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燒殺搶掠,到喬家大院卻扭頭就跑,裡邊啥東西他們不敢動?

一提起晉商來,在全國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山西省祁縣的喬家大院,更是山西著名的旅遊景點,這裡分為6個大院,內套20多個小院。體現了我國古代北方民俗建築的特色,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

日軍燒殺搶掠,到喬家大院卻扭頭就跑,裡邊啥東西他們不敢動?


而喬家大院的主人喬致庸,其一生十分的傳奇,作為一個腰纏萬貫的上染,喬致庸治家卻十分的嚴格,正因如此,喬家能夠在山西興盛200年,富六代。喬家大院裡更是雕樑畫棟,那麼問題來了,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佔領了山西后,到處搶掠,但是喬家大院卻保存的十分完好,並未遭到戰火的摧殘。

日軍燒殺搶掠,到喬家大院卻扭頭就跑,裡邊啥東西他們不敢動?


要知道,當時的日本人是非常貪婪的,我國的許多奇珍異寶,都被日本人劫掠走了。而喬家大院裡的財富難以估量,為何日本人卻在這裡止步了呢?首先,是因為喬致庸宅心仁厚,所以在當地很得民心,日本人為了更好的控制這裡,也得讓他們三分。

而另一個原因就很有傳奇色彩了,據說。早在八國聯軍時期,當時的義和團運動如火如荼,在山西的洋人也遭了殃,尤其是教堂裡的修女,為了躲避追殺,他們一路逃亡,有7位意大利修女,在逃到喬家大院時,就被喬致庸收留了,好心的喬致庸將她們藏在貨車上,一路輾轉送往領事館,這7名修女獲救後,意大利為了感謝喬致庸,就贈送了一面意大利國旗,表示對喬家的感謝。

日軍燒殺搶掠,到喬家大院卻扭頭就跑,裡邊啥東西他們不敢動?


雖然二戰時期日軍橫行無忌,但是面對外國人,他們還是忌憚三分的。舉個例子,淞滬會戰的時候,日軍就不敢向上海的各國租界方向開火,唯恐擦槍走火,引發日本與其他國家的戰爭。有的資料說,日本人是因為當時的軸心國同盟中有意大利,所以才退讓的,事實上並非如此,日本人佔領山西是1937年到1938年左右,而德意日結成三國同盟已經是1940年9月27日的事情了,這兩件事完全不在同一時間線上,所以根本不可能發生。

日軍燒殺搶掠,到喬家大院卻扭頭就跑,裡邊啥東西他們不敢動?


總之,喬家人的忠義仁厚,在幾十年後也救了他們自己一命,正應了那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也幸虧當年喬家大院沒有被日本人搗毀,我們才能看到這一民間建築藝術的瑰寶。喬家大院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是當年晉商文化最好的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