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機看新聞看到焦慮、失眠,華西心理專家說,麻煩你先把手機kuo到聽我說!

這張圖,是不是最近很多人的生活寫照?

刷手机看新闻看到焦虑、失眠,华西心理专家说,麻烦你先把手机kuo到听我说!

天天刷手機,看疫情的相關,

下面這些是不是很多人的心態寫照?

刷手机看新闻看到焦虑、失眠,华西心理专家说,麻烦你先把手机kuo到听我说!
刷手机看新闻看到焦虑、失眠,华西心理专家说,麻烦你先把手机kuo到听我说!刷手机看新闻看到焦虑、失眠,华西心理专家说,麻烦你先把手机kuo到听我说!
刷手机看新闻看到焦虑、失眠,华西心理专家说,麻烦你先把手机kuo到听我说!

……

確實,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時,鋪天蓋地湧過來的信息會讓大家產生焦慮、恐懼,甚至出現一些身體上的症狀。

一邊覺得自己心態、狀態都不好,一邊又不曉得該咋個調節…哎!覺得自己也在遭了“情緒瘟疫”。

你們這些情緒和心理上的擔憂和焦慮,我們華西伊萬的專家真嘞都曉得!

因為,1月26日我們華西醫院就開通了"疫情專項心理干預諮詢

電話和網絡問診",來諮詢的朋友很多,所以非常清楚大家在焦啥子、在憂啥子,

下面,華西心理專家把這幾天大家心頭最惱火、最集中的問題打了個總,來給大家講一講,為啥會出現這些情緒和心理狀態的變化,又該怎麼調節這次疫情帶來的焦慮和恐懼!

刷手机看新闻看到焦虑、失眠,华西心理专家说,麻烦你先把手机kuo到听我说!

Part.1

突然而至的疫情,

給普通人的心理帶來哪些影響?

不管是對疫情的擔憂、焦慮、還是恐懼,甚至憤怒,在我們專nie人士看來,這都是“應激心理”的表現

01 什麼是應激

當危機事件發生時,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應激”,指一些完全不可預料的事情發生,應激不僅可能持續一天兩天,甚至還可能存續幾個星期或更長時間。

在應激狀態下人會有一些情緒反應,特別是一些負性情緒,比如焦慮、擔心、害怕,吃飯和睡覺不安穩,整天拿起手機翻,頻繁瀏覽朋友圈、微博,看看哪個省的數據又上升了,哪個地方缺物資了……尤其看到一些負面信息的時候,搞得來晚上睡不戳、白天沒精神、飯也不咋個吃得下去。

02 應激狀態下的心理行為反應

剛才講的都是很多人處於應激狀態下的一些基本表現,具體來說,每個人在應激狀態下,會表現出與平常不同的心理行為反應,大致可分為情緒方面、軀體方面、認知方面、行為方面。

下面是具體的表現,你們看哈有沒有中招的?

情緒方面

▪ 無法控制的緊張、恐懼,很害怕遭傳染;

▪ 抱怨和憤怒:“為啥子不早點控制傳染源,早點封城?”、“為啥子一定要戴口罩?”,“為啥子確診了的人還要到處走?”……尤其在面對一些負面信息很容易毛;

▪ 看到確診和疑似人數的增加,會感到無助無望,情緒不穩定;

▪ 一天到晚都毛焦火辣的,容易遭激怒,對待別個沒有耐心。

軀體

方面

▪ 出現輕微的胸悶,氣短,胸痛,食慾下降,腹脹,腹部不適,腹瀉,尿頻,出汗,肌肉緊張,發抖,感覺沒的啥子力氣;

▪ 頭痛、心慌、心悸等;睡眠差,具體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淺、早醒、多夢且多噩夢;

▪ 甚至會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體溫升高等情況。

ps:這些都可能是應激狀態下出現的軀體反應,尤其一些人體溫升高,不一定是感染新型肺炎的表現,而是心理情緒引起的。

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一些病人出院時害怕疾病沒有完全治好,回去傳染給家人,因此而過度緊張,讓本來已降下來的體溫又升高了,反而達不到出院的標準。

這也就更加證明了在應激之下會出現軀體的變化,而過度的應激反應,還會給身體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所以,在應激狀態下,一定要注意調整心態。

認知方面

▪ 對身體的各種感覺與變化特別關注,稍微不舒服就覺得自己是不是遭了新型肺炎了!

▪ 對別人、對自己是否戴口罩、是否咳嗽等行為或症狀會在意;

▪ 容易把身體的各種不舒服跟“疫情”聯繫起來,甚至會變得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

行為方面

過於迴避一些信息或者場景,反覆去查看疫情的進展消息、測量體溫,相互支持或其他社交活動明顯減少,生活懶散,懶言少語,做事變得衝動、莽撞,手足無措,坐立不安等。

03 如何調整

1 接受現實

調整作息,保證飲食和充足的睡眠,提高機體免疫力。

不要一直去qio疫情的相關信息,可以設定了解疫情的次數和時間,免得心頭一直處於恐慌狀態。

你想,你焦慮過了頭導致體溫升高,還不是要切醫院啊,給自己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嗦?!

2 學會識別自己情緒上的不適變化

當出現一些過度焦慮情緒時,完全可以表達出來,跟家人、朋友多聊聊,有助於負性情緒的緩解。

3 適當轉移注意力,調整情緒,

避免長期陷入焦慮緊張

好生上班,好生學習!

休息時看喜劇電影,唱唱歌,聽聽音樂,做做運動等,這些都能有效轉移注意力,調整情緒。

如果負性情緒不能自我調整時,可以向專業人士傾訴。

4 適當的網絡隔離

如果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確實狀態不好,看到這些信息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應該要適當與網絡隔離

也就是喊你要把手機kuo到!少耍!

5 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

關注官方信息,以官方發佈的疫情信息、防控指南為準,避免信息過量、信息之間相互矛盾而加重恐懼和焦慮情緒。

不要lao起半截就開跑,即使分辨不到信息的真假,至少不要去傳播這些你自己都覺得拿不準的信息!

Part.2

關於恐慌和焦慮情緒的Q&A

下面是這段時間我們醫生在做心理諮詢時,大家問得最多的跟疫情有關的3個心理問題!

Q

聽到疫情就覺得緊張、煩躁,是不是心理出問題了?

醫生:不管是聽到,還是看到相關的信息,出現緊張、煩躁的情緒是因為很多消息是不想聽、不想看,但卻在重複出現,而且這些消息很可能與我們的內心需求相沖突。此外,還有一種就是因為這些消息太多,無法辨別真偽,影響了自己的判斷力。

那麼,在面對各種信息尤其是負面信息湧來且無法分辨時,先確認一下來源,多渠道搜索一下是否是謠言,無法確認時乾脆就不理嘛!

如果這些信息讓自己緊張、煩躁,更撇脫的是乾脆不看!

每天適度地與信息隔離,是可以有效調整自己情緒的好辦法。

還是那句話,把手機kuo到!

Q

最近每晚都有些失眠,還總有種莫名的緊張感怎麼辦?

醫生:要分析一下失眠和緊張的原因。

1)如果是因為疫情而緊張睡不戳,可以做一下睡前放鬆訓練:

呼吸訓練:深吸氣(腹式呼吸)5秒,保持5秒鐘,再慢慢呼氣。訓練5分鐘左右。

2)心頭mei一哈擔心的事情到底是啥子?是擔心自己得病?還是說擔心被別個傳染?

採用觸底法幫助睡眠。感覺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很簡單,也就是你乾脆把事情先想到最壞,再想解決方案,把事情想抻頭、想透徹。

3)如果還是莫法緩解失眠的問題,那你最好還是找專業醫生幫忙。

Q

看見每個人都著戴口罩,平時熱鬧的街道現在空空蕩蕩就感到莫名的壓力,該怎麼辦?

醫生:安利大家四種調整視覺感受的方法,可以很好嘞減壓。

首先,暗示自己,要用眼睛去發現、用視覺去感知美好的事情。特別是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更需要記得去反覆暗示自己。不要小看了暗示的作用哈,比如你最近因為失敗而懷疑自己的能力時,反而要每天暗示自己其實很很不錯,長期這樣堅持暗示,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第二,在空閒的時候,整理存在電腦或者手機裡的照片。每天整理一部分,可以邊整理邊與家人一起回憶旅遊的事情,還可以做成照片集,分享給熟悉的人。

第三,收拾屋頭。比如把亂糟糟的書架整理了,把亂七八糟的電腦桌面整理了,把手機裡垃圾廣告刪了……利用空閒時間讓家裡、手機、電腦變得清爽。

第四,把小事變成風景。比如可以關注家裡的植物,甚至可以種一顆小草,觀察每天的變化。這個辦法尤其安利給家裡有小朋友的,畢竟最近娃兒也不能出去耍,和小朋友一起種植物,是很好的親子互動,也是緩解自己壓力的好方法。

-----以下是福利-----

福利

1 《新型冠狀病毒大眾心理防護手冊》免費領

這本書我們要強力安利給大家,

這是為幫助大家緩解心理壓力,我們華西伊萬出嘞《新型冠狀病毒大眾心理防護手冊》電子書,也是全國第一本針對本次疫情推出的心理防護讀物。

刷手机看新闻看到焦虑、失眠,华西心理专家说,麻烦你先把手机kuo到听我说!

書裡面沒有高大上的心理專nie用語,而是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告訴大家一些實用的知識,所有問題來自華西醫院心理支持熱線中大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簡單、明瞭、值得擁有!

點擊該鏈接下載:

http://www.wchscu.cn/detail/50634.html

下載免費!免費!免費!重要事情說三遍!

福利

2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身心健康評估》免費做

同樣免費!免費!免費!

刷手机看新闻看到焦虑、失眠,华西心理专家说,麻烦你先把手机kuo到听我说!
刷手机看新闻看到焦虑、失眠,华西心理专家说,麻烦你先把手机kuo到听我说!

稿件整理:華西醫院新型冠狀病肺炎科普小分隊·華西臨床醫學院薛紹龍、譚松濤、李欣橦,張夢婷、張靖旋、李雯斐、王丁丁同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