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企业里很少见到50岁以上的员工?

零依米


现在的企业,对自身没有技术特長的,50岁以上的,谁会来招呀,不管任何企业,包括私营企业,都不会招的,现今社会,满大街都是没有工作的,大学毕业的,找不到工作岗位,下岗失业人员,50岁以上老企业失业下岗人员,农民工进城打工人员等等,可以说我国目前失业人员非常多,还不括,经营小微企业,开店摆摊人员,可以说没有工作的人,非常多呀!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引起重视了,这是国家稳定重要因素,要拿出解决办法来,这是民生大问题!!!!


用户1164401156997


各企业的情况不同。但我所在的企业,现在整幢办公楼总共有100多号人来说吧。超过五十岁的员工还真的不多。粗略计算,大概在10%的样子。而且包括老板在内。 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 提前退休

和我一个办公室的张姐,马上就要退休了。她今年才46岁。之所以能提前退休,原因是她进公司后,先在工地上工作了十多年。 而我们企业,是重工业企业,这种企业有政策,改制前,在工地上连续工作满8年就能提前退休。 她说,今年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也做得厌了。所以退休后,不打算再继续做下去了。也好趁着轻松的时间去走走看看。

2、 年轻就是资本

公司的领导,很喜欢进行创新。比如,驻外几个办事处的负责人都是30多岁的人。有个别还是90后。这不得不让我佩服老板的格局和胆量。 但老板也是他细心的一面,每当办公室新人进行的最后一轮面试,都是老板亲自面试。 而且需要他同意后,才能进入公司工作。同时还要求人资部每年都要努力招聘新人,给公司不断输入新鲜血液。 老板还说要让他们发挥出年轻人的特点。无畏、勇敢、执着、向上、乐观的态度。这种氛围也会影响大家,让公司朝气蓬勃,更有活力,也更有激情。

3、 总结一下

一般公司都有相关制度规定:除了特殊岗位的人外,一般退休人员不得离任、返聘。这是希望人退休了,把位置空出来,给新人去做。 让新人们在新的位置上,以不同的眼光去看问题,去创新,从而让公司能持续创新,越来越好。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更好的明天03


关于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去想一下,你在哪些地方能见到50岁以上的员工。

1.50岁以上的女员工。把女性员工挑出来说是因为一般女性过了50岁就退休了,这些员工一般是极少数的存在,最常见的就是保洁,其次就是一些出账会计等。其他的一些岗位是比较难以见到了。

2.国有企业。50岁以上的男性能继续工作的一般最多的就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年龄大的就是混混资历,不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也不需要害怕被淘汰。在人生工作的最后一段时光消磨时间。

3.农民工。新一代的农村年轻人愿意干农民工的已经屈指可数,更多的宁愿选择外卖员或者电子厂。但是工地上的活总要有人干,老一辈的人又不会什么新手艺,就只能在工地继续出卖劳动力。

当然还有一些诸如临时工、保安等工作,其实从侧面体现的也是当下的现状,欧美企业和私营企业需要的是创新和改革,需要有新的血液和力量来充实自己。而面积上到50岁的人大多数想着就是平稳退休,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现象。


请叫我拉面桑


50岁以上的员工在国企或者事业单位其实挺多,但私企是确实少见,

1.大部分普通员工年龄都不会超过40。

2.50岁以上还在私企的,要么就是管理层,要么就是资深专家,而这类人能占的编制人数本来就很少,企业是不会新招50岁以上的基层员工的。

从“40岁中年危机”到“35岁以上没人要”,职场发展危机是所有人绕不开的一个血淋淋的命题。

为什么30多岁的员工,这么不招待见?裁员,首当其冲是这批人;求职碰壁,不要的也是这批人?明明要经验有经验,要技能有技能。部分求职不易的员工,可能以下的特点影响了招聘者的刻板印象,导致现在30多岁求职员工越来越难。

1.性价比不高30多岁的员工,经济压力不小,待遇要求不低,大部分人也有个“主管”“经理”之类的title,对于平薪或者降薪的接受度是很低的。然而许多人的工作成效并没有达到工资的要求,对于老板来说,性价比不够高。如果不是技术壁垒太高的岗位,同样一笔钱能多招两个小年轻干活。

2.家庭多事,工作之外分心不少这里的“多事”,其实是30岁后大部分人都要面临的人生种种艰难,照顾孩子,照顾老人,东奔西跑各种事情,一旦有问题就得需要请假。这在老板眼里是非常影响工作效率的。

3.老油条部分老员工往往在一家公司待了很长时间,更容易因为在职时间长,有资历,变成职场老油条,擅长钻制度空子,懒散,不好革新但又难以管理。这类人如果很多的话,对于企业发展有极大不利,企业失去了新鲜血液,迟早会下滑。

4.干劲不足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员工少拿钱,多干活,让老板觉得物有所值。年轻人正处在职业上升期,更乐于接受加班,出差等工作,而老员工在冲劲干劲上比不上年轻人,身体各方面却已经开始慢慢下滑。

归根到底所有的原因,其实就是老板需要衡量投入产出比,高薪资能够获得高回报,以上的一些客观情况,影响了企业对于30+求职者录用的判定。

朋友在一家外企,他的大领导已过50,但依然身居公司技术要位,思维敏捷,做事周全,决策果断,不停学习新进技术。年龄的危机并没有为他蒙上风尘,反而在日益成熟后成为更精进的技术专家。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职业危机是可以度过的,但,你需要提前做好许多准备来帮助自己破局!

关注前程无忧,收获职场干货,陪你走过求职路!


祝你前程无忧


为什么企业里很少见到50岁以上的员工?

我是大胖职场术,每天都会回答职场相关问题,相互关注,共同成长。

首先这个问题很好理解,50岁以上的员工在企业的确很少见了。就算有,大部份也是管理层领导。以普通员工为例,为什么50岁以上员工少,这里有几个点可以分析一下。让原因更具体化。

1、50岁是接近退休的年纪,企业往往不会招这样的员工,有特殊技能的除外。因为这样的员工无法为企业长期奋战,那就没有太大的培养价值了。做为替代性强的普通岗位完全可以招成长潜力更大的年轻人,当然,招管理层除外,年纪有可能是加分项。因为本身的能力和经验是可以带动企业发展的。

2、50岁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工作状态的,如果在一个企业干到了50岁,还是在基层碌碌无为,那能说明什么呢?也许就是没有上进心和能力不足的体现。很少人能够以这种状态干到退体,企业是要员工产生价值的,如果工作态度或者能力欠缺,可能被公司提前清退。所以也就很难看到50岁以上的普通员工的了。

3、50岁是燃烧过后的余灰,和年轻人比已经没有竞争力了。年轻的时候你不发光发热,体现自身价值,升职加薪往上爬。到了50岁再和年轻人比激情燃烧的岁月,不是有些可笑吗。年经就是本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年轻人可以更好的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成长上有无限可能。但是年纪大了,很多思维和习惯都定型了,可塑性也小了,身体和精力也比不上年轻人,所以在职场上,50以上的员工就很少见了。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各类招聘网站,35岁就是一个槛了。

我是大胖职场术,每天都会回答职场相关问题,相互关注,共同成长。


大胖职场术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本身是不成立的,也许,企业里没有60岁以上的员工比较符合实际,因为60岁都退休了,但50岁以上的员工还是有的。


之所以题主你会问这样的问题,大概是你根据个人的认知,觉得企业比较现实,对于年纪较大的员工、超过50岁的员工都不要了,全部都要年轻人。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雷哥认为:当然不是这样!因为,如果你的问题成立的话,那这个社会上50岁以上的员工如何维持生计呢?难道都靠吃空气为生吗?很显然,这个逻辑完全是荒谬的。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当时40-49岁之间的人口占比达到了17.5%。而现在距离那次人口普查也过去了近10年,所以,这些40-50岁的人,现在都已经变成了50岁到60岁的人了。


如果这些在总人口占比之中达到17.5%的群体,都没有工作的话,那必将给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一直都保持较好的态势,失业人口占比也在可控范围。所以,这种企业里很少看到50岁以上员工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


当然,在职场之中,年纪较大的朋友,在求职上确实会有比较明显的劣势,在求职过程中也确实会受到年龄歧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放大到整个社会层面来看,50岁以上年龄偏大的人员,还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途径找到自己可以工作的职位和岗位。


特别是在国企之中,50岁以上的员工比比皆是,哪里会少见呢?他们在企业内部依旧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虽然知识水平可能跟不上行业和技术的发展,有所滞后,但丰富的工作经验、熟练的工作技能,都是他们在职场上独特的优势。所以,在国企之中,50岁以上的员工还是不少见的。


最后,还想补充一点,在一些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内部,确实会存在歧视年纪较大人员的情况,这是由于企业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年纪大的人,体力也好、精力也好,都会下降,在这种相对以体力工作为主的企业之中,确实会被排斥。


不过总体上来看,这只是很小的局部,决不能把这种局部的现象扩展到全局上来下结论,否则,就会得出以偏概全、盲人摸象般错误论断了。大家说呢?


我是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问答达人、问答青云计划获奖者【雪天惊雷】。如果我的观点对您有启发、有帮助,劳烦您点赞并关注我,雷哥将把职场干货与您分享到底,谢谢!


雪天惊雷


这个问题给社会提个醒?1、过去国企改革年龄大分流再就业了,一次性安置、内退、停薪留职、提前离岗、病退等等,那是过去私企比例很低,这些人大部分从事了服务行业,如保洁、保安等等,还有一部分在家,如大妈跳广场舞那么多,所以,工作岗位感觉年龄大的少了;2、而现在情况是较发达地区年轻人多,较落后地区年纪大的多,出现了地区就业年龄的不平衡,较落后地区的单位招聘年轻人很难,较发达地区年龄大的就业很难,这是一种新的矛盾产生;3、总的来看,5年后较发达地区招聘年轻人也要遇到问题,原因是人口增长下降,就业人口基本稳定,加之各地发展较快,如成都、武汉、重庆、西安、长沙、大连、青岛、郑州、昆明、贵阳等等吸纳大量年轻人,所以争夺年轻人是今后城市的后劲,随之就业人员今后50~60岁将大量在工作岗位上。


六里泉


50岁以上的年龄,对普通企业的女性来说,已经达到退休年龄,但对于男性而言,除了少数特殊行业外,则基本上接近退休年龄。然而,到了这一个年龄阶段,却往往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找工作非常艰难,即使已经身在企业之中,也需要担心职位竞争压力,除了部分国企及事业单位外,这个年龄段竞岗压力确实非常大,对普通企业,尤其是民企、外企,除非极少数特殊人才,则普遍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


郭施亮


就拿我们单位来说,年级上50了,你还在基层,日子就不好过了。公司不愿用你,你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年轻人也不必你差,给公司创造价值会必你高。年纪大了,身体不如年青人灵活,反应没年青人快。工伤事故比年青人几率大。这也是单位不愿用的重要原因


让科学走进生活


虽然说50岁的老员工是经验丰富,但由于岗位需求的劳动力和吃苦能力,老员工是跟不上节奏了的,只有50岁以下的青年,中年人多出现在每一个企业岗位,而且青年人有一种野心和不满足感,50岁的老员工也将面临着国家所说的岗位退休,忙碌了几十年,也该让自己的后半生享享清福,还有自己的儿女也长大了,儿女小时候自己没有足够的陪伴,只好等老了在陪伴了,父母都是无私奉献的对待自己的儿女,从未让自己的儿女受一点伤害,所以父母老了,儿女也该保护好自己的父母,你养我长大,我养你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