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鎮南關大捷後清軍乘勝反攻,會把法軍趕出越南嗎?

於無聲處34


不可能,局部戰爭贏一場罷了,一個農業奴隸制國家和近代科學工業國戰爭。


喝咖啡睡不著


鎮南關大捷以後清軍即使反攻,也無法把法軍趕出越南,在法軍大舉增援以後會遭到更大的失敗。

鎮南關大捷是中法戰爭中清軍不多的亮點之一,此戰雖然清軍是以絕對兵力優勢擊敗對方,殺傷的敵軍也不多,單純從戰果看不算太大的勝利。不過馮子材在戰後採取了清軍少有的主動行動,追擊敗退的法軍。結果法軍代理指揮官赫本哲中校驚慌失措,帶著法軍扔下輜重從諒山逃跑,馮子材又打了一個諒山大捷。

馮子材兩次擊敗法軍,表現可以說非常出色。不過有些人認為法軍不堪一擊,或者把茹費裡內閣倒臺當作法國遭到慘敗無法繼續戰爭那就錯了。

在鎮南關的兩天戰鬥裡,法軍以2137名士兵進攻3萬多清軍駐守的陣地,最後被擊斃74人,受傷205人以後還能順利撤退。而在此後的諒山之戰中,清軍的傷亡也是遠遠超過了法軍。單純從部隊的戰鬥力上來說,清軍和法軍還是要差很多。

而且茹費裡內閣雖然因為鎮南關戰役法軍失敗和之後軍費追加案被否決而下臺,但是法國議會隨即決定增撥5000萬法郎以擴大戰爭規模,並不打算善罷甘休。以法軍和清軍戰鬥力差距來說,一旦法軍增兵,那麼清軍是難以和其對抗的。

另外此時法國的遠東艦隊依然掌握著制海權,清政府的福建船政水師已經被殲滅,南洋水師損失慘重,而北洋水師被日本牽制。這種情況下東南沿海隨時可能遭到法國攻擊,不可能大舉增兵越南。

因此繼續打下去的話,清軍最多能在法軍援兵趕來之前打到河內。而在法軍援兵趕來以後,清軍就只能撤退。


不沉的經遠


從鴉片戰爭再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可以說清朝時逢戰必敗。而爆發於1884年的中法戰爭卻讓清政府揚眉吐氣,但是誰也沒有料到的是大捷之後,清政府不但沒有乘勝追擊,反而是簽約求和,最終中法雙方在1885年6月簽訂了《中法新約》,新約明確規定,清政府不敗而敗。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當時清軍的實力不足

戰爭爆發後,清軍從山西到北寧一路敗北,到了1885年2月諒山徹底落入法軍之手,法軍已經把戰火燒到了清政府的家門口。

在鎮南關大捷的前兩天,負責戰事的欽差大臣彭玉麟,正在向朝廷彙報前線的戰事,處於劣勢之中的清軍,當時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然而兩天後清軍出現了鎮南關大捷,這使得越南的戰事轉向清政府一方,但並不代表清軍就可以從被動的一方轉向主動一方,絕對優勢自始至終都是在法軍手中。

二、李鴻章的主動求和

李中堂一直是主和派,但是主和和懦弱並不是一回事兒。中法戰爭爆發前夕,李鴻章為避免戰爭的爆發,他曾說過:“息事寧人才是長遠之計”,但是法國和李鴻章的想法相反。從佔領南圻到侵佔北圻,從《西貢條約》到《順化條約》,法國的的胃口是越來越大。

清政府內部,也有很多官員是主戰派。比如:左宗棠、張之洞、彭玉麟、張樹聲、劉銘傳等人都是主戰派。在這一群人的教唆下,1883年中法關於越南的談判失敗,最終導致了中法戰爭的爆發。

開戰之後,李鴻章仍然抱著求和的心態。隨後他對中法戰爭做了兩個結論:(1)法軍善於水戰”,而清兵只能依靠營壘炮臺;(2)法軍軍紀嚴明,清軍尚未形成作戰規模。李鴻章的評價確實非常到位,但是說到底李鴻章就是為了求和。

三、當時的國際環境

從當時的國際環境來看,英美兩國既不希望中法戰爭進一步擴大,影響他們的利益,但也不希望清政府成為勝利一方,所以只能是清政府做出一些讓步,中法握手言和,這樣的結局是皆大歡喜。


公元前


不會,因為一次戰鬥勝利,並不能扭轉整個局面。

當時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法國封鎖臺灣,劉銘傳雖為悍將,但是當時臺灣經濟基礎薄弱,無法長期支持戰爭,繼續下去,丟失臺灣己成定局。

陸上,法軍一路向北,連敗清軍,老將馮子才在鎮南關小勝一場,才暫時止住了法軍北上的腳步。

但是,若法國增兵,馮子才和鎮南關都會被法軍拿下。馮子才要麼壯烈殉國,要麼成為階下囚。

因為當時法國己經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正如火如塗的開展。

反觀清朝,雖自1861年開始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但是,清廷不允許民間辦廠,嚴重製約了國家的發展。

因此,中法工業水平差距較大,反映在軍事上,就是雙方的裝備水平差距大,雙方的兵員素質差距大,雙方的軍事理論有代差,雙方的軍事系統有代差。

中法戰爭時,法軍攻城前,先升起熱氣球偵查清軍炮位與兵力部署,然後用大炮打掉清軍大炮,再轟開城門甚至城牆,步兵在炮火的掩護下衝進城內,清軍看的目瞪口呆,焉能不敗?

恰逢朝鮮開化黨人在日本的唆使下發動政變,雖被袁世凱火速鎮壓,但是朝鮮緊鄰東北,事關重大,不容有失,李鴻章將兩艘本該派往臺海的軍艦前往訪問朝鮮。

另外,中法作戰,清朝的作戰經費與裝備還要仰仗列強,而列強並不希望中國坐大,故對清朝所需,步步制約。

當時大清中樞,惟李鴻章一人具有國際視野和自知之明,其主張放棄越南,不與法國開戰,但是無人肯聽。

結果耗費白銀兩千萬兩的馬尾船廠被法艦炸燬,福建水師全軍覆沒,耗時兩年半,耗費軍費數千萬兩白銀後,仍然對法求和,不僅放棄越南,還要開放雲南廣西作為法國的勢力範圍,這場戰爭太不值得了。

清末亞聖李鴻章,十九世紀三大偉人之一,絕非浪得虛名。

中堂大人,一路走好!

綜上,鎮南關大捷後清軍反攻,想把法軍趕出越南,簡直是痴人說夢。





當代曹植


清軍最多是在戰役上戰勝了法國,在戰略上根本就不可能把法國殖民者打敗,更別說趕跑了。

鎮南關大捷是在中法戰爭快結束的時候發生的。此次戰役清軍出兵90營,共計三萬多人,分三面圍攻法軍,切斷法軍補給,最後殲敵近三百人,法軍潰敗。

雖然在區域戰場上清軍取得了勝利,但是在當時整個的戰爭局勢上,清朝時處於全面下風的。

中法戰爭法國軍隊分海、路兩線進攻清朝。

陸上雖然擊敗入侵的法國軍隊,但是這支入侵的法國軍隊還不到兩千人,而在法軍的大後方越南,法軍還有超過三萬人。以中法戰爭中,清朝:法國的戰損比將近1:5,這就相當於殺死一名法國士兵就要付出五名清朝士兵的生命。所以清朝繼續返攻進越南本土勢必遭到嚴厲打擊。

其次,相比清軍路上戰場上還有一絲優勢,但是海軍完全是被碾壓的,馬尾軍港一戰,福建水師打敗,幾乎全軍覆滅,而法國海軍取得制海權,切斷與臺灣的聯繫,而此時的臺灣只有劉銘傳孤軍奮戰,戰敗幾乎已是必然。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清政府根本無力繼續對法國的戰爭。

中法戰爭能夠持續兩年半之久,很大一定程度上都是靠國外列強提供的貸款,而列強當然也不希望清政府做大,所以清朝幾乎時無力繼續與法國的戰爭,與法國苒和幾乎時必然的趨勢。

這就是弱國的悲哀,即便是打了勝仗依舊時沒有話語權,最後連戰爭結束的權力都沒有,都需要割讓出自己的利益。

此戰後,清王朝放棄了自身對於越南的宗主權,而且還開放中國內地,允許法國進入中國內地的行商。


這個歷史很正


沒有這個實力。並且鎮南大捷是有水分的。法軍幾千人。清軍幾萬人馬才殺死幾百號。而已自己傷亡是法軍的好幾倍。再加後勤補給差。法軍武器先進。而清軍大部分還是大刀長矛。只不過就是一次小勝。法軍在增加幾千兵力。按照當時清軍武器和作戰水平失敗只是時間問題。再加上內憂清朝只想剿滅國內其他勢力。無心越南局勢。只不過對內要有一個說法。只要不入侵清朝可以犧牲其他利益。


清俊失業100天


不會,因為鎮南關大捷之前,清廷就已經和法國在篝和了!而且鎮南關大捷並非中法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法國軍隊也沒有因此被徹底擊敗。在這之前法國已於1884年八月在福州對福州發動了全面攻擊。結果是一小時擊沉和擊毀十一艘中國兵船,並摧毀了幫助清廷建立的福州馬尾船廠。

起先,大致從 1884 年 8 月至 11 月間的三個月,慈禧太后 果斷地支持進行戰爭。到 12 月初,以下幾件事令她心煩意亂: 東京戰局勝負難料,法軍封鎖長江及要塞港口,中國南方漕運遭 阻,這使她又產生了動搖。預期中的英、德兩國的援助並未兌現; 另外還存在著俄國在北部邊疆捲土重來和日本在朝鮮推進的威 脅。

而法國也不想擴大戰端,他們也懷著與慈禧太后相似的和平願望,因為法國國內政局 的不穩定和支持遠程作戰的困難,也開始使法國政府不堪重負。 通過赫德在倫敦的代理人的居中斡旋,中法在巴黎達成了一項初步和議。

中國決定承認李福協定,而法國同意不再提出新的要 求。

注:李福協定《中法會議簡明條約》又稱《李福協定》,是1884年5月11日李鴻章與福祿諾簽訂的條約。主要是:1、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不平等條約;2、允許在中越邊境開埠通商;3、調回在越南的中國軍隊。該條約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且同意中越邊界開放通商等。

幸運的是,就在這一協議成為正式條約之前,法國軍隊在諒山慘遭失敗,這就是著名的鎮南關大捷,其主要將領是黑旗軍劉永福和老將馮子材。老將馮子材的軍隊和劉永福的黑旗軍都傷亡慘重,已無力再戰,而除此之外,持續的戰爭也使得清廷財政極為緊張。老將馮子材的軍隊和劉永福的黑旗軍都傷亡慘重,已無力再戰,而除此之外,持續的戰爭也使得清廷財政極為緊張。 但這給北京提供了一個體面的機會爭取和平, 也打擊了法國的好戰精神。



注:黑旗軍

黑旗軍原是太平天國革命期間,活動於中國廣東、廣西邊境的一支農民起義軍,首領劉永福,1851年,劉永福參加廣西農民起義, 1865年率部加入以吳亞忠為首的天地會起義軍。其軍在歸順州(今靖西縣內)安德北帝廟前舉行祭旗儀式,以七星黑旗為軍旗,故稱黑旗軍。黑旗軍的基本成員是貧苦農民,前期主要軍事行動為抗擊清朝統治。1867年清軍的進攻迫使黑旗軍進駐保勝(今越南老街)。後在抗擊法國侵略越南(中法戰爭)的戰爭中多次取得勝利,將領劉永福(1837年—1917年)曾被越南國王授予三宣副提督之職。協同老將馮子材的部隊,創下了打死法軍千餘人的鎮南關大捷,從而扭轉了戰爭形勢,迫使挑起戰爭的法國茹費理內閣倒臺。劉永福返回中國後被清廷下令解散。甲午戰爭中黑旗軍奉清政府命令重新編組,仍由劉永福率領,進駐臺灣島。後日軍侵臺,因戰局受困,將士大多戰死。


1885 年 6 月,李鴻章和法國駐中國公使籤 訂了一項正式條約:中國承認法國和安南締結的全部條約,法國 則撤走在臺灣和澎湖列島的軍隊。中國沒有支付賠款,但它卻在經濟上損失一億多兩,並欠債約兩千萬兩。

清廷在整個事件中的優柔寡斷與舉棋不定,令人哀憐。清廷 並不想進行戰爭,但卻為清流黨所迫,自陷其中。如果從一開始清廷就立場堅定,決意打一場持久戰,那法軍也許就不敢挑釁。 如果遵循始終如一的和平政策,福建艦隊與馬尾船塢或許可以倖免受到摧毀。

領導集團庸碌無能的代價,是頓失了前二者及失去了安南這一朝貢國。清流黨集團必須為進行這場不切實際、意氣 用事的戰事負很大責任。政治上,他們之中只有張之洞一人的仕 途未受這場災難的影響,其它人卻漸次銷聲匿跡。諷刺的是,張 佩綸在經過一段時期的流放後,竟做了李鴻章的幕僚,後來還成了李的女婿。 中國與法國短暫及災難性的對抗後失去了安南,標誌著有二十年曆史的自強運動的失敗。

外交、軍事和技術上有限的現代化, 未能令中國強盛到足以抵禦外國帝國主義。中國的衰弱,促使了 英國仿效法國及引導緬甸於 1885 年脫離中國而獨立。一年後, 英國迫使中國訂約,把緬甸淪為自己的保護國,但允許緬甸繼續向北京每十年納貢一次。


常棣tandy


一般是不可能的,一是當時雲南對於清政府來說不是很重要。二是當時,清政府周圍忙於朝鮮戰爭。沒有很多的時間去照顧南方!最根本的就是清政府是一個封建王朝。而法國是一個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帝國。雙方的政治制度存在優勢性的差異。所以說,中國就算取得了局部戰爭的勝利,但是根本就無法同。擁有先進制度基礎,還有我完善軍隊的法國相抗衡。


小花170317169


我認為不會,雖然清軍勝了一場,但主要佔有地勢之力再加上法軍輕敵,何況自己傷亡也不少。要知道當時清軍無論從武器、單兵素質,及軍隊後勤上都遠遜於法軍,且在越南這片土地上,你懂的,後面再戰能夠相持就不錯了,而把法軍從越南趕走幾乎不可能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