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作业难倒家长,文化题这样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成绩好

不知道家长们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有没有察觉到,现在的教材编排越来越注重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在辅导数学的时候,常有家长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小学数学题吗?”“这不对呀,不符合常规啊?”“这怎么和我们上学那会儿不一样啊?”现在孩子的学习,不再像从前家长上学那会死记硬背就行。


小学一年级作业难倒家长,文化题这样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成绩好

让家长们犯难的还不只是数学作业,语文作业才叫一个头疼呢!下面这张图是一位宝妈发给我的,她在辅导她儿子做作业的时候遇到这道题,我们看一下第三题“我能看图写字并组词”:


小学一年级作业难倒家长,文化题这样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成绩好


这位宝妈刚一看到题目一头雾水,这是什么图案啊?要表达什么呢?说实话,这道题对平时不怎么关注汉字,不了解文化发展的人来说,即使有图案但也有难度,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而学过小篆的人都知道这个字是学习的“学”字。下面看一下我的解析:


小学一年级作业难倒家长,文化题这样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成绩好

孩子在房子里干嘛呢?双手拿算筹学习呢!这就是学子,上面的部分后来发展为学字头,你看下面的表示孩子的“子”字在小篆时多么生动形象,象征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像花朵一样,欢欣雀跃。


“这太难了!这需要了解汉字文化才行啊!”是啊,对于一年级刚刚学汉字的孩子来说,对于从来没有重视传统文化、不了解汉字起源的大人来说,这道题太难了!一年级的作业题早已不像我们上学那样,默写汉字、组词造句那么简单了。


这就是教育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学习传统文化,了解汉字发展过程,从刚刚识字的娃娃抓起。对于不在意这个信号的家长来说,这就是一道题,随便问一问懂得人填上答案就可以啦;而对于看懂这个信号的家长来说,培养孩子国学启蒙就此开始了!


学习传统文化有什么用?了解汉字字源有什么用?如果你认真看这道题,有认真读懂这个“学”字,你会发现,这个汉字不是由死板板的笔画组成,而是一幅活灵活现、非常生动有趣的图画,这是孩子在学堂读书的场景啊!我们好像穿越了一般,看到了古时候孩子们的日常,和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有差别吗?孩子对求知的渴望都是一样的,但是可能教具发生了变化,古时候的孩子用算筹,现在的孩子用平板电脑、多媒体,用智能化的算筹了。


汉字是文明的活化石,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让孩子从识字开始走进汉字之源,就是在帮助孩子开启国学的大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智都会被打开了,眼界更为开阔,在汉字中游历五千年华夏文明,这将为他们以后的人生路点亮了一盏明灯,让孩子受益一生。


有人说语文难学,花多少钱上辅导课都白搭,因为语文不像数学,记住一个公式就可以啦,语文成绩绝不是一两节课补上的,秘诀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在于别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让她领悟到传统文化的乐趣,让孩子主动学习,浸润在传统文化里,孩子的文化修养越来越好,功底越来越深厚,成绩自然提高了!所以家长们在辅导作业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文化题出现的用意,多给孩子讲传统文化知识,和孩子一起成长,重在引导,把汉字中的趣味故事讲给孩子听,帮助他们早些叩开兴趣的大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