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痴迷煉丹,無意中“煉”出一種美食,流傳2000餘年仍經久不衰

王爺痴迷煉丹,無意中“煉”出一種美食,流傳2000餘年仍經久不衰

文|武品文史

王爺痴迷煉丹,無意中“煉”出一種美食,流傳2000餘年仍經久不衰

要說中國古代最有趣和最神奇的職業是什麼,那必定是方士這個職業了,他們整天搗鼓丹藥,雖說是為了追求長生不老益壽延年,但是卻陰差陽錯地創作發明了許多新奇的東西,比如聞名世界的黑火藥。然而許多人不知道,方士這個職業雖然自古有之,但是真正讓其發揚光大的還是帝王之家,如果沒有帝王們熱衷於追求長生,那麼方士這個職業的發展也許並不能一帆風順。

王爺痴迷煉丹,無意中“煉”出一種美食,流傳2000餘年仍經久不衰

而痴迷長生之術的帝王將相可不在少數,秦始皇就是其中比較出名的一位,雖然他沒成功,但是仍然有許多人前赴後繼地去探索和研究,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王爺,他刻苦鑽研煉丹之術,終於讓他“煉”出了一種美食,一直到今天都是我們餐桌上的美食,也是許多“中華神菜”的原料。那麼這位王爺是誰?他創造的這種美食又是什麼呢?

這位王爺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

王爺痴迷煉丹,無意中“煉”出一種美食,流傳2000餘年仍經久不衰

劉安是一位文學家和演奏家,他的文學作品眾多,並且著有許多經典的書籍。然而身為王爺,每日除了舞文弄墨之外也就無所事事,於是他就開始廣招方士,傳授他製作丹藥的方法,時間久了,劉安的府上經常聚集了一些愛好黃白之術的賓客,而其中有八位賓客和劉安較為投緣,人們將這八位賓客稱之為“八公”。

有一天劉安和八公在丹藥房煉丹,但是丹藥房有大火爐在烘烤非常燥熱,劉安就安排幾碗豆漿放在桌子上以備飲用。大家都知道,淮南的大豆非常優質,當地人把豆子磨成豆漿飲用,特別是用清澈的山泉研磨出來的豆漿更是香甜可口,劉安身為淮南王,肯定也好這一口,特別是在這種燥熱的情況下。

王爺痴迷煉丹,無意中“煉”出一種美食,流傳2000餘年仍經久不衰

就在爐火最旺的時候,劉安感覺有些燥熱,於是他端起放在桌子上的豆漿想要飲用,結果一不小心全都灑在了煉丹原料上,不一會原料就變成了一灘軟白的固體。

八公之一的修三田認為這是上天饋贈的丹藥,於是品嚐了一口,這一嘗可不得了,他連連讚美:此物不僅美味而且口感獨特,堪稱人間美味。這塊軟白的固體就是我們常吃的豆腐,而那塊原料就是一塊石膏。

王爺痴迷煉丹,無意中“煉”出一種美食,流傳2000餘年仍經久不衰

豆腐作為我們經常使用的美食,也是許多“中華神菜”的原材料,誰能想到,它居然也是一次煉丹過程中的意外產物,但不管如何,豆腐是我們每個人都吃過的食品,人們為了紀念2000多年前人類的第一塊豆腐,就把它稱為“八公山豆腐”。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