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隔離點垃圾怎麼處理?市民發熱如何處置?樓道消毒注意什麼?溫州這場發佈會給出答案

2月6日下午,溫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場新聞發佈會,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衛健委副主任陳樂慧通報最新疫情總體情況和溫醫大附二院甌江口院區投用等情況,市環保局、溫醫大附一院、市消防救援支隊等部門回答記者提問。

據悉,今天全市又有8例病例治癒出院,其中樂清6例,永嘉2例,截至下午4時全市共治癒出院病例36例。

觀察隔離點垃圾怎麼處理?市民發熱如何處置?樓道消毒注意什麼?溫州這場發佈會給出答案

陳樂慧通報,2月5日溫州市報告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32例。截至2月5日24時,溫州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396例,現有重症病例24例。確診病例中,樂清市128例、瑞安市64例、鹿城區56例、永嘉縣41例、平陽縣28例、甌海區27例、龍灣區15例、蒼南縣9例、文成縣和龍港市各8例、泰順縣7例、洞頭區3例、甌江口產業集聚區和浙南產業集聚區各1例。目前,全市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6293人,已解除醫學觀察1780人,尚有4403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記者在發佈會上了解到,原本今年4月份運行的溫醫大二院甌江口院區,於今天正式投用收治病人。甌江口院區第一批開出2個病區,共100張床位。目前20名醫生和55名護士已全部到位,並投入緊張工作。病區現分為四組,分別是醫療診治組、後勤保障組,物資保障組、行政協調組。目前,病區已配備監護儀、無創呼吸機、心電圖等設備,輔助科室有DR室、CT室、MR室、化驗室、藥房等。


今天下午2點左右,溫醫大二院甌江口院區開始收治第一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截至下午4點,醫院已收治12名患者,他們分別來自樂清、文成、洞頭等地,患者年齡最大77歲,最小9歲。


此外,隨著市六醫救治任務加重,市衛健委於2月4日從第二批1000名醫療救治預備醫務人員中抽調15名護士支援市六醫,現已全部投入到一線救治崗位。同時,為統籌醫療資源使用,提高確診病例治療效果,在泰順縣治療的5名患者已轉入市六醫進行治療。


答記者問環節↓↓↓


01

我市建立醫療廢物專人、專車運輸制度


目前,我市醫療廢物特別是涉疫醫廢收集處置情況進展怎樣?觀察隔離點產生的垃圾如何處理?當前使用後的口罩如何處理?


溫州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黃曉忠表示,對於醫廢、隔離點垃圾、口罩等廢棄物,我市專門建立不同處置方法。


(一)對於醫廢處,我市專門建立了醫廢處置“快車道”,建立醫療廢物專人、專車運輸制度,確定35輛運輸專車進行運輸。目前,我市醫療廢物處置單位有2家,均正常運行,合計處置能力達每天28噸。自1月20日至2日5日,累計實際處置醫療廢物337噸,其中處置了9家定點救治醫療機構、33家發熱門診涉疫醫療廢物28.68噸。按照目前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的運行情況和相關統計數據,我市產生的醫療廢物均能全部安全處置。

(二)對於隔離點垃圾,集中觀察隔離點產生的垃圾按照《關於進一步加強溫州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溫防辦〔2020〕15號)要求,經消毒處理後,設置專用容器,採用專車運輸,由我市2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和各地生活垃圾焚燒廠共同承擔處理任務。截至目前,我市集中觀察隔離點產生的垃圾均能得到安全處理。

(三)對於口罩,實施分類處理:醫療機構的口罩作為醫療廢物,由醫廢處置單位收集處置;隔離點人員使用後的口罩,作為隔離點產生的垃圾,經消毒處理後,設置專用容器,採用專車運輸,由醫廢處置單位與垃圾焚燒廠共同處理;市民居家出行使用後的口罩,作為生活垃圾處理,建議廣大市民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放置於垃圾桶,由生活垃圾焚燒廠處理。

02

發熱別慌,1000多名發熱病人只有1.88%感染病毒


溫醫大附一院作為溫州市的定點收治危重患者醫院,如何開展危重病人救治工作,以及合理安排日常醫療?


溫醫大附一院黨委書記夏景林表示,作為省級和市級定點收治危重患者醫院,附一在開展危重病人救治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工作積極主動,不等區縣發現病人聯繫,而是主動派專家下去。

二是通過網絡會診,去排摸、發現這種重危病人。

三是對於發現的危重病人,發現一例轉入一例。

四是對危重病人實行“一人一專家,一天兩次多學科專家討論”,要求儘量把救治方案細緻再細緻。

六是醫院增排了院領導24小時在院值班,對病人的接送等方面都做了非常詳細的流程,確保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來的患者零死亡要求。


在做好危重病人救治的同時,考慮到老百姓看病的需求,按節假日的時間來配置我的門診,同時注意篩查院內潛在的帶病毒病人。此外也開通了網絡門診,市民可通過網絡門診開藥再快遞到家。


對需要手術的病人做好篩查工作,特別是拍CT能發現感染者,把它篩查出來,再進行消毒,採取隔離管控措施,從而減少院內感染。


對於市民關注的出現發熱情況應如何處置?

夏景林表示,最關鍵的還是隔離、隔離、再隔離。根據目前研究來看,病毒在空氣中只能存活兩個小時。空氣要流通、勤通風,然後還要常洗手。因為除了飛沫的傳播,空氣當中的傳播,病毒也會通過手揉了眼睛,包括鼻子或嘴巴進入人體,所以勤洗手非常重要。醫院的發熱門診從20日到現在已看了1000多人,病毒感染的比例是1.88%,所以大家沒有必要那麼恐懼。


03

樓道、辦公室等不可用酒精噴灑消毒


防疫期間,很多市民會選擇用酒精去做日常消毒,這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同時,對於宅在家裡的市民,消防安全方面還有哪些好的建議?


市消防救援支隊黨委委員、副支隊長龔承先表示,防疫期間,除了戴好口罩,日常消毒也非常重要。日常使用的消毒的酒精,主要是濃度為75%的醫用酒精,其閃點為20℃,若使用純酒精閃點則為13℃,其爆炸極限為3.3%-19%,也就是說如果在密閉空間內酒精含量達到3.3%-19%時易發生爆炸。


對此,龔承先建議市民在儲備存放時,儘量不要超過500毫升的酒精量(約1瓶礦泉水的量),要密閉,並儘量放置於陰涼通風處,同時應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要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點燃。在使用時,不要噴太多、太濃,噴完後要及時通風,尤其不要對著電器開關,發熱電器及有火源的部位噴,如果需要消毒也請將發熱電器冷卻後再進行。


要特別注意的是酒精不可以用於大面積噴灑,比如小區、樓道、會議室、辦公室都不可以用酒精噴灑消毒。小區消毒一般使用5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噴灑消毒。


近期,溫州市民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25條緊急措施,居家不出門,家庭用火、用電、用氣大幅增加。市民在居家過程中建議做到“三個三”。


時刻做到“三個清”。

一是清廚房,定期清理廚房,讓油、紙、布等可燃物遠離爐灶等火源;二是清陽臺,及時清理陽臺上的紙皮、塑料等可燃物,並在外出時關閉門窗,可避免外部火星飛入引發火災;三是清通道,及時清理和轉移樓梯口、通道處的雜物以及電動自行車,並保持安全出口暢通,火災發生時有利於快速逃生。


記得做到“三關”。一是關電源,不用的電器要及時拔掉電源,很多手機充電器、電瓶車充電器不充電時也插在電源上,這是很危險的,要及時拔掉。特別提醒的是不要使用“三無”電器產品;二是關火源,也就是使用電暖器時一定要記得關掉,各類火源時要與傢俱、衣物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離,不在電暖器上覆蓋晾曬衣物,不使用高危取暖設備,另外不要臥床吸菸、不要亂扔菸頭;三是關氣源,要記得在燃氣使用後及時關閉總閥門,這裡指的是總閥門,而不是燃氣灶上的開關,不要擅自改變燃氣管路,要定期檢查燃氣軟管是否存在老化、脫落、漏氣等問題。


注重配好“三物”:一是配備滅火器,能及時處置初起火災事故;二是配備滅火毯,放置在廚房內,一旦油鍋起火,能及時有效處置;二是配備簡易自救面罩,為疏散逃生創造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