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以後,家長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叫他了,容易留下心理陰影

本文由馬爸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這幾天和朋友聊天,她和我感慨道:兒子真的是長大了,突然就和自己說不讓喊他小名了。自己有時喊習慣,兒子還會生氣得不理自己。

原來朋友當初聽老人說“賤名好養活”,就給孩子取個“臭臭”的小名。而隨著孩子的長大,覺得名字叫起來實在是太容易被人笑話了,就不再讓媽媽這麼叫他了。

聽完朋友的話,我不禁笑了出來,不過轉念一想,孩子已經5歲了,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卻是不應該再當著別人的面叫孩子的小名了。

孩子3歲以後,家長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叫他了,容易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3歲以後,家長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叫他了,容易留下心理陰影


當孩子3歲以後,為啥不能叫孩子乳名?

當孩子三歲以後,就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認知和一定的判斷能力,並且也已經上了幼兒園,身邊有了自己的交際範圍。

如果這時家長再叫孩子的乳名,或者有些家長更喜歡叫孩子“寶寶”,就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除了會被同學們笑話之外,稱呼過於親暱,會讓孩子忘記自己的姓名,這樣不利於人際交往。

而且“寶寶”一詞,多用於孩子嬰幼兒時期,帶著一種安撫、寵溺的意味,而孩子上學後意味著獨立,這個時候再喊孩子寶寶,就有些不合適了。

當然一些孩子的乳名比較好聽、獨特,並且有一定的意義,那麼家長可以接著喊;如果孩子的乳名不好聽,而且是家長隨口起的,家長就不要再喊了。尤其是一些帶有諧音的乳名,就更不能喊了,因為很可能會被其他人笑話。

孩子3歲以後,家長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叫他了,容易留下心理陰影

家長可能覺得小孩子不懂什麼,但孩子的心理是敏感且脆弱的,經常被嘲笑,慢慢就會變得自卑、內向、不愛和別人交際,這對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不好。

中國人喜歡給孩子取小名,進而來表達對孩子的愛。名字的音、形、字、意不僅對人自己產生著影響,還給周圍人以印象。

孩子3歲以後,家長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叫他了,容易留下心理陰影


如何給寶寶取個“小清新”的乳名?

(1)疊字;

這個可以是從大名中提取出的某個字,或者自己另外新取得都可以。但這個字就要結合一些寓意來。

比如“安安”意味著安靜、安全,還有中孤芳自賞的意味,女孩子用比較好;比如“好好”意味著什麼都還,男女都可以用。

比如孫儷的兒子小名叫“等等”,會讓人想起著名的詩歌“等待戈多”,“等”這個字其實就包含很多的哲理和詩意。

孩子3歲以後,家長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叫他了,容易留下心理陰影

(2)用“小”字;

很多孩子的小名都用了一個“小”字,這也是會增加親切感,也有種活潑的氣氛在裡面。

如“小花”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可愛活潑;胡可和沙溢的兒子“小魚兒”,魚7秒的記憶,寓意生活得開心和豁達。還有“小海綿”、“小泡芙”、“小糯米”等小名都挺可愛的,又含有一些寓意。

(3)用“吃食”;

可能有些爸媽本身就是個“吃貨”,給孩子的小名就是“包子”、“饅頭”、“餅乾”等之類的。但有些人也表示:以食物名為小名,再也不能直視跟自己名字同樣的食物了。

孩子3歲以後,家長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叫他了,容易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的小名就像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一條親密紐帶,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也只會從家人口中聽到自己親切的獨特稱呼。

所以父母們不要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名字取得好,不妨在孩子出生前,就好好的琢磨琢磨,相信你也能給孩子一個特有的小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