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民族汽车的NO.1,最有可能突围成世界品牌?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奇瑞?

车市风云11


靠水军,靠外壳、内饰和配置一定能成世界品牌,再加大屏,有望成为宇宙飞船


雲飛揚89334961


在汽车的世界中,有德国的奔驰、宝马、奥迪三足鼎立,在日本也有丰田、本田、日产的三强之争,似乎这种“三巨头”的组成形式才最能代表汽车强国的形象。而在近些年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中国,论影响力与硬实力,最有可能成为三巨头企业的是长安、吉利和长城。


1、

是销量让他们成为了中国的三巨头


首先,为什么是长安、吉利、长城这三家企业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强大的销量支撑是必须的,因为看2017年1-11月的销量数据来看,只有这三家企业全年的累计销量已达成或有望达成突破百万销量的大关。

吉利1-11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超过六成,已经提前完成年销百万目标,是三大品牌里冲劲最足的。

长城品牌同比变化不大,但要知道,同集团的WEY品牌11月份销量突破2万,累计销量突破6万,意味着长城汽车今年完成百万年销问题也不大。

长安同比小幅下滑更多是转型阵痛,更何况下表也没有加上长安商用销量,去年,长安集团(包括乘用商用)总销量可是达到了306万辆,冠绝本土车企。

2、

世界级的车企年销量300万起


在汽车这个尤其强调密集资金和规模的行业,这三家中国品牌有了和世界级车企掰掰腕子的初步底气。一般来讲,世界级车企的规模在300万辆年销以上。大众集团在2016年的全年销量分别为599万辆,而丰田集团(包括雷克萨斯、大发、日野等品牌)2016年度全球销量为1009.1万辆。

3、

长安汽车

没有国际市场,但在国内市场十分强大


长安一直被称为中国车企老大哥,和其可追溯到100多年前,尤其是兵工厂历史有关。这种形象也确实符合长安发展步调,稳扎稳打,乘用商用并举,乘用车部分也是轿车SUV两条腿走路。尤其是发动机、整车NVH,还有新能源领域都有丰富的技术积累。但长安问题也很明显,一是过于保守的经营策略,导致在产品、营销等多方面不能适应现在的年轻消费者。上半年的“智色双旋”口号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二是长安产品并没有大规模输出到国际市场。即便是三大央企合作的尝试,其实更多的是依赖长安。

4、

吉利汽车

世界范围内都有吉利的版图,规划做的很明确

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吉利也已经开始早早布局,从收购沃尔沃、宝腾、莲花,再到合资生产英国出租车,吉利版图已经不小,沃尔沃覆盖欧洲和北美市场、宝腾可以引入吉利车型主攻东南亚。新创立的领克自然而然的定位在世界品牌上。可以说,这三家企业吉利对于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是最早就有野心的。

5、

长城汽车

高端品牌销量喜人,但是只走SUV的路线终归太窄

或许是民营或者是老板魏建军的个人风格,长城步子一直迈得很大,十分果敢的切入SUV市场,到放弃轿车业务,再到推出中国豪华SUV。同时,长城集团还有完善的海外销售部分,其产品也在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受到欢迎。但是,长城的问题也很明显,聚焦SUV带来的不仅仅是轿车板块的空缺,同时也是基础技术积累的不足。SUV车型的油耗相对较高,在节能减排大趋势下,长城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6、

想成为世界级品牌依然任重道远


下图是英国最大的经销商制作的,2016年世界范围各个国家汽车销量,占据领导地位的品牌汇总。丰田在49个国家都居于领先,中国品牌在世界市场面前,毫无疑问还是小学生。虽然领克、WEY和红旗这样的豪华品牌,但中国消费者仍然很难选择超过20万的中国品牌车,更别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消费者了。

总结

曾经也是主打中低端车型的现代汽车,也有属于自己的高端品牌-捷恩斯,虽然暂时还并没有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但是他们的产品还是颇受好评的。中国汽车需要努力的方向,一定是提高新能源、轻量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力量。


鑫唠车


长城,长安,奇瑞,吉利,比亚迪,一个个来说:

吉利,营销做的最好,车子比较贴合老百姓痛点,前景比较好。但最近强推三缸,老百姓接受度是个问题。

奇瑞,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技术可以,但营销太次(不光是营销手段,还有牌子太杂)

长安,最近比较火爆,车型也不错,配置价格比稍差(相对吉利来说)

长城,偏科严重,只发展suv,还有就是产品线太杂,同一个配置有多款车型,有点乱,需要明确下定位,缩小产品线。

比亚迪,新能源发展较好,近几年车型越来越好,质量尚可,但不突出。另外新能源车也就罢了,燃油车价格偏高,丢失了F3性价比的特色。

综合来说,我个人认为比亚迪和吉利有希望,长安好好研究下市场也有希望,奇瑞和长城需要在精简下。


天府大辣椒


正向发展代表:奇瑞、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

本文名次不分先后,只是讨论正向研发,本人奇瑞瑞虎车主!

毫无疑问,上述五家中国品牌,近年来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汽车品牌发展壮大的希望。尤其是,这四家品牌已经开始注重原创精神对品牌口碑的巨大提升作用。

奇瑞,以艾瑞泽、瑞虎为代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常青产品谱系。虽然整体产品阵营不算强大,销量表现一般,但在瑞虎和艾瑞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奇瑞在正向研发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

吉利,毫无疑问,吉利近两年来的表现让整个中国品牌阵营为之一振。从吉利博瑞到博越,吉利展现出了极高的原创精神。虽然品牌溢价的道路非常坎坷,但吉利表现出了对汽车市场的尊重。唯一的一点,吉利博越不应该在中国品牌内部拉响价格战,廉价策略目前在中国品牌内部大行其道,大家都在比谁更便宜。看似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实际上,在汽车产销的硬成本之下,车企要想保住利润率,越低的价格意味着含金量更低的用料。一份价钱一分货的道理,从古至今,没有例外。

长城,一直是SUV市场的销量冠军。虽然在核心的动力总成研发上没有起色,但依靠出色的设计能力和强大的用户口碑,长城的SUV型谱越来越壮大,从H1、H2到H6车系,再到H7,长城可以说是中国品牌中,各个车型都做到了常青。唯一的遗憾,作为中国品牌冲高的先驱者,H8、H9以失败告终。魏建军也坦言H8“确实是失败了”。不过从中国品牌正向突围的革命之路看来,H8、H9的失败不会是白白的失败,它们可以给后来的吉利、长安做一个很好的参照。

长安,近年来,从CS系列开始,长安开始摆脱以往山寨习气,逐渐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自身特色。而35、75系列的热销也很好的证明了长安在产品力上已颇有建树。在火爆的MPV领域,长安推出了欧尚品牌,也取得了不俗的销量。这说明一个简答的道理:群众口碑做起来后,你推出什么产品都会受热捧。

比亚迪,最近争议最多的莫过于它。比亚迪秦的续航里程严重缩水,南京比亚迪经销商店总悬梁自尽,糟糕的产品品控,骗取国家新能源补贴。这些关键词,已经成为了比亚迪挥之不去的标签。究其根本,比亚迪的心思根本不在造车上,汽车工业讲究的是扎实的技术积累,孜孜不停的产品改进,而非是天天喊的“弯道超车”。王传福以一句“我们用13年的时间超越了西方130年的汽车历程”让台下的粉丝们热泪盈眶,笔者感到震惊的是,这都什么年代了,信息高速互通的当下,一个车企领导人还敢这样大言不惭?比亚迪超越西方130年的是什么呢?是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底盘技术、内饰设计做工、汽车智能互联,还是模块化生产线?有人会说是电池技术,如果这样说,宝马i系列、特斯拉、雷克萨斯、丰田又置于何地呢?


网红最新动向


论技术比亚迪躺赢

论营销吉利无敌

论市场把握长城最强

论集团实力长安不弱

就看消费者最终如何选择了。

奇瑞?不提也罢,三年内必死


众泰卷尺事业部总经理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但可能不同人会有些不同的看法,比如说吉利胜在全面均衡和国内外布局,长城胜在SUV,比亚迪在新能源板块更为突出,所以需要借助一些客观实际的数据和事实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明确一个观点,问题列的几个品牌都是中国汽车品牌中的佼佼者。但吉利无疑是其中的第一并且也是最有可能突围成为世界品牌的。

第一从最直观的销量上的对比。直接上9月份乘联会最新发布的销量。

从中可以清晰发现,1-9月吉利汽车以90多万辆的销量排名第四,是唯一在汽车行业第一阵营的民族品牌,长城以近60万的销量排名第七;长安汽车以50多万的销量位居第十一,其余比亚迪、奇瑞等品牌未能上榜。

第二从企业的营收规模和利润上来说,基本和销量排名相当。

2018年世界500强排名显示,吉利排名267位,是入围世界500强中国车企中唯一的民营汽车品牌,且排名上升是相对最快的。而长城、奇瑞、比亚迪等未能排进榜单。

营收规模和利润意味着汽车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支撑,也是非常关键的数据。

其他各种外围数据和体系支撑方面。比如4S店等销售渠道、营销等基本和销量排名是相对应的。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的整体布局和海外市场。各汽车品牌都基本有海外布局和合作,都有一些海外工厂和销量,但吉利是其中最突出的,也是最有可能成为世界品牌的。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也正是借此,吉利完成了一次跨越,事实上,沃尔沃近几年发展也挺不错,全球销量连续6年正增长。但你认为吉利只有沃尔沃,那就真是out了。大家较熟知的吉利是奔驰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还收购了众多包括宝腾、路特斯、伦敦电动汽车等的汽车品牌,还创立了定位全球品牌领克(长城有WEY)。

其余长安、长城、比亚迪、奇瑞等都有合作,不过更多的是合资合作,比如长安福特等,如长城与宝马合作的光束,真正完整收购海外品牌很少,像吉利这样完整的海外品牌布局的很少。

然后,再总结下观点,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奇瑞等都是中国汽车品牌中的佼佼者,但吉利无疑是其中领头羊,且是最有可能成为世界汽车品牌的。正如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所说的“让中国车跑遍世界”。

虽然目前中国汽车品牌相比日本的丰田、本田,德国的大众等差距依然较大,也有这样那样的一些不足,但相比他们百年的积淀,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真正也就几十年时间,在外资和合资品牌的夹缝中成长尤为不易。大国强国必然有自己强大的汽车工业,相信未来中国必然会成长起一批真正有全球影响力的民族汽车品牌。


车市风云11


未来是智能化的天下,比亚迪掌握着全部核心技术,而且是唯一掌握IGBT和三电的企业,就像智能手机的高通和谷歌一样,有着绝对的支配地位


鬼骨头汤


国企肯定不会倒,民企看风向,长城一条腿地方国企奇瑞比较危险,吉利长安联合比较保险!


男人活着就是为了她


比亚迪汉dm/汉EV,我的下一辆车!




薛哥888888


比亚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