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飲”是什麼意思?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飲”是什麼意思?

古時許多淺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過渡,古人認為是由於水羸弱而不能載舟,因此把這樣的河流稱之為弱水。因此在古書如《山海經》《十洲記》等中記載了許多並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稱的弱水。山海經載的崑崙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故名弱水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些稱謂流傳到現在還在用,比如甘肅省現在的地圖上還有一條弱水河。弱水也用來特指位於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當然也只限於特定的地理學著作。 繼爾,古文學中逐漸用弱水來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比較有名的是蘇軾的《金山妙高臺》中有句: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裡。《紅樓夢》中弱水引申為愛河情海。賈寶玉對林黛玉說:“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後成為男女之間信誓旦旦的愛情表白。(“三千”乃虛詞,眾多之意。)


出處


佛祖在菩提樹下問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錢、有勢、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妻子,你為什麼還不快樂呢?"此人答曰:"正因為如此,我才不知道該如何取捨。"佛祖笑笑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某日,一遊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憐憫,置一湖於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進。佛祖好生奇怪,問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這麼小,既然一口氣不能將它喝完,那麼不如一口都不喝。"講到這裡,佛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對那個不開心的人說:"你記住,你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樣就足夠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飲。"


《西遊記》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時有詩描述流沙河的險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提法。魯迅先生在他的《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說道:雖弱水四繞,孤立獨成,猶將如何如何...這裡是指遙遠的意思。


《紅樓夢》曾兩次出現弱水,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五回,形容那跛足道人:"一足高來一足低,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家何處?卻在蓬萊弱水西。"如果按蘇軾的詩句"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裡"去分析,這弱水往往是指神仙出沒遙遙而不可及的去處。第二次出現該詞,便是第九十一回"佈疑陣寶玉妄談禪"一節。說此刻賈府的主子們從老太太到賈政、王夫人,再到王熙鳳等對寶玉的婚姻已經統一了看法,即薛寶釵為最佳人選,並正式的說與薛姨媽。寶玉和黛玉似乎感覺出氣氛的異樣,陷入迷茫。為相互測試對方的心境,寶黛二人盤腿打坐,模彷彿家參禪的形式以機鋒語表達自己愛的忠貞不渝。首先由黛玉發問:"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今兒和你好,後來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麼樣?"寶玉思索半晌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寶玉用此典來回答黛玉的發問,意思是說寶釵的好與不好皆與我無關,世上美女雖多,而我心中只有你一個人。黛玉深知寶玉平時稟性,懷疑他能否實踐自己的諾言,於是繼續發問:"瓢之漂水,奈何?";"水止珠沉,奈何?"寶玉堅定地答曰:"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其意是說,我愛你之心就似飛絮和著沾泥壘成燕窩一樣,不會再隨風飄忽。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飲”是什麼意思?


時值今日,這句話已不只為表白對愛情堅貞不渝的專屬詞,也可引申到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層面,比如對事業,三百六十行,我只選準那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行業,切忌左顧右盼,得隴望蜀。古人曰:"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只要舀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瓢水,定能做好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再者就是切忌貪得無厭,正如佛祖所言:人的一生可能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樣就足夠了。漭漭弱水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真正屬於自己的恐怕只有那其中的一瓢。切莫學佛典上說的那位面對茫茫之水,與其喝不盡寧願渴死的愚人。做到不攀比、不奢求、不躁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終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才是達到了人生所追求的一種高境界。


弱水三千,可以理解為弱水之廣,也可解釋為弱水之遠。那麼,取之一瓢,或可理解為雖滄海之一粟,但也取之不易,理應倍加珍惜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