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培养储备干部,可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想升职,这是为什么呢?

职场管理昭昭姐


凌凌认为:公司培养储备干部,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愿意升职,这个跟公司的环境有关,还有自身原因有关。

<strong>

一、朋友的故事,见识到公司“官官相护”,所以不愿意升职。

凌凌的一个朋友,暂且称为小月,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一家制造业大公司,这个是很多人都羡慕的身份。


管培生其实就是储备干部,在管培生上可以用去各个部门实习,而且至少都是部门领导亲自带领,所以他们能力提升很快,优秀就能直接提拔为中层管理员,相当于是快速晋级通道。


但是小月一次在生产部实习的时候发现,因为产品生产不合格,本应该由质量部要求退回的产品,但是最后却被售卖出去。


后来才得知是因为质量部领导跟生产部领导关系好,而且一旦产品退回,质量部的指标完成不了(残次品率太高)生产部自然也脱不了干系,考虑到双方利益,所以大家就默默通过了。


因为小月表现出色,领导要提拔小月,但是小月表示自己还有待提升,拒绝升职,不久后便辞职了。

二、公司培养储备干部,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愿意升职,这个跟公司的有关,还有自身原因有关。

1、公司的原因

利益牵扯,“官官相护”

因为公司的环境问题,导致很多部门领导之间利益牵扯,所以针对很多事情都是利益摆在前面,然后才是解决问题,但是90后作为储备干部,虽然很优秀,但是却不愿意跟大家“同流合污”所以才拒接升职。

<strong>

<strong>

没有给予相应权限及薪资

虽然公司提倡储备干部,但是这个属于公司的新型方式,而且这个方式针对原先一些领导会有一些牵扯,为了公司的和谐,公司一般都会偏袒老员工,而对于这些提拔的90后管理者给予极少的权利,有头衔没有实权,当然也做不了任何事情,所以90后不愿意升职。


薪资问题,虽然表现优秀的90后升为管理者,但是在薪资上却跟同等职位的管理者薪资相差甚远,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升职。


虽然90后名义上被提为管理者,但是无论是薪资,还是实权,在跟同等职位的管理者还是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作为90后觉得这样的空职位对自己也无用,所以拒接升职。

2、90后自身的原因

个人价值

90后在职场中更关注个人的价值体现,所以如果职位提升不能让自己价值体现,或者个人价值因为职场环境受限,90后宁愿不升职,毕竟作为员工需要顾虑的就没有那么多了。


90后关注薪资与自由

众所周知,作为管理者需要24小时听从领导的吩咐,谁也不知道下一秒领导会给自己分配什么任务,但是作为90来说,没有没有相应的薪水作为支撑,要限制自己的自由,这个还是很难的。


在猎聘发布的《2018年90后职场人洞察报告》

在不同年龄段的职场人中,对于工作元素的排序中,高薪酬均排在第一位,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得票率最多。

对于90后、95后而言,钱、时间、被尊重都是他们极其看重的要素

三、建议

90后拥于一个物质条件相对充裕、丰富的成长环境,此时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90后本身更渴望创新,他们会对新事物更感兴趣,接受能力也更强,而且被自我认同驱动,兴趣至上,也是逐渐成为职场中的中流砥柱。

1.给予喜欢的职位

鉴于90后一般都是兴趣为上,所以建议在确认90后的兴趣后,然后给予喜欢的职位或者工作,这样他们的自然也会全力以赴,也愿意在职场中靠自己的能力行走。


2.给予相应的职权,给予成长的机会

90后作为管理者,在公司的规章流程下,更愿意用自己方式来管理,而非用公司的条条框框来做管理员工,把员工当做机器,只会做事情。如果要提拔90后,就应该给予他们想要的权利及职权,让他们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在管理中束手束脚,每个决定都要被左右,这样他们自己也无法提升。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凌凌,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喜欢读书、运动、输出,关注@凌凌跑跑跑,我们一起在职场升级打怪~


凌凌跑跑跑


作为一个深有体会的过来人简单说一下吧。

我用2年时间从一个刚入公司的一个生产部计划员做到了手下有100多人的生产经理,有人会说不可能,是的,是有运气成分在,也有自己的努力,运气是在两年内上级接二连三的离职,无人可用,我就说顺理成章不断上位,期间的压力可想而知,2年内不断面临各种压力,技术方面的,人员管理方面的,没人教我,只能下班后义务加班死磕。

就这样工资从刚进公司的8000提升到了9800,是的,到掌管一百多人的经理,工资只有9800,美其名曰,公司有相信制度,不能打破,我两年涨2千已经算高的了,好吧……既然领导们这么信任我,我就拼命干呗。

一周7天24小时手机不离手,生怕现场出啥问题来找我决策。

一旦出工伤事故,就得赶紧开车去工厂把人送到医院,自己掏钱垫付。

现场招不到人,每天面试10人,留住2人是万幸,无法满足产能的压力,无法满足品质的压力,统统都要我去抗。

节假日是不休息的,但高层领导们肯定要休息,所以这2年只能你去值班,谁叫我是生产经理。

就这样2年多胃出问题了,吃啥都不消化,到最后只能吃三勺左右的米饭和少量菜,然后又偶然看到我生产现场员工的工资(你没看错,我们的工资制度是保密的),感觉很伤心,一些干着最底层最简单工作的职工(就因为他进来时谈的工资高,但实际能力根本没有)每个月加班后工资比我都高,而且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管理职是不给加班费的)这些事情领导们是知道的,但他们已经把你摸透了,就要用你这种便宜又好用的上进者。

现在我已离职,直接放弃原来的行业去风口行业从零开始,手机不再响了,周末能安心双休了,胃好了很多,工资也就少了一千多,感觉活得像个人了,如果以后领导让我再升管理者,我可能会拒绝,我会跟他讲明白,如果让我生管理,我可能只能再坚持两年。


臧多爹地


升职获得的回报与付出并不成正比。

我以前呆过一家公司,特别喜欢培养储备干部。
有些刚入职场的人被选拔为储备干部,十分欣喜,干劲十足。
对于领导画出的大饼,全部百分百相信。
就这样每天工作跟打了鸡血一样,领导也是窃喜。
日子这么一天天过着,等到了需要提拔储备干部的时候,大家都开始退缩了。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私下向离职的干部打听过,升职后的待遇以及工作量,得到的回答是,待遇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但工作量提升了好几倍,自己也是扛不住了就撤了。
这让许多储备干部对于升职都望而却步了。
有几个不信邪的主动请缨,上任不到一个月就离职了,着实扛不住。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因为公司还停留在上世纪或者过去十年所用的管理办法。
在过去,被提拔成干部可是非常荣幸的事情,那个年代的人对于收入看的不重,但是对于名誉看的非常重。
只要给我管当,再苦再累也都能坚持。
可现在不同,人们对于名誉看的清淡了,对收入看重了,毕竟每个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每天睁开眼就有不少的开支等着自己支付。
给你再大的领导头衔,可回报却平平无奇,无法让自己全新投入到工作中,这是何其悲哀的事情。
画饼,已经框不住现在的90后了。
而且职场的主力军从90后开始逐渐演变成95后或者00后了,以后的管理方式还需要不断的迭代。
欢迎关注@银桑笔记,分享人生成长中的价值!

银桑笔记


所谓的储备干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一直储备,储备到天荒地老。

讲一个真实案例:

三个月前曾经在一个企业当中召开内部会议,所谓的内部会议,无非就是跨企业学习一下。

然后再召开内部会议的时候,一个老员工拄着拐棍走到了公司的办公室,并且质问领导为什么自己在这家企业当中工作了36年三个月两天两个小时零58秒钟了,而企业一直把自己当做储备干部,从来没有给自己提干呢。

领导听了之后眉头一皱,因为这个老员工说话的时候非常不合时宜,就在刚刚三分钟左右的时候,老板还在告诉我们,他们的储备干部是多么的优秀,多么的努力,眨眼之间就来了一个打脸的,的确很疼。

领导脸憋的通红,二话没说就把这个老员工赶了出去,顺手把他的拐杖扔在了地上。

什么叫做储备干部?

我们需要明白一点,什么叫做储备干部?储备干部绝对不是说随便一指说你是你就是了。

但是真实情况也相差不多,毕竟储备人才、储备干部的话语权永远只会在老板的那一边,而不是在员工的这一边。

我曾经见过一位非常优秀的员工,被公司当做优秀的储备干部,这一当就当了整整30年,一直到退休的那一年。

市场当中很多情况下会有储备干部无作用或者做无用功的情况,他们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办法攀上职场那座高峰。

1.储备干部未必是真的干部。

市场当中会有很多很多非常高尚的称号,比如在之前面试的时候就曾经有人问过我,你是想做工程师还是想做技术员?

但凡是个稍微有点社会逻辑认知感的人都会明白,工程师要比技术员要好得多,于是我说:工程师我做不了,我还是做技术员吧。

没有想到公司老总笑着说的,技术员可没有你那么想当就能当的,你还是当工程师吧。

直到后来才知道,对于初入社会的人而言,他们或许能力不强,但是公司给他们的所谓的称号非常的好,没有技术职称,只不过这个工程师和扫地阿姨的工作相差不大。

2.非储备干部照样能够成为干部。

职场当中有一些人他们往上提拔或者给予他们更高的称号,让他们去管理更多事情的,并不一定是储备的干部。

我们不妨把这句话说的再直白一些,有没有能力放在一边,你有没有门路放在一边,提拔你是看你的综合水平,而不是看你是不是储备干部。

很多时候公司可能只有10个人,会给5个员工储备干部的称号,这个称号其实没啥卵用。

职场当中年轻人越来越多,而年轻人讲究的就是实际的东西。你跟很多年轻人虚无缥缈的口号,并且希望能够凭借这些口号让员工努力努力再努力,是不切实际的。

与其弄这个不切实际的称号,倒不如给年轻员工涨薪资,他们或许工作的积极性会更大一些。

欢迎大家的关注。

职场全能王


明确一点,这个储备干部什么叫储备干部,储备干部就是告诉你从基层做起,所有的公司公司里所有的活你都要去做一遍,轮岗。

我们毕业那年有个同学去了某火锅城,然后他们公司说要招聘储备干部。从前台到服务员到配菜员,再到大堂经理。

几乎那个火锅城的所有岗位他都干过了一遍了,最后名义上给他给他升职。薪资涨了300块钱,而且锻炼完之后,整个是6个月的时间大概。

所以最后待了半年之后就离职了,所以很多应届生不知道,然后总觉得哦人家招的是储备干部,以后都是管理层了,所以都会特别用心特别上心的去做事儿,但是你最后给人家来的是什么呢?名不副实,只给你一个精神奖励,告诉你什么什么经理,却并没有给物质上的奖励。明显的就是搞个名字忽悠人。


杨子翔


如果是我,我一定不会放过这次升职的机会!作为一个打工仔,能够升职加薪是最开心的事情。不过像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也有。我有一个同事是做开发的,他能力很突出但性格比较内向。公司要提拔一个人做主管的时候,领导是想要安排他来上任的,但是他给拒绝了。 我就很好奇,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当时回复我的是,他想要做技术,而不是想要做管理。

所以我认为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原因我大致分析一下,有这样的几种。

一、员工想做技术还是做管理?

因为不同人适合和擅长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人就是适合做技术走专业性的路线,而有人统筹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比较强,适合做管理。 可能这些90后偏巧都更愿意做技术,而不是当一个储备干部。

二、储备干部是否是一个虚职?

储备干部是做什么的呢?为什么要留作储备?他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工资等,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呢? 当时我参加校招的时候,很多公司都在招储备干部或者是管培生,但是网上很多人表示这类工作就是到处轮岗,轮了一两年也没有培养核心技能。或者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说着好听叫干部,但其实就是虚职。

三、口头说不想升职而已。

也许只是口头上说不想升职而已,看起来无欲无求,不想惹出太多是非。但可能他还是会报名。也可能口头表示不愿意,回家思考后又改变了想法,这些都有可能。

这就是我分析的情况,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简屋】,和我一起,在职场中实现逆袭!

简屋


重点是储备干部真正能升职吗?储备干部比普通员工薪资高吗?如果都没有,员工肯定不想被扣上储备干部的帽子。

现在很多公司招聘的时候喜欢用“储备干部”来吸引人才,其实一些公司就是假大空的画饼行为,给员工没有实质性的好处,员工也不愿意成为这样的“储备干部”。

我毕业找工作第一次面试就遇到了一家招“储备干部”的公司,在求职app上以一家上市公司的名义招聘,去了之后发现是一家创业公司,只有北京的业务,这家公司想在其它城市开展业务,于是招聘储备干部,储备干部的工作就是去其它城市零经验推广业务,成功之后才有出差补助。面试之前给应聘者做了一个宣讲,讲了公司的十年规划,密不透风,非常完美,完美的让人有点不相信,宣讲结束一半人已经走了。

大家只听到公司用储备干部画大饼,没听到实际的东西。

90后之所以不想成为储备干部,是因为:

1.公司的储备干部形同虚设,给员工画大饼。

2.储备干部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

这样的储备干部不当也罢,不仅优秀的90后员工不当这样的储备干部,80后还有普通员工也不愿意。

更重要的是,公司要实实在在的给储备干部该给的都要给,这样员工才不会拒绝,也更容易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小可职场日记 ,分享求职面试、五险一金、职场趣事,帮你每天进步一点点。

小可职场日记


作为一名90后来讲,如果有升职加薪的机会,我是一定不会拒绝的,除非我不喜欢目前所工作的行业,或者我只是将目前所做的行业作为一个择业的过渡期,再或者我个人喜欢拖普通员工,不喜欢被提拔。

我来讲讲我自己,我之前是一个跳槽高手,所从事的行业并不少,有很多。但奇怪的是,所从事的每个行业,即便是将其作为一个行业的过渡我也不会拒绝任何升职加薪的机会。

就拿我在建筑工地工作来说,我虽然在建筑工地只工作了不到一年时间,我也很明白那不是我所喜欢的行业,但在这期间,我依旧选择了升职加薪。为何?一是可以获取更高的收入,二是所谓职业越高,可以接触与学习的东西也就越多,最关键的是能锻炼个人能力与格局。

我当时的想法很纯粹,既然目前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就一定要将这个行业今尽其所能做得更好,也就是说我从业的态度很端正。再则,我想增加个人履历与体验,这在今后的求职中能给我的求职项加分,最重要的是能锻炼我的意志力,更能锻炼我不怕吃苦的精神。

我连建筑工地又脏又累的活都能做好,其余的行业即便困难,也不会当回事。也会迎难而上。

包括之后我所从事的几份工作,我依旧在短时间有很大的突破,甚至是成为行业内的精英人士。

因此,对于我来讲,我只要从事某个行业,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工作,去挑战自己。

回到问题中来,公司培养储备干部,可平时一些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想升职,这是为什么?

原因如下:

一、个人原因

可能你们公司所招的90后年纪都还偏小,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升职加薪与个人成长看得并不是太重要。再则,年龄越小的90后压力越小,追求自由的也就越多,自然而然,不想升职也正常。

二、用人单位原因

其实挺纳闷,为了你们公司那么多90后,都不愿意被升职加薪。如果个别不愿意,纯属正常现象,但要是都不愿意,用人单位可能有原因。

一是待遇与成长空间不够,让人看不到希望,或者说干部与普通员工并没有什么差别,这样一来,宁愿选择普通员工也不愿被升职加薪也说得过去。

另一种原因就是用人单位并没有经常将情怀,将发展空间,将理想与追求,导致他们的认知偏差,根本不想与用人单位共同成长,只将其作为了一个过渡期。

三、待遇不够

90后实际上也很现实,讲究追求与待遇。

虽然用人单位干部比普通员工待遇肯定要高,但可能并没有激起90后追求的欲望,也就是可有可无。

一旦让90后觉得可有可无,那么不愿被提拔也正常,毕竟做了干部之后会承担很多责任与多做很多繁琐之事。待遇不好,又何必要给自己添堵。


肖军说职场


一般情况下,表现优秀的年轻人都愿意得到升职或加薪。为什么不想升职,一定有其特殊考虑。

下面,就这个话题,结合我自己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说说一些看法。

一、年轻人还没有做好升职成为管理者的准备

其实每个人年轻人的职业规划路径不同,并非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走管理路线的。

我以前的公司,也有一些做业务比较突出的年轻人,就比较排斥成为管理者。

记得有一年的年底,我按照领导的意图,找某业务部进步较大的一位销售员小刘谈话,告诉他公司领导的想法是给他晋升成为销售主管,听听他个人的意愿。

谁知道,小刘的回答出乎我意料。

他直接拒绝了这个机会,理由是:我还没有准备好做管理。

小刘告诉我,他现阶段还在销售方面努力提升业绩,尽管进步很大,但是客户资源这些都不稳定,如果升职做主管,意味着除了管理好自己个人的业务外,还需要管理好团队的业务,这会让他有些力不从心。

而且,他觉得自己还年轻,缺少管理经验,更希望跟着前辈管理者学习,而不是马上自己去挑大梁。

听完他的解释,我也表示理解。直到两年后,领导再次考虑干部提拔的时候,小刘才终于接受了这个使命,并且表现不错。

二、升职后的新岗位对年轻人激励性不够

第二种可能性是,公司的晋升体系缺少足够的吸引力。

也就是说,晋升后责任是增加了不少,但是激励却有所不足。

我一个朋友的公司就是这样的情况,他说从一名普通员工晋升为部门负责人(业务部门),只是多了一个月1000元左右的岗位津贴,一年也就1万2,但是部门负责人的压力远远比普通员工要大,比如开会的频率大幅度增加,还包括各种临时性的工作任务等。

在这样的薪酬体系下,他们很多基层优秀的员工都不愿意站出来挑大梁,导致公司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甚至“无人可用”。

后来公司新来了一位人力资源总监,对薪酬体系进行了改革,这样的局面才有所改变。

可见,如果晋升缺少足够的激烈性,年轻人自然没有多大的兴趣去承担责任了。

别说什么“年轻人要有担当”,这碗毒鸡汤现在的90后们都不爱喝!

如果身为老板或者HR不懂得这个道理,那公司的选人用人一定会出问题。

三、年轻人自身个人规划所致

还有些年轻人,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不是走管理路线的。

这其中的因素也有很多。

比如有些年轻人自己觉得性格比较内向,自己管理自己尚可,但要晋升做管理者去管理其他人,内心就非常排斥;

又比如,有些年轻人受到家庭或身边重要人的影响,踏入职场就设定了自己要走专业型路线,你可以让他去独立承担项目,但是管人实在没有什么兴趣。

这些可能性都有,总之,职业规划本身也应该保持开放性和多元化,年轻人如果不想走这条路,那也没有必要强求。

毕竟,愿意走管理路线的年轻人也还是有的。

四、所谓的储备干部,可能只是一个“大饼”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公司所吹嘘的储备干部,本身就是一个“大饼”。

说说是升职,其实根本没有实权给你,充其量多了一个名头,也没有额外的薪酬补贴之类。

那么年轻人要去争取这样的虚名,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在这些年职场的经历中,就碰到过类似的公司,老板很喜欢给虚名,拿“假升职”来留住年轻人,一开始可能尚有效果,时间久了,人人都看穿这样的本质,反而导致很多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离职。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作者:丁路遥知事,头条职场教育领域营销号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职场领域十大头条号,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企业管理咨询顾问,资深职业规划师,擅长个人职业咨询与心理咨询辅导。欢迎点击关注我。

丁路遥知事


题主你好,我认为这些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并不是不想升职,而是公司所谓的培养储备干部,并不是直接给员工升职,而是用一个好听的名字去说服员工做基层工作,甚至是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工资未必会涨,如果是我,这种“升职”机会我也不愿意要,只是画大饼而已。



一、所谓的“储备干部”,其实就是最基层的工作者


我前几年找工作的时候,看到一家大公司招储备干部,当时我也不知道储备干部具体是做什么的,就觉得职位介绍看起来很洋气,我还挺心动,就投了简历,接着就收到面试通知。


面试的时候,对方告诉我,储备干部需要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以后有机会升职,但是不确定做多久可以升职,工资也不高。


我当时就拒绝了对方,这明显就是换个方式招聘基层工作者,还是最基层的,说是储备干部,其实就是好听一点点,做着最基层的工作,拿着低工资。


可能有不少刚参加工作的人,都被这个“储备干部”迷惑过,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储备干部职位都是骗人的,求职者在遇到这种职位时,一定要确认清楚具体的工作内容,比如升职的几率有多大,公司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培养计划。



二、在职场中没有不想升职的人,尤其是优秀的员工


我们工作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赚更多的钱,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既然是表现优秀的员工,说明平时工作很努力,那就不存在不想升职这一说法,如果不想升职,还努力工作干什么呢?


题主所说的这些不想升职的90后,他们也许是不想做所谓的储备干部,他们在等待更好的升职机会,如果公司给自己的升职机会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拒绝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愿意将就,这是很理性的。



三、作为领导,不要总给自己的员工画大饼


我的上一份工作,之所以最后选择了离职,原因就是领导总给我们画大饼,从来没给过实质性的东西。当时公司精简人员,领导给我们增加工作量,说给大家涨工资,我们任劳任怨,最后一分钱都没涨,不了了之。


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历多了,我们就不愿意再跟随这样的领导,只能选择换工作。


作为员工,领了公司的薪水,努力工作是应该的,但是领导也不能总给员工画大饼,过过嘴瘾,从来不给员工实质性的福利,这样是很难留住下属的。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