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基本標準怎麼定?合同籤多少年合適?

政策解讀 | 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基本標準怎麼定?合同籤多少年合適?

土地流轉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

在不改變家庭聯陳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設,讓一部分農民獲得股權後安心從事二、三產業;另一部分農民可以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實現規模化生產。

政策解讀 | 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基本標準怎麼定?合同籤多少年合適?

如今,隨著農村改革的大潮,農民不再像過去那樣家家種稻,人人耕地,靠土地為生了。為了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近幾年國家多項政策均向農村傾斜,三權分置、兩權抵押、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等,讓農民享受土地帶來的紅利,實現增收致富。農民的生活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土地流轉,旨在解決現階段農村外出務工人口多,留守青壯年勞力少,造成部分土地撂荒的問題和家庭承包經營分散、規模化程度不夠等問題。那麼,農民如何能從土地流轉中獲得利益呢?

政策解讀 | 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基本標準怎麼定?合同籤多少年合適?

土地流轉價格基本標準怎麼定?

流轉土地的租地費,根據地區的不同、糧食種植品種的不同、耕地條件的不同等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中,表現明顯的是耕地條件好,租地費相對高一些。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1、糧價價格

糧價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當地土地的租金。以燕山板栗產區為例,正常流轉價格為一畝1000斤玉米價格,隨平方米價格上下略有浮動。比如去年玉米價格下降,導致土地流轉價格整體下降。

2、流轉面積

土地流轉面積對土地流轉價格具有正向影響,土地流轉面積越大,在土地細碎化且分散的現實情況下,需要協調的農戶數量也越多,這樣費用很大,土地流轉價格就越高。

3、土地年收益

部分土地不是種植糧食而是其他經濟果木或者作物,這樣土地年收益增加時,為了獲得充足的土地資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願意接受較高的土地流轉價格。

4、流轉期限

農業產業週期長,短時間很難見效回收成本。所以需要大量時間進行前期投入。所以在同等條件下,流轉年限越長的土地流轉價格,要高於年限短的。

5、土地位置

一般來說,處於城郊和產業發展較好的地區,土地流轉的價格較高,而對於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流轉土地的價格就偏低。


政策解讀 | 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基本標準怎麼定?合同籤多少年合適?

土地流轉合同籤多少年合適?

如果是你自己流轉土地的話,流轉時間最長時間不能超過你剩下的承包時間,總共不能超過30年(草地為50年,林地為70年)。比如說你是2000年分到的土地,今年你想把土地流轉給別人,那麼合同最長時限不能超過13年,而且你流轉的僅僅是土地的經營權,承包權還是你的,你不用擔心你的土地要不回來。

土地流轉,農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1、保護好流轉期限內自己的利益

土地流轉,對農民來說,最實惠、最現實的利益就是流轉資金,而流轉標準通常都是在流轉合同簽訂之時雙方協商確定的。所以,在簽訂流轉合同時,一是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實際,提出切合實際的流轉標準;二是在資金兌付方面進行明確,明確兌付時限,建議一年一付;三是建議在流轉標準上要留有波動餘地,特別是流轉期限較長的,要註明流轉標準應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

2、維護好流轉期限外自己的利益

流轉不同於轉讓,最終,土地還要歸於農民所有和經營,所以,要維護好流轉期限外農戶的利益,主要是土地的性質不能發生變化。所以,在流轉雙方簽訂流轉合同時,一方面,建議在合同中註明土地的性質和用途,該是農用土地的,千萬不能改變用途變為設施用地。另一方面,流轉期限不能過長,一般以3—5年為最佳。

政策解讀 | 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基本標準怎麼定?合同籤多少年合適?

土地是個有前景的行業,農村是個創業的好地方。其他地方隨著農村土地確權逐步完成和國家惠農政策的進一步改革,農村土地使用也越來越規範,一些地方農民通過土地流轉辦起了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這樣土地得到了發揮和利用,農場主和戶主雙方獲利。

也有一些農民不瞭解土地政策,個別人不按程序操作,私自商量給點好處戶主就答應流轉土地,有些甚至沒有土地流轉合同和相關部門的鑑證。到最後,等到事情發生了再想找有關部門也無法問責。

土地流轉雖然是農業經營發展方向,但現在土地流轉存在很多實際問題,一些地方土地流轉,因為流轉不規範等原因,也出現一些問題,農民不能按時拿到應得的土地流轉租金,甚至一些地方出現大面積承包土地的“老闆跑路”現象,形成新的農村不穩定因素。

從整體上看,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服務體系目前還不健全。資料顯示,截止到目前,全國有三分之二的縣和鄉鎮,還沒有建立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多數縣鄉還沒有土地流轉服務機構。

加快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社會性的服務體系,是一個社會性的系統工程,而這樣的一個服務體系包括方方面面,既包括政府層面的,也包括社會層面的。一個完善的社會性的服務體系,對於土地流轉市場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基礎。

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的社會性服務體系,一方面各地政府要健全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尤其是縣一級政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縣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點的三級服務網絡。我國的土地流轉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各地政府的積極參與能有力促進中央政策的落地,也能促進這一市場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便於快速建立土地流轉信息庫,開展信息諮詢、評估、協辦手續等服務。

另一方面,土地流轉需要科學性的規劃,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因地制宜,忌拔苗助長。土地流轉市場發展是一個過程,需要各方盡力培育,功到自然成。尤其在目前這個階段,地方政府以積極性、服務性的態度引導工作,極其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