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目標不是一次血壓正常,而是24小時血壓都要正常嗎?

玩的就心機


欲瞭解24小時血壓是否達標,只有通過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才能瞭解具體情況,但鑑於動態血壓監測價格昂貴、操作不便,因此除非病情需要,一般情況下很少用於日常血壓監測。那麼,如何才能瞭解24小時血壓是否達標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高血壓是導致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諸如心肌梗死、腦梗死等事件的發生時間一般為血壓高峰時期。正常情況下,人體每日有兩個高峰時期,早晨6-10點以及下午4-8點,其餘時間血壓相對較低。普通高血壓患者只要控制這兩個時間段血壓達標,那麼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也會相對較低。因此,初步診斷的高血壓患者每日應監測兩次血壓,即晨起與傍晚,這兩個時間段血壓達標,基本意味著24小時血壓已經達標,但有一類高血壓患者需引起重視,那就是夜間血壓升高的患者,這類患者夜間血壓高於白晝血壓,除開監測白晝血壓,還應監測夜間血壓、只有白晝與夜間血壓均達標,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在治療方面,欲控制24小時血壓達標,長效降壓藥可實現這一控壓目標,有助於減少血壓波動,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長效降壓藥由於可維持24小時降壓,因此每日僅需服藥一次,通常選擇晨起服藥,每日應固定服藥時間,但夜間血壓升高的患者,應調整為睡前服用或睡前加用降壓藥,以增加夜間血壓達標率。除開藥物治療,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預也可增加血壓達標率,建議高血壓患者每日運動半小時,避免熬夜,保持心態平衡,減少緊張與焦慮,少吃高鹽食物,每日鈉鹽攝入控制在6g以內,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同時減輕體重,更有助於控制血壓達標。


綜上,普通高血壓患者血壓高峰時間段血壓達標,24小時血壓可基本達標,若夜間血壓高於白晝血壓,則應注意監測夜間血壓,這類患者只有白晝與夜間血壓均達標,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人的血壓有自然節律性,正常的血壓會有“兩峰一谷”的現象,控制血壓的目標,是要把血壓的峰值降至正常。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血壓峰值降至正常,那麼全天24小時的血壓都應在正常範圍內。

一、控制血壓需要峰值達標

正常人的血壓在每天的上午6~8點,以及下午的15~17點,會有兩個血壓高峰,在午夜12時至凌晨2點左右又會降至最低。這是人體為了適應白天活動夜間睡眠的生物規律,而做出的調節。血壓的峰值與低值相差10%,不會超過20mmHg。在靜息情況下,人體血壓的正常峰值並不會超過140/90mmHg。

但部分高血壓患者以及年齡較大的老年人,會失去血壓“兩峰一谷”的自然節律。或是血壓波動劇烈,晝夜血壓的變化範圍超過20mmHg,達到40~50mmHg。只要靜息時血壓在峰值時超過140/90mmHg,就可以確診為高血壓。

有一些高血壓患者平時血壓正常,只有峰值期會升高。當他們發生心、腦、腎、眼底及血管等器官損傷時,通常會一臉詫異的問醫生,自己沒有高血壓怎麼也會患這些病?就是因為他們的血壓峰值期發生在醫院正常開診以外的時間,造成了漏診。

所以華子建議高血壓患者,或是有高血壓危險因素的人,在檢測血壓時,儘量做24小時的動態血壓監測。或是在家庭備一個上臂式的電子血壓計,進行多次自測。不僅可以確定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壓,還可以掌握自身的血壓規律,方便服藥治療。要注意的是,家庭自測的血壓超過或是等於135/85mmHg,即可確診為高血壓。

二、活動時的血壓會升高

有人問華子,一天24時小時人在不停的活動,只要有血壓升高就算高血壓麼?華子告訴他並不是這樣,人在運動、激動、緊張、焦慮、恐懼時,血壓會都升高。測量血壓時,應當去除以上因素的影響。

人體的收縮壓是由心輸出量所決定,當人體在運動時,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加大,血壓自然會升高。正常狀態下,人在運動的時候,收縮壓會升高20~30mmHg。而且人在運動時小動脈擴張,外周阻力下降,所以舒張壓不變或是略低。

人在運動後測量血壓,收縮壓升到160~170mmHg,舒張壓不變或是略低,是正常的情況。如果收縮壓高於200mmHg,或是舒張壓高於90mmHg,那就有可能是高血壓了。堅持長期中等強度的運動,對控制血壓有利。但如果血壓達到了180/110mmHg,並且不受控制,就要避免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以免誘發腦出血或是動脈夾層等疾病。

短期或是偶爾的情緒不良,所影響的血壓不會發生問題。但如果長期情緒不良,也會導致高血壓。這種情況在中青年人群比較常見,也就是高壓正常,低壓升高的單純舒張性高血壓。這是高血壓的初期階段,長期不加控制就會進展為經典性高血壓,造成各種器官的損傷。所以中青年人在發現單純低壓升高時,要儘早控制。

綜上所述,對血壓的控制是要求靜息時的峰值血壓達標,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24小時的靜息血壓都需要達標。高血壓患者應加強血壓自測,並做好記錄,掌握自己血壓的“時間密碼”,這對用藥和日常活動安排都非常的重要。使用藥品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之下,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


藥師華子


對於高血壓的治療,我們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降血壓的目標是使血壓水平長期穩定達標,以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改善我們的預後。

高血壓的目標是長期穩定達標,那是不是說24小時都要血壓水平正常呢?如果能夠達到,當然最好,但這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血壓水平本身就在不斷的動態變化。當然,為了儘可能穩定血壓水平,我們建議高血壓患者選擇長效降壓藥,以最大程度控制血壓水平穩定。

為了穩定控制血壓, 我們應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低鹽飲食、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藥物要個體化,並注意監測血壓水平變化和定期複查。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首先要明確一點高血壓是根治不了的,吃藥就是為了保持血壓穩定以免引起血壓升高造成腦充血,腦梗塞,等意外情況發生,我們平時吃藥就是要給血壓劃一道防護牆以免血壓升的太高有危險,讓血壓能在可控的範圍內活動。

首先降血壓不是一次正常就行,因為高血壓病根治不了就必須吃藥長期控制,一直要讓血壓處於穩定才好,而且降壓後最好讓血壓能在24小時都正常為佳,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事每種降壓藥都有失去藥效的時間,比如拜新同就是一種24小時長效降壓藥,他的作用就是一天穩定血壓保持血壓正常,但是他們的藥力越接近24小時就越失效,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從新再服用一顆拜新同來讓下一個24小時血壓穩定。所以說每一種降壓藥都有它的作用和藥力發揮的時長,我們服用的時候必須要經過醫生同意才行,切勿亂吃藥,同樣一種藥不是對每個高血壓患有都有用的。



高血壓患有要控制血壓穩定就要按時吃藥,根據自己的病情來決定要吃多少藥量為好,不要錯誤的認為血壓正常了就不吃藥了,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你身體內有藥力在發揮其作用,所以血壓才會正常,等到藥力失效了血壓就會高,這樣很容易引起突發情況,建議大家認真定時監測血壓,多清淡飲食,多運動,保持良好心情。


腎判官


首先我們為什麼要降壓,說明血壓異常了。高於了平常的血壓所以才去降壓。而怎樣有判斷降壓是否正常,主要是看你身體在正常情況下是否一直保持在該年齡段血壓應該保持的哪個壓力值。

實際上血壓是根據人的年齡在不斷變化的,而每隔五年,血壓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就會增加一點點。男女血壓也有差別。

比如15到20歲的男性收縮壓是115,舒張壓是73。而女性是110和70。成年人的正常範圍值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是90~139和60~89(mmHg)

一旦血壓超出了這個範圍都屬於血壓異常。這時候就應該引起重視。如果採取了降壓治療,那麼應該是將血壓在一定時間內控制在一個安全合理的範圍內。就算降壓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