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文 | 葶子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歡迎點擊上方關注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前兩天才把《囧媽》這部電影看完。

作為今年春節唯一一部得以與廣大觀眾見面的電影,《囧媽》可謂一波三折。

先在未公映時因擅自提檔引發同行諸多爭議,後又因宣佈在網絡平臺上免費播放,遭遇多方影院的猛烈抨擊,而後,在免費播放中又引發觀眾們對電影內容的爭議。

《囧媽》主要講述了徐崢飾演的徐伊萬,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卻面臨家庭和婚姻雙重危機的故事。

因為不想放棄和妻子張璐的感情,在妻子遠赴美國尋求商業合作時,徐伊萬決定不惜代價阻擾妻子的事業,但發現自己護照在母親盧小花身上,陰差陽錯中被困火車,不得已開啟了與母親長達六天的莫斯科之旅。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中,囧的喜劇色彩明顯淡了不少,更多的是在刻畫伊萬與母親之間的親情矛盾。不少網友感嘆,看電影時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總覺得電影中的很多橋段,自己曾親身經歷過。

從這方面來講,《囧媽》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不在於電影票房或者是豆瓣評分上,而是表現在真實的人物關係刻畫和生活主題的挖掘上。

而此次的主題則是深入到生活,將中國式家庭的擰巴關係展現的淋漓盡致。

【把控制當成愛,愛就成了最大的傷害】

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子女們的無私愛意。

可近幾年中,中國式家庭的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卻呈現出一種非常擰巴和尷尬的狀態。

父母想對孩子多一些疼愛和關懷,不遺餘力的用畢生經驗和智慧鋪墊孩子的未來,得到的卻是子女們愈加強烈的逃離感;

孩子想對父母多一些陪伴和體諒,可往往在短暫幾天的陪伴中,除了絞盡腦汁的生硬對話,彼此間的關係甚至劍拔弩張起來。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早些時間,網絡上甚至頻出親子模式的段子,其中有一句叫做“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

搞笑之餘,不禁也讓人反思,父母的過度付出,是否成了親情的枷鎖?彼此都在認真表達愛,為何到最後卻成了滿目猙獰?

《囧媽》這部電影,便巧妙的將這種不對稱的親情關係融出到電影情節中,而老戲骨黃梅瑩飾演的母親堪稱“控制狂母親”的經典樣本。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面對兒子徐伊萬的不滿,動不動就把“我這是為你好”掛在嘴邊;

迷信公眾號的偽養生,想方設法地給兒子各種補身體;

總覺得自己孩子吃不飽,即便徐伊萬聊業務時也忘不了投餵食物;

打著愛的名義卻任意干涉孩子的生活,大到什麼時候生娃,兩個人多久一次,小到什麼時候排尿,一頓飯吃幾塊紅燒肉。

雖是誇張手法的演繹,卻幾乎綜合了中國式媽媽的所有特點,也不難理解很多網友發出“似曾相識”的感嘆。

自己的無盡關懷,真的會讓孩子感到開心和幸福嗎?

為了躲避這份“為你好”的沉重母愛,徐伊萬偷偷將母親準備的小番茄一個個扔到窗外,臉上的竊喜表情彷彿在宣告自己的勝利;母親擔心他和不三不四的女人攪和在一起,禁止他和同車廂的俄羅斯美女接觸,他卻偏要去餐廳和俄羅斯女子買醉。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年至四十的徐伊萬,卻叛逆的像個青春期的孩子,一次次用挑釁的方式宣告著自己的存在,捍衛著自己生而為人的權利,本該溫馨的母子關係卻在這份誰也不服輸的較量中變得傷痕累累。

媽媽愛孩子。這是一種本能。

但當愛成為一種控制的時候,這種相處方式會讓愛失去它原本的味道,成為殘忍的道德綁架。

生活中,父母與子女的對話中,我恨很容易聽到類似的句子:

“我是你媽,我能害你嗎?”

“你不聽話,就是不孝順!”

“你必須要這樣做,否則就是傷媽媽的心!”

但這種強硬的掌控,非但沒有得到子女的認可和尊重,反而模糊了家人之間該有的邊界感,將親情中本該有的溫馨全部透支掉。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奇葩說》中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任何絕對地告訴你,我是為了你好,且不容辯駁,都是值得警惕的。

可悲的是,父母因愛而衍生出的控制慾,成了子女眼中需要警惕的存在;

更可悲的是,可怕的控制慾,像是一個怪圈。父母控制孩子,孩子長大後會控制婚姻伴侶和自己孩子,這一切就像惡循環一般,消耗掉家庭關係中的溫情和愛意。

就如妻子張璐在影片開頭對徐伊萬說的話:“你心裡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的改造我呢?”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而極其諷刺的是,在火車上因為受不了母親過度關心的徐伊萬,也用了同樣的話來質問自己的母親,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困擾,竟然為自己的婚姻埋下了隱患。

他討厭控制慾極強的母親。可他何嘗又不是一個控制慾極強的丈夫呢?

縱然這是愛的產物,可這份愛到最後也成了傷人傷己的利刃。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強烈的控制慾,實則是內心安全感的匱乏】

心理學認為,缺乏安全感是產生強烈控制慾的主要原因。

因為太過擔心失去,所以只能拼命抓取,用掌控來填補自己內心的安全感。

由此可見,控制慾很強的人,反而是心理上較為弱勢的一方,他們的內心其實無比脆弱。

隨著母子二人的矛盾全面爆發後,徐伊萬父母的愛情也展露在鏡頭前。

兩人在年輕時也曾惺惺相惜,可架不住時間的考驗,曾經甜蜜的愛情落在柴米油鹽中,便也沒有那麼珍貴了。隨著兩個人感情矛盾的不斷升級,徐父酗酒的次數越來越多,甚至在酒醉之後施暴。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這些經歷,對盧小花而言,仍舊是她心頭的一根刺。

即便經年累月,她依舊能從相似的場景中本能的感知到當年的恐懼。

所以,對於盧小花而言,她要做的,就是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培養孩子身上,希望將孩子培養成理想中的完美兒子,而不是像自己丈夫一樣的失敗者。

這個目標,從徐伊萬孩童時期,到成家立業,始終沒有動搖過。

因為無法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只能將身邊最親密最在乎的人改造成自己期望中的樣子。

而盧小花最明顯的行為就是實時操控,所以,她用自己的方式來規劃兒子的飲食,用偏執的愛意來護佑兒子的平安健康。

這種外表的強勢還表現在愛用高分貝的聲音強詞奪理,將主觀臆測強加到對方身上。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缺乏安全感的盧小花是這樣,受原生家庭影響的徐伊萬也是這樣。

所以,即便兩個人在火車上有很多次的交流和溝通,但交流的過程卻是自說自話。

盧小花覺得兒子不聽話,徐伊萬覺得母親不可理喻。

兩個不在同一頻道上的人,只想讓對方聽到自己的聲音,卻忘了安靜下來聽對方的想法和意見,到了最後,這場交流也成了誰嗓門最大的比賽。

德國心理治療師海靈格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慾很強的人。

學會降低自己的控制慾,才能平衡自我和家庭的關係,從而獲得更加融洽和溫馨的氛圍。

在這種自我更正的過程中,我們最先要做的,便是明確且尊重家人之間的距離。

【最良性的關係,是親密有間】

關於“什麼是幸福”這個問題,千千萬萬的人自然有千千萬萬種詮釋。

但人生的最大幸福是可以做自己,我想這一點毋庸置疑。

對於親情和愛情來說,過分的掌控不是關係的紐帶,而是關係的破壞。長久溫馨的相處中,一定少不得適當的自由。

  • 對親情來說,父母給孩子足夠的空間,才能使孩子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人生的路很長,為人父母者,無不希望自己孩子平安健康,可是父母的陪伴終究無法伴隨孩子的一生,大部分的路,是要靠孩子自己走下去的。

順境也好,逆境也罷,這是屬於他自己的人生,縱然再愛,也應當及時放手。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就如英國心理學家克萊爾說的:父母真正的成功,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一個孩子完美的人生,不是取得多麼矚目的成就,也不是擁有多麼廣闊的人脈,而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擁有屬於自己的選擇權。

而能讓孩子做選擇的父母,無疑是明智的。因為只有放棄自己的控制慾,才能讓孩子真正去經營自己的人生。

  • 對愛情來講,距離感帶來的不是疏離,反而是更加緊密的惺惺相惜。

都說,親密產生嫌隙,距離則產生美。

很多時候,感情漸行漸遠,就是因為太過親密而喪失了自我的獨立性,就像是兩隻互相取暖的刺蝟,抱得太緊,難免會扎傷對方。

沒有了緩衝地帶的感情,發生摩擦和爭吵後,連轉身的餘地都沒有了,只能硬碰硬,關係在這種狀態下最終走向分崩離析。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周國平在《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中說過:所謂寬鬆,就是善於調節距離,兩個人不要困得太緊太死,以便為愛情留出自由呼吸的空間。

只有在相處中為彼此留出適當的空間,才有機會用更加理智的視角看待對方和自己,這種相處模式下的親密關係,才是最舒服最愜意的狀態。

畢竟,在厚重的親情和愛情中,給予對方獨立的空間,也是在塑造獨立的自己。

而只有保持自我獨立自由的狀態,親密關係才能保持長久的活力。

《囧媽》裡的中國式家庭:父母的控制慾,才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最後想說的話】

電影結局中,雖然伊萬和母親最終和解,這種和解卻是以伊萬和張璐的離婚為代價的。

可我們的人生卻是一場直播,沒有彩排,沒有剪輯,也沒有重頭再來。

我們能做的,就是別以愛的名義,讓愛成了傷人的武器。

在親密關係中,給對方一些自由和空間,也是成全了彼此間的和睦和溫馨。

最後,把徐伊萬告別張璐時說的那句話送給大家: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也願你我深深懂得。

今日話題:

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應該是什麼樣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葶子:以橫豎為尺,撇捺為度,丈量出自己的愜意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