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靖康之恥,為何趙構不積極洗刷如此大恥,反而一心享樂?

緣來是你sj18


趙構不積極北伐洗刷靖康恥有著多方面原因。首先說關於繼承帝位這個趙構本來是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他的撿漏成功是因為金國在開封把幾乎所有的皇室成員一網打盡了,

所以本來是康王的趙構在應天府被大臣推上了皇位,如果北伐勝利哪怕徽欽二帝只有一個回來,趙構的地位立刻就會變化,朝臣會轉變擁戴合法皇帝。畢竟正統地位在封建社會是天大的事。要說皇子不想繼承帝位那是不可能的。趙構會把已經到手的帝位讓出去嗎?未必願意。所以從皇位角度看趙構更想保持現狀。

從經濟,軍事實力來講。靖康的殘酷讓趙構心有餘悸,他沒有勇氣去打。靖康之役後淮河以北大部成了金國土地,南宋偏居南方喪失了一半的人口和土地。南宋的糧食儲備和稅收銳減,比北宋國力更弱。

士兵大部分來自南方,水戰守城尚可應付。長期北方作戰機動性不足。北伐需要優質的戰馬當時和北方民族互換的戰馬來源切斷。這和當時擁有更大土地面積,更有作戰能力的金國相比都沒有優勢。不敢輕易挑起戰爭。大部分時候都防禦抵抗。萬一挑起全面的戰爭趙構害怕自己偏居南方的地方也沒有,所以後來為了議和不惜殺岳飛。

雖然當時南宋總體實力不如金國強大,北伐困難重重。但是做為一國皇帝的趙構沒有想著恢復疆土,解救淪陷的北宋子民這是不可原諒的。


一支菸007


靖康之恥,對漢民族來說是國恥,對趙構來說更是家恥,整個家族,包括老爹、老媽、自己媳婦都被金兵擄去,要說不想洗刷恥辱肯定不可能。但也正是這個家恥把本來無緣皇位的九弟推上了歷史舞臺,開創了南宋偏安南方的時代,很大程度上保存了漢民族的生存空間和民族文化。這樣說來,趙構也勉強算中興之主吧!

一、不被重視的皇子

趙構的老爹宋徽宗是個著名的藝術家皇帝,趙構只是徽宗皇帝眾多兒子中的一個,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趙構的母親韋氏只是一個侍女,與另一個侍女喬氏交好,相約共同照應。喬氏先受寵幸,不忘約定,把韋氏介紹給徽宗,徽宗才寵幸了韋氏。這就生下了趙構。

趙構雖不受重視,畢竟是皇子,讀書學藝樣樣不少。趙構天性聰明,知識淵博,記憶力很強,同時也修煉武術,能開強弓,趙構成人後被封為康王,但仍是很普通的皇子。

1125年,金兵第一次南侵,宋徽宗退位,趙構的哥哥宋欽宗即位。金兵圍困汴京,要求派親王和宰臣議和,趙構自願前去,後議和成功,金兵退去。

1126年,由於議和事項未兌現,金兵又一次南侵。趙構又被派去找金兵議和。這次趙構並未去,而是留在大名府,組織兵馬,這時汴京已經被圍,康王受命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但趙構並未積極勤王,而是把元帥府遷到了東平府,避敵鋒芒。

二、無人可擋的金兵

宋朝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最具戰鬥力的部隊也在第一次金兵南侵時被消滅了,剩下的


鄭說豫見



靖康恥是南宋難以磨滅的恥辱,但是趙構為什麼不積極洗刷這麼大的恥辱,反而安心在南方做自己的小皇帝呢?


其實對趙構嗤之以鼻的人往往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現代人看來作為皇帝趙構一定有十足的權利,去掌握這個國家的資源包括軍事政治。但實際上南宋並非君主專制的朝代。而且古代的皇帝擁有權威,擁有權利,並非能夠做到完全獨裁,誰都聽他的,封建王朝的皇帝,尤其是在宋朝以前實際上都是王朝的象徵。

皇帝的權利與國家是進行捆綁的,而且皇權是與官僚集團相配合相互支持,而建立中央集權的。兩者是合作關係而非所屬關係。一旦雙方之間的關係出現裂痕和問題,那麼作為一個封建帝王,其實也很難利用自己所謂的那點號召力就能成功北伐的。在當時趙構真正的自己的軍隊根本沒有。我們所說的中興四將那都是私人軍隊只是接受政府的調度而已。這也是為什麼在南宋與金國簽訂條約以後趙構要處理各個軍隊以及武將。因為在這兒以後趙構才算是有了自己能夠真正調用的軍隊。

而在我們所認為的北伐最好的年代裡,趙構都是仰仗著地方軍事將領的。不論是誰都沒有安全感,只要這些人不反抗就謝天謝地了,怎麼可能對其加以重用,並十分信任領軍北伐而又能獲得勝利呢?朱元璋成功進行了北伐並建立大明帝國,主要也是因為他對軍隊的把控有十足的權利,如果朱元璋也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將領擁有如此碩大規模的軍隊要做什麼?一直存在防範之心,那麼朱元璋最多也只是偏安江南而已。

同時趙構掌握多少地盤兒呢?沒有軍隊的皇帝,你能指望趙構能夠掌握多少地盤?答案是趙構除了表面上的行政組織和機構之外沒有自己的地盤。

趙構的皇位所得是最不正的

他繼承的皇位,並非來自於自己的父親,哥哥的北宋政權,而是來自於金朝所建立的偽政權。這個偽政權本就是代替金朝管理南方的,趙構從這一偽政權的手中獲得皇位,你指望地方行政官僚會對他多衷心的支持嗎?沒有地方的支持,打仗的錢和糧草又從何處來?同時我們要知道在北宋時期汴梁城被金軍圍困的時候,各地勤王之師100餘萬,隨便拉出一個小分隊都比,金國出兵南下圍困汴梁城的軍隊多。

而且汴梁城在當時碩大,金軍連城都圍不住,最終的結果是如何呢?


北宋百萬以上的軍隊在區區幾萬金兵面前躊躇不前,騎兵的馬嘶叫一聲,南宋軍隊就跑了大半。你指望這些人北伐。而且趙構是親身經歷過地方民眾打死朝廷命官和武將叛變,也親眼看到過20幾萬的宋朝軍隊,如何在金軍還沒有進攻的時候落荒而逃灰飛煙滅的。在他看來,所謂的岳飛這些人,他們的軍事力量可能會強一些,但也只是能夠抵住金軍的進攻而已。對於趙構的親身經歷而言,我們又如何能奢求他能夠利用他認為的這些軍隊,這些戰鬥力較弱的軍隊起兵勤王或者支持北伐呢?

同時他雖然是大宋合法皇帝在南方唯一的兒子,但是大宋這面旗幟在當時有多少號召力呢?

他的父親宋徽宗為了自己的享受,不理朝政致使民怨沸騰。南方民眾之所以支持他主要是因為不想被金軍所統治,但誰說這些民眾能為了大宋拋頭顱灑熱血呢?宋徽宗在自己享受的時候掙了多少不該徵的稅,壓迫了多少不該壓迫的民眾,難道趙構自己心裡頭沒數嗎?而且我們要看一看在靖康二年,被剛剛抓走之時汴梁城周圍宋軍有數10萬,無一人救援。

當時的名將宗澤認為自己的號召力不夠,於是希望趙構振臂一呼天下雲集響應。趙構不犯傻,說我可以把旗幟給你,宗澤處理北方事物,當時的趙構還是康王,康王的旗幟給了宗澤,宗澤拿著康王府的旗幟依然沒有搭理他,就連當時在北方的民。也是一點點的緩慢集結。對於舊有的北宋的正規軍,宗澤一個也命令不了。宗澤這才知道康王趙構在宋朝以及趙氏政權在民眾心中的號召力究竟有多慘。

所有人都是吼口號震天響,但落實到組織軍隊上沒人搭理康王。

在議和之前的十幾年中宋金的拉鋸戰確實是宋軍越來越能打,實際控制的地盤也越來越大,軍隊也越來越多,並最終在大散關和瓜洲一線與金軍展開長期拉鋸戰,誰也佔不到便宜才有了雙方的議和,而不是說岳飛出現就可以全部殲滅金軍。金軍的成分並不高,很多都是所成立的北方偽政權建立的偽軍,打著金軍的旗號與南宋作戰的。與金軍的正式軍隊作戰南方包括岳飛在內也沒佔得多少便宜。而且戰場之上相互吹噓,史實記載岳飛800破金軍10萬,劉奇領兵2000破金軍20萬。

這些數字樂樂就行,能當真嗎?

其實說白了,最主要的就是趙構得位不正。他並非是合法的繼承者,只不過大家沒得選把他供出來而已。他也知道自己的地位有多尷尬,尤其是兩個合法皇帝還活著,尤其是北宋軍力之弱已經讓人韓信。而且趙構在幼時和童年有不被自己的父親所待見,從來都是邊緣人物。作為人質,被送到金營時,宋徽宗不願意讓自己所謂的寶貝兒子去,直接就把康王趙構踢了出去。所謂的父子之情,在這一時刻又有多大的動力,能使康王趙構決心北伐。


世界史圖鑑


靖康之恥對於大宋是恥辱,對於中華文明是災難,可對於趙構來說,他是受益者。

客觀形勢來講,沒實力,缺錢,缺糧,缺部隊,拿什麼打金國。

主觀方面,如果真的恢復中原,贏回二聖,那將趙構至於何地,所以誰想這麼做,誰就玩完了,岳飛就是例子。







大白說歷史ii


趙構本身沒什麼雄才偉略,他的出發點完全不是恢復大業,而是苟且偷生。

南宋時期,在高宗趙構登基初年,他的合法性是不穩固的。

“靖康之變”以後,天下各地都是軍事武裝,他們打著報效朝廷的名義,做著割據地方的勾當。

趙構心裡也清楚,如果不是風雲際會,做了一回漏網之魚,皇位怎麼也輪不到他的頭上。所以一直以來趙構那根脆弱的神經就一直很敏感。

最典型的是“苗劉兵變”。1129年,剛當皇帝兩年的趙構遭遇清君側,苗劉二人逼迫趙構退位,讓位給3歲的太子。熟悉歷史就知道,苗劉想做曹操。

雖然各路勤王大軍來得及時,趙構皇位恢復,緊接著又是金國“搜山撿海”式追殺,趙構一路跑到大海上偷生,身邊連可用的軍隊都沒有。

祖傳基因和人生閱歷,讓趙構十分缺乏安全感,並且對軍權有熱切的渴望。

從背景上分析,金國俘虜“徽欽二帝”北上,宋朝國祚被攔腰斬斷,又讓朝廷的威信嚴重喪失,所以趙構的執政任務也很簡單:

恢復朝廷權威、收攏兵權

這也就是南宋和金議和的基礎。

一旦議和成功,有了金國冊封和祖傳基業的加持,南宋朝廷的合法性算是重建了,甭管強大不強大,起碼能活著。

而且這樣的朝廷,各地軍事武裝都得認,不認就是謀反。

而朝廷穩定以後,有了一紙合約,邊境暫時不需要打仗,正好可以著手削除兵權,把大權集中到朝廷手中。

所以此時在趙構的規劃裡,只要能達到目的,只要可以偏安一隅,什麼條件都可以接受。即使殺掉岳飛!


嬴旭危



無意洗白,只是從當時的局面來看趙構即使有心也是無力啊,趙構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殺了大將岳飛,要是岳飛不死金國被滅指日可待,其實想法是好的,但是當時憑藉南宋的財力根本支撐不了岳飛等軍隊常年北伐,後人都說趙構軟弱,但是國家不富朝廷沒錢說話都不硬氣拿什麼支撐岳飛軍費呢?


自古打仗打的就是金錢就是國力,趙構不過臨時登基建立了南宋還沒個穩定的地盤呢,這讓趙構怎麼辦呢?其實都說岳飛之死是秦檜的錯,其實現在看看岳飛之死背後的主謀就是趙構,無論你如何看不起趙構,自古匆忙建立政權的君王很少有大權在握的情況,漢獻帝匆忙登基還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匆忙登基並且大權在握的趙構則是少有的幾個,無論你如何罵他恨他這是事實。


其次趙構是個很有城府的皇帝,他自然知道殺岳飛會有罵名於是跪在嶽墓前的卻是秦檜,趙構軟弱是真的但是有城府也是真的,為什麼岳飛被當成英雄頌揚了這麼久,岳飛的確打了幾場勝仗,但是不偏不倚的公正的說岳飛沒有傷到金國的元氣,趙構也只是想借著岳飛這個勁頭打壓金國順便議和講講條件,沒想到岳飛不幹哪,說岳飛情商低那是開玩笑,統領大軍的主帥情商怎麼會低?岳飛自然有一腔熱血但是南宋的國力不允許岳飛施展拳腳,岳飛一力主戰與趙構主和理念背道而馳,這是岳飛最後被殺的原因。

靖康之恥趙構逃跑了,但是在短時間登基上位擁有這麼大的號召力還手握實權趙構不是那麼太無能,但是南宋剛建國力薄弱即使跟著金國死拼最後沒準滅亡的更快,趙構正是看見了未來的局面才一力主和,也不排除趙構被打怕了的心態急於求穩求和,但無論怎麼罵趙構,南宋的經濟實力後來得到了飛速發展,並且還跟其它五十多個國家通商,南宋的銅錢成為這些國家的通用貨幣,凡事有利也有弊,趙構求和被罵是真的,但是宋朝國力恢復也是真的,其實再這樣的環境下皇帝難臣子也難,誰不願意生在太平年呢。


婉兮歷史


從當時的歷史境況詳細分析一下吧:

  1. 缺糧。我們讀書看電視劇連評書演義都會提到岳飛缺糧……家門口打仗都沒糧食,如果戰線拉長補給困難更沒糧食吃了。北宋滅亡金軍南下導致人口流失土地荒蕪,百姓易子而食哪有軍糧啊!
  2. 缺錢。北宋國庫被金軍洗劫一空 每次南下都搜刮民財。那時候用的是銀子啊!銀子都被搶到北方去了南方缺少白銀流通紙幣還沒普及。打仗需要錢啊百姓都沒錢哪有錢交稅,沒有稅收拿什麼發軍餉買武器裝備戰馬。北方大量流民跑到南方,他們需要吃飯需要住房需要就業 朝廷管不管啊?管就要花錢和糧食。不管他們就造反你信不……百姓需要耕牛前線需要戰馬。開荒種地需要青壯勞力前線需要補充兵員打勝仗也要死人的人手不夠用啊。不是那些主合派軟骨頭是實力不允許啊。你看看歷史上的亂世 三國,東晉十六國 南北朝,五代十國……他們用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統一啊!一統天下哪那麼容易啊?靠一個岳飛就想一統天下嗎?
  3. 北伐的難度。我國曆史上的各種北伐多數都是失敗的。只有朱元璋成功了建立明朝,劉裕當年北伐成功可惜沒保持住……
  4. 盛極一時的金朝。蒙古那麼變態的戰鬥力面對末年的金國滅金也用了二十多年,而岳飛面對的是強盛時期的金國。還有北宋與遼多少次血戰啊!誰也滅不了誰,而金國佔領遼國和北宋的大片領土南宋有什麼資本滅掉金國啊?岳飛的心願也是能收復舊山河。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就是奇蹟啦。最後,如果趙構真的能信任武將,那麼先義和修養生息幾年厲兵秣馬囤積糧草發展經濟然後再找時機出兵北伐。單靠岳飛一個人是不行的。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吳階,十萬騎兵五萬步兵五萬水軍共二十萬軍隊這些大將一起配合起來才能有希望啊。

所以,南宋政府從多方面來看,是無力迴天的,只能是苟且經營。不過說一心享樂我覺得也是不太準的,畢竟,創造了“偏安一隅”這個詞,“安”不是一心享樂就能做到的,說明在北宋皇族滅亡的情況下,把趙家的血脈一定程度延續下去了,沒點想法和作為,一心享樂的話,也做不到這樣吧!

關注 ,帶你看最精彩的歷史。




戰國君


趙構手裡有多少軍隊?有多少地盤?有多少錢和糧草?有什麼資源?有多少敵人?你考慮過這些沒有?

南宋的各路人馬,義軍、宋軍、地方軍閥、流寇、土匪,加起來一二百萬人了,趙構能調動多少人?想過沒有?

他雖然是大宋皇帝唯一在南方的兒子,但是,大宋這個旗幟,有多少號召力,想過沒有?

靖康二年,徽欽二帝被抓走,而汴梁周圍宋軍數十萬,無一救援,宗澤認為自己號召力不夠,於是對趙構說,你振臂一呼,天下雲集響應,你上吧。

趙構說,旗幟給你,你上,於是宗澤拿著康王府的旗幟,依然沒人搭理他,他這才明白,趙構也沒啥號召力。

趙構剛剛建立康王府時,東拼西湊,才一萬兵馬,這就是趙構最初的實力。

(靖康元年)十有二月壬戌朔,(康)王開元帥府,有兵萬人。

天下百萬大軍,有幾人聽他的調遣呢?土匪、流寇、義軍、農 民 軍、宋軍?哪個買他的面子?都沒有吧?他的地盤有多少?

只是到了後來,經過十幾年的宋金拉鋸戰,宋軍越來越能打了,地盤越來越大,軍隊越來越多,南宋才能跟金軍在大散關、瓜洲一線拉鋸戰,誰都佔不到便宜了,才有的宋金義和。

並不是宋軍能打敗金軍了,而是能與之一戰了,岳飛八百打十萬,劉琦兩千打十萬,就不要信了。

趙構能打下半壁江山,就已經很不錯了,想統一天下?金國還想呢?但是怎麼可能?


南朝居士


後周的將領趙匡胤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建立了宋國,於是就開始了野蠻的征服和殺伐,在統一了多個擁有南方大部分富庶的地區的國家以後,形成了後來的北宋。

宋朝誕生了皇帝主導,儒家精英組成的國家管理團隊管理國家的特殊國家治理機制。

於是,皇帝就被國家管理團隊實施了道德綁架,總是想要統一中國,經濟發達,財政豐盈,擁有強大的常備軍的北宋跟所有的鄰國都爆發過戰爭,北宋就是侵略成性的國家。

實際上,宋朝存在期間,中國處於多個政權分治割據時期,南有大理,吐蕃,北有遼國,金國,蒙古國,西有夏國,北宋時期,遼國最為強大,北宋曾經是遼國的附屬國,澶淵之盟,北宋跟遼國成為平等的兄弟之邦,後來,賊心不死的北宋,聯合金國瓜分了遼國,宋國由於耍心眼,違背了事先的盟約,出工不出力,以武力方式要索取更多的原本屬於遼國,後來經過金國將士流血犧牲奪取的土地,於是,宋金就爆發了戰爭,常備軍很少,實施了全國緊急動員的金國,傾全國之力,打敗了宋國,北宋首都被佔領,宋徽宗南逃,並將皇位讓給了宋欽宗,金國退兵,兩國開始議和,由於宋欽宗被主戰派實施了道德綁架,同意主戰派秘密進攻金國外交使團的駐地,要抓捕金國外交使團成員,被發現以後,金國大軍壓境,北宋滿朝文武被俘虜,並押解到金國,北宋大臣張邦昌被委任為親金國的偽楚政權的皇帝。

康王趙構在秦檜的幫助下,逃離金國,回到杭州,張邦昌移交了國家權利,並被審判,趙構成為了南宋皇帝,並得到了金國皇帝的冊封,成為了金國的郡王。

在金國存續時期的南宋,一直都是金國的附屬國,金國最為強大,多個南宋皇帝在主戰派實施的道德綁架下,發動對金國的戰爭,都沒有取得成功。

由於宋朝特殊的國家治理機制,皇權被弱化,主戰派打著恢復北宋,統一中國的旗號,把國家軍隊變成了私家軍隊,通過擁有就地徵集糧食的權利,籌措軍費的權利,招兵買馬的權利,藉以謀取個人私利,成為了擁有巨大權利,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甚至試圖謀反,進而取代宋朝皇帝。

由於發生了軍閥叛亂,於是,宋高宗決定收回軍權,岳飛抗拒,甚至參與了叛亂,最後被殺掉。

後來,南宋聯合蒙古國滅掉了金國,也跟蒙古國耍流氓,多次違背盟約,最後,被本身並不是很強大,國民和軍隊主要是漢族人的蒙古國滅掉了。


happy253774698


首先就是趙構的個人原因,試想,如果積極北伐“迎回二聖”,那麼宋朝的皇帝誰來當?趙構剛做熱的龍椅會讓出嗎?顯然不會。那麼最好的做法就是躲在南方一心享樂。如果趙構是一位積極主站的皇帝,那麼岳飛這樣的抗金名將就不會落到被奸人所害的境地,其實岳飛的死趙構有脫不了的干係。

其次就是南宋的國力已經支持不了北上抗金了,靖康之恥以後宋朝的經濟已經不想北宋時期那麼繁榮,而且一直堅持“重文抑武”的政策,南宋朝廷的軍力也無法達到和金朝大軍抗衡的水平,所以國力的原因已經決定了宋朝只能默默吃下靖康之恥。

最後一點就是國內的輿論多是偏向於“花錢消災”,宋朝一直使用的“歲幣”政策,已經讓國內百姓和朝中的文臣已經習慣了使用金錢換取和平的外交方式,如果趙構積極北伐,那麼國內輿論不會答應,朝中的文臣也不會讓趙構主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