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里的春节都有什么习俗?

智小窝


放鞭炮 吃饺子 连续好几年的初一 由本村村民组成的演出团 义务演出 今年因种种原因停办一年


蠡县小棉袄


我家位于湖北东北部的小县城,春节的习俗在慢慢简化,但遵从爸妈一辈的传统,还算是保留了一些习俗。

“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我家过年的准备活动一般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因为平时我和哥哥不在家,所以过年回家后,陪爸妈从小年开始陆续置办年货,小年夜晚上会小团聚,而且一定要上香祭祖。

同山东的习俗差不多,腊月27或者28,我妈会张罗全家大扫除,所有的角落都不放过,去除所有的邋遢,在新的一年里干净、敞亮,迎来幸运的新一年。

腊月29从头到脚都要洗得干干净净,要做好个人的卫生。寓意洗去旧的一年里的污秽,重新开始,积攒住新一年的贵气、才气和运气,一直要过正月初一才可以再洗头洗澡。

腊月30,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这一天有很多重要的活动。

妈妈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年夜饭,爸爸和我会开始贴春联、贴门神和福字。春联有讲究,贴上去就不能再撕下来,福字在外面贴倒福字,引进门后,在室内贴正福字。

贴完之后全家一起准备年夜饭,我家和叔叔家轮流一起过年,中午一般在他家,晚上在我家。所以我们家集中火力在下午准备好所有的饭菜。这一天饭菜上桌前先祭祖,给祖先先献上好吃的食物、倒上美酒,感谢祖宗神灵在旧的一年里的庇护,祈求来年继续恩泽后代。

年饭的食物也是有讲究的,有几样食物必不可少,其他的菜式就按照自家人喜好来准备就行。

首先,一定要有鱼,做法不限,做成红烧鱼、火锅鱼或炸鱼等可以,但一定要有,寓意年年有余。

其次,汤圆或者芋圆或其他馅的丸子,象征团团圆圆。再次,鸡爪也不可或缺,象征拿钱手,把财富统统抓来。

我们家一般是准备两个浓汤肉类火锅,里面可以加各种各样的菜,我最喜欢的是菠菜和纯鸡蛋薄饼切成的鸡蛋丝,时间容许的话,妈妈会赏脸包些饺子。一般情况下,爸妈知道我们喜好的,一般会提前准备好我们喜好的食物。

晚上年夜饭一般在春晚开始前吃完,一家人边看春晚边聊天,小孩子以前可以放放爆竹,现在最多只能在长辈的陪同下到楼下玩玩烟花。另外一个小朋友非常喜好的节目就是发压岁钱,吃完饭长辈们开始给压岁钱啦,小朋友和长辈都会说出吉祥和祝福的话,开开心心收红包。

我们那里的习俗是开始工作了就没有压岁红包了,相反给长辈红包,金额一般在几百以上,给爸妈的红包更大。不像在广州,只要未婚都可以收红包,但就是红包金额不大,最少的5块不等,20、50或100都算大红包了。

欢迎各位朋友来讨论你们那临近过年的传统习俗,好吃的好玩都可以分享噢。





米雪在路上


从守夜说起:春节守夜,吃守年饭,天亮之前(早上约四五点钟)放鞭炮接神,大年初一早饭吃饺子,上祖先堂祭拜祖先,给年长者(老爷,老奶,爷爷,奶奶,父母,大爷〈伯伯),大娘,叔叔,婶婶等亲戚)磕头拜年,祝福他(她)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切安好!并接受长辈赏赐的红包!午時三刻放鞭炮庆祝新年,晚上孩子们放小鞭炮,滴滴金。䃼充:三十晚父母将压岁钱秘密地放在孩子们的枕头下,待早上给孩子们一大惊,也寓意保护孩子们岁岁平安!当然一早起来父母亲手给孩子们穿上新衣,戴上新帽,孩子们个个高兴的咧咀笑!说实话,大年初一是全家最幸福快乐的一天!终生难忘!


金虎3870


1、走古事。“走古事”流行于连城的罗坊、北团的溪尾、下江坊、城郊隔川等地,其他客家地区也有走古事活动,但尤以罗坊蔚为壮观。它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两天举行,这两天中,全村的壮汉都得参加这个活动,村民抬着古事棚现在陆地竞走,然后列队下河逆水狂奔,场面壮观。

2、游大龙,姑田游大龙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下堡村之邓屋。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以村或片为单位,少则二三条龙多则四五条。2012年,姑田游大龙成功打破最长游行花车吉尼斯世界纪录。

3、北团游大粽,从初六起,村民们开始用上万片粽叶缝制粽衣,1各粽用120斤糯米,制作成1.6米高的大粽。初七晨大粽下锅,蒸煮4天4夜,十二日用金箔,吉祥纸花等妆粉大粽,供奉于宗祠。十三日出游,村民们抬着1个个大粽,鸟铳、鸣锣开道,彩旗花伞引路,一路吹打,浩浩荡荡,沿村道游行。热闹完毕,大粽则分给村民,保佑各家五谷丰登、五业兴旺。

4、四堡拔龙,“拔龙”是四堡客家人正月期间一项祭祖祈福的民俗活动,其活动场所不仅在街道、村落,而且还在山上晚间举行。在四堡境内各村各姓均有,形式却不尽相同。如雾阁邹姓的拔龙程式是:晚饭后,由事先安排的执事人把龙头、龙尾扛上候祭,一俟祭毕,即前后接拢为长龙,一等三声铳响,便缓慢有序地沿山路曲折下行,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火龙在夜空中腾空飞游,煞是壮观。入村后,灯龙又在大街小巷游舞,最后到达预订的广场圈龙走灯,迎入祖祠,即告结束。

怎么样,有没有学到不少民俗文化知识,如果你有来龙岩旅游,一定要来连城走走,你能看到更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悄悄告诉你,民俗文化期间,还有很多美食哦!

关于作者:“逗町小厦”头条号隶属“逗町一厦”自媒体品牌,服务于全国3-12岁的亲子家庭,针对这一年龄段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元素“陪伴”,提出【珍贵童年,我在身边】的分享口号,为家庭分享高性价比的旅游景点、儿童乐园、亲子剧、亲子酒店、自助餐厅、生鲜优选、幼儿教育等各种丰富的亲子内容。

逗町小厦


我们老家地处晋南边隅,西邻黄河,农耕富庶,民风纯朴,为中华古文明发祥地。过春节除了贴对联家家大门上都要挂柏树枝,院子里要点牛犊子火。牛犊子火就是点燃谷草和柏树叶而生成的大火。大年初一天还不亮,就在院子里先放爆竹,然后点牛犊子火,辟辟拍拍作响且照的满院通红。牛犊子火主要取烘烘火火喜庆之意。由于各家都点牛犊子火,所以空气中弥漫着柏树的香味,再汇合各家的灶烟香味,于是就有了浓浓的年味。这是只有过年才有的味道。然后开始了人们过年的一系列活动。过年的一个主要活动是敬神敬祖先。在院子里先敬天神,然后在正房牌位处敬祖先,主要是烧香供奉磕头。还要敬土地,敬灶王爷,院子里有土地爷神龛,两边多写对联: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灶王爷是一张年画像,贴在灶台边墙上,下方有一板,可供烧香用,两边也贴小对联,多为: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天亮后人们吃了饺子就开始互相走动,主要是以户为单位自己屋里(弟兄们)下辈人给上辈人磕头,互相祝贺,然后到本户祠堂供奉磕头等。




第二个大的活动是打花鼓敲锣鼓,敬完神,各户开始了敲锣鼓,慷锵有力热闹非凡。而打花鼓是我们那儿的特色,鼓点花哨舞蹈歌唱结合活力四射。



第三个大的活动是唱家戏,一唱唱三天三夜,主要是蒲剧眉户,以古装戏为主,从家伙乐器到演员有模有样,许多剧团的正式演员都是家戏出身。



到了初二开始就是走亲戚了。走亲戚也是小辈磕头,然后上暖坑坐,先吃麻花,柿饼,酒枣,花生小吃,互拉家常,然后吃席饭等。过年的习俗真是太多了,暂时和大家分享到此吧。


远山的呼唤


福建闽南

1、扫巡

莆田人在年前都会给房子来个大扫除,莆仙话叫做“扫巡”,“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扫巡通常选在腊月初十至二十之中的某一个晴天,预示把旧一年里的灰尘秽气打扫出门,以崭新的气象喜迎春节。

2、贴春联

除了我们平常见到的春联外,莆田还有一种特有的白头春联,在红色的对联上方留有10厘米长的白纸额头。

这一习俗要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明朝倭寇之乱,据传此举是为了悼念当年在倭乱中遇难的人。

3、廿五日头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相传为“天官赐福”的日子,也是行善积德的日子,这一天必须做好事,也要注意不能跟人讨债,被讨债的人会觉得很晦气,会跟你生气。

这一天也不能与人发生冲突,必须和和气气过完这一天,不然来年会很衰。很多城隍庙也会在庙内给穷人发放食物。

4、置办年货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做红团、炸荔枝肉、买年货等等。炸豆腐是莆田人过年必备的美食,香喷喷金灿灿的炸豆腐,寓意吉祥和富贵。

为了保存时间更长一些,通常在出锅后在上面撒盐。而红团则是莆田人逢年过节必做的拜拜贡品,红通通的颜色喻示红红火火,圆圆的形状喻示团团圆圆。

5、除夕(三十瞑)

莆田人称除夕夜为“做岁”,也叫“三十暝”,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叫“围炉”,很形象很生动。年夜饭过后,长辈分发压岁钱。莆田还有除夕关起门来吃团圆饭之说,有不让倭寇进来之意。

另外每年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会在家里摆上一桌贡品,杀一只大公鸡,准备十二点过后(即除夕到来)的“辞年”仪式。

6、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早,开门放鞭炮,然后人人都要吃一碗线面,线面上都会放满配料,如煎鸡蛋、油炸豆腐、炒花生、油炸紫菜等。

“食面了添一岁”,吃了线面就长了一岁。每人一碗,代表又长了一岁,也寓祝全家长寿。吃过线面,换上新衣服出门游春。莆田人称新年出门游玩叫“游春”。

7、大年初二

因当年倭寇入侵缘故,莆田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莆田人互不登门,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现在这天成了朋友相约外面聚会的最佳日子。

8、大年初三

初三日,各户进行“迎年”,所谓“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回应。


9、大年初四

明嘉靖年间,福建沿海倭乱频繁,兴化民众因此逃亡至山区,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赶跑倭寇。老百姓才纷纷于当年二月初二返回家里。

大家一方面掩埋被倭寇杀害的亲友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10、大年初五

初五这天,人们又象大年初一一样,各家各户串门走访,回忆过去的历史,联络乡邻的感情,畅谈未来的希望。

11、元宵

莆田的元宵算是最热闹的了,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规模堪称全国之最。莆田元宵不是集中在正月十五这天,有些村子提前十来天,有些则是正月底。不同区域里,习俗也存在差异。

莆田民间元宵,会有菩萨巡游、游灯、摆棕轿、爬刀梯、打铁球、赤足蹈火等活动,有着浓厚的莆仙特色。如此隆重、特别的元宵,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的媒体聚焦。

12、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是每年的第一个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称为“头牙”。头牙过完,也就意味着春节正式结束,一年的忙碌生活也正式开始。


大权美食


地处洛阳,我来说一下。应该说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就算正式进去过年的模式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在这期间,有很多的风俗和讲究。我来逐一介绍一下。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又称为“小年”。洛阳人请来灶君像并不在当天贴,而要留到除夕。祭拜的时候还是对着被烟熏火燎了一整年的旧像叩拜。给灶君敬的供品包括红枣、核桃、柿饼、花生、灶糖、自制灶饼等。

腊月二十四

俗话说,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四这天称为“扫尘日”,洛阳市民会全家大小齐上阵,把平时打扫卫生不会注意到的“死角”统统打扫一遍,迎接新年。之后就要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过年准备了。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玉皇大帝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洛阳家家移动图片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人们在这一天里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

这一天要杀猪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这一天可谓是大集市日,洛阳人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春联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渐浓郁了起来。

腊月二十七

二十七,过年的前夕,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洛阳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除此之外,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而腊月二十六洗浴则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的中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中国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来过年啦。在这天,有些洛阳人会将白粉蒸成圆馍,顶上放上红枣,分外醒目。

腊月二十九

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了。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洛阳人一般是在二十九日清晨或者下午到黄昏时分进行上坟请祖,到祖坟去请过世的亲人回家过年。上坟烧纸磕头并且“喊”家族已故的亲人“回家过年”。

大年三十

这一天洛阳人全家团聚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烧金纸、看春节文艺晚会。子时一到,电话响个不止,短信响个不停,亲友之间互相祝福,呈现一派辞旧迎新的欢乐景象。

大年初一

这一天,饺子连续吃到撑 。大年初一,老洛阳叫“年下”,现在都说“春节”,洛阳人黎明即起,穿新衣。早上吃了饺子,一家人要先到“祖先堂”给祖先拜年。之后孙子孙女跟爷爷奶奶拜年,说祝福语,领取压岁钱。接着一家人会走出家门给邻里亲友拜年。

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初三、初四是串亲戚的日子。而初二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与家人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晚上吃过元宵,孩子们便提上灯笼在大人的带领下到街上看社火。洛阳的社火名目真不少,诸如老士官、旱船、蛤蚌、踩高跷、舞龙灯、舞狮子等。




V哥聊房产


世界的神奇,在于不同的精彩。不同的过年习俗,体现出不同的文化风貌。文兄的家乡——四川自贡,“盐、龙、灯”三绝已成为响亮的城市名片,即全国井矿盐基地、恐龙的故乡和中国灯城。这里重点介绍自贡人过年的习俗——灯会。

这里举办灯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曾经春节做灯已成为每家每户过年的习俗。下面简述其发展变化:

一、材料及制作的不同。传统用瓷器、竹篾、纸等手工裱糊灯笼;现在已实现材料工艺的现代化,融入声光电等现代技艺,从固定像活动、像互动转变,一座大型灯组占地可达数百平米,数十米高。

二、表达方式的不同。以前只是用于节日装饰、小孩玩耍儿。现在不仅用于居家装饰、店面装潢,像赶庙会一样,每年春节期间集中展示2个月时间办灯会,仅去年就吸引内外宾客300余万人

三、从习俗发展为产业。该市已有彩灯制作、会展注册公司上千家,已经在上海、哈尔滨、中国台北、新加坡、巴黎等各地展出,目前正在北京、伦敦等国内外10多个城市展出。去年央视春晚也用的自贡彩灯。

习俗办成产业,中国彩灯已走出一条新路。中国灯城欢迎您的光临!

昨天,文兄还在头条发了一篇《精彩提前看,1月17日中华彩灯大世界开幕》


蜀南文兄


简单地说有:

祭灶 扫尘 贴春联、门神 年画 倒贴“福”字 除夕夜 年夜饭(团年饭) 祭祖 守岁 回娘家 初六送穷 接财神 红包(压岁钱) 新年赠橘 新年放爆竹 拜年 迎春





陪我玩儿


豫北地区小时候过春节都熟悉这样话语:腊八祭灶,年节来到,小妮儿要花儿,小孩儿要炮。老爷爷老奶奶要核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