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汉人,却甘当满清鹰犬,利刃之下,有多少冤魂嗟叹


身为汉人,却甘当满清鹰犬,利刃之下,有多少冤魂嗟叹

李成栋画像

李成栋,字廷桢,号虎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明末清初武将。早年参加李自成农民起义,后来投降明朝,擢升总兵,守卫徐州。弘光元年(1645年)率领部下投降清朝,和清军一起攻克江南、福建、广东。清廷授以提督。后起兵反清,迎南明永历帝于肇庆。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围攻信丰,战败溺死。在甘做清廷鹰犬期间,身为汉人的他,一手制造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两场屠杀。

扬州十日。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直至扬州。南明降将李成栋,率清兵包围扬州城,史可法急令各镇赴援,均无响应。四月十九日,扬州被清水陆各军重围。守将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时,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扬州告急,四月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轰击扬州城,形势危急,史可法用血书告急朝廷,未得回音。南明的各镇兵马不听史可法调度,史可法决定抗战到底,以死报国。

当时,清军至少有十万人,扬州守兵仅万余人。多铎派明降将李成栋劝降,后多尔衮致书诱降,史可法回信拒绝投降。史可法说:

“我为朝廷首辅,岂肯反面事人?”后多铎亲自出马,连发五封书信,史可法不启封便付之一炬。其后一气写下了五封遗书,除一致豫亲王多铎,其余是给母亲、夫人、叔父、兄弟的,二十一日又写遗书给母亲和夫人:“……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二十五日终因弹尽粮绝,城陷。史可法欲以佩刀自杀,部属强行夺过佩刀,拥其走入小东门,清军迎面而来,史可法大呼:“我史督师也!可引见汝兵主。”多铎以宾礼相待,口称先生,当面劝降,许以高官厚禄。史可法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后壮烈就义,终年45岁。

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戮,仅被僧人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伴随着屠杀和纵火的同时,强x也不断发生。扬州十日时抗拒清军蹂躏而被害妇女,按照满清地方志统计为100多人。这个数字,不包括被掠夺走的成千上万妇女。顺治二年(1645年)十一月十五日,扬州十日的刽子手豫亲王多铎,将掠夺的

“才貌超群汉女人一百零三”,奉献给清朝统治者。顺治帝获得十名,摄政王多尔衮获得三名,辅政郑亲王济尔哈朗三名,肃亲王豪格等各二名,英郡王阿济格等各一名。


身为汉人,却甘当满清鹰犬,利刃之下,有多少冤魂嗟叹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屠杀的事件。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带领嘉定官民起义反清,清廷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攻打嘉定。嘉定城破,李成栋下令屠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 妇女们惨遭玷污。如遇抵抗,即行屠戮。一天内约有三万多人遇害。李成栋随后率军离开了嘉定城。

然而嘉定城的劫难才刚刚开始。李成栋大屠杀三天后,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他们回城后在义士朱瑛的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朱瑛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反屠杀运动,处死了归降清军的汉奸和清军委派的官吏。李成栋知道后,又领着军士直杀入城里,把许多还在睡梦中的居民杀害,然后放火焚烧,嘉定又惨遭“二屠”。

二十多天后,南明将军吴之番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不久,李成栋整军反扑,把吴之番麾下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是为“嘉定三屠”。


身为汉人,却甘当满清鹰犬,利刃之下,有多少冤魂嗟叹

嘉定三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