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嚴重的拖延症,怎麼辦?

若夢聆聽


首先問問自己,通過拖延我得到了什麼?

再來問問自己,有沒有其它方法能夠得到這個好處?

當你能夠通過其它方法得到同樣好處的時候,你就不會在這一件事情上拖延了。

其實我們並非對時間進行管理,而是要對自己的性格和習慣進行管理。當你意識到自己有嚴重的拖延症的時候,當你想試著去改變的時候,那麼接下來你就應該現在立刻馬上去改變這個一直以來的習慣。

如果你不想遲到,那麼你嘗試著在鬧鈴剛響起的時候馬上起床。

如果你不想掛科,現在,立刻,馬上看筆記準備複習資料。記住,一杯水的時間也不要耽誤。

不要試圖依靠別人給自己治拖延症,你要靠的只有你自己。

改變一個長期以來的習慣會很難,學會對自己狠一點更狠一點。

當你在試圖求助如何改變的時候,其實你現在,立刻,馬上都可以改變你的很多習慣。


一隻貪玩的小貓


我也是一個嚴重的拖延症,每次做事情都喜歡一拖再拖,一直拖到客戶催著我才去做事。我現在解決這個辦法就是設制鬧鐘,為每件事設鬧鐘,這個看起來雖然很麻煩,但是對我還是有些效果的。其實我也很是苦惱,但是沒辦法,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希望我這個土方法能對你起作用。


廬陵民俗攝影師海明


同感!我原來也有非常嚴重的拖延症,不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去行動的。

所以遇到事情就退縮,打退堂鼓,被逼到非做不可的地步,也因為這個,錯過了好幾次機會 ,還受到過好幾回批評,最嚴重的一次還差點誤了大事。也正因為有過這樣的經歷,所以下定決心,必須改掉這個壞習慣。

開始強迫自己,立即馬上行動,先從小事做起,每天按時起床,定著鬧鐘,不再從五點拖到七點。就這樣一直堅持到現在,不過現在已經養成習慣,不用鬧鐘了。

調整心態,不再怕事情麻煩,而是把事情計劃,分開時間段,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就像是把目標分解開,一點一點做完,這樣沒有壓力感。養成了一個目標變成一個個小目標去做,這樣輕鬆也好做。

所以,拖延症並不可怕,一定要先從自身做起,想法改變,方法適合,然後就是馬上行動起來,直到成為習慣就好!


Lsm開心就好


有嚴重的拖延症並不可怕,只要採取有效的措施,拖延症是可以克服的。首先,解決認知問題。直面現實,不迴避問題,承認自己的缺點,承認自己之所以拖延是因為自己時間觀念不強且沒能把握好時間節奏,並堅信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克服拖延症。第二,給自己設定任務時間目標,先從生活小事做起,先易後難。比如出門前梳妝打扮,之前要1個小時,但正常情況下只需20分鐘,你不可能一步提速到位,但可小步快跑多步到位,一次提速5分鐘,保持幾天再提速5分鐘,這樣堅持若干天就達到目標。第三,日清日結,今日事今日畢,不要隨意拖到第二天。第四,把任務分解落實到時間刻度上。比如一件任務需要一個月完成,那麼須細化到周任務,日任務,每日任務需幾小時完成,精確到小時進度,雷打不動,如果確因其他事情耽擱了,一定在當日或次日補足跟上進度。第五,給自己制定獎懲制度,請家人或好友監督執行。比如,設定獎懲列表張貼牆上,按時完成貼一面小紅旗,連續3次小紅旗獲得家人或朋友口頭表揚,拖延一次貼黃牌,連續三張黃牌懲罰自己面壁思過30分鐘。交保證金給家人或朋友,每日檢視,每拖延一次扣保證金50元用來請客或發紅包,每次按時完成,家人給次點贊併發紅包獎勵,或自己獎勵看場電影,堅持得越久就越是重獎,堅持到半年可以獎勵一次旅遊。


楊勇5338


和很多拖延者一樣,題主心中應該也存在著這樣一個等式:表現=能力=個人價值觀,這個等式的前提是三個假設:

(1)我做的事情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

(2)我的能力水平決定了我作為一個人所具有的價值——也就是說,我的能力越強,我的自我價值感越高

(3)我做的事情反映了我的個人價值

按照這個邏輯,一個人的表現如何成了衡量TA的唯一標準,而其他方面往往被忽略了。出色的表現意味著一個出色的人;平庸的表現意味著一個平庸的人。比如對正要準備考試的學生來說,好好複習拿一個90+,就代表著TA是一個能力不錯的學生;相反,如果TA在努力背書之後卻只考了個70分,那麼這可能意味著TA是一個做不成事情的人!於是,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噩夢:“如果我付出所有努力,而GPA還是很糟糕的話,我覺得我可能會受不了。”此時,拖延變成了一個“可靠的幫手”,用以打斷能力與表現間的等號。

人們通過拖延來安慰自己,讓自己相信他們的能力要大於其表現。他們甚至還維護著這樣一種信念:“我的潛在能力是出色的、不可限量的”。通過拖延,你永遠不會逼著自己去面對,自己的能力極限在哪裡。

當你拖延時,你在害怕什麼?

拖著不盡早複習,不是真的沒時間,而是因為害怕能力不足,至少得不了高分的時候還可以歸咎於沒有好好複習。

拖著不開始健身,除了懶,還有怕健身之後身材還是臃腫得一塌糊塗,如果不開始,你還能繼續幻想。

拖著不結束一段糟糕的戀情,不是那個人還讓你多留戀,因為害怕面對改變,所以逃避生活的挑戰,甚至對所有需要自己獨立完成的事情都推脫了事。

拖著不做上級佈置的任務,是真的做不到嗎,還是因為討厭被上級掌控,怕任務完成得越好,自己越會被分配更多的工作。

你的拖延,本身就是在幫你找藉口。

你在害怕,你怕努力過後依然失敗,也怕萬一成功不勝高寒;你怕一成不變喪失興趣,也怕革故鼎新帶來挑戰;你怕一己之力難以應付,也怕受人控制喪失自由。

如何與拖延作戰?

明確的目標和可行的計劃是最有力的的作戰武器。拖延者在目標設定上幾乎都存在困難,這一點可能並不明顯,因為表面上看來有些拖延者一直在忙著設定和重新設定目標,但是這些目標往往都模稜兩可,含糊不清,比如“今天我得做掉一些事”;或者目標太大,過於雄心勃勃,比如“我想在這個領域裡做到第一”。然而這樣不太具有操作性的目標實際上更容易引發拖延的問題。你把自己的目標看得太過宏觀,以至於阻礙了自己的進程。

看你的目標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這樣一個目標需要具有以下特徵:

△ 可觀察性。想象有一臺攝像機正在記錄你的所作所為,如果你的目標真的具有可操作性,那麼你就應該能夠將你完成目標的行為拍攝下來。比如,拖延者經常會想,“在處理這些工作時我希望自己不要那麼驚慌失措。”這是一個可以理解的願望,但並不具有可操作性。攝像機怎樣記錄你的驚慌失措呢?最好把它改得更加具體,選一件你推著沒做的事,然後以某個行為來界定它們是否被順利完成。“我要寫完我的簡歷,並把它投出去。”“我要看完這本書的第一章。”攝像機能記錄你按了“發送”,也能記錄你讀完一章後合上書本;這時,你完成了一個目標,就很可能會“不再那麼驚慌失措”了。

△ 具體性和特殊性。今天起床,你決定:“我想重新規劃我的生活。”好的,然後這樣一個目標會被你從早唸到晚,從今天唸到明天,從這個月唸到下個月——因為它太模糊了,什麼才叫“重整”呢?是將壁櫥清理乾淨,還是僱一個清理專家?將你想要去的地方明確地標示出來,把你想做的事明確地記下來,這對你達到目標有好處。

△ 能被分解成幾個小的步驟,第一步可以在五分鐘內被完成。拖延者往往有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因為他們想問題的時候往往過於理想化。一個什麼樣的目標既非常小,又能給你帶來進步感和成就感呢?例如,如果你設想的目標是重新裝修房子,那麼第一步目標可以是換一個沙發套。

Plan A:學會怎樣判斷時間

時間是拖延者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他們或者是被對事件的恐慌所佔據,或者在一個小時一個小時、一分鐘一分鐘地默數時間,或是假裝對時間漠不關心。拖延者在跟時間玩遊戲,並想要從中勝出,“今晚我想去看一場電影,這不影響我明天一早就拿出我的論文。”“時間總是有的,時間是主觀的感受而已。”他們跟時間的關係是一廂情願的,他們希望發現比客觀存在的時間更多的時間,彷彿時間可以被無線拉伸,而不是有限的。

當你想到即將到來的一週的時候,你知道自己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嗎?你是否意識到那些你曾經做出的承諾?你是否將你經常參加的一些活動(比如看新聞或者刷微博)安排進去了?這一週是否會有一些額外的事情會冒出來,比如外地的朋友來找你玩,或者一個週末的研討會?

非計劃的事情太多了,往往會把事先安排的滿滿當當的日程全都打亂。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利用這一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費奧博士提出了“非計劃”的概念,它是一個每週日程表,列出了所有你必須做的事情。你需要把你在接下來的一週內要做的可以預見的所有活動寫下來,注意是所有,事無鉅細,只要你知道它會發生,並把它記在相應的空格內——例如:一次午餐約見,週二中午12:00-13:30。如果你不能確切地預料到做事的時間,那就估計一下它所佔用的時間長度,在你可能會做這件事的那一天上標記出來。除此之外,還要將日常活動也標出來,比如每週外出採購或每週例會這種事。

上課和社交活動,身體鍛鍊,用餐,洗澡,購物,睡眠……不是要求你保證去做任何額外的事情,而是要求你確認在即將到來的一週裡已經安排好了哪些時間。

一位中學老師的“非計劃”日程表

從這張表格中,你可以瞭解自己有多少時間可以用於完成你的目標。這張“非計劃”表格為你現實了你可以利用的最大時間,其中的空格反映的是你沒有被安排掉的時間。當然,沒有人會把所有這些未安排掉的時間用於完成目標,但是“未列入”表格為你顯示了你一共有多少時間是可以利用的。

如果你計劃一週讀一本書,每天花兩個小時在這上面,但當你完成自己的“非計劃”日程表時,說不定你會發現你每天連一個小時都擠不出來!這時,你就需要合理地修改目標,或者修改日程表。

除了列日程表,還有一些常見的建議,可以提高你的定時能力,從而打敗拖延。學會利用零碎時間;預防意外干擾;找出自己狀態最佳的時間;甚至合理享受“自由”時間。許多拖延者不僅無法有效率地工作,甚至在放鬆娛樂上面也存在問題,你會覺得自己本應待在自習室做作業,所以在娛樂時也開心不起來;但是避免一切娛樂活動又是不可能的,你會千方百計地從工作時間裡竊取偷懶的時間。不妨直接在日程表上的自由時間上取出一段,專門用於娛樂玩耍,給自己放放鬆、加加油。

Plan B:利用你的身體減輕拖延

在拖延的時候,我們實際上失去了與最基礎的自我(我們的生理身體)的聯接。花一點時間培養自己良好的身體狀態,可以讓你更勇於面對那些被你延後的事情。照顧好你的身體並不會一夜之間醫治好你的拖延,但是卻可以讓你的身體和心靈更有平衡感,能讓你充滿能量,隨時可以開始去處理那些等著你去處理的事情。

在處理一件棘手的事情前先做一會運動。運動後,你的大腦能沐浴在更多的氧氣、營養因子中,在你鍛鍊後的一個小時左右你的頭腦會更加清醒。利用好這一點,運動完立刻去處理難題,你的效率會提高不少。另外,除了身體,你的大腦也需要運動。大腦在整個人生中都具有可塑性,你可以通過做一些挑戰大腦的謎題,或者通過學一門新的語言來讓你的大腦保持年輕。

此外,在你拖延的某個時刻,可能你的大腦偵測到了危險,拖延是你的本能反應和自我保護。很可能你的大腦遇到了麻煩,比如執行功能紊亂或者注意力缺失紊亂,所以才引起了拖三拉四的問題。例如,甲狀腺紊亂可能會導致能量低落和身體疲乏,這會使人無心做事,也不想採取任何行動。生理原因極有可能對拖延症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不要忽視它們,如果嚴重的拖延已經給你帶來了太多麻煩,那麼考慮一下醫療鑑定:藥物治療可能會有助於改善這些狀況,對改善拖延症也有好處。

參考文獻

[1] Burka, J. B., Yuen, L. M. (2009). 拖延心理學 (蔣永強, 陸正芳 譯). 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看看動畫


小時前

拖延症個人感覺就是自律性特別差!嚴於律己!自己從心裡面要改變自己!把自己的生活通過列表的形式寫出來!按時按量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規劃的任務!堅持一段時間!希望能幫助你!


一塊二硬幣79471702


其實拖延症是大部分人的通病,

拖延症者會千方百計的,

給自己拖延的行為找理由,

而內心卻非常空虛,沒有安全感,

他們很清楚知道拖延帶來的後果,

所以他們非常焦慮,或者慢慢產生抑鬱,

解決拖延症最有效的辦法,

就是從小做起,建立信心!

改變不是一簇而就,是在堅持中慢慢看到希望,

大家知道減肥的秘籍嗎?

不是你們想象中的鍛鍊,節食,嗑藥,

減肥的秘籍就是堅持,

在細節上堅持就會成功。

每天早上堅持早起床,就是解決拖延的好辦法!

你可能堅持不到10天,那麼能否堅持3天呢!

用階段性成功來鼓勵自己,

是你堅持下來最好的動力。

早晚洗漱,也可以作為解決拖延症的有力辦法,

只要在細節上堅持,持久,

才能在大環節上產生大觸動!

一個月後你看自己,

在拖延症上你就會有巨大的改變!


龍門飛漁


拖延症個人感覺就是自律性特別差!嚴於律己!自己從心裡面要改變自己!把自己的生活通過列表的形式寫出來!按時按量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規劃的任務!堅持一段時間!希望能幫助你!


新區一份子


拖延症是每個人都容易出現的問題,面對問題,我們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克服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何改變這個不好的習慣,那我們就要從現在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樹立今日事今日畢的良好思想,有計劃,有目標,循序漸進的努力完成每一件事情。還可以向比你優秀的學習,讓身邊的朋友監督你,所謂萬事開頭難,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一定要意志堅定不移,所有的拖延症都是因為自己不去做,不敢做,不想做,逃避問題所造成的,那麼你就要敢做,敢於面對問題,合理利用好時間,認認真真去克服困難。也只有這樣下定決心,痛改前非,才能立竿見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改掉自己的嚴重的拖延症。


阿雷生活記


其實拖延症是大部分人的通病,

拖延症者會千方百計的,

給自己拖延的行為找理由,

而內心卻非常空虛,沒有安全感,

他們很清楚知道拖延帶來的後果,

所以他們非常焦慮,或者慢慢產生抑鬱,

解決拖延症最有效的辦法,

就是從小做起,建立信心!

改變不是一簇而就,是在堅持中慢慢看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