汉疫情的当下,正如《人民日报》所说山东人有点“傻”!

山东人生活在儒家思想的发源地,耳闻目染儒家之道,自觉不自觉的就受到了孔孟先贤的熏陶。

山东人在全国的口碑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自古以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宋朝时期的梁山好汉杀富济贫,三百年前的闯关东,奠定了山东人的豪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人的爱面子更加让山东人在全国获得了好感,“爱面子”也是“傻的可爱”,在利益面前的“傻”正是难能可贵的君子。

作为山东人就应该守誉有责,每个山东人都要把“口碑”牢记在心,才会代代相传,山东才会更加美好!





s春回大地x


就简单说几个山东的“规矩”吧:

1,正式的场合上,男女不同桌!并不是之前网传所谓的女生只能在厨房吃饭!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你家真小!连两张桌子都摆不下!

2,酒桌上,座位不能随便坐!哪里是主位、主陪、副陪……每一个位子都是有说法的!

3,“酒要满,茶要半”~意思是说,在山东,你给别人倒酒的时候,一定要满杯才是尊敬!倒茶的时候,不能满杯!要过半,留口。

4,给长辈敬酒的规矩:先起身帮长辈添满酒杯,之后双手执杯(长辈的酒杯)放在长辈面前,然后,再双手执杯举起自己的酒杯于胸前,身形微弓,说敬酒词,如果这时候,长辈让你坐下,你不能立即坐下,除非对方坚持,否则,你还是要站着敬酒!但是,如果这时候长辈也跟着站起来了,你更不能坐,不仅不能坐,还要劝长辈坐,如果长辈坚持站着,那么,敬酒的时候,你的酒杯绝对不可以高过长辈的!

5,长辈、客人不动筷子,谁都不能先夹菜!

6,正式场合的酒桌上,尽量吃自己身边的菜品,够不到的,不能起身去夹菜!

7,长辈发烟要接着!不抽也接着!这是尊重!但是,不能直接夹耳朵上,这是不敬!可以放自己身边的酒桌上。第二只,可以直接婉拒。

8,正式场合的酒场上,敬酒不是随便敬的,从主陪开始,轮流敬酒!你不能越过主陪先敬酒!

9,舅舅最大!

10,如果你在山东莫名的感受到了不被尊重,那么,一定是你在某些地方冒犯了对方在先!



本该轻盈


山东人大多数是实在,性格爽快,直帅,说话不拐弯抹角,所以,人们对山东人印象好。

山东人朴实能干,不怕吃苦,勤俭持家;山东人爱学习,学文化,学技术。在历史上受儒家思想教育,大多数懂礼貌,受规矩。

新中国成立以后,接受毛泽东思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彩虹之歌


因为山东是老区,淮海战役支前,吃的,喝的,用的,枪炮弹药,都是山东人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得了一个名称就是山东老大哥,话不多办实事。

山东人憨厚,说话实在,齐鲁文化,孔孟之礼一代一代的传承,为人子讲孝,为国讲忠,视兄弟为手足。



西去的晨曦


小的时候俺娘就教育俺说:遇到人家有事,有钱帮个钱场,没钱帮个人场!所以俺从小就知道看到人家有事就要去帮忙!俺现在快六十岁了,还是改不了这特点。看到小区贴的招募防疫志愿者启示,俺就打电话报名了,结果社区的回复:大叔已经招满了!下次吧。俺还觉得怪失落的!这就是俺们山东人!兄弟,有事招呼一声呀!


唐风韩韵


山东人自古以来山东大汉之称位,好客,侠肝义胆,好打不平,豪爽,讲意气,实在,心真口快,讲诚信,这些词汇形容山东人一点不为过,那里有难,冲在前的的第一个肯定是山东人,支援武汉,山东又出大手笔,捐款捐物,医护人员冲在前边,这足以题现了山东人的好口杯不是挂在口头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