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与明朝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嵇志浩


皇太极和明朝议和的事情,发生在1642年。

这一年,皇太极和明朝之间发生的,历时两年的松锦大战终于结束了。松锦大战之后,明朝最重要的将领祖大寿、洪承畴都相继投降了清军。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军镇的精锐力量,几乎全部被剿灭。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力量的,只有吴三桂驻扎在宁远的三万残兵。关外的防御城池,除了吴三桂宁远的一座孤城外,已经全部丧失殆尽。

也就在这时候,皇太极提出了和明朝议和的想法。但是崇祯最终没有答应,还杀掉了参与议和的陈新甲。这样,明朝失去了最后一次和清军议和的机会。

(皇太极剧照)

要知道,1642年的明朝,已经处在危在旦夕的时刻。不仅仅清军已经占据了整个关外之地,只等皇太极一声号令,就往关内打来。而且国内的形势也岌岌可危。李自成已经把西北搅得翻天覆地,张献忠在西南也打得风生水起。可以说,整个国内都不得安宁。

皇太极和明朝的议和条件,后来记载在《清太宗实录》里面。这个议和条件,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一是遇到吉凶大事,双方派使者庆吊。二是明朝要每年给清国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清国则给明朝人参千斤、貂皮千张。三是明朝要把入境的清人送回清国,清国也一样。四是双方重新划分国界,明朝承认清国打下的地盘为清国所有。

这个议和条件中,第一条,实际上是要求明朝要把清国和它摆在平等的地位,而不再是之前的宗藩关系。第二条,不管是不是等价交换,但至少是互相送东西,而不是要求明朝割地赔款。第三条,清国是为了保持人口基数,明朝也不吃亏。第四条,就算明朝不想重新划定国界,但清国已经实际占有了明朝的土地,明朝不承认也没有办法。

(崇祯剧照)

总体来说,清朝的这个议和条件,也不算苛刻。而且前面我们也说了,当时明朝正遭受国内农民起义的强力冲击。如果明朝和清军真正能实现和谈,明朝缓过气来,集中力量打击农民军。把农民军消灭以后,再回过头来对待清军,不是更好吗?为何崇祯不这样做呢?

准确地说,实际上崇祯并没有不答应,当时他也悄悄派了边关大将陈新甲去和皇太极谈判。陈新甲又推荐马绍愉、李御兰具体去和皇太极谈判。马绍愉、李御兰去了清国后,皇太极看见并没有崇祯皇帝给他的国书,很不高兴,说明朝不诚心。马绍愉、李御兰只得回到塔山,把清国议和的条件,带信给陈新甲。而陈新甲并没有引起重视,随手放在桌上,结果这件事泄露了出去。

朝中大臣知道后,都纷纷上奏表示反对。崇祯在这时候,也不好意思说“议和”这事是他让陈新甲他们去干的,于是把陈新甲抓起来,后来又把他处死。陈新甲一方面当了崇祯皇帝的替死鬼,同时也是他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造成了事情的泄露。也就是说,算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李自成剧照)

不过,从崇祯皇帝羞羞答答做事情的作风来看,他当时在议和这件事上,表现得确实不够坚决。那么,崇祯当时为什么表现得不够坚决呢?

当然了,面子思想崇祯肯定是有的。毕竟明朝一直号称上邦大国,结果一个“藩属国”打下它不少土地后,它居然承认这些土地确实归人家所有,承认这个“藩属国”具有和它平等的关系。无论如何,这是非常失面子的事情。

后来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外的时候,也和崇祯有过谈判,希望崇祯封他为西北王,这样他就撤军。当时崇祯也不同意。一个造反的“贼”被他封为王,这是崇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的。

不过,面子思想其实是很少的一部分,实际上,崇祯皇帝也明白,和皇太极和谈,是根本没有用的。当时皇太极之所以要和谈,其实也是因为他明白,明朝的力量还非常强大,要想一鼓作气灭掉明朝,还是很难的。如果明朝一直在边关囤积重兵,清军打进关来,实在是很困难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明朝能够把边关的军队调去攻打农民军。这样清军才会有机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皇太极所提的条件就不可能太过分,他是希望能够尽快达成,等待明朝新的行动。

崇祯也明白皇太极的阴谋,加上崇祯又多疑好面子,因此最终这件事没有做成。

(参考资料:《清太宗实录》《明史》)


张生全精彩历史


皇太极曾经与明朝崇祯皇帝和谈,为什么条件明明是崇祯可以接受的,但最后却失败了呢?我们先看一下和谈的主要内容:

1:明朝每年送给清朝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

2:清朝送给明朝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3:两国以宁远与塔山之间划定国界;在连山开辟互市。

这样的条件对于明朝是很诱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造成和谈。

1642年,在刚刚失利的松锦之战,明军损失惨重,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祖大寿举城投降,致使明朝当时的关宁锦防线只剩宁远一座孤城,彻底的摧毁了明朝的防线,但是就在这时清朝却要跟崇祯谈判,其实很明显,清军虽然胜利,但是也有很大的损失,需要休整,而最好的休整就是与明朝互不侵犯。

并且皇太极曾经也说过:作为少数民族想要统治中原是很困难的;他也害怕自己的民族会向元朝或者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那样,政权统治时间短,最终被赶回原来的生存之地,所以保持自己的统治是目前最要紧的。

而这时,明朝也因为当时在辽东战事每年需要消耗近千万两白银,而和谈仅需百万两,对于当时国库亏空的明朝来说是好事,而且开市贸易,内陆之物是生活在东北女真所没有的,很有可能会赚回来的;之后与清朝修好,专心治理国内的农民起义,可能会使得明朝不至于两面受敌,所以对于崇祯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皇太极的想法正好迎合了正在苦恼的崇祯皇帝,面对诱人的条件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接受和谈,其原因不得不让人无奈,我们来一一道来?

第一点:祖宗的束缚

在明朝来讲,就没有与外族谈判之说,明朝与元朝相争,最终没有接受元朝任何和谈之事,把元朝赶出中原,朱元璋教育子孙,不能像赵宋那样懦弱,所以当时的燕王朱棣还为此长期清理蒙古外族工作;到了“土木堡之变”时,哪怕瓦刺押着明英宗劝降,明朝也是只接受打架不接受和谈,所以崇祯帝要是和清朝和谈,先要过了心理这一关,要对得起祖宗啊!

第二点:崇祯帝性格导致没有谈判大臣

崇祯帝反复无常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多次让大臣们无法接受,甚至处理犯罪之臣,动不动就满门抄斩、诛杀九族之类的,所以使得很多大臣不敢为其死心塌地卖命;内阁大臣杨嗣昌去清朝时竟然不敢去,大街上找来一个算命先生去拜见皇太极,结果笑话不断。

而这次负责谈判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是害怕不敢去,因为怕被大臣们说自己叛国还有怕自己办事不利被崇祯处理了,于是就派了兵部七品主事去,后来怕官职不够,临时升了个五品兵部郎中,让他穿着二品的朝服去了,最终也是笑话不断,但是清朝真心实意和谈,最终也不在乎这个不懂礼节的“二品官员”,开出自己的条件让他复命,最终也是因为没有专业人士去谈判,并没有取得很好的进展。

第三点:事情暴露,被迫中止

即使问题不断,但是清朝的真心实意和谈,也推动着事情的缓慢发展,但是最蠢的事情发生了,因为碍于大臣们的反对,这次谈判是秘密进行的,总负责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在看完“二品官员”带回来的清朝密信后,居然顺手放在桌子上,第二天起早上朝当成一般的奏折递上去,被抄在塘报(就相当于现在的报纸)中,直接公众。

消息一出,满朝哗然,很多大臣纷纷弹劾陈新甲,说其“投敌卖国”,最后即使之情的崇祯皇帝也无奈了,只能杀了陈新甲,来昭告天下啊!

可以说,谈判的使团还没有回到北京,谈判的结果就已经胎死腹中了,可以说崇祯帝最后的“续命药”被无能之人给扼杀了,明朝失去了缓解两线作战的机会,也是的两年之后李自成帅军攻进北京之时,明朝的精锐部队还在守卫山海关前线,最终导致明朝正式走向灭亡,清军的被迫出关,统治中原。


历史文武君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后金初期和皇太极时期的形势图:


第一张: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这时候的后金才占领了辽宁和吉林南部地区,面积还很小,人口也不多。


第二张: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这时候的后金已经占领了东北广大地区,面积和明朝差不多了,实力大增。两年后的1628年,崇祯皇帝登基。



第三张: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这时候的清朝已经占领了东北和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面积比明朝大多了,人口也超过了百万。明朝已经被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军折腾的够呛。


第四张:1643年,明朝灭亡的前一年,清朝的疆域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明朝已经被农民起义军耗尽了长江以北最后一支机动部队-孙传庭的秦军。这一年,皇太极去世。


看完这几张图,大家觉得皇太极会真心和明朝议和吗?

自从北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何尝不想灭亡中原政权,一统江山?契丹人努力了,但是没有做到,女真完颜部努力了,但是势力只到了淮河以北,没能实现消灭南宋的目标。蒙古人终于做到了,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明朝建立后,游牧民族一直郁郁不得志,适逢明末乱世,内忧不止,民穷财尽,女真人又看到了机会,一统天下的机会再次来临。早在1629年,皇太极第一次带领清军杀到了北京城下,当时手下建议攻破北京城。皇太极说:不是我们攻不破,只是时机不成熟,会有机会的。

对于明朝的土地,清朝人早已垂涎三尺,只是因为人口实在太少,兵员不足,即使攻下来,也无法一个一个长期占领,必须等时机。

皇太极会真心和明朝议和吗?做梦吧,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边是蒸蒸日上,一边是腐败至极。就算议和,皇太极最多就是缓兵之计,等待时机。崇祯皇帝虽然情商一般,但绝不是傻子,这就是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议和的原因。崇祯皇帝之所以想议和,也是缓兵之计,但是他深知满清不靠谱,如果议和,白白给了满清钱粮,养肥了他们,到头来还是要进攻明朝,所以崇祯帝没有下决心议和。因为和满清议和就算成功,也是暂时的,终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一点,崇祯帝还是知道的!


坐看东南了


崇祯帝的一生十分悲凉。当年皇太极曾主动向明朝和谈,但崇祯帝坚决不同意。对此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崇祯帝这么懂得隐忍的人,怎会不知卧薪尝胆的道理?更何况皇太极提出的议和条件从长远来看一点儿也不吃亏。

先来看看皇太极提了哪些条件?《清太宗实录》记载道:

1、两国有吉凶大事,须当互相遣使庆吊;

2、每岁明朝馈清国金万两,银百万两,清国馈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3、清朝一方的满洲人、蒙古人、汉人,朝鲜人进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明之叛人进入清境者亦须捕送于明;

4、各君其国,以宁远双树铺中间土岭为明国界,以塔山为清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进行互市贸易。

从以上四个条件来看,皇太极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明朝承认其地位并与其划地而治。尤其是在明朝大将洪承畴于松锦之战被俘,明军精锐损失殆尽的情况下,明军不仅无力招架凶悍的满清骑兵,就连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难以平定。据载明朝末年的军事开销庞大,与皇太极和谈能省下不少钱。崇祯帝完全可以暂时低头,先处理好内部问题,然后养精蓄锐重新夺回领土。不过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看法,对待历史问题得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崇祯当时的境况。

一、铭记历史

明朝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强硬的朝代,几百年来从未向外族低过头。不论是灭国之灾,还是土木堡之变,明朝历代君主都抬头挺胸、直迎外敌。暂且不论对错,这种强硬不屈的态度颇有英雄气概。而这一态度主要源自朱元璋就“两宋一味求和退让,最终灭国”得出的经验。他将此经验传授给后代,并要求他们铭记于心且世代相传。有宋朝的前车之鉴,想必崇祯帝很难相信满清的和谈。

二、崇祯缺陷

另外崇祯此人十分好面子,且没有承担责任的魄力。崇祯的自负是众所周知的,他从来不相信任何人,整日无端猜忌。当年大将军袁崇焕鞠躬尽瘁、一心报国,只因皇太极毫无根据的挑拨,被崇祯处死。袁崇焕枉死后明朝与满清的战役节节败退,这时崇祯才意识自己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可他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责怪身边的大臣。后来李自成兵临城下,他悬梁自尽,临死前还写下“大臣误国”的遗言。如此看来面对皇太极的示好,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相信,然而实际上他曾经妥协过。

三、满堂大臣不赞同

其实早在崇祯十年(1637)三月,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对崇祯帝提出:“大明若亡,必亡于流寇”,只有“安内方可攘外”,应当采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术。崇祯帝听后觉得十分在理,愿意一试,但并不十分重视,只让杨嗣昌的手下前去谈判,但以失败告终。后来皇太极以松锦之战的胜利为筹码与明朝和谈,崇祯经过再三衡量同意谈判。不过他并没有公开,而是秘密进行。或许他始终觉得这是赔款割地的耻辱之举,要是被朝堂百姓知道,他将颜面无存。所以他只派遣了陈新甲、马绍愉等人前去议和。原本这一切进行地十分顺利,只可惜和议内涵被陈新甲的书童当作手抄报抄了下来并传了出去。这么一来,原本的秘密议和成了人尽皆知的事,整个社会都沸腾了。满朝文武皆反对,民间百姓更是骂声不断。面对舆论与朝堂的压力,崇祯只好拒绝和议。

如此看来,议和的失败不是崇祯一人的责任,而是王朝运行到一定时期的命数。


邓海春


崇祯的想法:


我大明富有天下,东西约一万多里,万里长城就是明显的例证!南北也有1万多里,地大物博,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获取战争的胜利!怎么可能和一个少数民族谈和呢?


况且,女真族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也就几十年的时间,从原来的只是我们的一个边陲之地,对我们大明的李成梁都是低三下四,现在居然要和我大明讲和,做梦,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且,我袁崇焕曾经在宁远城用红衣大炮打败努尔哈赤,把努尔哈赤干死,现在他的儿子皇太极居然要和我大明讲和,痴心梦想!


看下皇太极这边:

而皇太极当时也是没有把握能拿下大明的他们是想都不敢想,毕竟他们人数也太少了,加在一起也就几十万人,而大明有1.5亿人左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皇太极觉得最好的结果就是自己也是一个国家和大明朝平起平坐,就挺好了!

只不过在大明这边,皇太极死后,农民起义军太过嚣张,在那么快的时间里面就把北京城给拿下了,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况且假如吴三桂不投降的话,满足能否统一中国很难说,大清是靠着汉人八旗的力量打下的全国,单靠满人是做不到的!可以说,三藩的藩王做出了为大清的统一全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鹏程日志


皇太极长年跟明朝打仗,尽管经常打的崇祯鼻青脸肿,但自己也是伤筋动骨,毕竟“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于是,他就有和明朝修好的想法,让八旗子弟休养生息、让新占土地好好消化……

皇太极开出的和谈条件也很务实,明朝在内有农民军、外有八旗兵的情形下,这样的条件散发着浓浓善意。这个条件是:明朝给清朝每年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清朝给明朝每年人参千斤、貂皮千张;双方确定边界,明朝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界,清朝以塔山为界。

崇祯皇帝获知皇太极的想法,脸上风平浪静,内心狂喜万分。既然你情我愿,为什么崇祯最后拒绝和谈呢?

这里要插几句话,皇太极要议和非一时激动,而是早有此念。不过,崇祯皇帝秉持明成祖朱棣以来的“天子守国门”信念,认为议和有辱东亚霸主的威严,屡次拒绝。

1640年(崇祯十年),洪承畴的兵马被清军围困在松山,而天降大雪让野外积雪甚厚,更是断绝清军的粮草补给。清军想解围归家,又怕明军尾随追杀,皇太极通过蒙古人向明朝发出求和意向。

辽东宁前道副使石凤台,验证消息的真实性之后,派人火急火燎送信入北京。崇祯大怒,老子要灭寇雪耻,你却与敌人勾搭。石凤台被逮入刑部监狱,这一年的年底,松山、锦州一线战局吃紧。崇祯一筹莫展之下,开始正视和谈的想法,下一步该怎么破冰呢?

石凤台的报告,明朝阁老们也知晓,或许和谈不失为良策。于是,他们决定由兵部尚书陈新甲出面,旁敲侧击地向崇祯提议此事。

“攘外必先安内”,这条中国古代的治国名言,让很多君主奉之为圭臬。国困民乏的大明朝,大量的钱粮、人力消耗在战场,真心是无力两线作战。崇祯在无奈之下,心中已然决定要和皇太极议和,集中力量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

“城围且半载,一耗不达,何间之乘?可款此款,不妨便宜行事。”崇祯听到陈新甲的奏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就这样,议和之事就被确定下来,派出兵部赞画主事马绍愉为谈判使者。

大清国皇帝致书明国皇帝,向来构兵,盖因尔国无故害我二祖,乃尔国反肆凭陵,夺我土地。我皇考太祖皇帝(指努尔哈赤)于是昭告天地,亲征尔国。其后每欲致书修好,而尔国不从,事遂滋蔓,以至于今。予嗣位以来,蒙天眷佑,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在在臣服,蒙古及朝鲜悉入版图。乃昭告天地,受号尊称,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我军每入尔境,辄克城陷阵,然予仍愿和好者,特为亿兆生灵计耳。若两国诚心和好,自兹以后宿怨尽释,尊卑之别何必较哉!古云:情通则明,情蔽则暗。若尔国使来,予令见面,予国使往,尔亦令见面,则情不至壅蔽,而和事可久,至吉凶大事,当遣使交相庆吊。每岁贵国馈黄金万两,白金百万两,我国馈人参千斤、貂皮千张;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贵国界,以塔山为我国界,连山适中之地两国于此互市。倘愿成和好,速遣使赉和书及誓书来,予亦赉书以往,否则再勿遣使致书也。”

这段话是皇太极交给崇祯的国书,字数有些多,关键是那句划重点的加黑句。很快,陈新甲就将谈判结果告诉崇祯。崇祯龇开牙,露出难得的笑脸,挥挥手招来阁老们。可惜,阁老们很不给力,没有公开表明态度。

阁老们心中支持和谈,为什么不吭声呢?老实说,他们有些自私,没有挺身为国事畅言。显然阁老们考虑到割地赔款绝非小事,很容易被骂为卖国贼,而且一旦和谈不成还有性命之忧。严重的后果也因此隐伏下来,因为朝廷没有形成公论,本可以正大光明的和谈,演变成偷偷摸摸的苟且之事……

隐秘的和谈终于被暴露在阳光之下……一日,陈新甲得到马绍愉的书信,读完后就随手放在书桌上,仆人以为是普通塘报,不经意间就交给塘报官。你懂的,这份和谈机密信就流传出去,搞得人人皆知。

朝廷上下顿时沸沸扬扬,大家不知道是皇帝的意思,以为是陈新甲要卖国求荣,谏官们是撸起袖子写弹劾。舆论压力实在太大,传统的《春秋》大义之下,那帮老奸巨猾的阁老们赶忙退避三舍,逼得崇祯不得不改变初衷。

皇帝的被逼,完全是由于好面子的性格缺陷,如果你一定要和谈,臣民们也会接受权宜之计,朝廷明事理的人更会大力支持。结果和谈不成,陈新甲被杀,崇祯也不敢再和清朝尝试和谈,内忧外患之中已无牌可打。


子屠龙


皇太极为了入关夺取明朝的中央政权,一开始就打着议和的旗号,目的是麻痹和涣散明朝的斗志。但是,他在议和旗帜的掩盖下,从未停止或放弃对明朝的战争。

后金是越战越强,而对于明朝而言,辽东仿佛成了国库白银和将士牺牲的无底洞。崇祯很清楚皇太极所谓的议和与昔日汉匈和亲是一个板子,匈奴还不是连年入汉境烧杀抢掠,因此这样的议和对崇祯来讲毫无意义,甚至在明军放松警惕的情况下被后金偷袭大败就更惨了。

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 5月,皇太极打趴明朝忠实的小弟朝鲜后,立即调兵西进,朝鲜虽说是战五渣,不过也属于不痛不痒在后金侧翼隐藏的钉子,没准备哪天明军借道朝鲜背后偷袭呢。

后金得以全力南下击破明军,攻打锦州、宁远,未能攻克,便把大小凌河城毁坏,掠夺一空,回师沈阳。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 12月,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区,不进山海关,取道蒙古,以蒙古兵为先导,从喜峰口入关,攻陷遵化,直抵北京城下,大迂回战略打的出奇不意,崇祯和袁崇焕做梦也没想到皇太极居然绕远路。

明朝上下惊恐万状,袁崇焕、祖大寿从山海关外领兵人援。皇太极施反间计,假崇祯之手,杀了袁崇焕,祖大寿率军退回关外。当时,明朝各路援军纷纷抵京,皇太极与明军在京郊会战,杀明朝战将满桂。

1630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皇太极从北京撤兵,挥戈东进,占领永平、深州、迁安等府县,留兵驻守永平、迁安、滦州、遵化四城,自己率军由冷口出关,返回沈阳。不久,驻守永平四城的阿敏,因孤军深人,又无后援,被明军打败,退回关外。

1634年(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皇太极再次人关,分兵四路进攻明军;一路从尚方堡攻打宣府、大同;一路从龙门口直趋宣府;一路从独石口进攻应州:一路从得胜堡攻打大同。后金八旗兵对各地大肆侵扰破坏,抢掠大批人口和财物,便退回沈阳。

到了1636年,皇太极经过九年的努力,已加强和巩固了后金的统治,基本上消除了来自朝鲜和蒙古的威胁,为夺取明朝中央政权做了准备。是年五月,皇太极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从此,皇太极把主要力量放在进攻明朝上,明清之间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同年秋天,皇太极命阿济格从独石口,人居庙关,直抵北京,然后南下攻打保定,连陷城池十余处,掠夺人畜十八万返回盛京。

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皇太极又命多尔衮、岳托率清军分两路攻明,一军入墙子岭,一军入青山关,两军在京郊通州会师;然后至涿州,分成八路,一路顺太行山,一路沿河,中间六路,由北向南进侵,真定、广平、大名等地皆遭践踏;然后,清军从临清渡过运河,进入山东,攻占济南,明德王被俘,俘虏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第二年春天,清军由天津北上,出关回师热河。

皇太极称帝前后,数次入关侵扰,掠夺大批人畜财物,却不敢立足于内地。除了清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纷纷起来反抗外,其重要原因是明军仍然控制着山海关以及关外锦州等地,所以清军不敢在内地多停留。

山海关是屏蔽北京的要塞,而锦州乃是山海关的门户。清朝为了夺取北京,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就必须先打下锦州和山海关。因此,在明朝灭亡以前的几年内,这里成为明清之间激烈争夺的战场。


谱写历史长歌


【新锐历史】为你深入解读:

崇祯不是不同意,他本来想同意,却因为群臣的反对,加上自己性格的优柔寡断,最后拒绝了皇太极的和谈!

一、和谈的背景。

从1640年开始,皇太极对明朝发动松锦之战。双方投入十几万大军,历经两年。1642年,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

松锦之战以明军惨败而告终。在东北的明军只剩三万残兵败将,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不久,清军攻下明朝在关外的其他城池。

此时,明朝内地农民起义迅猛发展,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不断攻城克地,明政府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就在明朝崇祯帝焦头烂额之际,皇太极向明朝抛出橄榄枝,要与明朝和平谈判。


二、双方开始谈判。

明朝崇祯帝当然十分乐意,派出代表团到盛京谈判。代表团受到皇太极超规格的隆重接待,他亲自率领大臣出城20里迎接。

在谈判中,皇太极开出的价码不算太高: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进清朝境内,清朝会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内阁高官,前来辽东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这些条件,参与谈判的明朝官员没有异议:

第一条对于明朝来说,只是承认、接受既成事实罢了;第二条当然是清朝对明朝的示好;第三条在正常情况下,明政府是愿意支付的,因为比军费少很多;第四条是皇太极希望条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并给予足够级别的保证。




三、节外生枝,拒绝和谈。

毫无意外,这次和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可是,明朝末年朝廷管理混乱,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暴露无遗。

明朝谈判官员把皇太极的要求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把材料整理成公文,准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


但兵部尚书太过粗心,竟然被秘书给害惨了。秘书不了解情况,糊里糊涂地把极度机密的文件当成了公开文本传上了朝廷。

第二天,明朝高层官员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朝廷之上哗然大乱,“义愤填膺”的明朝官员们纷纷弹劾陈新甲。

这些大臣多数是文官,能说会道,都能切中崇祯帝的要害所在。


有的大臣说:明朝先帝历来坚守“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些原则体现的是大明皇家的铮铮傲骨,怎么能轻易在这时候变节?

有的大臣说:满清总共30多万军队,满洲八旗只有6万多,很多都是其他民族,汉军八旗26万多,蒙古八旗2万多;汉人占了总兵力人口的80%以上。长期坚持下去,满清能斗得过大明吗?

有的大臣说:清人经济落后,很多物资都依靠汉人。汉人是不支持皇太极的。清朝统很多物资都依靠汉人。汉人是不支持皇太极的。清朝统治汉人非常艰难,不然,皇太极凭什么主动和谈?

有的大臣说:松锦之战刚刚结束,虽然满清获胜,可也是损兵折将、大伤元气的。清朝还有能力继续向关内进攻吗?

有的大臣说:满族人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对南方气候、水土都会不服。清朝愿意到关内来吗?

有的大臣说:就是不和谈,满族人一定也会满足于现状,不会继续进犯的。如果和谈,真是辱没大明祖宗了。


有的大臣说: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能值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吗?朝廷经济已经很困难了,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当时崇祯帝确确实实为钱急得焦头烂额,把自己的私房钱10万两白银都拿出来充当军费;提到要钱,朝中大臣大多数只是应付皇帝。

面对大臣的责问,崇祯皇帝优柔寡断、失去理智、没有主见。听听大臣们说的都有道理,崇祯帝把刚刚发芽的和谈之苗立即掐断,并且还感到自己很失颜面。

崇祯帝决定不与皇太极和谈。



结语

正确的事情不英明,但是做起错事来,崇祯帝十分武断。

崇祯帝不但不敢承担责任,而且为了推卸责任、遮掩自己的窘境,还把责任全部推给兵部尚书陈新甲,最终将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判了死刑。

崇祯帝放弃和谈之后,明朝受到内外夹击。一代大明王朝,因为崇祯皇帝优柔寡断、不敢担当,于1644年寿终正寝。

-END-

点击上方关注【新锐历史】,多平台认证优质作者,专注于历史领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锐历史


1642年,明朝在辽东战场上屡屡败给满清,不仅军费花销甚大,而且明军的主力也基本上是死的死,降的降,除了吴三桂的一支劲旅外,几乎就没有成型的军事防御力量了,明朝在这种不利的状况下,满清方面突然派遣使臣前来议和。

根据《清太宗实录》上来看,满清所提出的条件也不算苛刻,无非就是常规的赔点银子,承认满清从明朝夺得的疆土,双方相互贸易这些,仔细看似乎与几百年前宋辽之间的和议条款很像。



满清议和的消息传到了明朝国内,首先最开心的就是崇祯皇帝,因为他知道明清停战的重大意义,怎么可能会不同意呢。

第一,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军费财政开支,减轻国内老百姓的经济负担,也能缓解自己的筹款压力。第二,这样就可以集中力量先平定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叛乱,毕竟“攘外必先安内”嘛,农民军才是最要命的威胁。第三,经过实践证明,目前明军确实也打不过八旗军,而且辽东兵力不足,正好可以借此时招兵练兵。



反正无论咋说,两国停战对明朝的利远大于弊,崇祯认为这是个好机会,大不了学一学宋朝低下头忍辱负重几年。崇祯皇帝愿意不惜放下颜面当一回宋徽宗,可是明朝的大臣可没人愿意做背锅的蔡京、童贯,都不愿意背负卖国的千古骂名,要么他们沉默不语,要么他们都反对议和,还理直气壮的说大明宁愿亡国也不屈服于鞑子,这下可把崇祯皇帝气坏了,最终议和计划宣告流产。

其实,皇太极之所以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跟明朝提议和,并不是真的想营造两国和平,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



从后金内部来看,他们深知明朝国内的状况,农民军势如破竹的攻城掠地,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明军战况不利接连败北,这并不是野心勃勃的皇太极所期望的结果,他更希望崇祯和李自成、张献忠两败俱伤,然后满清就可以乘势入关坐收渔利,所以所谓的议和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只不过是想让明朝集中力量和农民军内耗,为满清创造入关的有利条件罢了。

但很可惜,崇祯皇帝因为文人集团的掣肘而放弃了和满清的议和,最终李自成灭掉了明朝,接连清军入关又灭掉了李自成,

所以无论崇祯议和成功与否都很难避免明朝的灭亡,只是有可能延缓灭亡的时间而已。


纳兰谈史


一说到明朝,都会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以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形同其铮铮傲骨。崇祯末年,大明的江山已经是千疮百孔,内部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不断动摇着大明王朝的根基,而外部怎么满清政权虎视眈眈,已经将明朝在东北的势力压缩到了山海关一线。

而就在此时,皇太极主动向崇祯表达了求和之意,但就是这样一份雪中送炭的提议,却被崇祯断然拒绝。而崇祯也失去了最后的喘息机会,最终城破自缢,明朝灭亡。


议和,是皇太极主动寻求的。

1642年,皇太极主动向崇祯抛出了橄榄枝,寻求议和。此时的明朝上至崇祯,下至文武百官都不敢相信满清求和的诚意,毕竟,刚刚经历了松锦大战的明朝,损兵折将,精心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洪承畴、祖大寿等一众将领投降,使得明朝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仅能困守山海关和宁远等几座孤城。

但是事实上,皇太极的这次求和,不仅是真的,而且态度上也是非常的真诚。

其一,包括皇太极在内的满洲贵族们,都是主张与明朝议和的,他们对明朝的土地不感兴趣,对目前的状态已经非常满足。而真正主张继续南下的官员,反而都是祖大寿、范文程、孔有德等,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们。

其二,皇太极非常清楚的看到满洲人口相较于汉族人口少只又少,贸然占领汉族地界对于满洲部族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也没有做好占领汉族地界的准备,容易被淹没在汉族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其三,刚刚结束的松锦大战,满清这面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损失,也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就这样,在1642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中高规格的代表团访问清朝。作为清朝的皇帝,皇太极的热情表现让明朝使臣受宠若惊,明朝使臣即将抵达沈阳的时候,皇太极特意率领文武官员出城20里迎接,而且对明朝使臣的态度非常热情


皇太极开出的条件,不仅是非常的合适,对于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非常优厚,无法拒绝。

在与明朝使臣的会面中,皇太极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进清朝境内,清朝会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内阁高官,前来辽东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看到这个条件都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这就是明清版本的“澶渊之盟”,同样是和平共处,同样是互通互市,同样是交付岁币,也同样是兄弟相称。

这个议和条件,对于当时的明朝,真的是太合适。

一方面,明清停止了东北地区的战事,也是对于明朝京畿重地军事威胁的解除,明朝可以放心的把东北地区和京畿地区的兵力投入到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上,孰胜孰负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明朝每年最大的财政支出就是东北的军费支出,为了同满清作战,明朝五次加收“辽饷”,而与满清的议和将会让明朝卸下沉重的财政包袱,缓解内部矛盾。而明朝每年为此支出的100万两白银以及1万两黄金,在庞大的军费开支面前,完全可以不值一提,毕竟在1620年,军费已经涨到了2300万两,崇祯年间数额更为巨大,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辽东与满清的战场上。

一个小小的细节失误,最终让崇祯拒绝了皇太极开出的条件。

至于前三条内容,只要是个明白人,都会选择答应,只是最后一条,两国以兄弟相称,平起平坐,因为事关国体,使臣必须要争得崇祯的同意。明朝代表团回到北京后,随即把皇太极的意见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而陈新甲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整理好了文书,准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由于陈新甲的仆人不了解情况,把原本要密奏崇祯的文书当成了公开的奏折提交了上去,结果第二天,满朝大臣都知道了这件事。此时,崇祯的朝堂是尽是“文人误国”的东林党人,在“义愤填膺”之余,依旧摆出了天朝上国的架子,不仅纷纷要求弹劾陈新甲,同时也要崇祯断然拒绝皇太极的这份“丧权辱国”的和谈条件。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在性格上的多疑、好面子、爱推卸责任的弱点暴露无疑,不仅杀掉了陈新甲,同时也拒绝掉了皇太极议和条件,把整个国家推向了两面受敌的深渊,也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亡。而在此之前,在迁都和放太子去南京两件事情上,崇祯也是因为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丧失了最好的机会,也让大明朝最终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皇太极驾崩,顺治登基,最终满清入关,江山易主。

皇太极驾崩后,顺治皇帝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不同于皇太极的议和政策,在降清的明朝就臣的影响下,多尔衮等满清高层对于入主中原达成了一致意见。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之后吴三桂在山海关前降清,满清铁骑随即杀出山海关,拉开了满清入关,江山易主的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