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Remdesivir研究,中国速度把握关键机会

本文为2月2日文章的更新版,现将部分信息补充完整。

敬请读者谅解!

严谨的临床研究是证明Remdesivir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最佳方式,鉴于目前的患者人数,只有中国具备开展新产品临床研究的条件,这是中国研究者和患者利用这一开展急性传染病新药临床研究少有的宝贵机会。充分参与完成临床研究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有益结果。不论结果如何,都能为后续类似场景研究的开展积累宝贵经验。

撰文 王英

据澎湃新闻,2月4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提及,必须要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确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药物的有效性。正在开展的吉利德公司在研产品Remdesivir(GS-5734,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也受到举国关注。

吉利德美国时间1月31日的官方声明,Remdesivir尚未在任何国家获批上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未被证实。同时也确证其正在与美国FDA、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US 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世界卫生组织等全球机构和部门协调,开展Remdesivir用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临床研究。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公示,吉利德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联合提交Remdesivir临床试验申请,并于2月2日获得受理。CDE的审评速度让人称赞。

这条消息在众多疫情消息中,令人非常振奋。我们不只看到了疾病治疗的一丝希望,更在于事先没有料到,医药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各相关方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促成这一决策的实现,而且透露着严肃的科学精神,令全球关注疫情发展的人们为之赞叹,成为这两天朋友圈的热点话题。

临床研究高效启动

事实上,这一临床研究在数日之前就已有开始的迹象,但并未引起外界的特别关注。在新年长假开始的前两日,各大制药企业纷纷发布针对疫情的物资捐赠信息,即有媒体透露吉利德正在和各部门协商开展该药临床研究的事宜。

业内人士知道,Remdesivir属于未在国内获批上市的在研药物,开展临床研究通常需要走完一套繁琐的程序,通过IND申请、伦理审批以及样品生产等道道流程。而根据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经验,可能等到疫情结束,临床研究还来不及开展。此外,如果不开展临床研究,仅仅是同情用药,国内此前没有相关用药经验,所以大家对Remdesivir并没有报太多希望,而更多关注其他已上市产品。

然而,Remdesivir临床研究开始的消息打破了我们设想中的这些障碍,审批法规和流程的进步令人欣喜。

新法规在特殊时期发挥了作用。2019年颁布的新版《药品管理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重大灾情、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紧急调用药品。“

我国这次的做法和美国的《紧急使用授权》(EUA)已相当接近,EUA即美国FDA在实际或潜在的紧急情况下,可以授权未获批准药品及已获批准药品的未获批准用途用于紧急使用。

汇总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称,Remdesivir在国内即将开展的这一研究展现了多方合作。在临床研究开始前,国内外有部分实验室进行了体外实验,提示其对于2019-nCov有抗病毒活性;吉利德方面也提到,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该药对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毒病原体均有活性。

关于Remdesivir作用的靶点RNA合成酶(RdRp),德州农工大学药物搜索中心主任、化学系化学生物学部刘文设教授说,2019-nCov与SARS病毒RNA复制酶有96%的相似度,新药研发可以走RNA复制酶和主蛋白酶这条路。

这些体外研究都为该药在临床上可能有效提供了部分证据。

刘教授是资深的新药研发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表观遗传学的基础研究和相关药物开发。他的太太是武汉人,在这个时候,他觉得应该为国家做一些事。他一边利用自己的实验室筛选抗2019-nCov活性药物,一边积极与各方联系推动后续研究进行。2020年1月27日,他的团队在Chemrxiv上发表题为《以史为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可能的紧急预防与治疗策略》的论文,该文描述了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分子机制。为复制其RNA基因组,冠状病毒编码一基于RNA的聚合酶(RdRp)作为其复制酶。

而此后的临床研究,有内部消息传出NMPA在1月28日即紧急联系了吉利德中国区总经理罗永庆先生,透露出此项临床研究审评部门与企业做了充分沟通,而且CDE对此采取了特事特办的举措,快速许可了这项研究的进行。

Remdesivir的临床研究方案也是采用外部专家通力合作的方式完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卫健委专家组卢洪洲教授对外公开表示,目前专家组已写好临床试验方案及申请,并汇报上级部门,同时与吉列德直接联系。

至于该药的生产问题,根据博腾股份公告,公司于2015年开始为吉利德科学在研抗病毒药物Remdesivir提供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并于2016年多次交付临床需求的高级中间体。日前公司已收到吉利德关于相关抗病毒药物中间体的正式业务询盘,正在积极与吉利德科学商洽,并做好了全方位的保障和准备,以在收到正式订单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应的交付。

孙燕荣在记者发布会上提及,预计这一批药物会在2月4日下午抵达国内。

为实现Remdesivir临床研究在有限的疫情爆发时间内迅速开展,此次医药研发领域各相关方的密切配合接近完美,众志成城,尽力将征服2019-nCov作为攻克目标。

临床研究比同情用药更有科学意义

在紧急情况下,是开展同情用药还是临床研究,从Remdesivir当前及过往取得的有限临床数据看,临床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Remdesivir在吉利德官网的在研产品(pipeline)中被置于最后一类“Other”中,这一分类的开头有一段特别的文字说明:吉利德与美国众多机构合作,研发针对被忽视或新出现的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的新型抗病毒药物。该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诞生,由多方合作开发,首先被用于对抗令人恐惧的埃博拉病毒。

但这一研发背景及适应症选择也让产品在确定有效性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Remdesivir在上次与埃博拉病毒的正面交锋中,通过临床研究获得了该产品的安全性数据,但有效性最终未能获得证实。在四个随机分组(Remdesivir、ZMapp、Mab114、REGN-EB3)中,使用remdesivir的试验组(175个病人)死亡率约是53%,ZMapp组(169个病人)的死亡率是49.7%,而使用Mab114(174个病人)的死亡率是35%,使用REGN-EB3(155个病人)的死亡率是33%。这样,Remdesivir在治疗埃博拉病毒这个方向上,就没有再进行深入研究。随着埃博拉疫情的结束,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也无法开展,使之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可能也是吉利德这次选择更早介入、把握关键时机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美国首例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疗过程》一文中,已经报告Remdesivir对于美国首例确诊2019-nCov感染患者可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是基于“同情用药原则”。但仔细阅读病例细节,并不能确定最终的疾病好转与Remdesivir直接相关。文中提到患者仅治疗一日就病情大幅缓解,以及在Remdesivir用药开始之前,患者的病毒载量已经开始下降,这些都使得该药与病情缓解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起同情用药制度的国家。“同情用药制度”是在临床试验和药物获批之外,为患者,尤其是面临死亡威胁的重症患者,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药物可及路径,合理适用该制度,完全可能于死亡线上挽救生命。

在《药品管理法》修订之前,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于2017年12月20日公布《拓展性同情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正是我国“同情用药制度”的尝试。该制度是“患者最佳受益”这一基本医学伦理原则的产物。如果在此次疫情中适用同情用药制度,在Remdesivir正式获批前,感染者即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Remdesivir治疗,符合临床试验受试者条件的可以申请加入临床试验,而已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则可申请同情用药。

而同情用药通常情况只能用于有限的少数患者,获得的数据不能进行统计分析用于申报产品的新适应,无法排除药品在个别患者中治疗的偏倚,这对于新药后续的大规模应用都有较大影响。

基于吉利德前期积累的在紧急疫情情况下开展临床研究的经验,以及冠状病毒从新世纪初开始,已不止一次闯入人类世界,并且每一次都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我们需要有确定性更高的药物用于对付这类病毒,很难说2019-nCov会不会是最后一个。而严谨的临床研究是证明Remdesivir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最佳方式,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完成临床研究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有益结果。

2019-nCov疫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鉴于目前的患者人数,只有中国具备开展新产品临床研究的条件,中国研究者和患者能投入其中开展急性传染病新药临床研究,也是为全球做贡献,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不论结果如何,都能为后续类似场景研究的开展积累宝贵经验。

编后

更新:Remdesivir研究,中国速度把握关键机会 | 第一现场

在重大疫情面前,药物研发既要快,又要保证安全、有效和质量。一旦疫情过去,项目开发可能会搁置。从本文得知,Remdesivir的诞生是针对被忽视或新出现的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的新型抗病毒药物。疫情在新药研发成功之前提前结束,对于人类健康是大好事,不过对于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的科学家和企业决策者而言,却要有着极大的情怀和对疫情的高度敏感性才能坚持将一个药物的研发进展下去,开发同类药物的企业可以选择更快跟进、与各部门协调,从而赢得研发有利的窗口期。

全球同此凉热,从Remdesivir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在中国快速启动一事,我们看到政府和企业已有高度意识,正在与国内和国际公共卫生机构密切合作,利用广泛专业知识的专家团队共同促进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将全球新药研发、临床和审评的专家调动起来,以中国患者的研究数据作为审评依据,共同开发新药,对抗疾病。(蕾)

《同情用药制度视角下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傅长煜、左玉茹、成豪、王一男

识林 《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未批准药品的临时授权使用》

总第959期

更新:Remdesivir研究,中国速度把握关键机会 | 第一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