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法與私心的結合:淺析慈禧太后選擇光緒皇帝的原因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病逝於北京紫禁城。同治皇帝駕崩僅僅過去兩個小時,討論嗣君人選的會議就在養心殿西暖閣按開始了。最終的結果是,掌握國家大權的慈禧太后,接連否定王公大臣們所提出的人選,按照自己的心意立愛新覺羅·載湉為嗣君,是為光緒皇帝。那麼慈禧太后為何會選擇載湉呢,以下我來具體分析。

溥字輩無當立者

死去的同治皇帝與光緒皇帝都是“載”字輩,按照封建禮法,皇位正常的繼承順序是父子相傳,但同治皇帝沒有存活下來的子嗣,這個時候就可以有兩種選擇方式:

一是在皇族中“載”字輩的下一輩——“溥”字輩中,選擇近支過繼給同治,延續同治的香火。這種方式歷史上有過先例,比如說宋仁宗無子,過繼了堂兄濮王之子,是為宋英宗。二是,兄終弟及,由於同治是咸豐皇帝唯一活下來的兒子,沒有親兄弟,因此要在其他“載”字輩中宗室中尋找合適人選,過繼給咸豐皇帝當兒子,延續咸豐一脈的香火。這種方式在歷史上也很常見,比如明武宗朱厚照死後,由於沒兒子也沒兄弟,因此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繼位,是為明嘉靖皇帝。


禮法與私心的結合:淺析慈禧太后選擇光緒皇帝的原因

當時“溥”字輩中並無和咸豐皇帝血緣較近的宗室,有大臣提議溥侃、溥倫兄弟二人,這哥倆是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的曾孫載治的兒子,而載治是由於道光皇帝的長子奕緯死後無子,被道光皇帝過繼載治給他當兒子。所以從根上算起,他倆都是成親王一脈,無論選誰,帝系遷移的太大了,從嘉慶開始的帝王世系都會就此中斷,因此遭到了幾位道光親兒子王爺同時反對。慈禧太后也不贊成,這樣很容易使自己大權旁落,於是直接說了一句:“溥字輩無當立者”。就此否定了給同治過繼兒子的方案。

恭親王奕訢之子被否決

既然“溥”字輩的方案行不通,那就只能在“載”字輩中尋找宗室過繼給咸豐皇帝當兒子承繼大統了。“載”字輩的宗室有很多,但真正值得考慮的人選,只能是在咸豐皇帝的親侄子、他幾個親弟弟(咸豐三個哥哥均早夭無子,大哥奕緯就是上一段提到過早死沒兒子,過繼載治那位,二哥三哥都是幼殤)的兒子中選擇。


禮法與私心的結合:淺析慈禧太后選擇光緒皇帝的原因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咸豐的幾個弟弟以及弟弟的兒子們:

  • 皇五子 愛新覺羅·奕誴(1831—1889年),過繼給惇恪親王綿愷,為惇勤親王,由於已經出繼,其五個兒子均不在優先考慮範圍內。
  • 皇六子愛新覺羅·奕訢(1833—1898年),恭忠親王,長子載澄,比光緒皇帝大13歲,當時已經17歲了,次子過繼給了鍾郡王奕詥。
  • 皇七子愛新覺羅·奕譞(1840—1891年),醇賢親王,光緒帝生父,長子早夭,次子載湉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時年四歲。
  • 皇八子愛新覺羅·奕詥(1844—1868年),鍾端郡王,無子,先後過繼奕訢、奕譞的兒子承襲爵位。
  • 皇九子愛新覺羅·奕譓(1845—1877年),孚敬郡王,長子載沛死於光緒四年,比光緒皇帝小近八個月。

我們可以看到,由於道光的皇五子奕誴已經出繼給別人當兒子,所以他的幾個兒子在禮法上不算近支了,這樣恭親王奕訢的長子載澄在所有近支載字輩中年齡居長,按理說應該立載澄為帝。實際上有很多大臣也是這個意思,畢竟立長君有利於國家,總讓慈禧一個女人掌握大清國不是什麼好事。


禮法與私心的結合:淺析慈禧太后選擇光緒皇帝的原因

當然了,慈禧肯定希望自己能夠繼續掌權。此外,載澄的父親就是恭親王奕訢,雖然二人在“辛酉政變”中通力合作,成功奪取了大清的權柄,但慈禧對這個差點搶走咸豐皇位的小叔子十分忌憚,知道他的能力有多強,因此多年來始終一邊用奕訢,一邊也在打壓他。如果一旦奕訢的兒子當了皇帝,奕訢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當攝政王甚至是“皇父攝政王”,到時候慈禧就沒有理由再繼續把持朝政了。所以,載澄這個人選也被慈禧否決了。

親外甥載湉登基為帝

實際上,慈禧早就有了中意的人選,就是醇親王奕譞的次子載湉。從年齡上看,除了載澄,接下來近支載字輩中就是載湉了(奕訢次子載瀅已經過繼給了無子的奕詥,沒理由搶人家的兒子)。從親疏上看,載湉的生母葉赫那拉·婉貞是奕譞的嫡福晉,慈禧自己的親妹妹,所以載湉還是自己的親外甥。

慈禧太后應該想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更多的還是出於政治上的的考慮。載湉當時才4歲,離親政還早,自己可以繼續把持朝政很多年;而其親生父親奕譞不是什麼有能力的人,謹小慎微,不會和自己爭奪權力。

因此,在接連否決大臣們的提議人選後,慈禧太后拋出了自己的人選——載湉。這次會議說是討論,實際上決定權還是掌握在慈禧手中,因此慈禧發話後,無人反對,奕譞直接嚇得癱倒在地,於是新君人選就此決定了。

禮法與私心的結合:淺析慈禧太后選擇光緒皇帝的原因


綜上,慈禧選中光緒皇帝,雖然有一部分私心在裡面,但大體上還是按照封建禮法、親疏程度等規則執行的。當然了,如果是載澄繼位,奕訢攝政,大清或許會是另一番光景了。

我不編造故事,我只是歷史的搬運工。關注我的ID:大黃扯點歷史,不斷更新原創文章,期待與你交流。

禮法與私心的結合:淺析慈禧太后選擇光緒皇帝的原因


如果載澄為帝、奕執政訢能夠延續大清的統治嗎? (單選)
0人
0%
強行續命,延長統治。
0人
0%
造成內亂,加速分裂。
0人
0%
和慈禧光緒的組合差別不大。
0人
0%
歷史不容假設,討論無意義。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