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SR71侦察机都飞出了3马赫的速度,为何现代战机却不行?

解强强


不是不行,而是没有必要!

SR-71黑鸟侦察机的最大速度是3.35马赫,而米格25的最大速度达到2.5马赫,这两款严格说来,一款是专业侦察机,一款是以侦察机为主。

特别是米格25,本来设计就是用来拦截SR-71的截击机,结果歪打正着的点了科技树,由于太重载弹量大受影响,太重机动性大受影响,但是速度快得当时导弹追不上,因此后来侦察机的数量远远多于截击机。

这两款超过3马赫的战机出身背景都是在二代机时代,这个时代的观点:速度即是战斗力,战机速度越快越好,这也是可变后掠翼开始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

但是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却让世界开始重新审视战斗机的发展,更先进、更快的美国F-4却并机动灵活的米格21给欺负了,显然战斗机的发展应该是点歪了科技树!

而美国战机黑手党们开始重新考虑战机发展的未来,战斗机黑手党是美国空军军官和文职防务分析家组成,在20世纪70年代,鼓吹约翰·伯伊德的“能量机动理论”来发展新型战斗机。

“能量机动理论”个人也说不清楚,简单来说机动性的体现,动能与势能之间转换越快,机动力越强,战斗机的战斗力就越强,这个产品下的第一个产品就是F15,一下子把科技树给纠正了回来,为三代机的发展指明的正确的方向。

在这个理论的支撑下,速度即战斗力的观点被推翻,而70年代后空战导弹的发展不断的弯道超车,无论速度还是射高都不断突破,机动性更是能达到40~50G,速度大多都在3~6马赫,甚至最大达到了8马赫,战机3马赫以上的速度基本失去了意义。

而且突破2.5马赫的300℃热障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美国的SR-71使用全钛合金材料,价格昂贵,而米格25直接用不锈钢,太重性能大受影响,因此现代战机都放弃了这种快速的思路!


狼烟火燎


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是世界是第一种突破热障(速度2.5M左右出现)的实用型飞机,而且还是一架实战中从没有被击落的飞机。它的特点和名字一样,强调高空高速。最大升限:25900米、最大速度:3.35马赫,在25000米高度以3马赫的速度巡航,已经超越了几乎所有武器的攻击范围,凭借这种性能才让SR-71在天空横行数十年。

回到主题,为什么在60年代就可以研制出3马赫飞行速的SR-71,在现代战机中反而见不到这种设计,是技术的倒退还是战场需求在变化。

首先,这是冷战时代比较特殊的抵进侦察方式,在现代卫星满天跑,还无比高清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了这种侦察的必要。(毕竟在别人领空跑,随时有被打下的风险)

其次,SR-71为了维护高空高速的性能,在性能设计上做出了大量的牺牲。如下:

一、高速飞行带来机身温度超高
SR-71侦察机机身93%的结构采用钛合金制造,虽然可以承受大部230度高温,尾喷管局部510度高温,但带来的却是高昂的成本。这就是一架冒火的飞机,可以在机身上玩烧烤了。

二、高空带来的风险已经超越人体所能承受范围

SR-71驾驶舱经常暴露在320℃以上的高温处境下,两名乘员必须身穿全密封的飞行服,基本和宇航服相近。这在现代战机中是不充许的,穿的跟球一样,就别想着怎么应对敌方威胁,攻击敌人。

三、追求高速性能带来了严重的漏油现象

SR-71在24000米以上高速飞行时,机身结构长度会因为热胀现象拉伸30多厘米。因此,飞机结构被设计成在低温下松散的状态,当高空高速飞行升温后松散的结构重归紧密。但是在地面加油过程,松散的结构设计产生的间隙在加满油过程会到处泄漏。只有当飞机正常起飞,摩擦生热后才能由加油机开始输入燃油,这种出现效率,除了战略侦察使用,一般还真用不上。

四、SR-71火力十足的发动机带来的附加成本

采用两台普惠J-58发动机,这是唯一可以持续使用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按照公开的报道,SR-71的动力足以驱动一艘远洋邮轮(太简单暴力了)。由于SR-71油耗巨大,大约飞行90分钟就要加注一次燃油,所以一架SR-71基本得由两架KC-135Q(改装的高空版)伺候,估计也只有美国人能用的起。

总体而言,在上世纪卫星侦察手段还不是很完美的情况下,为获取更高价值情报资料而设计出来的SR-71。虽然表面看无比科幻,实在应用却是成本高昂,使用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因此,科技发展更迅速的情况下,采用其他方式一样可以弥补SR-71的作用。


河东三叔


不是不能做,而是没有必要!

SR-71黑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独有的产品,为了能深入且安全的侦察苏联国内的军事情报,该飞机大量使用的钛合金材料,且使用独一号的航空煤油。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以及地对空导弹的更新换代,黑鸟这种追求高空高速的侦察机生存空间并不大。

而战斗机虽然也重视速度,但它没有像SR-71那样“陷入太深”,可能又很对人拿苏联人的米格-25来怼小编,但其实,这款飞机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拦截SR-71,并且米格-25在挂载武器的时候,是飞不了这么快的。另外,如果让战斗机飞3马赫,那么机体材料势必要大量采用钛合金,根据SR-71接近90%的钛合金占比,恐怕没有几个国家能养得起这种战斗机(毛子的米格-25是用不锈钢做的,航程实在捉急!)

而且,战斗机通常再作战时,要做一些机动动作,速度越快,飞行员承受的过载也就越大,而人类目前能承受的过载,最多就8G,如果只是让战斗机直线飞,不做机动,那好说,可要是做机动动作,那飞行员可受不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导弹的速度一般是比你快的,即便您开加力在短时间内飞3马赫速度,但受限于油箱,你不可能一直这样飞呀,那就一定被导弹命中。


迷彩派军事


这属于现代航空技术的一个局限吧,超过三马赫之后,技术问题难度呈几何式上升

战机达到这个速度之后,应该进入一个瓶颈期,想要再提高出现了一些尚无法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技术的一些问题,比如:飞机在这种状态下已经很难以承受摩擦产生的温度,这样速度再快,飞机自身承受不了,还有发动机技术问题,现有的发动机不能承受更高的速度,已经到了极限。

再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必要飞这么高的速度了。由于多方面技术方面的限制,三马赫以上的速度实际上已经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更属于用不上的功能。

后来的战机设计不再把速度列为重中之重,在许多作战飞机来说,没有必要追求速度了,还不如考虑更多的因素,在综合比较之后,现代战机没有那种对速度的强烈要求,已经向隐身性能的要求,对大航程,大载弹量的要求,速度已经不再是主要的,没有人会为了速度过分的花费力量。追求速度已经不适合潮流了,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也许未来的方法就是在新一代发动机的问世,全新的材料,气动设计等,突破有关的限制为止。


浴火


SR-71的设计是要求高速和侦查任务,并不是作为战斗机而诞生的。即便有作为战略轰炸机改型的计划但是并没有成功。进行三倍音速的机动飞行还要作战是很难的,同时弹道导弹作为远程攻击武器逐渐影响到远程超音速轰炸机的研制。最终SR-71/R-12只作为侦察机使用。与XB-70“女武神”超音速轰炸机遭遇有共同之处。



“女武神”XB-70作为超音速轰炸机实验阶段就被淘汰了。

广义上前苏联MIG-25/31的高速截击机是是属于战斗机的,还因为可以携带攻击武器,同时还装备在现在俄罗斯的空调部队中,因此现在是有超过三马赫的战斗机的,不过它们的发动机并不能为其节省燃料,长时间作战。侦查型可以超过三马赫,但是挂在武器的MIG-25则达不到三马赫的速度,且不具备常规战斗机的机动能力。

MIG-25/31是最接近三马赫且具备携带武器的战斗机(截击机)

U-2曾被苏联和其他国家打下来多架,虽然U-2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巡航高度一般武器是很难击落的,但是有了失败美国必须要研制一种既能在两万米以上甚至三万米的高空,又能达到三马赫速度的侦察机从而继续肆无忌惮的从他国领空出入。那时尚无卫星,因此在卫星出现的前几年这种飞行器被大力开发出来。

而现今战斗机既要三马赫飞行,又得是战斗机,那么突破热障的材料,用于滞空燃料最终将影响到战斗机的体积和外形,隐身不管的情况下要具备作战能力是很难的。作战半径也是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达到三马赫的飞行速度并不能作快速机动,为保证不解体达到三马赫基本都不会进行机动了,于是这就不是战斗机了。

现在的战斗机主流性能是隐身,其次是机动。且最大速度普遍在两马赫左右,其中不能给战斗机增加重量和减少滞空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原本作为重型战斗机在携带大量武器的情况下作战半径都很短了,一旦增加空重,隐身不谈规避导弹是基本不可能的了。

隐身能力是现在武装飞机的侧重点,目前最先进B-2轰炸机是具备隐身能力的。

如果现代战斗机不顾一切扔掉机动能力,隐身能力要达到三马赫并不是很难,因为战斗机可以把导弹存放在机体内。要投放时打开弹舱并不是问题(很多国家没有这种技术,但是超音速状态下打开弹舱技术并不是只有一个国家有),但是带来的体积增加和燃料的相互影的矛盾仍然是解决不了的,即便制造出来也是不成功的产品。

如果可以那么装甲机也不会远了,同时战斗机的发动机是什么类型的?使用什么作为能源?武器还会是导弹吗?要到这一天还很远。只希望这些技术能够帮助人类解决太空资源的开发。


客矢解


不是不行,是没有必要。

飞机再快也快不过导弹。美国的SR-71是侦察机,不是战斗机。都说米格-25拦不住SR-71,实际上SR-71也拦不住米格-25。而且米格-25有数量优势,几架配合起来,SR-71没有武器,也有性命之忧。SR-71在M3的情况下发射导弹应该是不可能的。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因为没必要了,卫星更划算。另外就是速度越快转弯半径越大,而且红外特征犹如漆黑夜空中的大满月,面对高机动过载和高速地空导弹等于送人头。


FFLLAA


侦察机要快进快出,靠速度和高度隐蔽保护自己。同时,侦察机也不需要过高的机动能力,按既定航线平飞就行了。战斗机要作战,需要很强的机动能力,尤其是绝大多数空战是在中低空,亚跨音速范围,飞机设计要突出这种能力,自然就会放弃一定的高速性能,对战斗机来说,飞得再快也快不过导弹,还是机动能力更重要。


惯性导航88761176


侦察机哪有飞的慢的,战斗机没必要这么快。


奇珍异宝10


SR-71黑鸟是高空高速侦察机,跟战机是两回事,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第二代战机都是追求高空高速性能,比如说歼七歼八米格21苏15等;到了第三代战机,就将这一特性更改了,追求的是跨音速机动性,很多第三代战机连两倍音速都达不到,因此,不能说现代战机做不到三倍音速,而是没有这个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