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5G技術發揮了哪些作用?

5G技術本質上是一種通用保障技術,在2G/3G/4G的基礎之上,為疫情工作提供低延時、高速率的通信保障——本次疫情的防空,在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5G成為三大運營商的重點部署工作。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5G技術發揮了哪些作用?

1月23日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武漢分公司接到相關通知後,迅速開展蔡廟火神山醫院無線網4G、5G覆蓋工程建設。與此同時,華為湖北方面春節疫情保障項目組,安排約150人進行保障。從5G基站的調測開通,3天內完成從網絡規劃、勘測、設計施工,到光纖鋪設、架設基站、開通調測等整套建設流程。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5G技術發揮了哪些作用?

下面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次疫情中5G的用途有哪些。

非誠勿擾:正在學習python的小夥伴或者打算學習的,可以私信小編“01”領取資料!

1.熱成像人體測溫

中國聯通5G+熱成像人體測溫信息化平臺憑藉5G傳輸技術,可將視頻及相應數據準確快速實時傳送到大屏或雲平臺進行數據記錄和監測,基於此,中國聯通5G+熱成像人體測溫方案正在全國各省廣泛應用於地鐵、火車站、醫院、學校、政府、企業、商業體、門店、宿舍等各類場景。疫情防控,中國聯通在行動!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5G技術發揮了哪些作用?

中國聯通5G+熱成像體溫篩查服務信息化平臺的投用將對容易發生大面積交叉感染的機場、學校、交通樞紐、施工企業、園區、銀行等人流量集中的公共場所抗擊疫情提供更多便利,中國聯通將繼續通過創新技術手段,切實為防疫工作打造堅實的信息化防線。​​​​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5G技術發揮了哪些作用?

2.紅外

1 月 20 日,來自武漢一家本土企業——高德紅外——的人體溫度快速篩查儀被緊急部署到武漢天河機場和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等交通樞紐,武漢市各大醫院也利用篩查儀進行體溫檢測,發現體溫異常人員及時進行進一步檢測,防治疫情擴散。

僅僅在 1 月 20 日當天,在武漢地區就已安裝部署 50 多臺高德篩查儀。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5G技術發揮了哪些作用?

可以看到,在技術的改進和升級中,紅外技術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更加重要和有效的作用。

3.機器人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利用機器人來完成某些替代性工作,可以有效防止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所可能造成的疫情擴散。

根據普羅維登斯地區醫療中心埃弗雷特傳染病科主任 George Diaz 的說法,病人是裝在一個隔離艙裡,由救護車從家裡帶到醫院,再直接帶到隔離的特殊病原體病房區。治療過程中,醫生負責在隔離窗外操作機器人,該機器人配備了攝像頭、麥克風和聽診器等設備,是這家醫院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的眾多方法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機器人除了用來對病人進行治療,還可以承擔其他的一些非接觸性工作。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5G技術發揮了哪些作用?

總結

從整體來看,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個社會組織層面的系統性工作,而技術本身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依舊非常有限;實際上,除了上述技術,病毒提取、疫苗研發、疾病治療、藥物測試等工作,才是後續應對疫情發展更為重要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