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多方面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

  未来网高校频道2月4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吴军辉 张博 董琦蕾)自2019年12月,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以来,南开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集合在生物、医药、大数据统计等学科的尖端力量,从疫苗与生物制剂研究、流行病模型预测、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

  1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召集全校有关科研团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讨论确定了4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并协调提供先期启动经费。

  由洪章勇教授牵头,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南开大学副校长王磊以及黄兴禄、刘新奇等教授组成核心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开展联合攻关,进行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

  由张宏恺研究员负责,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的南开团队,从康复病人血液中分离中和性抗体及抗体工程改造,希望尽快获得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全人源中和性抗体,用于病毒诊断和疫情防控。

  张晓东教授致力于开发“抗病毒口罩”,提高防控效果。该抗新型冠状病毒口罩从生物角度出发,依据病毒与结合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高效截留和吸附病毒,达到阻止病毒传播的目的;同时应用生物医药技术,开发“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性多肽雾化制剂”。

  黄森忠教授团队致力于传染病模型预测,他们应用学校自主研发的EpiSIX程序,实时跟踪2019-nCoV疫情,并将预判结果提呈疾控部门参考,同时,对未来可能的疫情防控积累数据与经验。

  同时,南开学者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面向社会和公众答疑释惑。历史学院教授余新忠、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药学院副教授郭宇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在媒体发文解读疫情,为大众心理进行了有效疏导。

  据了解,南开大学正在配套出台此次应急科研攻关的后续管理规范,同时做好后勤保障,支持科研人员全力攻关,助力成果产出和推广应用。目前,该校启动第二批项目征集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