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的八大金剛都是誰?誰的結局最好?

曾經的history


答:軍統中並沒有八大金剛的說法。

倒是在1928年戴笠剛剛成立負責秘密情報蒐集工作時,成立了名為“調查通信小組”的情報蒐集聯絡組。由於這個小組最初只有十個人,所以被稱為“十人團”。

不過,這十人團裡的成員有的來了,有的去了,來來去去之間,人員組成並不固定,止不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數都保持十個人不變。

這些人中,比較突出的是鄭錫麟、、王天木、唐縱、張炎元、黃雍、周偉龍、馬策、梁乾喬、徐亮、胡天秋等。

1932年戴笠出任復興社特務處處長,十人團隊伍擴張,成為了特務處,即十人團也就不復存在了。

1938年,特務處擴編為軍統,原先曾為十人團成員的,只要還在軍統工作,都身居要職。

軍統時代,比較突出的是陳恭澍、趙理君、沈醉、王天木四人。

當然,如果硬要給軍統捏出一個八大金剛組合,也是可以的。因為,毛人鳳、鄭介民、沈之嶽和吳景中也很有實權,如果把這四個人跟上面四個人加在一起,稱之為“八大金剛”也未嘗不可。

但必須注意的是,這“八大金剛”既然是我們強加給他們的,那他們之間就不會像我們想象中的,比如李克用手下十三太保,座山雕手下八大金剛那些人一樣,有過歃血為盟、金蘭結義的場景,更不會排出長幼、名次,互相稱對方為老大、老二、老三等具有濃重江湖氣息的情形。

可也真別說,這“八大金剛”在抗戰初期,是幹過一些刺殺日偽漢奸之類大快人心的事兒,比如刺殺日偽平津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張敬堯、刺殺甘心助紂為虐的上海青幫頭目張嘯林、刺殺日偽上海市市長傅筱庵,刺殺日本反特工專家赤木親之都等等。

但也因他們對待同胞也同樣心狠手辣而臭名昭著。

下面簡單說一下他們的結局。

陳恭澍在解放前夕逃臺,擔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長。退休後出版了反映軍統內幕的《英雄無名》一書,後無疾而終。

趙理君殺人不眨眼,沒有主義,沒有立場,一切為了自己的私利,敗毒、賣軍火,一而再、再而三地觸動老蔣的底線,最終被下令處死。

沈醉在解放後被囚禁在昆明陸軍模範監獄,1960年11月28日被政府特赦,擔任了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專員。1980經有關部門查實,他曾協助盧漢起義,故身份被改為起義將領,享受副部級待遇。

王天木在抗戰後期有過投靠日偽政府的汙點,解放後逃往臺灣,善終。陳恭澍在《英雄無名》中認為,王天木的“叛變”是戴笠精心佈下的韜晦之計。但真相已被戴笠帶到陰曹地府了,無從考證。

毛人鳳也在在解放後逃往臺灣,後被蔣經國趕去坐冷板凳,惶惶不可終日,於58歲去世。

鄭介民情況要好得多,逃臺後先後任臺灣地區“國防部參謀次長”兼大陸工作處處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組主任,臺灣地區“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

沈之嶽的命運也不錯,逃臺後歷任調查局局長,“總統國策顧問”等職位。


覃仕勇說史


電視劇風箏軍統八大金剛都是誰?諜戰大劇風箏目前在播放當中,劇中的鄭耀先被稱為六哥,而在第一集當中,鄭耀先和一位共產.當人士談話,提到了一個名詞,軍統八大金剛。而劇中介紹鄭耀先是八大金剛之一,那麼到底軍統八大金剛歷史上有沒有鄭耀先

鄭耀先

根據資料,可以知道軍統八大金剛是:何應欽、劉峙、錢大鈞、陳繼承、陳誠、顧祝同、張治中、蔣鼎文。

不過在歷史上,軍統八大金剛並沒有鄭耀先的名字, 可以說在電視劇風箏當中,鄭耀先是一個虛構的角色。

在風箏當中,鄭耀先是重慶軍統王牌特工,表面殘酷狠辣,實則是代號“風箏”的共產.當情報人員,潛伏在國民當內部。內斂隱忍、狡黠機智且心狠手辣,協助公安局破獲多起潛伏特務,為中*共工作作出巨大奉獻。在三十多年的情報員生涯中,竭盡所能,是個真正的英雄。

鄭耀先

電視劇風箏軍統八大金剛都是誰如上介紹,劇中的鄭耀先由於長期無法恢復共產.當的身份,導致心理有些(委)屈,不過相信鄭耀先最終可以完完全全的恢復自己真實的身份。

電視劇《風箏》正在熱播,戴笠死後八大金剛的老四和老六處境危險,毛人鳳恨透了戴笠,怎麼可能留著戴笠心腹在身邊,這部劇中八大金剛只出現兩位,觀眾應該很想知道軍統八大金剛都有誰?鄭耀先和徐百川都是真實存在的嗎?

軍統在山城獨當一面,連中統的人都不敢明目張膽惹軍統的人,保密局為了留住徐百川,於是把徐百川的兒子給扣押,徐百川這些年一直想知道兒子的下落,田湖說徐百川的兒子正在香港,讓徐百川跟他合作,但就在這時公安局的人來把兩人抓走了。徐百川本想逃去臺灣,沒想到被抓住了,韓冰在提審徐百川的時候問他鄭耀先的事情,徐百川斷定鄭耀先一定還在大陸,臺灣是沒有他的容身之地的。

宮庶知道只有徐百川清楚鄭耀先的藏身之處,如果徐百川變節的話那鄭耀先就危險了,徐百出得知兒子被救出來後便告知毛人鳳鄭耀先手下趙簡之的下落,就這樣趙簡之被殺害。歷史上軍統中沒有徐百川這個人,在這部劇中徐百川是八大金剛的老四,除了老四和老六其他人都不在了。劇中和鄭耀先情同手足的徐百川竟然變節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徐百川的下場應該很慘。

抗戰時期戴笠手下確實有八大金剛,他們分別是浪祝同、劉 峙、錢大鈞、張治中、蔣鼎文、陳繼承、何應欽、陳 誠。這八人中並沒有徐百川這個人,不過在抗戰時期有叫徐百川的人,這個徐百川和劇裡的徐百川相差很大,歷史上徐百川是中*共當員,因為肅反運動徐百川被除掉,1945年徐百川才得以沉冤昭雪,並且成為中華民族的革.命烈士。

風箏軍統八大金剛都是誰

電視劇風箏分為了兩大機構,分別是軍統和中統,在劇中中統和軍統都在想方設法出掉鄭耀先,貌似鄭耀先的身份是啦產.當。根據資料,可以知道軍統八大金剛是:何應欽、劉峙、錢大鈞、陳繼承、陳誠、顧祝同、張治中、蔣鼎文。關於風箏戴笠手下八大金剛有鄭耀先嗎?點擊此處方可知道。

不過在歷史上,軍統八大金剛並沒有鄭耀先的名字, 可以說在電視劇風箏當中,鄭耀先是一個虛構的角色。

在風箏當中,鄭耀先是重慶軍統王牌特工,表面殘酷狠辣,實則是代號“風箏”的共產.當情報人員,潛伏在國民當內部。內斂隱忍、狡黠機智且心狠手辣,協助公安局破獲多起潛伏特務,為中*共工作作出巨大奉獻。在三十多年的情報員生涯中,竭盡所能,是個真正的英雄。

劇中的鄭耀先由於長期無法恢復共產.當的身份,導致心理有些(委)屈,不過相信鄭耀先最終可以完完全全的恢復自己真實的身份。

實際上中統和軍統都是一個性質的機構,並沒有誰好誰壞,只是兩者是對立的,長期存在著矛盾,《風箏》中的鄭耀先是軍統戴笠手下八大金剛的老六,中統高佔龍就一直想方設法的要利用共產.當除掉鄭耀先。

鄭耀先被高佔龍刺殺成功過,不過他命大,並沒有死亡,此時的高佔龍已經知道鄭耀先是啦產.當,從曾墨怡的事情他就猜測是鄭耀先把七十三人的名單取走了,所以高佔龍才會不顧一切的相要殺掉他。

  • 2017-12-04風箏電視劇什麼時候播 風箏劇情介紹

《風箏》鄭耀先真實身份是啦產.當人嗎

《風箏》鄭耀先真實身份就是啦產.當人。

江心其實就是啦產.當的人,只是江心也不知道鄭耀先的真實身份想要刺殺鄭耀先。

江心約袁農見面,袁農抱怨道江心約他見面這不符合組.織的規定。這次戴笠讓江心和鄭曜先執行任務,袁農交代江心要把握近距離的機會,除掉鄭曜先,江心有些擔心多疑的戴笠會對她產生懷疑。

陳國華說明江心是江副主任的女兒,韓冰有些擔心江心太年輕,將喜怒哀樂全表現在臉色,這樣會誤事,所以陳國華安排韓冰負責江心。

晚上,江心拿著一把水果刀想要刺殺鄭曜先卻被發現,慌亂中她謊稱是要去上廁所。鄭曜先問江心上廁所為何拿著一把刀,江心解釋她上廁所害怕,帶著刀是為了防身。韓冰說延安沒有二流子,也沒有賊娃子,鄭曜先直指江心是將他和宮庶當壞人。江心緊張得沒有拿穩水果刀,鄭曜先便撿起了水果刀。

偵察員向韓冰彙報看見宮庶從江心的窯洞裡拿了一個東西出來,韓冰立馬明白鄭曜先其實早就知道江心是啦當的身份,所以才會把東西放在江心那邊以此躲過他們的檢查。

我是玖陽,一個兼顧實力與低調並存的資深交易者。中國貴金屬協會高級分析師,證書編號MFP0010878,黃金原油外匯投資理財顧問,文章無所謂雞湯和一切陳詞濫調以及虛名,用簡明圖表,加邏輯分析,以達行之有效的資產累計方式。


指微金融


戴老闆其實只有四大金剛,四大金剛分別是陳恭澍、王天木、趙理君、沈醉,又稱“軍統四凶”。這四個人為戴老闆立下了很多功勞,不過他們的結局卻各不一樣。


身經百刺――陳恭澍

陳恭澍是戴笠手下的第一殺手,號稱“漢奸收割機”,是個搞暗殺的專家。年輕時報考了黃埔軍校,由於表現優秀被戴笠看上。1933年接到戴笠命令,剷除投靠日本人的張敬堯。行動前他做了精心準備,最終在一家飯店內將張敬堯擊斃。1938年10月16日,傅筱庵正式成為偽上海市長,走上了漢奸的道路,當然也走上了死亡的道路,很快陳恭澍就制定了剷除傅筱庵的計劃,最終刀劈傅筱庵。

當然,陳恭澍也有失手的時候。1935年和1937年他分別策劃了對殷汝耕和汪精衛的刺殺,但可惜的是都失敗了。後來陳恭澍被汪偽76號抓捕,為保全性命被迫投降,暗中卻與戴笠取得聯繫,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上海當局以漢奸罪名逮捕,兩年後保釋,之後在國民黨任職。1949年到臺灣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長。


明辨大義――沈醉

十八歲的他就已經加入到了軍統前身復興社之中。跟其他人比起來,他算是進入最早,資歷最老的一個特務了。在戴笠的賞識之下,他很快就靠著自己的努力,立下了不少的功勞,與汪偽政權的特工們一直在進行著的爭鬥。

1949年沈醉被起義的雲南省主席盧漢扣押。而1960年沈醉成為了第二批特赦人員釋放,為前兩期特赦人員中唯一的軍統要員,並在周總理的安排下任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專員。1980年經有關部門調查證實,沈醉在盧漢的起義通電簽字,並親筆頒佈命令,要下屬特務組織上繳特務器材併到指定地點報道,身份由戰犯改為起義將領,享受副部級待遇,任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96年病逝於北京。



追命太歲――趙理君

和上面兩位相比趙理君就真是一個兇狠毒辣之人。趙理君於1927年參加了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回家鄉繼續教書;1931年叛離共產黨,後奔走南京投靠軍統。

1933年初,在經歷了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事變的動盪之後,民權大同盟領導人楊杏佛赴華北呼籲全國統一抗日,蔣介石對此非常氣惱,下令要戴笠除掉楊杏佛,戴笠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趙理君,最後將楊杏佛槍殺。之後又殺害史量才、唐紹儀等人。後來由於濫殺無辜,又與日本人勾結,從事毒品走私等犯罪活動。被蔣介石下令在洛陽就地正法。



雙面間諜――王天木

抗戰初期,王天木是鋤奸的中堅力量。王天木任軍統天津站長時,曾與愛國學生結拜為十兄弟,成立了“抗日鋤奸團”,專門對付日軍和漢奸。1939年,王天木被汪偽李士群的手下在光天化日之下綁架了,後又被無條件釋放。能從“汪偽76號”毫髮無損的出來,這引起了戴笠的懷疑,於是戴笠密令除掉王天木。但被王天木僥倖逃脫,大罵戴笠無情無義,聲稱從此脫離軍統。這正中李士群的下懷,他就是要在軍統制造矛盾,迫使王天木反戈。

對於王天木的倒戈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戴笠與王天木故意演戲,以便王天木取得汪偽的信任,將王天木順利打入敵人內部,但是沒有證據能證實。1945年抗戰勝利,王天木藏於北平西山,後去臺灣。


雁城流浪僧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首長。由於其行蹤不定、神出鬼沒,被美國《柯萊爾斯》雜誌稱為亞洲的一個神秘人物、中國近代歷史上最神秘的人。

  • 八大金剛指的是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時期共有8位干將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他們分別是: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劉峙、張治中、陳繼承。"八大金剛"自黃埔軍校始,就追隨蔣介石,在國民黨的黨政軍等方面握有重權。
  • 要說誰的結局最好 那這個分幾個維度來看待了:最長壽是何應欽(1890--1987)字敬之,生於貴州興義縣,老同盟會員,黃埔軍校總教官,長期是蔣手下的二號人物,歷任陸海空三軍總參謀長,軍政部長,何深懂養生之道,待人寬和,提的起放的下,俊傑人物。也因此高壽,活到九十七歲,是國民黨內長壽者之一。
  • 陳誠(1898--1965),土木系領袖,字辭修,別號石叟,這個浙江人,炮兵出身,東征中三炮定敵,大得蔣的歡心,後來與譚祥結婚,和蔣成了乾親家,更得蔣的重視。1965年3月5日,身為副總統 副總裁的陳誠,因肝癌病逝於臺北。
  • 顧祝同(1891--1987),字墨三,江蘇漣水縣人;此人和何類似,除了在北伐帶兵,其後都在行營本部工作,西安事變後受蔣命瓦解張,楊部隊,完成的十分漂亮。抗戰時主持第三戰區,也有聲有色,其間皖南事變的發生,從此為國人千夫所指。顧為人小心謹慎,鋒芒不外露,有軍中聖人的稱號。胸中有溝壑,是成大事的人,其一生好追花逐柳,可謂英雄仗劍,美人相依。
  • 劉峙(1892--1971),字經扶,江西吉安人;劉峙的生平從他的外號即可看出,北伐時是福將,中原大戰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是長腿將軍,到了內戰時,主持徐州,為蠢豬將軍。公正的說,劉在早期的軍事生涯是很輝煌的,不管運氣如何好,但能把吳佩孚、孫傳芳打的沒了脾氣還是有一點能耐的,不象所公認那麼不堪,或許是年歲過長,沒有了拼勁,因此在後來的作戰中一敗再敗,總之說來,劉在八大金剛中,打仗的才能是排在倒數的。劉素有貪婪名聲,斂財有方,後來的結局並不美滿,看來為人莫貪為好。
  • 張治中(1890--1969),字文白,安徽巢縣人;這個著名的紅色將軍,能列入蔣的八大金剛實在是出人意料,但細觀張的為人,就清楚這是為什麼了,張是一個很傳統的儒家人,受孫中山先生的賞識,負責黃埔軍校的組建,此後一直便堅持孫中山先生的遺志。文革中受到衝擊,但在毛周的保護下,沒有受到大的傷害,隨後逝世,一生堅持自己的信仰,偉哉張治中!
  • 錢大鈞(1893--1982)字慕尹,江蘇崑山人;此人的一生算是多姿多彩,帶過很多次兵,也曾在大本營有過指揮全局的運籌帷幄時候,更有從政當上海市長的經歷。到臺灣後,轉向於體育事業,為臺灣的體育做了傑出的貢獻。
  • 蔣鼎文(1895--1974),字銘三,浙江諸暨人;原來是元帥府的副官,後來在軍中有了一席之地,曾圍剿紅軍,參加蔣桂戰爭,中原大戰,解決福建事變,西安事變中傳遞信函,被稱為飛將軍。蔣此人,貪花勝過顧祝同,尤其是中意"嫖",感染性病,為民國一大笑話。
  • 陳繼承(1893--1971),字武民,江蘇靖江人;1916年畢業於保定軍校,分配到陸軍第72混成旅第一團第一營任見習官,黃埔軍校成立後,被任命為中校戰術教官,1927年,陳繼承任21師師長,1932年2月,任其為洛陽衛戍司令;西安事變時,陳繼承隨蔣公被扣於西安。後來也是去臺,52年退役,到招商局擔任顧問,善終。
  • 小編想說:在歲月是長河中,每個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亂世卻能夠大有作為,人要懷有一個初心,才能善始善終!
  •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大家談談歷史,議古論今,再到職場有什麼東西我們可以從歷史可以學習到的,我都會在這裡分享給大家。謝謝觀看。

林生觀歷史


八大金剛第一位的是何應欽,字敬之,生於貴州興義縣,老同盟會員,黃埔軍校總教官,長期是蔣手下的二號人物,歷任陸海空三軍總參謀長,軍政部長。第二位應該是陳誠,土木系領袖,字辭修,別號石叟,這個浙江人,炮兵出身,東征中三炮定敵,大得蔣的歡心,後來與譚祥結婚,和蔣成了乾親家,更得蔣的重視。第三位是顧祝同,字墨三,江蘇漣水縣人;此人和何類似,除了在北伐帶兵,其後都在行營本部工作,西安事變後受蔣命瓦解張,楊部隊,完成的十分漂亮。第四位是劉峙,字經扶,江西吉安人;劉峙的生平從他的外號即可看出,北伐時是福將,中原大戰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是長腿將軍。第五位是張治中,字文白,安徽巢縣人;這個著名的紅色將軍,能列入蔣的八大金剛實在是出人意料,但細觀張的為人,就清楚這是為什麼了,張是一個很傳統的儒家人,受孫中山先生的賞識,負責黃埔軍校的組建,此後一直便堅持孫中山先生的遺志。第六位是錢大鈞,字慕尹,江蘇崑山人;此人的一生算是多姿多彩,帶過很多次兵,也曾在大本營有過指揮全局的運籌帷幄時候,更有從政當上海市長的經歷。第七位是蔣鼎文,字銘三,浙江諸暨人;原來是元帥府的副官,後來在軍中有了一席之地,曾圍剿紅軍,參加蔣桂戰爭,中原大戰,解決福建事變,西安事變中傳遞信函,被稱為飛將軍。第八位是陳繼承,字武民,江蘇靖江人;1916年畢業於保定軍校,分配到陸軍第72混成旅第一團第一營任見習官,黃埔軍校成立後,被任命為中校戰術教官,1927年,陳繼承任21師師長,1932年2月,任其為洛陽衛戍司令;西安事變時,陳繼承隨蔣公被扣於西安。


木石前盟蘇錫雙城記


軍統有十人團,四大金剛之說,並無八大金剛。

四大金剛:陳恭澎、王天木、趙理君、沈醉。

陳恭澎,曾任軍統局天津站站長、華北及上海區區長等職,軍統行動專家,參與策劃、領導和親自指揮過軍統局的數次重大暗殺活動,如暗殺張敬堯、吉鴻昌、石友三、王克敏等,都獲得成功,河內刺汪失敗。陳恭澎為汪偽所獲,疑有叛變之嫌,在臺灣為軍統舊侶排斥。他與王天木有終生友誼,又互陷對方於沒頂危機。二人曾暮年重逢於臺北。

王天木,1930年代華北平津保定各地的情報組織總負責人。成績極為突出。試圖在上海刺殺汪精衛。暗殺“維新政府”的外交部長陳籙。 餘事如前條所述。1990年代尚在臺灣活躍。

趙理君:上海灘黑社會出身,軍統職業殺手,為人極其殘酷。後因殺害國民黨要員,被判死刑。

沈醉:這個不說也罷。

他們從事最為特殊的職業,披露出來的東西也光怪陸離,往往最廣為人知的信息是假的,而真實情況永遠埋沒。甚或搞出來的人名和故事,都是張冠李戴。

真的有四大金剛嗎?這四個人真的存在過嗎?

(全文完)


李牧


戴笠的這個人在民國時期特別的牛,他的名氣之所以那麼的大有一個特別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掌管著一個重要的機構,那就是臭名昭著的軍統。而軍統裡面最為厲害的八大金剛(歷史上記載的是四大金剛),個個都是厲害的人物,這四個人誰的結局又最好呢?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沈醉

沈醉是公認的軍統四大金剛之一,在當時受到了蔣介石的高度信任。甚至蔣介石差一點讓沈醉去刺殺當時的宋美齡和李宗仁。後來因為考慮到政治影響實在是太大所以就沒有讓沈醉出手。後來的沈醉就跑到了雲南就做了一個少將處長監視當時的盧漢,最終沈醉被盧漢扣押然後在通電起義的告示上籤了字,在建國初期的時候沈醉是一名罪犯後期又享受了副部級別的退休待遇,最終沈醉活到了82歲在北京去世。

二、王天木

這是一位狠角色,並且他和戴笠還是一對兒女親家。王天木在初期的時候曾經刺殺過當時的汪精衛,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這在當時絕對是大手筆。後來王天木做過軍統天津站的站長,還刺殺了大漢頭子張敬瑤也算是對國家有功之人,不過到了後期的時候他不幸被當時的76號抓住,從而引起了戴笠的懷疑然後被戴笠追殺,最終王天木逃脫加入了當時的76號,最後在國名黨戰敗以後王天木逃到了臺灣,也算是落得了一個好下場。

三、趙理君

他是軍統四大金剛之中級別最高的一個人,在當時被人們稱之為追命殺人。意思就是凡是被趙理君盯上的人。別管你是誰最終都會落得一個不死不休的下場,趙理君這個人就是一位典型的殺人機器,他殺人只講究命令不管對錯,沒有一點人的感情,最終趙理君和當時的日本人漢奸構結在一起,被蔣介石所不容然後就地正法,也是軍統之中唯一一位被明正典型的大將,戴笠多次求情都沒能保下趙理君的命!

四、最後一位就是陳恭廚

他是軍統裡面殺人技術最好的一位特工,一生都在為軍統服務,刺殺的人大多也都是一些漢奸之類的人物。晚年的時候陳恭廚逃到了臺灣,在自己退休的時候還寫了一本屬於自己的書,也可謂是平安的了卻了自己的一生。


凡塵了事


真實的歷史上並沒有戴笠八大金剛的說法。非要對號入座的話,戴笠手下倒是有“四大幹將”。分別是:沈醉、陳恭澍、王天木和趙理軍。

結局最好的無疑就是沈醉了。此人18歲加入戴笠的組織,很短時間立下很多功勞,地位在軍統中一路飆升。參與過暗殺楊杏佛的行動,做到中將級別,出任過中統雲南局的長官。盧漢在解放雲南的起義中,將沈醉逮捕。

沈醉被捕後作為戰犯,一直被關押到1960年得到特殊釋放。後來整理老檔案的時候發現,此人曾在雲南起義中起到過積極作用,這樣由戰犯身份被糾正為有功人士。後來享受國家副部待遇,做過好幾屆政協委員,在上世紀90年代逝世,善終。

陳恭澍趙理軍兩個都出自黃埔軍校。

陳恭澍名聲稍好,因為抗戰時期他刺殺的對象很多是漢奸。參與過爭對張嘯林、石友三和汪精衛的刺殺行動。雖然有成功有失敗,但是也不否認他在抗戰中的鋤奸行動值得表揚。解放戰爭以後。去了海峽對面,做了個富家翁,善終。

趙理軍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對敵對友都下手,最後中統的主子爺看不下去了,被執行槍決。王天木

此人就一三姓家奴,從西北軍投靠戴笠,後來又中中統跳槽做漢奸。解放後,逃到海峽對面,下落不明。


爾朱少帥


在電視劇《風箏》裡提到戴笠的八大金剛,使很多人以為軍統裡有八大金剛,作為民國時期白色恐怖的特務組織,戴笠領導的軍統是有不少得力助手,不過歷史上戴笠手下只有四大金剛之說,所以八大金剛是杜撰的,今天就來說說四大金剛的結局。

軍統差不多是蔣介石私人的情報特工組織

軍統可以說是臭名昭著,很多愛國人士和共產黨人被軍統暗殺,不過軍統在抗戰時期也立下了不少功勞,多次刺殺投日的軍政人員,如暗殺張嘯林、唐經、陳籙等,也曾派人潛入越南暗殺汪精衛,只是沒有成功。

戴笠對蔣介石忠心耿耿,雖然只是軍統局的副局長,卻是軍統局的實際領導人,軍統局差不多成了蔣介石私人的情報特工組織,凡是與蔣介石有異見的,都成為軍統局暗殺的對象,包括國民黨內蔣介石的政敵,就算是戴笠的結拜兄弟王亞樵,因為想要刺殺蔣介石成為了戴笠的敵人,戴笠用計引誘王亞樵,埋伏的軍統特務趁王亞樵不注意用石灰撒他眼睛,繼而槍殺了王亞樵。


1937年七七事變後,戴笠說了一句話給國民黨其他人很大的震撼,後來也成了軍統抗日的經典創見,當時國民黨元老吳稚輝問戴笠,我們武器經濟差那麼遠,怎麼跟日本人打?戴笠回答:“哀兵必勝,豬吃飽了等人家過年,是等不來獨立平等的。”可以說戴笠這人對抗日還是有功的,他領導的軍統雖然罪惡累累,在抗日戰爭中犧牲者達一萬八千人之多,對抗日戰爭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沒。

戴笠的四大金剛

戴笠的四大金剛分別是王天木、陳恭澍、趙理君、沈醉,要說到四大金剛最壞的結局當屬趙理君,此人罪惡累累還囂張跋扈,在1942年被蔣介石下令處死。最好的結局應該算是沈醉,從戰犯改為起義將領,享受副部級待遇,任新中國第五、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最長壽的應該是王天木,享年104歲。

趙理君早年曾是共產黨員,還是共產黨早期投身武裝鬥爭的一員,1930年參加土橋暴動失敗,1931年叛離共產黨投靠了軍統,成了戴笠的得力助手,加入軍統後以殺人為樂,先後殺害了民權大同盟領導人楊杏佛、《申報》總經理史量才、國民黨元老唐紹儀等人,趙理君當過小學教師,也算是能文能武,在為蔣介石剷除異己中立下不少功勞,因此開始居功自傲。



戴笠保舉他成為第一戰區少將兼行政督察專員後,在嚴密控制黃河渡口的時候胡作非為,對過往人員進行敲詐勒索,輕則打罵劫財,重則劫財後殺人推入黃河毀屍滅跡,連中統特工人員假扮成群眾搞情報的也有人被他殺死扔入黃河,還公然用槍支和土匪換鴉片,被行政督察專員韋孝儒的軍隊查獲扣押,因此懷恨在心,找了個機會將韋孝儒暗殺了,這也讓趙理君死於非命。

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得到呈報後,急令軍統河南站負責人嶽燭遠調查,很快查明是趙理君所為,趙理君也供認不諱,蔣介石命令立即將趙理君拘捕審問,這時候中統也跑出來,提供了趙理君是一個早已投降日寇的漢奸的證據,於是蔣介石命令將趙理君就地正法,對於趙理君的死,戴笠還流了幾滴眼淚,還曾經想要保他,只是沒有成功。



陳恭澍是黃浦軍校第五期警政科畢業,綽號辣手書生,1932年加入力行特務社,歷任軍統局天津站站長、華北區區長等職,先後策劃刺殺了漢奸張敬堯、張嘯林、石友三、汪精衛等,有的刺殺成功,有的雖然失敗了也讓漢奸們聞風喪膽,給那些觀望想當漢奸的人起到了警告作用,號稱軍統第一殺手。

1941年在上海的時候被汪偽76號特工總部逮捕,被迫投降,在保全性命後,暗中和戴笠取得聯繫,1949年跟隨國民黨退到臺灣,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長,1969年退休後寫了一本關於軍統內幕的書,這本書成了出版界的搶手貨,不過陳恭澍在此後也神秘消失,至今沒人知道其去世年月和墓葬所在。



王天木比戴笠還要年長几歲,東北人,早年就讀於保定軍官學校,王天木是軍統中的一個另類,一個極為神秘人物,今天最早有關王天木的記錄,是1915年王天木出任浙江高等監察廳廳長,大革命之後,結識了戴笠,受到戴笠革命激情感染,進入了軍統特務處,1932年受命建立了特務天津站,擔任了天津站首任站長,和戴笠私交不錯,還差點成了兒女親家。

王天木曾一度是抗日人民心中的英雄,是鋤奸除惡的中流砥柱,還曾與愛國學生結拜為十兄弟,成立了“抗日鋤奸團”,專門對付日軍和漢奸,1934年,如日中天的王天木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捲入了當時轟動一時的箱屍案,殺人的是王天木的手下,只是案發時王天木和手下正在調查湯玉麟小孫女綁架案,此事引起了蔣介石的注意,大怒的蔣介石下令嚴辦,本來要被處以極刑的王天木,在戴笠的緩頰下,判處無期徒刑,兩年後因為抗日的需要,在戴笠的斡旋下,提前釋放。

1938年底調任軍統局上海區區長,卻遭到副區長趙理君的忌恨,1939年王天木被日偽特務機構逮捕,在送進上海的76號特工總部後,李士群好吃好喝招待了王天木幾天放了出去,這引起了軍統內部對他的懷疑,戴笠下令除掉他,王天木得知後大罵戴笠薄情寡義,自此叛出軍統,投降日偽政府,出賣了許多重要的軍統信息。

不過王天木的結局卻是不可謂不離奇,在抗戰勝利後,作為叛徒的王天木竟然沒被清算,後來也跟著去了臺灣,隱姓埋名多活了幾十年,直到1995年才離世,陳恭澍所寫的《英雄無名》對此認為王天木的“叛變”是戴笠精心布的局。

沈醉是四大金剛結局最好的一個,在軍統局素以年紀小資格老著稱,身為軍統局高層人物,卻沒有沾染官場惡習,身上沒有官氣,外表十分儒雅,1949年毛人鳳將沈醉安排到雲南,從而切斷了沈醉逃往臺灣的後路,對此沈醉恨得直咬牙,還曾想下毒毒死毛人鳳。

1949年12月被起義的雲南省主席盧漢扣押,在盧漢的起義通電簽字,在此期間為盧漢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數特務,並親筆頒佈命令,要下屬特務組織上繳特務器材併到指定地點報道,隨後沈醉被盧漢當成被俘戰犯囚禁到監獄,1960年被特赦,和杜聿明、溥儀等一起任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
▲沈醉一家在北京家庭照

1980年,沈醉在起義通電上的簽字起了作用,經有關部門調查證實後,沈醉的身份從戰犯改為起義將領,從而享受到副部級待遇,1996年因肺癌病逝於北京,享年82歲!


歷史紅塵


按照諜戰劇《風箏》裡的演繹,軍統戴笠戴老闆共有八大金剛。真實的歷史上,戴笠的確有很多得力助手,可被稱作“金剛”的卻只有四人。

此四人分別是:王天木、陳恭澍、趙理君和沈醉。此四人中,最為大眾熟知的是沈醉,但名氣最大者應為"抗日鋤奸團"主領導人、最終與戴笠反目的王天木。

民國時期,戴笠的四大金剛和戴笠一樣,都曾是聞風喪膽的存在。在世人眼裡,他們的名字和“殺人如麻”、“心狠手辣”等詞,是可以劃等號的。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四大金剛手上的知名血債就多達近百起。這樣的人物,其結局自然也是分外能引發世人關注的存在。

頗為讓人意外的是,這些雙手沾滿鮮血的人物,其最終結局,除了1942年被蔣介石槍決的趙理君外。其他三位,結局都並不壞,從這點看,他們似乎脫離了“因果報應”說。

其中,暗殺了天津商會會長王竹林的王天木,最終終老臺灣,直到96歲那年才因病去世。他去世時,幾乎無病無痛,相當安詳。

而解放後同樣去了臺灣的、曾刺殺石友三、王克敏、張嘯林、傅筱庵等的陳恭澍,則一直身居要職。在1969年退休後,他還出版回憶錄"英雄無名"系列。這本書因深入揭露軍統內幕,一度成為臺灣出版界的搶手貨。

但或許是因為這本書太暢銷以致於暴露了一些真相的緣故,自知自己身上血債太多的陳恭澍在此後不久竟就此神秘“失蹤”了。

這樣的大員,即便已退休,想來也不能隨便“失蹤”,他的“失蹤”實是隱姓埋名避血債罷了。

關於陳恭澍失蹤的傳聞有很多,有說他是為償還早年血債剃度為僧了(贖罪說);有說,他是在此後去深山老林研究不老術了;也有說,他是被昔日復仇者找上門軟禁了。

總之,步入晚年後的陳恭澍是徹底神秘失蹤了,至今,關於他是否還在世,世人都已不得而知。

四人中,唯一留在大陸的便是與周養浩,徐遠舉並稱軍統三劍客沈醉了。沈醉也是四大金剛中結局最好者,此處的結局最好是依據晚景、死法和後人現狀三者而言。

首先,從晚景上來說。被新中國改造過的沈醉最後不僅意識到了自己早年犯下的罪過,還在最關鍵時刻被周總理感化成為了一個真正在後來去為人民服務的人。後來,他甚至還親自寫下了懺悔書《沈醉回憶錄:軍統內幕(一個軍統特務的懺悔錄)》傳世。

在書中,沈醉不僅揭露了軍統內幕,也對自己早年造下的罪孽進行了深入的懺悔。言辭間可見,此時的沈醉已經完全如他自己所言:成為了新時代的新沈醉了。

新沈醉在被改造後,與末代皇帝溥儀等,一起做了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專員。此後,他的身份還變為了起義將領並享受國家副部級待遇,任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晚年時,沈醉還與自己的親人包括前妻粟燕萍以及兒女們取得了聯繫。1980年,66歲的沈醉還在最愛女兒沈美娟的陪同下到香港與家人做了一次短暫的團聚。

1996年3月18日,81歲高齡的沈醉因肺病於北京辭世。他過世時,身邊有子女相伴,也有政府關懷,算是圓滿的。

更為讓沈醉驕傲的是,他的子女都相當有成就,其中,兒子沈篤禮,成了菲律賓經商的臺灣大實業家。後來,他還聽從父親勸說,為報國於1991年帶著大量資金回到北京辦了一家大公司。

而一直陪伴在他左右的女兒沈美娟,則成了中國當代的知名作家。她不僅替父親整理撰寫了《我這三十年》、《魔窟生涯》。還出版了長篇紀實文學《暗殺大王--王亞樵》、《孽海梟雄--戴笠新傳》、《風流特使唐生明》等大作。

這般圓滿的沈醉,其背後是運氣否?答案是否定的。翻開史書和沈醉的回憶錄的回憶錄後,世人不得不承認:他的圓滿背後是良善的結果。

世人眼裡,戴笠四大金剛之一的沈醉斷與“良善”掛不上勾,但他卻偏偏是個一直有良知的人。而他的良知背後,在很大程度上與母親對他的影響有關。

沈醉的母親是個俗世的佛家弟子,因為篤信佛教,她一直教育兒子要行善積德,她還曾數次告訴年幼的兒子:世間從來有因果報應。

這種教化,也是後來沈醉能被新中國重新改造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母親對他的這種影響曾多次在沈醉身上被體現過。早在沈醉在湘西任常德軍警稽查處處長時,他的這種良善就曾顯現過。

當時,沈醉在維護治安與匪首彭春榮(綽號彭叫驢子)打交道時,他曾送了一副馬鞍及籠頭、韁繩給沈醉。

沈醉起先對這物件甚是喜愛,可後來,當他在鞍子四周發現這邊飾竟是用人的指甲做成的以後,他便有些不淡定了,事後,他的猜測果然對了:這物件就是用人皮製成的。

沈醉得知真相後,便第一時間與信佛的母親商議,母親想都沒想便責令他將馬鞍燒燬,並燒紙安慰死者,沈醉一一照辦了。

從這件小事便可看出,真實的沈醉與傳聞中的殺人狂魔是有區別的。實際上,見過沈醉的人都知道,他雖然是軍統高層,可他卻一直是高層中的“特例”:他身上沒有官氣,外表十分儒雅、和氣。

對此,魏斐德也曾評價沈醉說:“沈醉身為軍統局高層人物,但身上幾乎沒有沾染官場的惡習,如打牌、抽菸、喝酒、貪汙受賄、玩女人等等,這在當時官場上是罕見的。”

如此沈醉,能在四大金剛中成為結局最好者,豈非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