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防疫生產兩不誤 為一季度“開門紅”打基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級各部門在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工作的同時,緊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重點任務,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全力保障工農業生產平穩有序,為實現經濟一季度“開門紅”打下堅實基礎。

“高錳酸鉀是家庭常備的消毒劑,我們於1月31日就已經復產,每天產量16噸。目前公司庫存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雲南群星化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公司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朱漢群向記者介紹。

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群眾正常生活不受影響,紅河州工信部門認真落實“一線調度服務機制”,在指導企業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組織供水、供氣、供電、醫藥、食品加工等涉及民生領域的企業復工復產,引導其他各類停產企業根據疫情動態和相關部署要求,科學制定生產計劃及原材料儲備,協調強化要素保障,為企業按時有序復工復產創造條件。截至目前,全州437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94戶實現復產,其中,電力生產企業復產35戶、供水(氣)企業復產8戶、醫藥企業復產1戶、食品加工企業復產18戶。

立春時節,在蒙自市草壩鎮前進村的蔬菜大棚裡,洋蔥、甜椒等冬春蔬菜長勢良好,“等地裡這些採收完成,村民就會轉入有機水稻育苗種植。”村黨總支書記姜森耀告訴記者。

一年之計在於春,目前,紅河州各地小春生產已接近尾聲,各縣市農業部門積極組織農戶抓好小春管理,嚴防冬春交替季節低溫霜凍等災害影響,確保全州160萬畝小春糧食種植計劃順利完成,132萬畝冬春經濟作物實現豐產豐收。與此同時,全州農業農村部門以提質增效為核心,指導廣大農戶搶抓節令,擴大優質稻、薯類、青儲玉米和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適當增加特色雜糧和豆類種植,進一步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專家、技術員已分批分赴各地農村,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春耕備耕和防災減災技術指導。截至目前,全州已落實儲備化肥近20萬噸、農藥1000餘噸、農膜900多噸。

雲南網記者 李樹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