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之第五章:感官之樂


心流之第五章:感官之樂

1.

書讀到了一半,心流體驗從日常到細化分類,逐步教我們學習控制意識。

此章以學習控制我們的身體和感覺來實現心流,改善生活品質。

身體能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產生樂趣的可能,人體有數百種獨立的功能,眼看、耳聽、觸摸、跑步、游泳、攀登等,這些不過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們都跟心流體驗有關。

其中人類最基本的五項感官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嗅、味、觸、聽、看。

書中重點講到了運動、視覺、聽覺和味覺。

心流之第五章:感官之樂

2.

運動,對於那些專業的傑出的運動員來說,自然是更容易體驗心流,然而針對我們普羅大眾來說,如果僅僅是為了追趕時髦或改善健康而參與,不見得會有什麼樂趣。

如今遍地都是健身房,喊著減肥,塑形,健身等口號,很多人去充卡,但是真正為了樂趣的有幾人,能堅持到底的又有幾人。

這些人以為加入豪華健身俱樂部就是樂趣的保證,其實不然,樂趣不在於你“做什麼”,而是在於你“怎麼做”。

這種消耗大量外在資源的休閒活動,大多不需要注意力,值得留戀的回饋也相應減少了。

快樂的程度反而不及較廉價的休閒活動。比如,從事園藝、編織或從事其他嗜好時,較容易感覺到快樂。

舞蹈、瑜伽、武術,甚至是性愛等這些需要投入大量的精神能量,控制心靈的過程才能體驗心流,幸福感。

比如登山,當你登上山頂那一刻,是幸福的、歡喜的。但這也是短暫的,也只能證明你爬過山,而真正使你幸福快樂的是爬山的過程,是一定要爬到山頂的目標。

心流之第五章:感官之樂

3.

人人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用心去看這個世界,身邊的事物或者是一幅畫等等,都能獲得不一樣的感悟。

嚴肅而專注地去聆聽一段音樂,悅耳動聽的和絃、如泣如訴的橫笛。

當聽到淒涼的薩克斯風時,試著聯想到大草原上暴風雨將至、烏雲密佈、遮天蔽地的情景;分析聆聽這段音樂感官與情節敘述,音樂的結構元素等。

學習把精神專注於優美的節奏與和諧之中,控制意識,更容易進入心流之中。

美食之樂,吃,跟性一樣,都是與生俱來的能帶給我們快樂的活動。

但是,要把進食的生理需求轉換成心流體驗,我們必須先注意自己吃下去的東西。

如果是客人把主人精心準備的食物囫圇下肚,不知其味,主人一定會覺得很意外,恐怕也很受挫。這是麻木不仁,也是浪費了寶貴的體驗機會。

培養對食物的品味跟培養其他技巧是一樣的,需要投注大量精神能量。

懂得享受吃的樂趣的人,會不自覺的學習這種烹調方法,並樂於瞭解它的歷史和特色,沉浸在這個享受的過程中。

發揮身體感官的心流體驗,就能產生積極的情緒,不需要特殊才能,也不用花什麼錢,只要好好運用控制意識,集中注意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開發自己過去忽略的體能,大大改善生活的品質。

心流之第六章:思維之樂

敬請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