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商家坐地起價2元的口罩賣到30元,合法的嗎?

超級錢吧


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安全,大家出門都帶上口罩吧。不良商家良知點吧!


竹紗


最近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大部分人已經回想起03年非典的情況,很多人開始購買口罩出門都要帶上。

而正是由於這種影響,導致很多不良商家開始出現瘋狂漲價,將幾元錢的口罩已經長了甚至10倍以上。

當前口罩價格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天貓,網絡平臺上在售的口罩價格。平時我們購買口罩只有一塊到5塊錢左右的口罩,目前的價格基本上是在20~50元之間。

這又是另一家網絡平臺上面目前銷售的口罩,我們也可以看到價格上漲幅度非常大。當然如果跟人的生命比起來,口罩的這個價格也並算不上太貴。

但是要和平時我們購買葡萄的價格來比,這樣的價格已經屬於天價,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種價格的口罩在市場上肆意流行而無人監管。

社長認為,第一方面是由於平臺監管力度較,或者是平臺相關利益的影響,導致他們在關鍵節點並沒有進行的監管的義務。

對於當前口罩自己抬價進行銷售這種行為,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但是這種已經違揹人性道德原則的問題,應該從良心的角度進行譴責。

綜合來看,對於網絡平臺商家利用投機行為,漲價銷售口罩,說明當前網絡平臺監管力度相對薄弱,還有待進步。

從生活現實當中我們也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網絡平臺就進行了漲價,而現實商家也同樣進行了漲價。

所以適當給出這樣的建議:建議政府相關部門以免費發放口罩的形式給所有相關,能進行口罩的發放。尤其是在這個關鍵節點,我們應該做到榜樣。


社長財經


這件事情上理論合法,但實際上並不合法。

首先按照經濟學的自由市場概念來說,商家的售賣定價行為完全是市場行為不應該干預,在供不應求的時候商家完全可以有權利調節價格來平衡供需,因此面對新的病毒,流行商家決定提高口罩的價格本身來說沒有什麼問題。也在法律上,不存在違法行為。

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而且從理論上來說,商家這種行為完全是不道德的,在發國難財。本身面對流行性傳染病的爆發,每一個人都可謂是匹夫有責,應該參與到全社會抗擊傳染病的隊伍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身邊很多武漢的朋友都放棄了回家和親人團圓的機會,就是為了響應全國抗擊傳染病的號召。而且醫護人員更是付出了非常感人的貢獻。但在這個時候,資本家卻仍然唯利是圖,本身是一件非常令人齒寒的事情。

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家在有合理的利潤的時候,甚至可以售賣絞死自己的絞索。面對傳染病的爆發,口罩商人提高價格,正是這一論據的佐證。

但是即使這種市場行為在中國並不合法。因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市場經濟,要服從全社會的利益。在建國初期囤積居奇的商人就受到了國家強力的制裁,直到現在投機倒把這4個字聽起來還是非常嚴重的。所以面對不法商人的行為,我們可以期待國家層面的監督部門會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打擊。


諮詢師天生


合法但是不合乎情理!


市場的價格是有供需決定的,當供過於求的時候,物價會下跌,反之求過於供的時候,物價就會上漲,新型冠裝病毒口罩是第一步防護,面對健康危機,人人都需要佩戴口罩出行保護自己,需求的大了,漲價也符合市場規律。所以這個是合法 。


但是,這是不和情理的。面對新型疾病,關乎所有國人,甚至可以說關乎全人類的大事件,口罩是第一道防護,這個時候坐地起價無疑就是在發國難財。對於發國難財的可以說是和全國上下敵對,是完全不和情理的。


對於這種發國難財的,其實還很多。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08年的雪災。廣東粵北和湖南冰災,不知道多少人被困高速,不少附近民眾上高速賣東西,一根紅薯2、30元,一杯開水十幾元。甚至平時兩毛一根的蠟燭都賣到十幾元。


對於這種發國難財的有關監管部分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堅決杜絕這種現象。個人利益損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最有效的預防方式還是,佩戴口罩,儘量不去人群擁擠之地,勤洗手,室內多通風,一旦返現有類似情況,一定第一時間前往醫院就醫。


宋馳


最近幾天新型冠狀病毒新增病例不斷增多,出現的省份也越來越多,截止2020年1月21日晚上21點,全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病例已經達到308個,疑似病例171個,而且這個數據每天還在不斷增加,預計未來還有可能不斷增多。

面對這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的來襲,全國從上到下都積極緊張的應對,連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也親自參與到一線防禦當中,而且全國多個城市的醫院已經放棄春節假期,全部醫護人員在崗待命,從國家高層到普通醫務人員都在積極準備著應對這場硬仗。

然而正是應該全國從上到下團結一致,共同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來襲之時,有一些不良商家卻趁機發疫情財。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市場上並沒有特效藥,最好的措施就是進行防禦,根據目前的醫療水平,能夠防禦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是戴口罩,其中外科口罩和n95口罩是最合適的,所以最近幾天全國各地對口罩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在全國人民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而買口罩的熱潮當中,有些商家卻坐地起價,平時只賣幾塊錢的口罩,一下漲了幾倍甚至幾十倍,平時只需要2塊錢一個的口罩,現在很多商家直接炒到了幾十塊錢,甚至上百塊錢。

比如下圖是平時普通外科口罩的價格,50個總共是99塊錢,平均每個兩塊錢不到。

而這兩天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很多商家都直接把口罩上漲到了幾倍幾十倍。

比如下圖是某個網店的口罩價格,普通的防塵防霧霾口罩三片裝直接賣到了139元,平均每片是43元。




除了線上商家漲價之外,現在線下有很多商家,平時賣兩塊錢的口罩,也漲到了二三十塊錢,而且很快還賣完。

對於這些不良商家的行為,我們只能感嘆他們的良心都被狗吃了,現在正值全國共同防禦新型冠狀病毒的時候,理應全國從上到下團結一致共度這個難關,然而這些不良商家卻為了一己之利坐地起價發疫情財,難道他們就不怕生了孩子沒屁眼嗎?

但是對於這些不良商家的行為,我們不能簡單的從道德上去譴責他們,而是應該將他們繩之以法,因為在這麼關鍵的時期,他們非但沒有給全國防疫新型冠狀病毒做出貢獻,還坐地起價,這種屬於哄抬物價的行為。

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五條規定: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捏造、散佈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或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另外根據《國務院關於修改〈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決定》有關規定: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商品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現在正值全國防禦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刻,這種哄抬物價的行為更加嚴重,性質更加惡劣,對於這些商家的哄抬物價行為必須給予重罰。

所以我們也希望廣大商家能夠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即便大家不願意為全國共同防禦新型冠狀病毒作出貢獻,但也不要做出一些違法違規的事情,要不然到最後吃虧的終究是自己。

有句話說得好,人在做天在看,趁著全國疫情發財,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厚道的,如果大家不及時進行改正,最終將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貸款教授


任何時候都不缺發國難財的人,現在醫用口罩坐地漲價的行為,其實跟2003年板藍根和醋坐地漲價以及民國時四大家族一樣,都是在賺國難財,真想問這些人,這錢放入口袋不燙嗎?能夠心安嗎?

雖然說市場經濟決定了商品可以自主定價,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提高商品的售價,本身而言是沒有問題,但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人還有公德心,還有良知。如果商家在平時漲價那麼我相信沒有人會有意見,但是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斷加大的時候來坐地漲價,這就有點泯滅人性了。所以說商家坐地漲價雖然合法,但是它一點合理合情都沒有。



我們應該感到欣慰的是這個社會上還是存在有責任心的企業,面對電商藥店的集體漲價,阿里巴巴今早在頭條官方賬號上發佈公告:平臺所有口罩絕不允許漲價,官方啟動專項補貼。後續如果大家要買口罩可以通過淘寶或者天貓的渠道購買,應該可以買到價格較合理的口罩(阿里巴巴在回覆網友們的提問時,有提到會監測商品價格,一旦商家提價將進行嚴厲的處罰)。


總結

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遠重於短期利潤,乘機漲價發疫情財,有悖道德。希望商家們在提價時能摸著自己的良心,看看它還有沒有熱度。對此,也希望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和查處。


鯉行者


預防千萬條,口罩第一條。

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

不往人群擠,病毒不纏你。

洗手很重要,勝過吃補藥。

通風也要緊,疾病無蹤影。



智慧明堂


這個從消費者的角度肯定是不合理的。但是因為這個冠狀病毒出來之後,生產口罩的廠家肯定也是供不應求的,所以那個生產口罩的成本肯定也大幅增加。所以吧。嗯,這個主要要看市場需求是市場的需求較大影響了它價格在一段時間內的走高。


妖走半心


這肯定是不合法的。人家專家鍾南山已經說了,咱們普通的醫用口罩就能阻擋大部分的病毒,不用非得買N95的口罩。但是按照目前的形勢,在沒有定義新的冠狀病毒前,出門戴口罩和勤洗手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快樂阿修羅


有需求就會漲價,跟房地產經濟一個道理,有啥不合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