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项伯为什么要保护刘邦脱险,项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

七星印月


1.项伯知恩图报,是有情有义的人。

鸿门宴前,项伯已是项羽身边的红人之一了,在楚军官拜左尹(相当于副丞相),他能及时而准确地掌握曹无伤向项羽告密的细节和内容,他尤其清楚“沛公欲王关中,令嬴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会给刘邦带来杀身之祸!而倾覆之下岂有完卵?一旦项羽动了杀机要刘邦的命,那么,张良也就非常危险了!


于是,项伯星夜驰往汉营去救张良的命!为什么项伯有此义举呢?因为早年项伯犯下了命案,是籍张良保护才逃过了一劫的;所以项伯为报张良的救命之恩才铤而走险往汉营去身张良告密的!项伯来告知张良“毋从沛公俱死也”!

而张良当时是刘邦的谋士,知道曹无伤告密后果的严重性,就引荐项伯给刘邦;张良还叮嘱刘邦“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对张良说“君为我呼入,吾以兄事之。”,刘邦本事究竟多大,没有称量。但他有优点,就是广纳谏言,尤其是对张良言听计从!


2.在鸿门宴前,刘邦与项伯喝了顿酒,为鸿门宴脱身创造了条件。

在与项伯座谈时,刘邦装孙子,说自己入关后是循规蹈矩的小媳妇,还重申自己是项羽的兄弟,攻入关内也是为了项羽,令人守关就是防止他人窃取本属于项王的胜利成果等等。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

显然,这话是刘邦希望项伯带给项羽的!刘邦有能力玩弄项羽的情商。 座谈期间刘邦还亲自为项伯斟酒,又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项伯的公子,酒过三巡,已稳住了项伯!微醺之时,二人就变成了儿女亲家!后来,刘邦并没有兑现承诺。不过项伯已开始为平易近人的亲家公刘邦效劳了。


3.鸿门宴上项伯成为了刘邦的保镖。

为什么项羽在鸿门宴上最终没有向刘邦举起屠刀呢?因为在范增不知情的情况下,项伯未雨绸缪,已为刘邦在项羽面前说了好话,做了公关工作!否则纵有十个会啃彘肩的屠夫樊哙,也不是项羽的对手!刘邦能逃避鸿门宴的劫难,项伯功不可磨!项伯才是刘邦鸿门宴上的救命恩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在鸿门宴上,项伯还 成为沛公的贴身保镖!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一代枭雄,泼皮无赖的刘邦在鸿门宴前的一顿酒让项伯迷失了方向,使足智多谋的范增的智计谋泡了汤!

项羽就是个半吊子,是个二百五!不仅没有让刘邦一命呜呼,还不折不扣地告诉刘邦是你刘邦自己的部下曹无伤诬陷了你的,他一点也不担心刘邦日益坐大会要自己的命!

我真为作为军事统帅的项羽的智商悲哀,其实,看鸿门宴上楚汉双方精英人物的表现也就知道后来楚汉相争谁能笑到最后了!

刘邦脱险后立即杀掉了曹无伤。鸿门宴的结果是刘邦毫发未损,项羽倒失去了一个铁粉曹无伤,还让范增来了句千古名骂:‘’竖子不足与谋"!

项伯在鸿门宴上救了刘邦一命,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还成功地为刘邦拉拢了英布,从而影响了战局走向!

4.项伯最后的结局

项伯与皇帝刘邦成为儿女亲家的事,在刘邦革命胜利后并没主动兑现诺言;由于流氓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项伯也不敢主动说这事了!但刘邦对项伯不薄,最后为其封侯了:

“汉王与项羽有郄于鸿门,项伯缠解难,以破羽缠尝有功,封射阳侯。”——《史记汉功臣侯表》

希望星晨58298869


项伯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羽是项伯他大哥的儿子,所以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们都是楚国贵族,按理说项伯怎么都该帮助自己的侄儿统一天下,但是在项羽摆“鸿门宴”想要铲除刘邦时,项伯却先劝说项羽,说刘邦十分忠诚,又在项庄舞剑准备刺杀刘邦时,为刘邦护驾,刘邦得以逃过一劫,最后导致项羽战败自杀,那么项伯为什么要帮助刘邦呢?

影视剧中的项伯

项伯是从何时起背叛项羽,投奔刘邦的?

这我们要从项伯的早年说起,项伯年轻时也是个热血青年,因为行侠仗义犯下了杀人罪而出逃避祸。同一时期,张良策划刺杀秦始皇失败,也四处躲藏,项伯在这时结识了张良,并和他一起逃到了下邳,后来项梁起兵造反后,项伯便前往响应,之后开始辅佐项羽。刘邦先攻破咸阳,项羽大怒,准备率军进攻刘邦。

咸阳城遗址

这个时候张良已经投奔了刘邦,是刘邦手下重要的谋臣,他在早年和项伯避祸的时候,对项伯有恩,两人的关系也十分要好,刘邦的死活对项伯到是无关紧要,但是他不希望张良死于非命,于是连夜前去找张良,让他一起逃。结果张良转身就把事情告诉了刘邦,刘邦为了自保,极力的拉拢项伯,结亲,送礼,宴请,就差认干爹了。项伯在一番糖衣炮弹之后,竟然就相信了这只是项羽对刘邦有些误会,刘邦承诺第二天会去像项羽谢罪,于是项伯也就愿意帮他做调解人。

张良画像

项伯回去就把刘邦说的话告诉了项羽,于是也就有了之后的鸿门宴,项羽身边也有明白人,范增就不断的提醒项羽,刘邦不杀,必成大祸,但是项羽碍于项伯的情面,愣是无视了范增的暗示,范增气急败坏,把项庄叫来让他舞剑助兴,顺便弄死刘邦。项伯一看,刘邦如果死了,自己也对不住张良,再说自己许诺在先,于是也拔剑和项庄对舞,保护刘邦,之后刘邦找机会逃跑了。

项庄舞剑

楚汉之争,刘邦获胜后,项伯结局如何?

后来又经过了垓下之战,刘邦以多打少,项羽大败,霸王被逼到乌江边上,和汉军一番大战之后,挥刀自刎。不久之后,刘邦称帝建立了大汉王朝,虽然项羽的失败可以说被项伯坑的很惨,但是就从历史结果来说,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因为项伯曾经在鸿门宴上护驾有功,把项氏家族全都赦免了。就此而言,项氏虽然丢了天下,但是却保住了性命,也算是幸运了。

亥下之战

项伯虽然在鸿门宴中背叛了项羽,但是他并非就此投奔了刘邦,只不过是被张良利用了,之后仍然随项羽四处征战。项羽战败自杀之后,刘邦并没有找他麻烦,赐项伯刘姓,并他封为射阳侯。几年之后项伯病逝,他的儿子因为有罪在身,不能继承项伯的爵位,也因此失去了封地,项伯的结局算是非常好了。

乌江自刎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项伯在鸿门宴上挺身而出保护刘邦,是为了报答当初张良的救命之恩。


项伯当时半夜赶到灞上军营里,并不是想要营救刘邦,而是想要帮他的救命恩人张良脱险。当时由于曹无伤的告密,项羽得知刘邦发出了:“拒关,毋内诸侯”的命令,认为刘邦已经心生异志,要发兵除掉刘邦。

项伯不希望看到张良在项羽大军的进攻中丧命,于是提前赶来向他通风报信。但是张良以:“臣为韩王送沛公”为理由不忍心丢掉刘邦独自逃命。

张良此番做法,已经把项伯逼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承担一个泄露军情的罪名,要么只能做顺水人情继续帮刘邦活命。

刘邦得知消息后,首先问张良他为什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解释的十分明白:“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在古人眼中,尤其是仁人志士眼中,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人就如同再生父母,因此,使古人这种有恩必报的心理促使着项伯一步一步将刘邦救出了鸿门宴这盘死局。

项伯在项羽九里山中了十面埋伏战败之后投降了刘邦。由于项伯对刘邦的救命之恩,项伯在汉朝不但得以善终,还被封了侯爵。只不过项伯死后他的儿子犯法被剥夺了爵位,他的爵位没有传承下来。


赵公


有两个原因,一个人是报答张良的恩情,二是保护自己的儿女亲家呀。项伯最后结局还不错,虽然没有娶刘邦女儿,被赐刘姓,封官进爵,还是不错的。

报答张良恩情、

项伯早年的时候因为杀了人,被官府通缉。张良将项伯藏在家里,算是救了项伯一命。项伯因此非常感激张良,视张良为救命恩人。



保护儿女亲家、

这个是鸿门宴前一天的事啦,因为项羽要去攻打汉军,项伯担心自己的恩人张良,遂跑到张良哪里告诉他,项羽要进攻汉军,劝他早点逃命。张良出于对刘邦的忠诚,就把消息告诉刘邦,并且拉着项伯一起去刘邦营帐想对策。而就在这时,刘邦许于众多金银财宝,并许诺女儿下嫁于项伯。就此,刘邦与项伯成为儿女亲家了。



项伯的结局、

当时,天下统一,刘邦贵为天子,怎么可能将女儿下嫁给区区一介粗人项伯。念及项伯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刘邦也没有过河拆桥。刘邦先是项伯赐刘姓,这样同姓不可通婚就把之前的婚约给去掉了。在然后给项伯封官加爵,也算是报答项伯的恩情啦。



总的来说,项伯的结局还是不错的。


蝈蝈影视墙


项伯和项梁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两个人在史书中的表现则完全不同。项梁从一出场就以英雄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项伯的第一次出场却有些猥琐,项伯第一次出场便惹上了官司。幸亏有张良,要不然项伯的小命就难保了。后来项伯和张良就一起在下邳附近躲避官司,他们也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张良正式凭着这场官司结交了项伯,成为了项伯的救命恩人,后来也间接救了刘邦一命。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项梁和项羽在江东起兵,项伯也跟着他们一起起兵。相比较于项梁和项羽,项伯只是一个小角色。项伯跟着项梁一起拥立楚怀王,跟着项羽一起北上救赵。

项羽北上救赵的同时,刘邦率领西征大军西进灭秦。楚怀王还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项羽还在北方的时候,刘邦的军队就已经攻破秦都咸阳。刘邦以为自己率先占领关中,关中王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他听从手下庸才的建议命令士兵守住函谷关。当时刘邦在关中采取一系列收买人心的措施,赢得了关中老百姓的一致认可。但是刘邦的种种行为在项羽看来却别有一番滋味。项羽听说这件事之后怒不可遏,当即下令进攻函谷关。

刘邦的军队哪是项羽的对手,项羽很快就攻破了函谷关,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手下一个叫做曹无伤的将领偷偷跑到项羽那里,告刘邦的刁状。曹无伤告诉项羽,刘邦想在关中称王,任命前秦王子婴为丞相。曹无伤的告状加上范增的建议,促使项羽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当时刘邦拥有十万军队,项羽拥有四十万大军。是个人都知道战争的结果会怎么样,项伯也知道战争的结果怎么样。项伯知道一旦战斗打响,刘邦的手下一定会凶多吉少。这时候项伯想起了当年的救命恩人张良,讲义气的项伯决定前往霸上营救张良。

项伯告诉张良项羽进攻的消息之后,张良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张良知道项伯是一个讲义气的人,张良决定用义气打动项伯。项伯被张良对刘邦的义气感动,项伯决定帮助刘邦。刘邦听到项羽即将出兵的消息之后,更是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刘邦知道张良和项伯的关系之后,马上意识项伯是一个可以忽悠的人。刘邦决定和张良一起忽悠项伯。两个聪明的人忽悠一个稀里糊涂的人,结果可想而知了。

刘邦见到项伯之后,马上跟项伯称兄道弟。几杯老酒加上几句大哥,项伯早已不知道东西南北。刘邦趁机和项伯定为儿女亲家。项伯对刘邦这个亲家的态度和行为非常满意,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刘邦和张良在忽悠自己。项伯非常了解项羽的为人,他知道只要让项羽有面子,项羽的气就会消。所以项伯告诉刘邦第二天亲自到项羽军中道歉。项伯连夜赶回项羽军营,帮助刘邦说好话。项羽有一个缺点,就是特别信任项家人。项伯帮助刘邦说几句好话之后,项羽杀刘邦之心消失地无影无踪。

鸿门宴上,项庄和范增准备利用舞剑的机会,刺杀刘邦。项伯看出项庄的意图之后,也拔剑起舞并用身体保护刘邦。史书记载称:“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正是由于项伯的庇护,刘邦才躲过了项庄击杀。由于项伯的庇护,刘邦在鸿门宴上捡了一条小命。后来项羽分封天下的时候,项伯又帮刘邦讨要了汉中郡。汉中郡对刘邦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没有汉中估计刘邦一辈子就只能在四川呆着,没有汉中郡刘邦不可能攻入关中。

为什么项伯多次帮助刘邦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项伯和项羽一样都是受过系统教育的贵族后裔,都是一个正人君子,都非常讲义气。用一句话说:项伯是一个善良的好人。但是项伯也是一个糊涂蛋,项伯没有分清什么是义气,什么是政治。项伯的想法非常单纯,他要报当年张良的救命之恩。项伯救张良没有多少政治因素,只有朋友义气。但是张良知道这件事之后,刘邦和张良则把更多的政治因素融入到项伯的义气中。项伯不知道救刘邦和救张良不同,他不知道其中包含不少政治因素。项伯救刘邦的原因非常简单,他救刘邦纯属朋友义气。项伯这个好人用真心对待刘邦和张良,张良和刘邦则利用了项伯的善良。刘邦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之后,他救刘邦则是出于对亲家的帮助。后来项羽要烹杀刘邦家人的时候,项伯又一次保住了刘邦的家人。可以说项伯是一个非常合格的亲家公,也是一个十足的好人。项伯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政治家。由于他的仁慈和义气,直接导致项羽失去江山。

刘邦虽然一直忽悠项伯,他心中却知道项伯是一个十足的好人。刘邦也知道如果没有项伯,自己不可能获得大汉江山。刘邦除了没有和项伯成为真正的亲家之外,对项伯还是非常不错的。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封项伯为射阳侯。为了表彰项伯的功绩,刘邦赐项伯“刘”姓。在古代赐国姓绝对是一项莫大的“荣誉”。刘邦除了没有杀死项伯之外,刘邦也没有杀项家人。糊涂的项伯害项羽失去了江山,却阴差阴错保住了项氏家族。这也算是对项伯善良的一种回报。善良的项伯一直活到了公元前192年,本来项伯的爵位可以由他的儿子项睢(刘睢)继承。可是项睢(刘睢)犯了罪被剥夺了继承爵位的资格,项伯的封地被划入中央。


依稀说史


“鸿门宴”上刘邦能全身而退一大半是项伯的功劳,项伯为何要这么做呢?

一,项伯早年行侠仗义,秦统治时期曾与张良有旧交情。曾经因犯下杀人罪,跟随韩公子张良躲藏在下邳。张良对项伯有救命之恩。所以当项伯听到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消息后,想到了有恩于他的张良。项伯不愿弃张良而不顾,连夜赶至霸上,找到张良,告以实情,要张良和他一起离去。张良借口说,危难时弃人而逃是不义的,遂将此事告诉了刘邦。刘邦为拉拢项伯又与他结为了亲家。

刘邦在第二天的鸿门宴上,范增不断地暗示项羽,要项羽乘机杀掉刘邦,项羽由于在事前已被项伯说服,认准刘邦为忠诚有功的将领,因此,对范增的暗示沉默不答。当范增召来项庄就要当场舞剑表演时,项伯一下子看出了其中要杀刘邦的真正意图,自己与刘邦已在昨晚结为亲家,立即拔剑相互对着舞,时常用身体挡护着刘邦,使项庄一直很难在下手。刘邦终于更借往如厕而逃遁而去。




二,项羽败亡后,刘邦封项伯为射阳侯,地在今江苏省淮安县西南。赐其姓刘,项伯受封三年后死去。


W龙的传人


不少人认为,项伯保护刘邦,是背叛了项羽。其实不然,项伯只是和范增政见不同,错看了刘邦而已。

项伯报恩,却被忽悠

刘邦破咸阳,占函谷关,野心暴露,惹怒项羽。项羽大军即将压顶之际,项伯想起了张良。当年,项伯年少时失手杀人,在张良处躲避,张良算是其恩人了。

此时的项伯,也算是江湖中人,讲得是春秋义气,他并没有在意刘邦,而只是想救恩人而已。他跑到灞上,给张良报信,想让张良先走。

项伯重义,张良讲忠,转身就告诉了刘邦,还和刘邦一起忽悠项伯。刘邦先是拉拢灌迷魂汤,称项伯为兄,还跟项伯结亲家,拉其上了贼船。然后,又说误会什么的,说对项羽是忠心的。

项伯看,连对我都这么谦恭,何况项王,看来老刘一顶是忠心的。反正项伯是信了,还答应调停。

项伯的政见

需要指出的是,项伯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主要原因并非被刘邦拉拢了。当时,秦刚灭亡,各种势力犬牙交错,并非是完全统一的状态。

在刘邦表示忠心的情况下,项伯没有认清刘邦的真面目,错误的认为其可以为项羽所用,才在鸿门宴上出手。

当然,这里面可能也有投机的成分。毕竟错误的政见,是不致命的。但一旦投机正确,换来的回报却是巨大的。

项伯的结局,也是他没有背叛的佐证

彭城之战中,项羽手下有个叫丁公的,率军追到了刘邦,却把刘邦放走了。

刘邦立国后,丁公邀功求赏。结果刘邦认为他是不忠的人,不能留,杀了。

反观项伯,被刘邦封为射阳侯,算是有个善终。这说明,刘邦认为他和丁公并非一类人。

只可惜项伯的后代项睢有罪,不能承袭封地,土地就被朝廷收走了。


史小煮


鸿门宴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这个故事衍生出的成语。

说起项伯就必须说张良,因为他和张良的关系是直接避免刘邦被杀的原因。鸿门宴的由头很简单,根据司马迁的描述,因为刘邦入关之后,任刘邦左丞相的发小曹无伤密告项羽刘邦要独自做大称王,项羽的亚父范增鼓动项羽设饭局干掉刘邦。项羽的伯父项伯赶紧去找张良报信,那么张良和项伯是什么关系呢?《史记 留侯世家》的记载是:“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汉书 张陈王周传》做了同样的记载:“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尝杀人,从良匿。”班固在他的记述中把“常”写作了“尝”,我们也可以认定他们是通假字,意思实际是一样的:项伯曾经杀人,张良出面帮助他藏匿。也就是他们有着过命的交情。张良此时已经是刘邦倚重的臂膀,于是和项伯一同见刘邦商议对策,在这次会面中,为表达感激之情,刘邦和项伯还成为了亲家。



我对于这次的项伯和张良的会面理解为项伯是计划把张良从刘邦身边劝走,为项羽所用,但是张良作为谋士,他清楚地认识到刘邦目前势力和未来的潜力,这样认识基于目前最强大的两个军事集团的对比做出的,他看出项羽有勇而谋略不足,有义却胸怀不大,相比于刘邦的豁达开明、思维敏捷的前途,项羽没有被选择,让张良把宝压给了刘邦。

对于项伯的报信是私自去的还是接过项羽同意去的,这实际是一个历史之谜,史书没有记载,但是从常识分析,项伯和张良会晤应该是知会过项羽同意的,原因很简单,为项羽拉拢张良投诚,这个理由项羽不会反对。这个动机的前提就是项伯明确反对亚父范增直接针对刘邦的正面杀戮,而是采用釜底抽薪,原因是项羽此时并不强大,他领导的只是反秦的起义军联盟,而并非全是他自己的人马,刘邦拥有的却是一支极有战斗力的部队,虽然人少但是彪悍善战。不然也不可能攻破汉中,进驻灞上,接受了秦王投降。



项伯对于刘邦的宽恕实际上是我们常人的“爱屋及乌”, 因为他对张良感情,所以也对刘邦产生一定的好感,至于有没有受贿也不好说,在此后的彭城之战中,他也出手救了刘邦的妻子。在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后,张良曾经贿赂项伯,帮助刘邦获得汉中大片封地,这样的项伯说他大义还是叛徒都不为过,总之现实世界有的就是这种人。


对于项伯的结局,我认为还是不错的,刘邦胜利后,把项羽族人全部赐为“刘”姓,项伯改名刘缠。项伯因为在在秦国时起跟随诸侯灭掉秦国,鸿门宴又舍身为刘邦护驾,还救过刘邦老婆的命,因此被封为射阳侯。他的封国位置在今江苏宝应县射阳湖镇东部。据记载,项伯死后,他的儿子项睢因罪不能继承爵位,射阳侯实际上仅仅是封给了项伯,没有被世代继承,荫及子孙。


河东一粟


“鸿门宴”是楚汉相争之前,刘邦和项羽的一场政治会宴,对于刘邦和项羽都意义重大。如果项羽在这场宴席上,听范增的话除掉刘邦,那便不会有后来的垓下之围,更不会有大汉帝国。而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宴席上,项伯可以说是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若没有他,这场鸿门宴不会举办,项羽会直接带兵杀入函谷关。若没有他,项庄也会在宴席上刺死刘邦。所以说,项伯应该是救了刘邦两次。那项伯为何要救刘邦呢?爆史君今天就来跟大家说道说道。

首先,受张良所托。其实项伯与刘邦并没什么交情,他在乎的只是张良。当年他因杀人逃亡江湖,是张良将他藏在了下邳。对于张良的这份恩情,项伯一直铭记于心。所以当他听说项羽打算发兵攻打刘邦时,他便连夜去见张良。希望张良能离开刘邦,免得白白葬送了性命。但张良对于刘邦的感情,也非一般的谋臣与主公之情。他知道项伯在项羽军中的地位,所以便以种种借口,将此事告知了刘邦,并让刘邦与项伯拉关系。所以最初,项伯替刘邦给项羽说和,是看在张良的面子上。

其次,为了一己私利。在张良的引荐下,刘邦认识了项伯,为了保命还认了项伯当大哥。刘邦也知道自己临时抱佛脚不靠谱,所以为了加深与项伯的友谊,还结下了儿女亲家。而项伯虽然在楚军中也是高层,但毕竟不是一把手。刘邦再不济,也算一方诸侯。所以在他看来,这门亲事结的并不亏。再加上刘邦的金银贿赂,他便彻底倒向了刘邦。所以他不仅撮合了这场会面,而且还在项庄刺杀刘邦时替刘邦抵挡。对于项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刘邦的态度。刘邦一进门就装孙子,项羽的气就已消了大半。所以明知道项伯是在帮刘邦,他也没加阻止。

最后,项伯的结局。项羽战死后,刘邦赦免了所有项氏家族的死罪,还给他们赐姓为刘。项伯因为鸿门宴的精彩表现立下大功,被刘邦封为射阳侯,封地在今江苏宝应县射阳湖镇东部。汉惠帝三年,项伯病死,他的后代项睢因犯罪而无法继承爵位。从此,国除,封地被并入汉朝。


Boss爆史


前言:鸿门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宴会之一,宴请的主角神情自若,被邀请的人却是胆战心惊,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宴会,带有明显的追责意味,但是如果把他就单纯的描写成项羽轻视刘邦,刘邦胆小如鼠的画面,就显得过于狭隘了,刘邦能脱身得仰仗张良的计谋,但是没有对手阵营中的“帮手”项伯,刘邦是不是真的能走出鸿门宴得打一个问号了。

鸿门宴的由来

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这是说项羽听闻刘邦已经入得汉中,于是率领兵卒前往,却吃了闭门羹,这对于本就憋着一肚子火的项羽而言,拿下关中,找到刘邦兴师问罪!关键在这档口,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更是火上浇油,说刘邦想当关中王,他把前秦王子婴都立为相了,秦皇宫内的财富都归他刘邦了,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在不明就里的项羽而言,此话的真实性比自己的猜测来得直接。当然了,项羽也不是傻子,刘邦都能给曹无伤左司马的职位,这家伙居然临阵倒戈,说前主子的坏话,其人品确实比较低劣,那为什么曹无伤会这么做呢?一是闻项王怒 二是欲以求封,简单地说怕项羽问罪于刘邦,自己被殃及,再有就是跟刘邦索要一些东西,未得到满足。这点在刘邦前往鸿门宴之时,项羽一句:是曹无伤讲的,不然自己这么会知道?既表现大度的一面,以示误会,又起到了卖人情,借刀杀人的目的。

鸿门宴上“险境”背后的细节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

这就是项羽的谋士范增为他出的计策,趁机问罪于刘邦,果断除掉后患,但是项羽似乎忘了之前与范增的约定,于是范增召来项庄,接着舞剑的借口意图刺杀。这招果然歹毒,一计不成再来一计!其实在这期间,只要项羽有丝毫的不爽,刘邦即刻人头落地。为什么在鸿门宴之前会兴问罪之师,见面了之后却能与刘邦把酒言欢,真的是因为项羽思想单纯,好糊弄?显然不是!范增以玉佩再三示意项羽,而他却默不答应,不是没看见,项羽是什么人?会受其他人的摆布?是杀是留,需要一个谋士在下面指手画脚?真要除掉刘邦,他会玩这些小动作?

鸿门宴上项伯“帮助”刘邦脱险,不是和事佬那么简单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项伯在鸿门宴之前应该说没有太大的交情,那么为什么会阻止自己的侄子项庄舞剑?原来与刘邦一道前来的还有张良,而项伯感念当年的护救之恩,前来只会张良早早离开,免得受到牵连。而张良呢,说自己是韩王让其襄助刘邦的,这么走了,显然有失道义!按理说项伯已经尽到告知义务,也算是了了之前的恩情了,可是在刘邦与张良的拉拢下,项伯是得了些金银外,更是与刘邦定下了儿女亲家,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这下的情况下,刘邦态度诚恳阐明了进入关中后,与秦人秋毫无犯,还说就等着项将军前来接收呢,项伯还能说什么?况且在楚营,范增到来后,项伯在军中的地位显然是退步了,既然能挫一挫范增的锐气,又能还人家张良一个人情,还能攀上一门儿女亲事,三全其美,做回和事佬又有什么不可呢?

鸿门宴上的善因终有福报

项羽终究没有抵得过刘邦,最后在乌江败亡,而他的叔叔项伯没有由此遭到株连,相反的刘邦大赦项氏,对于昔日的帮其脱困的“帮手”,项伯被刘邦赐姓刘氏。不仅如此,刘邦还封他为射阳侯,其封国大体位于今江苏宝应县东部射阳湖镇。不过在汉孝惠三年,项伯去世之后,其嗣子项睢有罪,不得袭爵,国除。那都是后话了至少在刘邦在世时,该给项伯的回报还是实打实的。

总结:鸿门宴直到现在都能为人津津乐道。项羽,刘邦,张良,范增,项伯还有项庄,这几位在酒席上的表现,似乎还能立体的展现在眼前,刘邦要感谢项伯,更要感谢张良,不是他昔日与项伯有恩,后面的故事发展可能就是是另外一个版本了。


相关史料:

《史记·高祖本纪》

《史记·项羽本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