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上面所标注的中低风险是什么意思?

高处不胜寒28171


理财产品标注的中低风险说明投资风险相关较小,一般风险评级为R1和R2。

具体的我们来看根据银保监会的要求,会对理财产品风险进行评级,同时也会要求对客户风险偏好进行测试,再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必须有风险级别提示。

理财产品风险一般分为五个风险等级,R1-R5数字越大风险越高,同样对应的收益性也就越大。

  • R1级 谨慎型 风险极低,一般可以保证收益

  • R2级 稳健型 风险较低,比较安全的非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一般都是固收类

  • R3级 平衡型 中等风险,从R3开始收益就不固定了,可能会损失本金,但收益率也有提升

  • R4级 进取型 中高风险

  • R5级 激进型 高风险

不同的风险等级,适合着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并且风险不同,收益率也不同。  而在理财中标识的为中低风险,也就是说对应稳健型投资者合适的投资理财产品,风险系数低,一般投资者能够承受的风险,甚至说很低的风险。


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标的为:储蓄、银行理财、国债、国债逆回购、货币基金、大额存单等固收类产品,基本上对于本金的损失没有,同时还存在一定幅度内的收益。


一般年化收益率依据不同期限收益不同,中短期的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3%-4%之间(现阶段),如果市场中比较缺乏资金,能够超过5%的年化收益率也是可能。中长期限的年化收益率一般能高于4%,今年以来理财产品的收益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已经很少有产品能够达到6%。(部分民营银行智慧存款或结构性存款可到达)  

中低理财产品可以说是理财产品最为受欢迎,是理财界的扛把子产品。因为其存在不同的期限、理财年化收益率稳定,安全系数也很高,所以对于保守型不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比较适合,如果想要追求高收益的投资品种,显然低风险理财产品就满足不了需求了,需要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重新进行理财规划。


芽妈理财经


中低风险是指这款理财产品的奉献等级属于中低型,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有着划分的,分为R1,R2,R3,R4,R5这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的风险和收益都是不一样的。

中低风险对应的是R2,也就是说本金可能无法保证,收益是浮动变化的,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适中。

每一种理财都是有风险的

理财产品是具有风险的,只会风险的大小不一样,包括银行的存款,也是具备风险的,假如银行倒闭了,那么银行存款的理财收益就没有了,只能按照《存款保险条例》来进行赔偿,挽回储户的部分资金损失。


而其他的理财产品也是具备风险的啊,比如货币基金,股票,信托等等。但是没有冒着更搞的风险,怎么可能得到更高的理财收益呢?所以有的时候承受更大的风险还是很值得的,但是承受的风险需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不能超过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理财鸭


我们在银行柜台,或者在手机银行里买理财产品时,都会要求你先做一个投资者风险测评。


测评结果就会分为这5个等级,按照投资者对风险的不同态度,依次是: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和激进型。


对应的就是,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R1、R2、R3、R4、R5,这5个风险等级。


R1——保守型

R2——谨慎型

R3——稳健型

R4——积极型

R5——激进型

你是这里面的哪一个等级,就只能买同样等级以及风险更低的理财产品。



比如你的风险测评结果是稳健型,可以买R1、R2、R3这三个等级的产品,也就是你说的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如果风险测评结果是积极型,就可以买R1、R2、R3、R4这四个等级的产品。


最后还要提醒下大家,在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认真看产品说明书,看不懂的就不要贸然去投。


万能的老左


银行理财产品分为5个风险等级:


风险从小到大分别是:R1(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激进型),投资者认为的低风险投资其实就是R1和R2两种产品。


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说中低风险指的是2个:R1级风险很低,一般可以保证收益;R2级风险较低,一般是比较安全的非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


R3级以上就不能确保本金及收益了,购买此类产品波动性就更高了。比如写着5.8%的预期收益,结算时可能只拿到4.8%收益。


大猫财经


如果我们仅仅是通过文字就去判断一个理财产品的风险高低,那是非常不严谨的。因为不同的理财产品对于风险等级高低的描述都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金融机构的风险等级划分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又怎么可能用一个文字去判断理财产品风险的高低呢?

比如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有五个等级,但是换到公募基金里面可能就只有四个等级。同样都是中低风险的描述,但是公募基金可能说的是债券类的基金,但债券类基金是包括纯债基金和一二级债券基金的;而银行的中低风险产品可能依然还是以固定收益为主,不包括权益类产品的投资。因为公募基金面对的客户群体风险偏好更高,银行的客户群体的风险偏好更低。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不建议用文字去判断一只产品风险等级的原因,因为不同的金融机构会根据其客户群体的风险偏好进行的产品的风险分类,也就是说标准都不一样,用文字描述来判断风险很有可能让投资者承受意料之外的损失。

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一只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呢?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国内主流的银行和公募基金的产品风险评价体系,然后我们再给大家介绍识别风险的关键指标。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评价体系

目前有比较完善的产品风险评价体系的就是客户数量巨大的银行以及产品相对比较丰富的公募基金,其他的金融机构要么就是产品单一,要么就是客户群体单一,没有风险等级分类的实际需求。因此通过了解银行和公募基金的风险分类就有助于我们了解产品分类的底层逻辑。

根据银行的产品风险分类,可以分为五个等级,主要是根据预期收益率的变化幅度来区分,而不是根据投向来区分。在资管新规出来以后,新发的产品就已经没有保本产品了,因此只能通过预期收益率的变化幅度来对风险进行评价。

应该说R1到R3的产品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其中R1和R2只能投资于货币或债券市场,而R3会将20%以内的资产通过投资于一些权益类资产或其他风险较高的资产去获取更高的收益,但是这三种产品都有不低于80%的资产是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而对于R4和R5等级的产品,则是相对比较高风险的产品。

比如其中一款R5等级的理财产品,就是采取FOF的模式投资于对冲类的各种金融产品,虽然是以追求稳定的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但是复杂的金融产品还是存在着较高的投资风险的。

相比风险等级在R3以下的理财产品,R4和R5则主要是通过投资于权益类、另类资产或者复杂金融衍生产品去追求更高的收益。虽然可以通过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对风险进行分散和控制,但是这个没办法消除资产本身所存在的风险特征,只能降低整体的风险,这一点是需要投资者明确的。所以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时候,首先应该通过产品说明书了解相对应的风险评级,其次要对投资范围有一定的了解,并对预期收益实现的可能性有一定的认识。

公募基金的风险分类

公募基金体系的风险分类则是根据其资产投向和预期收益的高低来进行风险划分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其产品的命名方式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公募基金主要还是根据其资产投向进行分类的。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规定,基金产品也可以分为五个等级,不同的风险等级对应不同的基金产品。但是这个分类方式相对比较粗糙,除了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以外,其他类型的基金风险特征往往差别比较大,这个和银行的内部分类相比精确性要更差。

举个例子,货币基金由于只能投资于货币市场,因此风险特征就相对比较稳定,这一点是没有太多争议的,但是债券基金其实风险特征就可以差异比较大。因为债券基金又可以分为短债基金、纯债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短债基金由于其类似与期限稍长的货币基金,因此风险特征也相对比较稳定,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这里重点看看另外三种债券基金。

从资产投向来看,由于增加了权益类资产或可转债的投资比例,这一类债基的风险特征其实是明显高于纯债债基和一级债基的。但是如果结合操作风格和风控理念来看,风格激进的二级债基的风险可以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债券基金。

上图同样都是二级债基,但是两者的收益率走势图却有着明显的差别,后者的走势相对于前者而言更加稳健。而从近3年收益率回撤来看,前者的阶段回撤曾经去到5.76%,而后者的阶段回撤只有不到3.5%,前者的回撤幅度是后者的1.67倍。

需要提醒各位投资者的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而且风控较差的纯债基金,一旦碰到债券违约,即使是纯债基金,亏损两位数以上也可能是轻而易举的。根据2018年长期纯债的收益率排名,有4只纯债债基亏损幅度超过了10%,最高亏损接近20%,这些无一例外都是纯债基金,而且都是碰到重仓债券违约的情况。

混合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其实也是一样,不同的投资策略和跟踪指数,都会导致基金的风险特征发生明显变化。比如偏债混合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的风险特征肯定是有差别的,比如跟踪上证50和跟踪中证500的指数基金风险特征肯定也是大相径庭的,这些都是需要投资者去关注的。

总的来看,不同的金融机构会根据其客户群体及运作模式进行产品的风险分级,但是这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不同的风险等级有不同的分类依据,投资者应该了解不同的风险分类背后的依据,才能对风险作出客观的评价。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其风险等级分类的前提下,结合投资策略和资产投向进行分析。比如产品说明书上写的是R2,但是产品的投资范围如果有权益类资产,那你就得怀疑这是不是一个合规的产品了。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A亚特斯


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上会对产品的风险等级有明显的标注,中低风险一般指的是一些债券型、信托型的理财产品,在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中,这两类被划分为PR1、PR2和PR3级,R1-R2对应的是一些债券型理财产品,R3一般指的是一些信托型理财产品,R4-R5主要就是一些挂钩类型产品和外币理财。

从资金的投向角度来看,R1-R3这三类产品的投向是有明显区别的

R1-R2级(低风险):投资范围基本上一样,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债券、同业拆解以及信托计划和其他金融资产,在R1和R2的理财产品中,低风险产品配置占比更高,具有保障本金的作用,现在虽然没有了保本理财,但是这两类产品本金确实是没什么风险的。

R3级(中等风险):除了投资于债券、同业存放、信托计划之外,还配置了一些挂钩股票、外汇等高波动性的产品(一般配置比例低于30%),这类理财产品不保障本金安全,但是本金损失率还都比较低。

通常来讲,对于一般的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大多接触的还是R2以下的产品,最高会推荐一下R3级别的产品,R3以上已经不适合大部分人,需要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理财经验和专业知识。


不立而立


低风险,故名思意就是很低的风险,也就是说这个产品的安全性基本上来说是有保证的,出现亏损的概率极低,按照概率论来说,可以说这个几率低于1%,投资这类产品,无需过于担心本金的安全性。

风险分类

理财产品,按照其主要的投资标的不同,银行将其风险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R1(低风险)、R2(中低风险)、R3(中等风险)、R4(中高风险)、R5(高风险),风险越高,相应的收益率越高,同样带来的本金则越不安全。

正常情况下,我们大部分普通人购买的产品均为R1-R2级别的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投资的方向为短期债券、同业存单、央行票据、逆回购等等,R3这类产品主要推荐的均为高净值或高收入群体,R4-R5(这类产品投资挂钩股票、基金及金融衍生品等,风险较高),银行发行的数量都很少,以个位数计,比如邮储银行目前官网上R4-R5级别的产品就2款,这类产品主要销售对象基本均为私人银行客户。

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销售及风险控制是很严格的,每个人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都必须做《风险测评表》,99%的人测评表给出的结论只能购买R2以内的产品,因此如果你不乱填测评表,那么就不可能买到高风险的产品。此外,在购买产品时,《产品说明书》上均有关于所购产品的风险分类说明,只要细心、认真观看,也不会去买到与自己所能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总之,购买低风险的产品,投资的安全性无需过于担心。


鲤行者


不请自来。笔者认为,所谓中低风险指的是理财产品所对应的风险等级。

理财中标识的为中低风险,也就是说对应R2谨慎型投资者合适的投资理财产品,风险系数比较低,是普通投资者能够承受的风险。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标的为:储蓄、银行理财、国债、国债逆回购、货币基金、大额存单等固收类产品,对于本金的损失概率非常小(现在理财产品对外宣传已经不能使用保本、安全)。


在购买理财的时候,银行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做出风险判断,得出购买等级的评价,比如你得出的是R3,你就可以购买R1、R2、R3级别的理财产品,千万不要去购买R4级别理财产品,他的风险等级已经超过了你的承受范围,购买此类产品有较大风险。


综上所述,购买理财产品要在风险的承受范围内,控制风险,享受收益。投资理财最忌讳的就是只顾收益,不考虑风险,最后都会损失惨重。


小黑看财经


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风险评级一般为5级:

1,一级(R1):低风险

2,二级(R2):中低风险

3,三级(R3):中等风险

4,四级(R4):中高风险

5,五级(R5):高风险

一般情况下,二级以及二级以下的风险评级,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收益浮动的范围不大(视具体产品可能有所差别),可以选择购买。


张妍XIAN


楼主您好,理财上面所标注的中低风险是什么意思?对于这个问题那么很简单,因为投资理财确确实实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无论是中风险也好还是低风险也好,相对而言都是会有一定的风险的,那么所谓的这个风险指的就是有可能会损失我们投资的本金,这样的一个道理.

但是当你选择一些比较风险低的产品,比如说一些定期理财产品,它的收益率可能是比较低的,但同时风险相对应的也是比较低的,几乎投资这些中低风险的产品不会损失本金,基本上可以得到自己的预期收益的,只有去投资那些高风险的产品,比如说你买一些股票型的基金啊等等之类的,那么可能所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就会损失自己的本金。

所以说对于这个投资理财承受能力比较差的一些人,尤其是自己属于那种保守型稳定型投资的一些人员,那么我个人建议去买中低风险的产品是比较妥当的,虽然说收益比较低,但是确实是能够保证我们本金,这样的一个前提,所以再去投资,那么即便是获得较低的收益也是可以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