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引擎盖为什么不做成电动开启和电动关闭?是技术制约还是思维受限?

髓颂sBeB4553


引擎盖不是后备箱盖,说白了开20次后备箱盖也未必开一次引擎盖,设计成自动开合使用率太低,无谓的提高成本


装机帝


现在电子技术那么发达,为什不把引擎盖的开关模式做成像尾箱盖那样更方便的电子开关控制?

是技术受限吗?这肯定不是。就现在的技术要将引擎盖做成电动开关简直就是手到擒来,小菜一碟。

思维受限吗?肯定也不是。汽车发展到今天,各种功能越来越人性化,人车工程越来越切合。这么个小部件如果要改进早就改进了。

但为什么不改进成电子开关呢?我们来分析下原因。

首先,应该是从安全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汽车高速行驶中引擎盖突然打开,那是相当危险的,不仅会造成引擎盖和前挡玻璃的损坏,而且很容易引发事故。

现行的引擎盖开关都是手动的,而且都设计在驾驶室底部,像有些车型必须要打开车门才能开启开关,而且车内开关只能开启第一道锁,稍打开的引擎盖内还有第二道锁需手动开启。

所有的这些不方便的设计都是为了防止在行车过程中发生误触打开引擎盖,预防事故的发生。设计师在方便和安全两个选项中选择了安全,这种设计思维一点也不落后,毕竟开车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其次,从使用可靠性来分析。

单从可靠性来讲,机械开关有电子开关无法媲美的可靠性。机械开关结构简单,受制约的因素少,从而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就小。

而电子开关不确定因素太多,不可靠性明显高于机械开关。假设车子亏电,在无电源的情况下,车载电子设备基本停摆,再高级这个时候都只是摆设,电子开关不能工作,引擎盖就打不开。而大多数车型的电瓶电源都是设计安装在引擎盖室中的,要搭电必须打开引擎盖。这就成了个死循环,基本无解。

而机械开关就没有这么多限制。

第三,假设要电子开关设备在亏电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那就需要另外设计电源,开发成本就会很高。在这样一个廉价的机械开关就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上去投入那么多的研发成本,在各大车企都想方设法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显然没人去研究那个东西。

所以说,有很多东西不是先进就会被应用,要考虑很多其它的因素。





赣东健君


汽车引擎盖设计成电动开启或者关闭,在技术层面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既然电动引擎盖在设计和成本方面没有任何难度,为什么像宾利和劳斯莱斯这样的豪华车都没有完全普及呢?主要还是因为原始的机械设计更加结实耐用,电子化集成度越高的设计,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越是容易出现故障。

相比于车门的电动化所带来的便利性,由于机盖开启的次数不会太高,所以设计成电动化的意义实在不大。

汽车引擎盖的开启和关闭的方式

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车型的发动机盖都是通过拉线和机械锁快开启和关闭的,而拉线负责开启发动机盖的第一道防线,而机盖上还有一道开关作为第二道防线。

1、早期的车辆的开启方式都是通过拉主驾驶左脚边上饰板上面的机盖拉手实现的,这才是开启第一道开关,然后还需要去车外拨动机盖锁开启第二道开关。

2、后来对于机盖锁的开启有了升级,那就是不需要车主在开启车辆第一道锁之后再去机盖前面开启第二道锁了,直接连续拉两下机盖拉手就可以直接打开了。

3、最奇葩的莫过于经典福克斯的机盖锁,真的是"锁",需要咱们打开福克斯的logo,然后用车钥匙先向左拧一下,打开机盖的第一道锁,然后再向右拧一下,打开第二道锁,需要的力度还比较大,总让人有一种要把钥匙拧坏的感觉,而且这种锁块是通过一根塑料杆链接的,老是容易脱落,所以在新款福克斯之后全部升级成了常用的拉线式。

电动前机盖支撑杆装X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其实电动机盖的设计非常的简单,咱们只需要参考电动后备厢即可,一根或者两根的电动支撑杆再加上一个带电吸的锁块就可以完美的实现电动开启和关闭。

为什么很多厂家和车主更加倾向于安装电动后尾门,而没有研究电动机盖的?主要还是因为后备厢在日常用车的过程中开启的频率非常的高,所以安装成电动开启的方式不但有B格,对于一些身材娇小的车主来说,也能提供很大的便利性。

对于电动机盖来说,在车辆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一年的开启次数不会超过两巴掌,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机盖设计成电动开关的模式无疑比较鸡肋;并且电子化程度较高的设计出现的故障率也非常的多,当车辆出现亏电的情况时,想要打开机盖搭电启动的话会变得非常的困难,还不如机械来的更加的方便;最后一点就是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车辆的机盖一旦设计成电动开关的方式,车辆机盖是否完全关闭将取决于车辆的锁块,一旦锁块发生故障的时候,车辆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机盖有极大的可能被气流直接掀翻,从而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结语

电动机盖的设计不存在技术难度和思维首受限的情况,车辆每一项功能的设计都要以安全和实用为基础,车辆的机盖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开启的频率并不是非常的高,所以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成本设计成电子化的意义非常的低,还不如将这项功能普及到电动后备厢上来的更加实用。


陈先森说车


想象一个场景,当你要加玻璃水,你要坐在驾驶位按个按钮看着引擎盖缓缓升起,再出来加水,事后按个按钮再缓缓合拢!?这种事不是加水时立即打开加水后立马合上,更干净利落!?

汽车发展至今,引擎盖一直都是这种状态,合闭已经有相当可靠的机构去避免行驶过程中意外开启,可靠到不需要研发/制造/使用去额外再劳心费神的地步。若电瓶亏电,电机故障等除去不安全结果外,是不是又徒增了一个你开不了车的无奈。

另外车有大小,成本售价不一,区别配置电动系统,势必给整个汽车系统增加指数级别的时间/物料/人力/机械成本。重量增加,系统复杂。

简单即可靠,可靠即安全。


旋转陀螺6


现在的汽车,电子技术极为发达,很多部位都使用电动控制了,比如后尾门、油箱盖等,只要我们在车内按一下开关,它们就自动开启了。但是汽车的引擎盖却不是如此,是用拉线控制的,需要我们手动开启。那么这个引擎盖为什么不做成电动的呢?难道是技术上有制约吗?还是设计师的思维能力受到了限制呢?


其实把引擎盖设计成电动的,在技术上一点难度都没有,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一个电磁阀控制一个锁体的开启就可以了;在思维上也不会有什么限制,汽车设计师的思维都是天马行空,不要说这点小事,就是比这复杂很多的事也可以想象的非常周全。之所以不把引擎盖设计成电动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安全。

在机械行业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越简单越可靠。现在汽车引擎盖的锁止都是用一个机械锁锁止的,用一个拉线在车内控制锁体的开启。但是即使锁体开启了,引擎盖也不会立即打开,还需要我们手动开启第二道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证安全,防止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引擎盖突然开启。

如果引擎盖在汽车高速行驶时突然开启是极为危险的,驾驶员的视野瞬间被挡住,你想象一下你闭上双眼开车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危险。所以汽车的引擎盖的锁止必须是安全可靠的,不允许在未经驾驶员操作的情况下开启。

在这个前提下,机械锁就是最简单、最可靠的选择。假如把这个锁设计成了电动的,如果汽车在行驶中发生了电气故障,比如说引擎盖锁的控制电路短路了,导致锁体在高速行驶中突然开启,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此外,如果汽车在停驶状态下发生了电气故障,所有的部位都断电了,引擎盖也打不开了,那么该如何维修呢?毕竟汽车上多大多数的电气设备都是安装在发动机舱里面的。

所以,汽车引擎盖使用拉线控制的机械锁就是最合理的选择。这种锁结构简单,故障率极低,锁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几乎可以做到和汽车同寿命,这一点是电气元件无法比拟的。如果发生了拉线断裂、锁体卡滞等故障,处理起来也比较简单。这就是汽车引擎盖不使用电动控制的主要原因。


老侯解车


汽车引擎盖不做电动开启关闭不是技术制约,而是考虑到后期的保养维修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设计成电动机盖后,存在打不开的风险。

2.车辆前部装过之后,很难进行调节,会造成机盖与两边翼子板缝隙不对。

3.存在无法关闭或则卡顿在开合位置之间。

4.需求:机盖不像尾门一样使用那么频繁。



大鹏聊聊车


汽车前机舱盖理论上与后尾箱盖都可以设计成比较省力和方便的自动结构,但是前机舱位置还有很多其他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GB/T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法规的有关要求,前机舱盖需要有特殊的保护性设计,减少在碰撞发生后对行人的直接或间接伤害,所以这个部件现在有了新的要求,结构和功能都要重新考虑。

一、防护引擎盖

通过前保险杠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是否发生行人碰撞事故,然后在短时间内利用专门的升高机构将发动机舱盖抬起一定的距离,从而当行人的头部或躯干与机舱盖发生撞击时,能够获得更多的缓冲空间,避免与刚性较强的发动机机体发生猛烈的碰撞。

二、车外行人安全气囊

通过前保险杠的传感器监测,如果与行人发生碰撞,发动机舱盖尾部会自动抬起一定高度,同时隐藏在内部的安全气囊释放出来,包裹住了可能造成较大伤害的部分前风挡玻璃和A柱,达到了主动式发动机舱盖与安全气囊协作防护的效果。

如果前机舱盖增加自动撑起结构,将改变该零件在碰撞时的受力个变形,可能影响碰撞安全。

相应的汽车尾箱盖或尾门不用在这些问题上考虑过多,因此可以设计为探头传感器+自动伸缩结构,方便人们使用。有时候一些呆板的设计往往有较深入的考虑,并非更方便的设计方案可以无限制推广。


行之御风


其实吧,电动的也是要转换成机械的才能动。

拉了线并不会打开,还要手辅助,这是冗余安全。

撞车时引擎盖也不能轻易打开,也是冗余安全。

引擎盖碰撞后从中间折叠,确保驾驶室安全。

别觉得电好,机电不分家的,谁离开谁都不好。


鞠躬车马前


汽车引擎盖不做成电动的,技术上没有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两方面的因素,成本方面和非必须项(或不是优先项)。

汽车引擎盖下是汽车的发动机部分,里面还有一些汽车的线路等各种零件,平时我们自己的打开的几率很低,(加玻璃水是最常见的操作了),一般都是在维修保养是由机修师傅打开,我们平时关注的并不多。

基于这种考量,厂家把成本花在提高我们体验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存在技术问题。


大勇生活日记


电动控制会有一些不可控性,失灵和误操作的可能性大于普通机械开启结构,对于发动机盖来说,行驶中误开启的话,对行车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