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悟空勤奋能干,八戒又馋又懒。可唐僧从不责备八戒,为何时时训教悟空呢?

蒋新国


为什么?一是唐僧是师父,要时刻端着师父的架子,维护着自己的权威和尊严,稍不如自己意便予训责、惩罚。二是悟空是大徒弟,理应受师父管束。但悟空火眼金睛,世事洞明,处理问题快捷,在师父还是一头雾水时已经处理完毕,这样既掉了师父的底子,又舍了师父的面子,唐僧认为悟空没有请示汇报,擅自作主,没有把他这个师父放在眼里,因此恼羞成怒地呵斥,念紧箍咒。三是八戒是二徒弟,既性懒又无责任心,凡事请师父开示后才行动,行动中又不认真,强调客观。同时又好喜功,嘴甜哄师父,拍马屁。师父当然喜欢听话和拍马屁的人啦。


双木253757067


这种情形不要说在西游记中,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有道是鞭打快牛,因为在多打之下,那些快牛可以给主人创造出更多的利益来。又曰”朽木不可雕”。你不是那块料,再怎么敲打也成不了多大事儿。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社会上还是家庭中,”干的干,看的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都是见怪不怪的现象。

这种现象公平吗?不公平。合理吗?不合理。那只是从我们每个人的情感上来推理的。但世界上的事儿,既然存在,便有其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从某个角度上去看,这种现象还是合理的。起码有合理的成分。

首先,我们一般人的观念中把干活看做是一种付出。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也是不错的,但却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干活除了是付出能量之外,还是一种学习,是一种锻炼,也算是一种机遇。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看,能够让你干活则是给你提供学习,锻炼,提高,上位的条件和机会。这些机会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不会是很多的。能够得到这些机会一来是自己有能力,二来是上位者的青睐,也算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一种恩惠。有此恩惠,所以上位者就有了责备和教训的底气和前提。

《西游记》中孙悟空无疑是得了唐僧的这种恩惠的,通过西去一路上的打拼和磨炼(注意,这种打拼很多时候是不合理的,比如大闹天宫时,而在取经的路上则是合理的,所以说那是机会),他提高了自身的战斗力和各种素质,也磨去了多种毛病,最后终于成佛。

相比之下八戒和沙僧就差远了,首先是资质不行,得不到师父的认可和重用,以至于最后的成就同孙悟空差一个大境界。无怪乎八戒总是妒忌孙悟空,想方设法要挤兑走孙悟空,只是他自身的能力不行,承担不了那种责任,只能空喊喊罢了。

做为唐僧,他是知道自己所掌控的资源的,把这种资源给孙悟空一个人,他也觉得有点偏,有点冷落了八戒和沙僧。沙僧老实不怎么去争也就算了,而八戒则是一路上牢骚不断,也使得唐僧觉得有点委屈了他。怎奈他真的能力太差,不堪重用。所以也就只能多方容忍和迁就他,以此来控制一点平衡了。


梦113300796


猪八戒的"阳奉阴为""套路"了唐僧,使唐僧分不清是非,颠倒黑白,误把孙悟空"忠诚"当成别有用心,用菩萨送的"神招"压服孙悟空,孙悟空蒙受冤屈,痛苦之中还没忘忠诚使命。由于唐僧的固执险些断送了"取经"的大事。

结论:人的一生必须黑白分明,立场坚定,正确走好自己的路,方能一生平安,吉祥如意。


张师傅5107


悟空是唐生的心猿,自己教训自己有何不可,八戒是唐生脾胃,意马,唐生饿了也得吃东西,何来责怪,除非不吃东西啦,修成正果就不吃东西了,不能看表面欢蹦活跳,看热闹,会看看门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书外有天书。我看是学白话文字学成了一根筋,只懈名意,不懈实意。


马振廷1


《西游记》:悟空勤奋能干,八戒又馋又懒。可唐僧从不责备八戒,为何时时教训悟空呢?



第一,响鼓用重锤。

作为领导者,第一重要的事情是有一个有能力的人,需要这个人给自己办事。谁的能力强,就压榨谁。美其名曰:响鼓用重锤。

孙悟空有能力,责无旁贷地成了唐僧重锤敲打的对象。



第二,孙悟空目中无人,不把师傅放在眼里,不请示,不汇报。这样的人如果不念念紧箍咒,他就不知道尊重师傅。

孙悟空没做错事,例如三打白骨精,他打死的却是妖精。可是唐僧生气了,我不让你打,怎么就不听呢?于是念念紧箍咒,让他接受教训,可是孙悟空没把师傅的话当圣旨,不贯彻执行,打死女儿,打妈妈,打完妈妈,打父亲。把师傅的话当耳旁风。唐僧当然要教训他,甚至要撵走他。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否则,不录用!



第三,猪八戒嘴巴甜,会说话,会捧师傅的臭脚。

每个领导都得有一个给自己提鞋的人,猪八戒就是这样的人。



第四,唐僧利用猪八戒制衡孙悟空。

猪八戒本事不大,可是也不小。更重要的是,猪八戒好领导。师傅让干啥,就干啥。虽然懒点,但是可以利用他,与孙悟空抗衡。

孙悟空本事大,如果任他一人做大,功高盖主,就没有他唐僧啥事了。



唐僧利用猪八戒🐷没事跟孙悟空闹点别扭,令孙悟空必须要找他这个师傅评理,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左右制衡,以自己为尊,更好地指挥团队,令其他人服从师傅的指挥。

唐僧虽然没有徒弟们的本事,但是他会管理,所以徒弟们一路保护他去西天取经。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润杨的红楼笔记


你问的这个问题,多少年来我也感到迷茫。不仅仅是唐僧干这种事,而且非常普遍。为什么能干的人老就是挨批评,而那么不干人事的人却是加官进级。而上级明知道是错误的做法,却是老是这样做。让那些不干人事的人,老是压着那些真正能干的人,而且还不断地给能干的人任务加码。我也曾经问过许多领导上级,然而他们都是冷冷地说:干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其他的事少管!也有一些好一点的官:别问了,对你没有好处。最后终于知道了原因:这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人,他们都是走后门进来的,要不就是人家的自己人。干好了,功劳是他们的,干砸了,责任他们是不敢让那些光领工资不干人事的人负责,只能让没有后门关系的人承担。不过也有光骂自己人的领导,他们自以为全部都是他们的部下,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唐僧不断地压着悟空,偏向着八戒,就是因为八戒是玉皇大帝的人,而悟空却是一无所有的人。所以唐僧也是欺软怕硬的主,但是一到了难处,他指望不上八戒,也就只能又找上了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