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女婿上床,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

老張談三農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牧豆人,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我來給大家說說女婿上床,家破人亡的意思。

“女婿上床,家破人亡”這個說法在我老家這邊也有,也就是以前的老人唸叨出來的。那麼“女婿上床,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女婿和女兒一起回孃家的時候,如果女婿和女兒一起同床居住,就會給家庭帶來不好的運氣,最後就會使孃家家破人亡。但是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沒有道理的,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既然是女婿了,那麼兩人就是夫妻,如果夫妻不是同床居住,那麼還有誰同床居住。而且女婿和女兒同床居住,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是什麼不好的事,就像我們大家吃個飯一樣,普普通通的事情,怎麼會使孃家家破人亡呢?我認為,這種說法已經有比較久的歷史了,感覺有點封建迷信,而我們現在是反封建迷信,這種說法我們千萬不能相信。也有人認為這個是一些農村的傳統,但是我覺得這是不好的,需要我們捨棄。女婿和女兒同床居住,說明兩人之間感情好,對家庭是好事,不會是壞事,不會使孃家家破人亡的。這種說法,我們還是不要相信,畢竟這對女婿和女兒都不好,這是陋習,應該捨棄。


大家家鄉那邊有沒有這種說法呢?你們父母是怎麼看待的?請在下方留言,謝謝大家。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牧豆人,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牧豆人


在我們豫東地區,沒有這種說法,也沒有這種習俗。

我每一次陪妻子回孃家,岳母都會提前把房間收拾好,拿出新被子,供我們夫妻倆使用。只是妻子似乎總有和岳母說不完的話,每天都是半夜時分才回來睡覺。

當然夫妻倆也難免做一些床弟之事,但不能象在自已家裡那樣無所顧忌,儘管所有人都已經睡了,總還是有點小心翼翼,生怕被別人聽見,第二天會早早起來,收拾戰場。

其實都是過來人,岳父岳母也總是刻意迴避,有一種自然的默契。岳母喜歡早起,往往等我們醒來,已經把飯做好了。

我們感覺就是一家人,沒有必要分個你我,小姨子小舅子也對我們很熱情,小舅子事業有成,人丁興旺,也沒見得有什麼不好。


一縷情絲飛揚


我就討厭這種風俗習慣。老婆武漢周邊鄉鎮的,我南昌的。每年過年去拜年都不要我們睡一塊,小舅子老婆嘀嘀咕咕的,簡直是破壞我們夫妻感情,我一個城市裡長大的根本不能理解,大過年的去開房住外面又不太好。一氣之下在漢口買了一套房,結果房價翻了五倍,小舅子的臉算是被我打的啪啪的。沒文化的農民就是要這樣鏟他們的耳光。


樓前渡口906


我是陝西商洛的,我們這裡也有這種習俗。女婿到岳父母家,也是不能和女兒睡一個房間的,是要分開睡的,說是睡一起會對孃家人不好。

我表姑嫁人後回門時,由於爸爸媽媽有點遠,車不方便,她出嫁時是從哥哥家走的,她和老公直接回了哥哥家,她哥在縣城買的房,比較方便。

她嫂子是哥哥的二婚老婆,對她可能不太滿意吧,回來時晚上休息,故意對她夫妻兩說讓她們睡一個房間,結果她們也沒避諱,也是新婚夫妻小年輕的,不懂這些事,也沒有人給她們說。

結果第二天天剛亮,她嫂子就對她夫妻倆破口大罵,說她們不知羞恥,上她家埋汰人來了,反正罵的要多難聽有多難聽,揚言不認她們,她們一大早就走了。

然後自己的父母,哥哥也跟著受氣,這個二婚老婆本來就比較強勢,連著婆婆一起罵,說不會教女兒,我姨婆也是跟著流了好多淚。

多數農村人還是比較忌諱這些習俗的。


莫莫小呆


剛剛完了的清明小長假,相信不少人既回丈夫家裡祭了祖,又回妻子孃家探望了丈母孃。那麼,去丈母孃家的時候,你們是分開睡得呢?還是一起睡得呢?



一件真事

發小王五,今年32歲,前年剛結婚,有一次喝醉了,講了一件他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剛結婚的那年八月十五,跟媳婦一塊去丈母孃家,本來準備晚上回家的,但由於下雨,所以就住在了丈母孃家。晚飯過後,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已經很晚了,丈母孃就是不回她們的房子裡去睡覺,而且一個勁的給女兒使眼色。王五也很納悶,這個丈母孃是什麼意思啊?這麼晚了,為什麼還不去睡覺呢?好不容易等著丈母孃走了,王五趕緊關了門,抱著媳婦往床上走,可突然響起了敲門聲。王五趕緊開了門,原來是丈母孃來了,還夾著枕頭和被子,沒好氣的說“去,到那個屋子裡去睡”。王五也是納悶、一頭霧水,但丈母孃發話了,不敢不從啊,所以就走了。半夜就發信息問媳婦是怎麼回事?媳婦說“是她們當地的風俗,女婿不能與女兒在孃家一起睡”。



兩種說法

方便丈母孃和女兒聊天。以前的女兒嫁出去之後,是很少有時間回孃家的。而就算回孃家了,白天的時候也是忙著幹農活,娘倆很少有時間聊天,而且也不方便。只有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才有時間與長時間不見得女兒聊天,在婆家過的好不好?女婿是不是好好對待女兒?準備啥時候要孩子?在婆家受沒受委屈?等等。

會帶走孃家的財運和福氣。夜深人靜、男女同床,難免會情不自禁行夫妻之事,這樣一來,一方面會弄髒床單被褥等,古人認為這樣的話,會對孃家不利,會帶走孃家的財運。另一方面,在丈母孃家行房事懷孕的話,會對孃家生兒育女等產生影響,會帶走孃家的人氣,以後孃家兄弟生兒育女會比較困難。



現在看來,這是毫無根據,絲毫沒有道理的一句老話。但是,既然有的地方還在堅持,那就繼承下去,畢竟,改變也需要一個過程。

您對於這句農村老話又是怎樣看待的呢?

歡迎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農策分析】帶您瞭解更多三農資訊、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農策分析


這句話如果放在過去,可能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結婚以前,女婿是不能在丈母孃家過夜的。那個時候如果誰家的女婿沒有結婚,就在丈母孃家過夜的話,咱不能說家破人亡,起碼也會把整個家鬧得烏煙瘴氣。這在過去來說可是大事,被別人知道了是會讓人家瞧不起的。

記得我小時候,我們村有一個姑娘就是趁著父母不在家的時候,讓男朋友在自己家裡過了一夜。後來姑娘懷孕了,這在當時簡直成了村裡爆炸性的新聞。立馬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那個時候的社會環境,是絕對不允許姑娘婚前懷孕的。後來那個姑娘因為實在忍受不了,村裡人對她那些難聽的言辭。自己跑到山裡的水庫邊,跳水自盡了。人們的唾液活活吞沒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倒真是應了這句,女婿上床,家破人亡。


不過現在這話有點兒過時了,女婿不上床睡覺,難道讓女婿打地鋪?誰家女婿不上床睡覺?我們這裡結了婚的女婿,都跟著媳婦回孃家,當然必須是睡在丈母孃家的床上,也沒見誰家家破人亡。這都什麼邏輯?別說是眼下,就算是在古代,恐怕也沒有結了婚的女婿不能上床睡覺這一說,這可能只是某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

我們當地的確是有閨女結婚以前,不能讓女婿留在丈母孃家睡覺的習俗。不過社會文明發展到了今天,就連這個習俗也很少有人遵循了。當然就算社會再發展,還是有些人比較傳統的。特別是在農村,有的父母骨子裡還是挺封建的,哪怕閨女談對象多年,只要沒結婚,就不允許自己的閨女在男方家裡過夜。如果特殊原因,男朋友必須晚上要留在家裡的話,那也絕對不能讓閨女跟男朋友住在一起。



前些年的時候,如果誰家兒子談了對象,即使因為天氣不好或者別的原因,留下來在男朋友家裡過夜,那是要偷偷摸摸的。如果被鄰居們發現,人家會指指點點笑話這個女的輕薄。如果誰家閨女沒結婚,就把男朋友留在家裡過夜,那簡直更是大逆不道。如果被左鄰右舍發現,沒結婚的女婿在丈母孃家過夜,那簡直是要被人恥笑的。父母也堅決不會同意讓沒有成親的女婿,在丈母孃家過夜,這可能也就是農村老人們所說的,女婿不能上床的原因吧。現在這話早過時了。


靈子


都是封建社會留下來的重男輕女的糟粕,女婿睡了丈人家的床,丈人家會死人。其實,就是沒把女兒當人看待。


我和同學都是同一個市的人,我家這裡沒有說女兒過年不能回家的風俗,但同學家裡有,說是過年回家會影響她弟弟。


同一個市,相隔也不遠,為何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風俗,其原因就是重男輕女。我家看待兒女都一樣,自然不存在這種汙辱女兒的說法。同學家重男輕女,女兒是外人,明顯是對女兒的不尊重和汙辱。


最噁心的這種重男輕女的家庭,兒子大多是廢物,父母也是廢物,處處都需要女婿來幫忙。同學家就是如此,窮得叮噹響,她爸做生意失敗,從此不管家裡,只顧自己快活。交社保的錢,還是女婿出的錢,就這種人還瞧不起女婿,女婿叫同學老婆,還被丈人一頓大罵,覺得不該叫老婆。


如今這丈人還霸佔著同學家一處房產,本來同學想把房子租出去還債,她爸不同意,說要留下來給他當度假的地方,有空來寫寫大字。


無能男人的嘴臉最醜陋,處處制定利於自己的規則,現在留下來的這些重男輕女的糟粕,就是古代一些無能的男人制定的。


現代一些無能的男人同樣在制定規則,比如彩禮“萬紫千紅一片綠”“單邊、路邊、搭邊”等等,都是一些無能男人為了索取女婿的錢財而制定的,正因為這種無能男人太多了,在農村就成了風俗。



請問師太法號


又到了一年清明節小長假,相信有很多在外打工的人會回到老家掃墓祭祀,其中也有很多出嫁的姑娘會在清明節這個小長假中回到自己的孃家。既然是出嫁了,回孃家肯定是拖家帶口,有些出嫁的姑娘因平時工作忙,好不容易盼到小長假回到孃家就想著多住幾日,但是晚上卻不能和老公在一個房間裡睡覺,也就是農村俗語所說的“女婿上床,家破人亡”,那麼出嫁的姑娘在孃家和老公同一個房間睡覺真的會導致孃家家破人亡嗎?


去年鄰居小張在清明節和媳婦回孃家後一直拒絕在丈母孃家過夜,小張媳婦雖然不屬於遠嫁,但是回孃家的路程也要一個多小時,所以小張媳婦每次回孃家都會住幾天,以前都是小張把媳婦融送去,吃完午飯小張就自己開車回來,去年清明節趕上假期,小張便和媳婦在孃家一起住了幾天,誰曾想這是小張在丈母孃家最後一次過夜。聽小張說,當天晚上在睡覺時,小張被安排到和小舅子一起睡,媳婦則和丈母孃一起睡,原來小張媳婦那裡有出嫁的姑娘回孃家不能和丈夫一起睡覺的習俗。小張的小舅子比較胖,晚上睡覺還打呼嚕。所以那幾個晚上小張睡的很煎熬,所以在小張回到自己家便和媳婦說,以後我把你送到孃家你自己住,我可不和你弟弟一起住了。


在很多地區都有出嫁的姑娘在孃家不能和丈夫一起睡的風俗習慣,在以前大多數地區都有這個風俗習慣,主要和以前重男輕女的思想有關係,人們認為女兒出嫁以後就是別人家的人,如果出嫁的姑娘和丈夫在一起睡覺的花,就會對自己的兒子帶來不好的影響。但是隨著人們的思想變化的越來越大,很多地區已經沒有這個傳統風俗,但是還有一些地區仍然還流傳著這個風俗習慣。

在以前因為重男輕女的觀念太嚴重,除了出嫁的姑娘不能和丈夫在孃家同一個房間睡覺以外,還有大年初一出嫁的姑娘不能回孃家,出嫁的姑娘不能在孃家坐月子等等風俗習慣。雖然我們這裡已經沒有出嫁的姑娘不能和丈夫在孃家一同居住的風俗,但是後兩者風俗習慣仍然有。我家舊鄰居的一個妹妹嫁到一個沒有婆婆的家庭,在懷孕以後就為在哪坐月子特別發愁,在自己家坐月子沒有人照顧,回孃家坐月子又不可以,好在這個妹妹的嫂子通情達理,讓妹妹回孃家坐月子,聽她嫂子說,自己是過來人,知道坐月子對女人的重要性,老傳統雖然重要,但是妹妹和寶寶的身體更重要,所以鄰居妹妹安心在孃家坐了月子,姑嫂兩個人還因為這件事以後相處的和親姐妹似的。



隨著現在人們思想越來越開放,很多舊傳統,舊思想已經從我們生活中慢慢消失。但是對於有這些老傳統的地區,我們也應該去尊重這些祖輩留下來的傳統風俗習慣。


小馬話三農


本人非常討厭這些習俗,妹妹結婚當哥哥的可以不隨禮習俗說的什麼☞上八位☜回孃家夫妻不能一間房呵呵修房子的錢我從16歲就打工錢全交父母房子修好了父母哥哥說這一間房子我永遠都可以住結果也就這狗屁習俗呵呵所謂的習俗全針對女性


千本櫻12


農村老人說女婿上床,家破人亡是啥意思?

首先總體回答一下,這個老話屬於以前的說法,現在有些地方和家庭依然在沿用,但是大部分家庭已經取消。雖然我們常說,農村老話、農村諺語是農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而成的,具有深刻的道理。有時候,為了提升老話的有效性,會採用對稱、押韻、誇張的方式來表達,“女婿上床,家破人亡”符合上面的三個要素,讓人讀起來覺得好有道理。那麼,這句老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有沒有價值?現在社會還到底適不適用呢?


從字面含義來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女婿陪同妻子回丈母孃家,夫妻兩個不能睡在同一個房間,不然“家破人亡”。現實是什麼呢,就是女婿睡客房,或者和老丈人一起睡,或者和妻子的兄弟一起睡,或者不再丈母孃家留宿,無論怎麼樣,就一句話,夫妻不同房。

有人可能覺得,這個說法簡直就是老古董,看傳統的思想表現,不可能有人這麼做。先別急,我先舉一個例子:

去年過年的時候,姑姑家的女兒和女婿初二回來拜年,吃完要飯姑姑家姐夫,因為和朋友約好打牌,也就早早離開,但是由於小孩有些發燒,只得留下待一晚。等打完牌,又惦記小孩的身體,姐夫就開車回來了,但是到了姑姑家之後並沒有敲門,而是在車裡睡了半夜,姑姑早上起來才發現。至於為什麼不敲門,進去休息,沒有回答,反正自從結婚以來從沒有在丈母孃家睡過。

在很多的地區,都有這樣的一個習俗,也不知道從那個時代流傳下來的。有人認為,夫妻剛剛結婚,總會有些衝動,在父母面前難免尷尬,為了避免這個尷尬,最好分開睡。還有一個說法,就是農村長久以來的重男輕女的觀念影響,女兒出嫁之後就不是“本家人”,就成了“別人家的孩子”,在女兒出嫁之後,家庭都不會再保留房間,所以回來也就沒有屬於他們的固定房間,所以兩個人一起睡在其他兄弟姐妹的房間,不太合適。


不過,現在很多家庭已經不再堅持這個說法,很多父母都會讓小夫妻兩個住在一個房間。再加上現在條件越來越好,住房面積也沒有那麼緊張,很多女兒出嫁之後,還會保留一個房間,以待回門的時候居住。

綜上所述,“女婿上床,家破人亡”屬於有些家庭的堅守的價值觀念和不能突破的底線。但是,在傳統文化的不斷突破,經濟基礎的不斷提升,這句話的適用性已經不高。你們農村有這樣的說法嗎?女婿回去之後和誰睡?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