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絕世之作

長恨歌,歌長恨。

當年三十五歲的白居易,與友人談起天寶往事時,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及相關遺聞傳說讓他們不勝感慨。

他們惟恐這一希代之事,時消沒,不聞於世,便由擅長抒情的白居易為之作詩歌,由陳鴻為之寫傳奇小說《長恨歌傳》。

於是,有了這一千古傳頌之作。非史,卻更動人心魄,其中情因愛緣,纏綿悱惻,愛恨情仇,都隨安史之亂的流血而歸於歷史那頭寂靜的閒隅。而大唐,也再無法承載舊日的輝煌。

長恨歌,絕世之作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漢皇重色思傾國, 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 養在深閨人未識。

長恨歌,絕世之作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天旋地轉回龍馭, 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 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 東望都門信馬歸。

長恨歌,絕世之作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歸來池苑皆依舊,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 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 椒房阿監青娥老。

長恨歌,絕世之作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夕殿螢飛思悄然, 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 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 魂魄不曾來入夢。

長恨歌,絕世之作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臨邛道士鴻都客, 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 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 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

長恨歌,絕世之作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忽聞海上有仙山, 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 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膚花貌參差是。

長恨歌,絕世之作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金闕西廂叩玉扃, 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 九華帳裡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 花冠不整下堂來。

長恨歌,絕世之作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風吹仙袂飄飄舉, 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 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 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裡恩愛絕, 蓬萊宮中日月長。

長恨歌,絕世之作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回頭下望人寰處, 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 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 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 天上人間會相見。

長恨歌,絕世之作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