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孩子叛逆,不跟家长沟通,有什么好的办法?

用户7984276687123


那么到底什么是叛逆呢?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孩子很叛逆?比如很多父母说孩子不听她的话了,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了,而且很奇怪的想法,甚至是很奇怪的行为,孩子开始公开的反对父母的言论了,有时甚至是故意相左,对着干。显然孩子此类行为和反应给父母带来的感受不太好,也屡屡让学校老师感觉没辙,于是这一段“非常不听话的日子”就被判定为“叛逆期”了。

如果把不听父母的话、和父母观念相左、包括对父母说话有一点点的情绪、孩子开始学会生气了等等这类行为,就认定是叛逆的话,那么,我就要问,各位朋友,现在的你完全听父母老师的话吗?如果不是,是否可以认定你现在也是处于叛逆期呢?

甚至你一直都是在叛逆!

如果我们换一个词,我们看下能否得到更好的解释,“叛逆期”我们把它换成“自主期”,就是孩子开始尝试自主了。

自主就是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思考力,开始有自己的语言习惯、行为习惯、表达习惯、思维方式。他开始不受父母的控制,他开始不接受父母的灌溉式的教育方式,更不喜欢任何人说教!

自主一旦形成之后他的人格将会走向独立,因此叛逆期是根本不存在的。


c小静子


此时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荷尔蒙分泌旺盛时期也是散发朝气的时候,什么都想尝试一下!做父母的平时工作忙没有和孩子沟通的时间什么都是靠吼,所以孩子有什么事不会和你讲!

我小时候父母的教育就是没有好脸色,什么事都没得商量,就是我是你老子就要听我的无理由服从!再就是脾气一上来就是扇脸要不就是脚踹,所以就不和她们沟通!以至于后来有实力顶嘴的时候感觉就是一种荣耀觉得好骄傲 那种 感觉真好!!!

还有一种父母不会用暴力,但会用过来人的经验教育孩子,但孩子没有没有尝试过的东西怎么可能听进去,老话说的 老眼子确怕了小眼子长大了!!

家长如果有耐心的话不妨试试走进孩子的圈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代沟!代沟!有了沟才不通!要想通先修沟!


珂珂少侠


孩子叛逆期的来临,是家长有直接关系的。

我把孩子成长过程,分解为四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1、儿童期3-11岁。即幼儿园与小学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家长充当着管理者的身份,孩子因为还小,家长可说,可吵,可骂,可打,而每一种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极大影响,也会影响后面叛逆期的来临。

2、少年期11-13岁。孩子刚进初中,即初中前,什么都是新鲜的,知识和眼界有些匮乏。在这段时期,如果好好教育孩子,耐心谈心教导,孩子的叛逆期就会大幅度向后延迟。而这段时间,基本上孩子性格大部分定性的时期,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爱打架,性格偏执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1/2这两个时期,因为各方面愿意形成的。

3、少年期13-15岁。即初中后时期。这段时期的孩子,在接触了很多外界事物,接收了很多外界知识、信息后,自我意识会急剧膨胀。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教育好的孩子,叛逆期会自然消失,教育不好的孩子,叛逆期会提前降临。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这段时期,叛逆的孩子不能吵、骂、打,这些都会激化矛盾,让他们更叛逆。只能慢慢靠近,贴心,引导,转化,从而把这些孩子引回正路上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叛逆期提前到来的诱因,并想办法解决他,否则,很难控制。

4、15-18岁,即高中时期。这段时期的孩子思想成熟特别快,基本上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成长为小大人,只要把握好新高一时期的性格疏导和目标强化,就能脱胎换骨,直接让孩子完全成长起来。可以说,新高一是叛逆孩子的最后两次逆转的机会之一。

这是我带了几千个学生之后的感悟,基本我的学生都完成了逆袭,希望对您有用。



最强逆袭者


孩子叛逆,是孩子成长期很正常的事情,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开始自我意识成长,有了自己的想法,内心也有了自己的空间,父母在这个时候应该接受孩子这样的改变,然后在陪伴他们成长和改变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就可以了,几条具体做法,供参考。

1.和孩子多沟通,很多父母和孩子都会有代沟,不要拿自己是长辈来压孩子,这个是孩子最反感的,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样沟通。尊重孩子 ,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和的孩子的优点比较。与孩子接触时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做到能够与孩子换位思考,经常关注孩子的感受,要记得孩子的生日,记得学校开家长会的日子,孩子考试考好了给予相应的奖鼓,考不好也要多多鼓励,千万不太过责备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错了要给予更正正确的引导

3. 不要总是反对孩子想做的事情把孩子当做小孩子,这不让他做,那不让他做,这也是孩子需要的放松的空间,如果你总是反对阻止,叫他回房间看书什么的,虽然他不情愿的回到房间了,可是他会认真看么?这样根本没有用的,就让他放松一下吧,放松完了自然会回去好好认真学习的。

4. 家庭的影响。家长应以身作则,父母的角色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做父母的必须对自己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进行反省,注意修正自身的不良个性,随时为孩子提供健康的东西。建立合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5.放下权利给孩子,但绝不能放任。比如去哪里玩吃饭之类的,要同孩子商量一下,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征求孩子的意见,有着民主氛围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动向父母靠近。但孩子的一些过分的要求也不要依着他不然日后他会自己放任自大,这样会更难教育了。

6. 避免打骂的误区。孩子不听话,做错一些事情就对孩子又打又骂的以暴力制止。长期这样下去,孩子幼小的心灵就会有阴影,总会怕做错事情,然而不敢去做,生成胆小怕事的性格。


爱生活每日一文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在和家长沟通中,这是初中生常见的问题。

首先,叛逆期是一个伪命题。客观上他就不存在,那为什么每个家长面对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都会如此的头疼呢?实际上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成长的飞快,无论心智成长,感情成长,还是青春期的成长,只是家长跟不上节奏而已。

其次,出现这个问题说明家长和孩子间的感情已经透支了。

你可以任真的想一下,上次和孩子真心的聊天,真心的互动是什么时候?

如果能够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互动,交流,交心,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再次,作为现代的青少年。他们对一些信息的敏感度非常之高,他们的话题、崇拜的明星、班级里面的人和事。作为家长您了解吗?

他们的学科的特点,语数外物化等学科,哪怕里边一点知识是你知道的,你们都可以畅聊呀。并不是要求你能够去辅导孩子,而是你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日常。

如果不了解,在整天干巴巴的聊学习,谈分数。那就成为仇人了。做不到,见面分外眼红,是因为你是他亲生爹妈。

如果孩子学习好,那就不卑不亢的和孩子相处,照顾好孩子的日常。为他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可以以共情的心理。陪伴孩子切实解决问题,不苛责,不责备,不嘲笑,不袖手旁观。

换句话讲,如果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已经透支了,并且还想让孩子听从你的指挥,一味的批评成绩不好,一味的苛责,那么最终的结局是可以想到的。

总结:

1.了解孩子,他们的学习,爱好,话题。

2.以共情的心态相处。

3.切实解决孩子的问题,他们的观点独特但不一定错。

4.经营亲子关系。



小军在奋斗


青春期孩子叛逆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孩子。 1 不责骂:面对一个初二的孩子,家长已经不能像小孩子去责骂他,不能拿出大人的姿态去跟他讲话,这样会使孩子产生抵触的心理,相反家长要换种方式交流,有了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自己去改正。 2 私人空间:一个初二的孩子现在已经十四左右了。正处在一个青春期的阶段。多给孩子一点私人空间,不过多的去干涉孩子的交际圈,让他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处理解决。 3 多鼓励:对于该时期的孩子家长应多些鼓励,多肯定孩子多给孩子精神上的支持。 4 信任: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比较敏感,家长要信任孩子,不能怀疑和质疑,怀疑和质疑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只会拉远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5 尊重: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路。 6 沟通:家长平时要多跟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融入孩子的交际圈和朋友圈。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果果妈Y


不管如何,请先放下“孩子叛逆”这个想法,他只是在做他自己,何叛之有?--他长大了;

之所以让你觉得难受,是因为那个牙牙学语、喜欢抱你大腿的孩子,现在有毛有翅准备脱离你的掌控,单飞了--他的成长路径,不符合你的预期设想。

倘若你真的希望和孩子进行沟通,那么认知、并且面对这一点非常重要。

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前提,是接受

与任何人沟通,都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而尊重的前提,是接受。即接受对方真实的模样。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家长要接受其真实模样包括两个方面:

1. 接受他的成长状态

青春期是每一个人必然经历的成长状态,他们的心理相对偏激,情绪波动比较大。从生理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为体内的激素作祟;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他们已经具备成人的能力,试图将过往视为神明的父母拉下神坛。

如果你实在不能理解这种状态,那么请回忆起你怀孕时的情况,虽然心理成因不同,影响的激素类型不同,但所产生的结果是几乎一致的。

而这种成长状态,和孕期的你一样--即便是他自己也难以控制。

2. 接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与父母分离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有交织的成长轨迹,但最终还是要分离。

所以,请不要用“我以前怎么不会这样”来自我怀疑,同时进入一家企业同一个岗位的两个人,其职业发展历程也不会一致--孩子不是你的复制品,不是你的重复,即便是父母,你和他也不是同一个;

所以,请不要用“他为什么那么不听话?”来质疑孩子,既然是独立个体,他就和你一样享有着选择决定权(即便他的选择决定在你看来是那么的错误),同时也有为自己的选择决定负责任的义务和责任。

与“叛逆”孩子沟通的核心方法,在于认同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跟大人聊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孩子确实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有益的帮助,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说了,也白说!”既然如此,孩子自然就不愿多说了。

那么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赞赏。

无论他的行为多么不符合你的标准,你必须看清楚一个核心:他只是想得到认同。而你需要做的,只是给他需要的认同,同时引导他纠正他的行为。

在这里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反问:孩子不知道他的行为是错误的吗?他不清楚父母说的是对的吗?

不!他心里清楚得很!实际上,孩子并不是对抗父母教给他的方式,而是对抗父母不问可否就把他给安排了。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这种状态:

今天你安排了非常重要的约会,但是突然老板说要加班,看到我们一脸的不情愿,老板甩了一句:加班3倍工资,必须加班。

这样一来,即便你真的在意那3倍工资而加班,但心里还是跟吃了苍蝇似的,老板就是个蛮横不讲理的人;

如果老板换了一种方式来说:“你有没有安排了什么事情?今天需要加班。”

你:“不好意思,我安排了非常重要的约会”

老板:“你看这样可以不?因为今天的工作非常重要,你看看完成你的约会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你的约会之后我们在公司碰头一起加班,另外加班的时间公司开3倍工资,你觉得可行吗?”

在这样的情况中,你非常明白不加班可能会失去这份工作,失去老板的认同,即不得不加班,所以其实你并不是对加班有所不满,你不满的是老板的那份态度,那份缺乏尊重的“命令”。

所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如果你希望找到和孩子有效的沟通方法,就必须做到两点:

1. 明白过往你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并不能给孩子提供帮助,必须换新的沟通方法;

2. 建立新的有效的沟通方法,核心在于认同孩子的需求,给他建议供他选择,并尊重他的选择;

一点总结

不要认为孩子不听你的话就必然是“有毛病”,实际上不听话才是他们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他在完善独立自我。

青春期过于听话的孩子,要么是没有自我,要么是压抑自我,到要脱离父母的时候,没有自我的孩子,会成为伴侣操控的对象;压抑自我的孩子,会成为对任何人都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玩偶。

另外,可能你看完整篇回答后,认为说了等于没说,因为根本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式,只有一个解决的思维方向。

对于这一点,不好意思,确实是没有任何具体的方法,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你现实孩子是怎么样的,我不了解你的孩子,也不了解你的家庭,不了解你们的亲子模式,即便是最专业的心理专家来介入,也需要进行多次有效沟通才能找到其中的成因。

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任何有效的沟通,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平等、理解、包容的基础上,本文的意义就在于让家长理解这一点。抱着尊重、平等、理解、包容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孩子是能接受的,就如老板和你沟通加班的问题一般。


淅爸育儿记


最怕看到这样的问题,当发现问题的时候才想起来问怎么办。尤其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当他需要我们家长参与到他的成长中来的时候,当老师苦口婆心的和你聊孩子教育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的时候,家长是否愿意关注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呢!如果从小参与孩子,尊重孩子,孩子叛逆期的事情会少很多。

现在初二了,不跟父母交流怎么办呢?首先从心态上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与成人一样独立个体的存在,不要用父母的身份压制。第二,从生活上关心孩子,从生活上找话题和孩子聊天。不要期望能立竿见影,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第三,从侧面了解孩子,和孩子老师沟通,和孩子同学,同学的父母,尤其是孩子比较好的同学入手。第四,从孩子的兴趣上找话题。第五,多关注孩子。要不着痕迹的关注,不能让孩子发现,不然会引起更大的叛逆。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关注孩子喜欢的电视剧,喜欢的运动等等。

孩子初二了,开始有想法,但是思考还不够成熟,容易偏激。家长除了多下功夫在孩子身上,别无他法。

亲情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参与,不能落下任何一个阶段,不然到最后,落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反馈到家长自己身上!


山果红红


初二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出现这种情况也正常。解决孩子叛逆期问题关键有三条:一是家长要学会察言观色,密切观察孩子的情绪、学习成绩、精神状态,以便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发现即使解决。二是经常跟老师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增强立体教育的效果。三是从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关心孩子,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尽量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X射线60945207


孩子为什么不跟你沟通?

他说的“段子”你能听懂吗?

他玩的游戏你了解吗?

他喜欢的偶像你清楚吗?

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孩子跟你沟通什么?难道你指望孩子先了解下你的生活和世界吗?

醒醒吧,先了解下孩子们现在的环境,再想去沟通也不迟!你不能用大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