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寫給山東醫療隊妹妹 哥哥的“碎碎念”家書

「催淚」寫給山東醫療隊妹妹 哥哥的“碎碎念”家書

馬茜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主管護師,作為山東首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她1月25號隨醫療隊離開濟南奔赴湖北。

「催泪」写给山东医疗队妹妹 哥哥的“碎碎念”家书

“以前大家見到我時總會誇我鼻樑好挺、真好看,但現在高高的鼻樑卻造成了我的困擾,眼鏡、護目鏡、口罩的多重壓力下發生壓瘡了,鼻樑又紅又疼。”

在搶救病人過程中,馬茜遇到了一些小尷尬,鼻子被壓傷,她特別害怕皮膚破皮。不是擔心不好看,而是擔心破了之後不太方便戴口罩和護目鏡,會影響工作。

「催泪」写给山东医疗队妹妹 哥哥的“碎碎念”家书

被護目鏡、口罩等壓傷的鼻樑又紅又痛,她依然戴著裝備忍痛工作。

令她欣慰的是,遠在家鄉的齊魯醫院的領導們瞭解了這個情況後,已經給他們郵寄減壓敷料了。“沒有一次如此迫切盼望包裹的到來。”馬茜開心地說。

“雖然我們的工作是忙碌的,也存在各種的困擾,但看到病人病情穩定乃至好轉時我們的心情是無比喜悅的,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來讓自己能無愧於最美逆行者的美譽。”馬茜在日記中寫道。

「催泪」写给山东医疗队妹妹 哥哥的“碎碎念”家书

1月30號,遠在黃岡救治病人的馬茜收到了身為醫護人員的哥哥馬巖的一封信。哥哥的這封“碎碎念”的書信,卻讓無數網友淚目。

哥哥馬巖說, 他和妹妹在父母的薰陶下在大學畢業之後都走上了醫務工作的崗位,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但是相聚的機會卻很少,在記憶中大多都是在春節。今年這個春節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原因,他們約定等忙完了疫情工作之後再聚,然而在大年初一的晚上他卻收到了妹妹的這樣一條微信:哥哥,我去武漢了,別給咱媽說,我已經在去機場的路上了,昨天給的通知。

「催泪」写给山东医疗队妹妹 哥哥的“碎碎念”家书

哥哥馬巖看到這條微信,“心裡酸酸的,既為妹妹感到驕傲,也為妹妹非常地擔心。柔弱的她做了一件我一直想做而沒有完成的事。輾轉反側之時拿起手機給妹妹寫下了這樣一封信。”

妹妹:

聽聞你去一線的消息之後,我和你嫂子好幾晚沒睡著覺,一直在想這個事,越想越擔心你。我們天天看新聞看快訊,你去的是25號晚上,第二天看是1975例,到第三天看就漲到了2700多例。看到增長的數字我的心就會發抖,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為能夠更好的照顧病人,更要保證自己的身體沒有問題。

有幾個細節我一閉上眼睛就在想,給你寫下來,一定要格外注意:在醫院監護室裡,一定要注意防護衣、護目鏡、手套、頭罩的嚴密,防止體液的噴濺,防護服一定要嚴格按照穿脫步驟去操作,穿的時候是沒有汙染的,但脫下來是有汙染的,萬般小心!再就是啊,記得手機、門把手什麼的,容易暴露的東西都要消毒後再接觸,如果有條件的話,衣服也要消毒,出門的衣服,回來一定不要亂放,固定放在一個地方,進門立刻換下來,進門脫衣服就同脫防護服一樣,馬虎不得。還有啊,及時手消毒,手套夠的話呢就帶手套,手機、眼鏡也要及時用酒精溼巾消毒。另外還有一些拿飯、吃飯、喝水的細節一定要注意。你自己再想想還有什麼漏了的地方,記得,這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為了別人的安全。

哥哥

「催泪」写给山东医疗队妹妹 哥哥的“碎碎念”家书

記者:崔立霞

監製:範維堅

◐◑【戰疫日記】男醫生的紙尿褲

◐◑【天使日記】“媽媽要上飛機了,照顧好妹妹,媽媽愛你”——赴鄂醫療隊隊員給女兒的一封信……

◐◑【請傳閱】首個病毒防控指南正式發佈

◐◑【最新發布】電梯裡會傳染嗎?中央空調能開嗎?回應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