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岩心迷,能与地层直接“对话”,在他眼中,岩心如同“地书”,上面有地层的语言、时间的语言、事件的语言。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岩心看得越多,对地质规律的把握,也就越确切、越精准,这位岩心迷就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任延广。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因为善于通过岩心与地层对话,任延广在32年的工作历程中,承担了很多部、公司级科研大项。他曾带队深入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油气勘探项目,目前,已经建立了古城地区地层序列和划分对比方案,确定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符合缓坡模式。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20 年前,松辽盆地中浅层岩性油藏勘探项目,让他成为“一等奖专业户”,他感谢那些项目,感谢那些岩心,它们给他带来莫大荣耀,更让他读懂地层这部书。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大庆油田发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储量增长比较慢,找到的油田比较少,他总是说“咱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些!”

找到储集砂岩的关键,在于认清错综复杂的地下储层分布规律,他锁定了当时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层序地层学原理。虽然这个理论学说已风靡全球,但它在陆相盆地勘探中的实践与应用,不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为了早日揭开地下油藏的神秘面纱,任延广带领项目组展开了“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工业制图研究”,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蹲守在岩心库里,描述记录、逐层寻找规律。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任延广在长久与岩心的“交流”中,已经读懂了它们的语言,通过对140多口井近万米岩心的沉积学描述,项目组获得了丰富的岩石学证据,总结出了松辽盆地的地层特征和沉积模式。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以此为基础,又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艰苦攻关,项目组成功地找出了松辽盆地26万平方公里中

浅层砂体分布规律,成为坳陷区找油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解决了低渗透、薄互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技术问题。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1999 年,《松辽盆地中浅层地层层序与沉积相研究》获得了大庆石油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而后的时光里,随着岩性油藏20亿吨储量不断被发现,大庆油田进入了第二个储量增长高峰期。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在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向来有“有大油田就有大气田”

的推论,虽然,美国专家曾认定大庆深层不适合寻找天然气,但大庆人从没有放弃这个梦想。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1995年,任延广带领项目组成员,向松辽盆地深层发起了冲击,从大兴安岭到长白山,实测野外露头地质年代、地质剖面23条,行程超过5万里,取得了大量的新的、第一手资料,追层面、开断层……日复一日的悉心观察和苦思冥想,规律性的认识逐渐水落石出。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根据剖面地质结构,科研人员确定了五个地区为有利勘探区,当年,就部署了三维地震和徐深1井。2002 年 11 月 16 日,徐深 1 井一气冲天,他们找到了松辽盆地最深、压力最高的气层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咱大庆有志气,也有天然气!”截至目前,徐深1井2004年12月投产,累计产气4.88亿方,徐深气田也早已成为我国东部发现的最大陆上气田。

有人问任延广,什么样的人适合科研攻关?假如一直没有成果,会不会很焦躁?

他读“地书”万遍不厌倦

任延广想了想说,搞科研最忌讳的就是焦躁,心态一定要好,不能急功近利,我们面对的是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人类很渺小,但只要坚守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就一定会有收获、

因此,不要怕坐冷板凳,不要怕失败。探秘的过程也是享受,地球资源丰富,形形色色,一直等着我们唤醒,探索的过程就更要沉得住气,坐稳、坐实,这是大庆科技前辈留下的宝贵的科学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