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像洋人,又专门绑架洋人的河南土匪张庆,最终下场如何?

谭佳辉


住在河南汝州的一个村里面,在北洋政府统治下,军阀割据,民不聊生,而张庆却能稳住阵脚。这和他的性格相关,相传说他长得特别像外国人,张庆的老家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向东延伸的部分,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甚至欧洲人都到中国做生意,留下混血儿也是正常不过的了。



而人们为啥叫他老洋人呢,是张庆自己说的:"我比洋人更厉害,我是洋人的老子!"因此人们便称他为"老洋人"。张庆从小就胆大,10岁就双亲纷纷去世,跟着哥哥张林艰苦度日,对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以及亲外特别看不下去,于是就跟着乡亲们参加了白朗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转战豫、陕。1914 年,哥哥张林牺牲,白朗起义也遭失败。张庆返回临汝老家,投入河南宏威军中当兵。



张庆在当兵过程中表现突出,接连升级,但是好景不长,宏威军被直系冯玉祥部打败,大部分都去往山东落草为寇了。在路上,有一贫如洗的百姓也加入张庆的队伍,后来队伍壮大到几千人。解放后有人说张庆的队伍只是反对军阀,但这说法明显站不住脚,首先张庆的队伍本来就是一只军阀,过惯了的日子怎么可能改的过来,中途加入的普通百姓即使加入前是善良的,但是在土匪窝里,不杀人放火是会被同伴抛弃的,为了活命。为了繁衍后代,杀的习惯了也就视人命如草芥了。


老洋人不光他嘴上说的牛,其实力让冯玉祥也是头疼的主,老洋人一路突破吴佩孚和冯玉祥的包围,横贯河南省,从豫西一直打到皖西。其间,数千名匪徒高举着"河南建国军"的大旗。


在京汉线上打垮了靳云鹗陆军第十四师的狙击,进入豫东。以至上蔡、项城、沈丘、新蔡诸县城,相继被老洋人攻占。当老洋人盘踞郧西时,一些当地的小土匪小帮派趁此加入他的队伍。


于是张庆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数超过3 万,拥有骡马2500 头,新式来复枪5000 支,手枪300 支,机枪、小炮各数架,其余则为旧式长枪、鸟枪、大刀等。



但是仅仅是人多而已,无纪律,无组织,一盘散沙,土匪都过惯了逍遥的日子。张庆也是心有余力不足,他一个人管理不了这么大的军队。并且大家都要吃饭喝酒的。


于是乎队伍的吃食也是一个问题,加之后有追兵,长期逃亡生活,让队伍里面的人心更加涣散,要知道中途加入的那些小帮派本来就是图好日子才加入的。


这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逃亡生活不免让他们怨声载道,当然张庆也不是吃素的,他脾气暴躁肯定动不动就开枪杀几个不怕死的内讧者,这样下来么队伍中肯定有几个人想干掉张庆的。


丁保成就是其中一个,因为张庆绑架了女传教士吉伦,导致追兵越来越多。丁保成建议投降,老洋人不乐意,这不就抄家伙干架了,结果呢在张庆开枪前就被先一步被击毙。




老洋人死了,他生前干净坏事,其实他要是光打家劫舍,军阀或许会睁只眼闭只眼,但是他几次三番绑架外国传教士,这可惹不起外国人,才招来杀身之祸,要知道老洋人的队伍的凝聚力并不强大家都是奔着好处去的,才不会跟你一起同生共死,而那些招安的匪党当然不会那么老实的就此当兵,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这些匪党后面继续做土匪,他们仍号称"河南自治军",横行于洛阳以南的嵩山山脉中,然而军队竟不敢前往围剿。


尼采广寒宫中坐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土匪,他的外号叫做“老洋人”。他这个外号的由来非常有意思。据说张庆样子长得特别像外国人,有着高高的鼻梁和黄色的头发。远远看去特别像一个洋人。

当时的张庆参军以后,所在的军队被敌方军阀打败了。然后张庆就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剩余军队的老大,然后带着这些剩下的三百多个人一起做了土匪。后来张庆遇到了老熟人丁守成,因为两个人是旧相识了,而且当时张庆手下的土匪们越来越多。他就留下丁守成做参谋长。

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越来越多的军阀开始交火。张庆和丁守成带着一群土匪投靠了一个军阀。后来因为受不了军队的习惯,张庆又一次带着土匪们反叛出去,不再参军。但是军阀的老大知道以后,特别的生气。就下令围剿张庆。

当时的军阀采用围困战术,把张庆一行人团团包围起来。慢慢的土匪没了食物,张庆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在一次开会中,张庆知道了手下一个人暗中和军阀有勾结。要杀了他,众人求情,这个人其实是丁守成派出去的。张庆一着急就要掏出手枪,不过被另一个要投降的土匪头子。快枪打死。


匹诺曹jun


河南土匪张庆长的像洋人,有多像?

他身躯高大,皮肤偏白,黄头发、黄眼睛、深眼窝、高鼻子,看背影特像洋人,看长相貌似洋人,所以人送绰号“老洋人”。有人推测说是古代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甚至欧洲人,到中国做生意,其中留下的混血后裔,但因年代久远出现这么个人物,生物学家研究说是“返祖现象”。

这样一个长相奇特的人,原名叫张庆,又名张廷献、张国信,他是河南临汝人,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家几代都是穷苦农民,他爹叫张扬高,所有资产薄田两亩,破房子一座,全家勉强活命。老洋人在10岁时就成了孤儿,他和他的哥哥张林四处乞讨艰难度日。艰苦卓绝的环境造就了他粗野的性格。


老洋人走向土匪之路

1911年豫西一带遭受严重的旱灾和雹灾,颗粒无收,清政府苛捐杂税有增无减,农民揭竿而起,25岁的老洋人加入白朗领导的起义大军,南征北战,越战越猛,到1914 年,老洋人的哥哥张林牺牲,白朗起义也失败了。

老洋人又加入河南督军赵倜之弟赵杰新建的宏威军白天打仗晚上为匪,历任马兵、排长、连长,驻灵宝。赵倜因和吴佩孚有矛盾反吴,让其弟弟的军队参战,结果被冯玉祥打败。赵杰逃跑了,老洋人和赵杰分道扬镳,他领着余下的300多人适当休整成了名副其实的土匪,他们以“所到之地,不要银钱,不拉票”为幌子不断扩充队伍。他从中牟南下豫西,一路经过宝丰、鲁山、栾川、卢氏等县,然后北向直指陕州(今陕县),一路上各路人等人加入他的队伍,打着“劫富济贫”的口号烧杀抢掠,地方官员,有钱人家,富商……无一幸免。


不久,老洋人队伍中已先后加入了张得胜、李明胜、任应歧、崔二旦、李老末、常建福、韦凤岐等大小30 余杆土匪,达到七八千人,声势浩大,匪势迅猛,老洋人成了土匪头子。

 “老洋人”的活动,使直鲁豫巡阅副使吴佩孚、河南督军冯玉祥陷入恐慌,他们制定了三路合剿的计划,想将“老洋人”一举歼灭。

为了钱财胆大包天

老洋人撕破重围,瞄准了阜阳,那里是皖系军阀、原安徽省督军兼省长倪嗣冲的老家。1913年他在安徽担任最高地方长官,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钱财无数。老洋人在此大发横财,掠走大批钱财,烟土还有让让他惊喜眼红的大批的武器,3000 多支步枪、13 挺机枪、200 多万发子弹,甚至还有几门大炮以及一批男女肉票。60 多名花票被土匪带往豫西,向家属索要钱财,根据家境定赎金,赎万元、数千元不等,最低的也需500 大洋。城市贫民无钱赎人,最后只得将亲生女儿弃置不顾。

老洋人绑架真洋人轰动国际,迫使政府加大剿灭力度,老洋人万劫不复的下场在即

他抓走了阜阳天主教堂神父、意大利人马福波当人质。老洋人认为真洋人“奇货可居”更值钱,利用价值大。

老洋人所到之处,人们闻讯纷纷出逃。团长倪道煦在睡梦中,衣裳都未穿好就被两名勤务兵架起来飞逃。安武军驻军也早逃之夭夭。倪的下属闻报老上司家乡遭匪,才急令皖北镇守使殷恭先率领25 个营的官兵大举进剿。老洋人一看寡不敌众,掠走财物,纵火焚烧阜阳城,城内商民哀哭一片。

老洋人回到河南先克息县,掠走基督教牧师、美国人巴牧林父子;再陷正阳县,绑架基督教伦敦会牧师、英国人贺尔门;掘断京汉铁路明港至信阳的一段铁轨;每当遇到官兵围剿时,老洋人就下令将抓来外国牧师推向第一线当人肉盾牌,迫使官兵们不敢开枪,任由土匪潇洒而去。

老洋人把三个帝国的传教士掳为人质,轰动国际,惊动了外国领事馆和北洋政府,外国列强纷纷抗议要求限期缉拿老洋人归案,北洋政府诚惶诚恐,迫于列强的淫威,只好照办。吴佩孚动用正规军队,飞机大炮齐上阵。面对如此凶猛的对手老洋人只好向四川转移,所到之处民不聊生,他血洗了淅川李官桥镇、攻打了陨阳县城、郧西县城,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后来他又攻陷枣阳城,绑架了美籍女传教士吉伦,击伤刚新婚的美国传教士贺福夫妇,贺福教士不治而死。老洋人又一次轰动国际。北洋政府剿匪力度加大。12 月下旬,靳云鹗亲自率领第十四师官兵,在飞机、大炮、骑兵、工兵的配合下,进驻老洋人控制的几县地盘。


1924年1月上旬,“老洋人”杆匪被围困在郏县西北山中的老爷顶,穷困内讧,陷入绝境。1924年1月12日,老洋人召集众土匪头开会,怒斥杆首李二黑私自接受官兵的招安,扬言要杀掉他,以震慑有此企图者。老洋人的参谋长丁保成(也想接受招安)劝阻老洋人招致训斥,他提出干脆散伙,老洋人大怒,刚要拔出手枪,被另一主张招安的匪首,抢先击毙。老洋人一死,树倒猢狲散,一些匪首带领本杆人径自逃窜,部分反抗的被官军消灭,被绑架的吉伦女传教士等人质被救出。

老洋人不是死在官兵手里而是死在“两肋插刀”的兄弟手里。这些“哥们”,势大时追随不离不弃,失势时就义无反顾地背叛,草寇的宿命大都如此。

老洋人死后,土匪势力仍大批残存,特别是豫鄂两省,老洋人的手下打着老洋人的旗号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小姐姐讲史


这个民国“假洋人”就是张庆。

民国时期出现过很多土匪豪强,今天给大家说的是张庆,他还有一个外号叫“老洋人”。为什么呢?(土匪)

这是因为他的身材很高大,而且长得也特别像洋人。当有人在夸洋人的时候,他就会对身边的人说:洋人算个啥?我比他们厉害多了!

张庆,出身于河南穷苦人家,祖上都穷了好几代,家里只有一间破房子和两亩田地。张庆10岁时父母双亡,他也一下子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迫于生计的他和哥哥四处乞讨,慢慢的张庆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野蛮。长大后,张庆进部队当了兵,混的还不错,当起了连长。

但后来张庆部队在打仗时败了,于是他带着部队的几百残兵当起了土匪,这种在那个年代还是挺多见的。张庆一路上到处招揽人,于是手下的土匪变得越来越多。这么庞大的土匪队伍,让周围的百姓都遭了殃。

他们的行为让当地军阀也很不满,于是就打算围剿张庆等人,却让他们给逃走了。后来,张庆把城里的天主教神父,还有意大利许多商人都绑上山,到了河南的张庆又顺势绑了几个基督教徒。绑的都是洋人哈!他绑这些洋人做什么?

因为每当有人去围剿他们的时,张庆在逃跑的时候就会把几个洋人放在前头当肉盾,让围剿队伍都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外国传教士被土匪绑架,这事可不小。

当时有三个国家都出来对北洋政府施压,于是北洋军队就加大对张庆的追捕力度,后来张庆又逃到了四川,他们又绑了几个美籍传教士,小编不得不说这些洋人也是够倒霉的…其中一对洋人夫妇还受伤了,于是就招来了更多围剿军队。

在各路军阀的全力围剿下,张庆等人都已经弹尽粮绝了,他们被逼迫在郏县西北的老爷岭围攻,张庆在激战中也中弹身亡,为祸一方的洋人土匪,就这样了结了此生。


搞史人


张庆,绰号“老洋人”,河南汝州人。他的绰号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身材高大,黄发高鼻,长得很像洋人;二是说有一次他听人家说洋人如何厉害,愤恨地说:“我比洋人更厉害,我是洋人的老子!”不管哪种说法才是真的,反正“老洋人”成了张庆的绰号。

当兵下岗 沦为兵匪

张庆自幼父母双亡,与哥哥张林相依为命。1911年,张氏兄弟为对抗官府的横征暴敛,参加了白朗领导的起义军,转战于陕西、河南一带。1914年,白朗起义失败,张林在作战中牺牲,张庆回到家乡,改名张廷献,投身于河南督军赵倜之弟赵杰组建的宏威军中当兵。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宏威军被直系军阀冯玉祥部击败,遭吴佩孚勒令解散。老洋人已经当上了宏威军的连长,部队解散后,他拉上散兵300余人落草为匪,经豫西前往陕豫交界的陕州(今三门峡市),一路上收集散兵游勇,队伍很快扩增至千人。陕州守备丁守成是老洋人的旧相识,他打开城门迎接队伍入城,老洋人任命他为参谋长。

老洋人准备向灵宝进军,不料陕西督军刘镇华派重兵前来增援。丁守成建议队伍就在豫西山区活动,一来山区地形复杂,官兵不易征剿;二来也可以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于是老洋人率领队伍返回了豫西,先后又有张得胜、李明胜、任应歧等30多股土匪加入,人数达七八千人。土匪们绑架勒索,强奸抢劫,无恶不做,豫西一带匪患猖獗,当地百姓人人自危。

攻下阜阳 绑架洋人

老洋人在豫西一带大肆活动,引起了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和河南督军冯玉祥的重视,他们调集重兵,对豫西实施围剿计划。没想到,老洋人竟然率部突破包围圈,横贯河南,从豫西打到了皖西。老洋人提前派人打扮成小商贩混入皖西重镇阜阳,随后兵临城下,通过里应外合,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城池。老洋人一行在阜阳盘恒了三日,城内被洗劫一空,随后带着大批财物和武器弹药,外加60多名花票(女子)返回河南。阜阳天主教堂神父、意大利人马福波也被绑架带走。返回河南境内,老洋人一行先攻占了息县,绑架基督教牧师、美国人巴牧林父子;后陷正阳县,绑架基督教伦敦会牧师、英国人贺尔门。只要遇到官军围剿,老洋人便把洋人推到阵前,令官兵投鼠忌器,听任匪徒们扬长而去。老洋人一行沿着京汉线北上,相继攻占遂平、郾城等地。

重兵围剿 化整为零

三个国家的传教士被绑架,引起了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使北洋政府大为惶恐。直鲁豫巡阅使曹锟任命驻扎在河南的陆军第14师师长靳云鹗为豫省剿匪总司令,统一指挥河南省内各军围剿老洋人。靳云鹗率部在汝南县与老洋人激战,同时河南、湖北等地纷纷派出重兵参与围剿。靳云鹗公开悬赏缉拿老洋人,生擒者赏现大洋1万元,击毙者赏7000元。老洋人见势头不妙,召集众头目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化整为零,分三路逃窜,第一路由李得胜率领,窜向豫东南大别山区;第二路由老洋人亲自率领,向西窜入母猪峡;第三路由张得胜率领,向南进入桐柏山区。兵分三路的计划,不仅使官军分散了兵力,而且彻底打乱了原订的围剿部署。老洋人与张得胜成功在豫西会合,活动于鲁山、宝丰一带,并打出“河南自治军”的旗号,以老洋人为总司令。

接受招安 再度反叛

靳云鹗亲率第14师官兵,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进驻老洋人控制的地盘,完成铁桶合围。然而,土匪们虽损兵折将,兵力锐减,但手中却有7名外国人质。北洋政府对此别无良策,只好派人前去招安。经过反复磋商,双方达成一致:老洋人释放所有洋票,所部改编为正规军两个游击支队,12个营,由老洋人、张得胜分别担任支队长,仍驻守宝丰、郏县一带。靳云鹗亲自接见了两名支队长,并替他们改名,老洋人改为张国信,张得胜改为张国威。1923年,老洋人被任命为豫边游击司令,率部移防豫东归德地区。他的部队白天为兵,晚上为匪,不仅当地治安一片混乱,而且还以“就地筹饷”为名,大肆搜刮,百姓苦不堪言。

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担心老洋人被皖系或奉系收买,掉转枪头打自己人,于是调老洋人到四川去帮杨森打仗,借此削弱这支招安队伍。老洋人早已探知原委,借口饷械缺乏,公然拒绝了吴大帅的调令。

吴大帅岂是好惹之人,他从苏、鲁、皖、豫、陕五省调集4 万军队进行围剿。10月19 日,老洋人再度拉杆起事,队伍一分为二,分别由他自己和张得胜率领,突破重兵包围,返回了豫西根据地。

进军湖北 逼入陕西

老洋人复叛后跳出包围圈的消息使曹锟、吴佩孚大为光火,他们下令限期缉拿老洋人。靳云鹗再度出马,亲临豫西调度官兵进行围剿。老洋人率部南窜,逃入湖北境内,在淅川县,土匪们烧毁了2.6万间房屋,残杀百姓4000多人;在郧西县城,土匪们除了勒令乡民提供饮食,还四处劫掠年轻妇女供其淫乐,被奸致死的幼女妇人多达300余人。土匪为祸之患,由此可见一斑。在湖北官兵的驱赶下,老洋人逃入商洛山中。商洛山是明末李自成东山再起的地方,大山绵延,层峦叠嶂,官兵很难进行大规模征剿。可没想到,老洋人在山里与官兵周旋了半个月后,突然冲出大山返回湖北,再占郧西、郧阳,直逼樊城(今襄阳)。12月26日,老洋人攻占枣阳县,绑架了美籍女传教士吉伦。随后进入豫南,窜入桐柏山区。

强弩之末 死于火并

老洋人一行最终又回到了豫西根据地,不过经过两个多月,流窜豫、陕、鄂三省300多公里的持续作战,土匪们早已疲惫不堪。豫西一带的商民畏之如虎,政府又实行坚壁清野,土匪们无粮可食,人心浮动。1924年1月,在官兵的步步进逼下,老洋人一行被围困在郏县西北的老爷顶。老洋人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脾气变得异常暴燥。1月12日,老洋人召集众头目议事,席间突然提出李二黑私通官军,理应斩首示众,参谋长丁守成等人纷纷上前求情。老洋人不知道李二黑是丁守成派去与官军接洽的,众头目大都想向官兵投诚。他不顾众人求情,执意要处死李二黑,丁守成当场发作,提出散伙。

老洋人勃然大怒,从座位上跃起并掏出手枪。另一名主张招安的头目见情势不妙,早已握枪在手,此时抢先击发,将老洋人当场打死。

事后,丁守成率大部分土匪向官兵投诚,小部分逃窜被官兵消灭,吉伦女士得到了解救。然而,这股民国时期为害最烈的匪祸并未因老洋人的死亡而消失,另一头目张得胜随后收拢旧部,很快再度组建起了一支人数过万的土匪,继续在豫西一带打家劫舍、绑架勒索、无恶不作……


历史茶坊


清末民初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蹬将。”其中“响马”是土匪、马贼的意思,“蹚将”其实是从“蹚匠”演变而来的,“蹚匠”其实就是从事木匠、铁匠等工作的平民老百姓,后来因为民国大乱,他们干脆不干了,专门靠抢劫为生,因而“蹚匠”就变成了“蹚将”,成了土匪的代名词。在河南众多土匪中,有一个特别牛的土匪,叫“张庆”,他拥有3万多个手下,连官军都不敢动他。

张庆,从小就很不安分,喜欢惹事,10岁的时候,父母双亡,为了生存,他参军入伍,但是他入伍不久之后,队伍就败了好几次仗,他只能投靠另外一个督军的手下,只不过,张庆实在是运气不好,好不容易熬成了连长,督军又打了败仗,军队四分五裂,他知道再这么熬下去也不是办法。

所以他带着他的几个兄弟,做起了土匪。张庆为人十分仗义,凭着之前的口碑人气,他一下子集结了好几千人,随后,他又干起了“一单大买卖”,这单“大买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名气,很多人都纷纷过来投靠张庆,他的队伍一下子就有了两万多人。张庆人气越来越高的原因还有一个,他长得很像洋人,所以他自称“洋人的老子”。别人看到洋人躲都来不及,他不一样,他看中洋人有钱,反而专门绑架洋人。绑架洋人不仅可以给他换来很大一笔钱,还可以拿洋人来当人质,打仗的时候将洋人带到第一排,这样一来,连官兵都不敢动他了,谁还敢动他啊!

张庆的“买卖”越做越大,要是他想在河南站稳脚,就必须要依靠大军阀吴佩孚,那怎么才能讨好吴佩孚呢?于是张庆把目标转移到了徐州土匪头子萧春子头上。

1923年7月,萧春子被官兵赶出了徐州,无处可逃的他,只能去投靠张庆。萧春子一到,张庆就各种嘘寒问暖,还说要设宴好好招呼萧春子。只是萧春子没想到,张庆摆的是“鸿门宴”啊。饭吃到一半,张庆就借故出去了一趟,前脚刚出,后脚就进来了十几个拿着枪的土匪,冲着萧春子就是一顿乱扫射。当晚,张庆就提着萧春子的人头去吴佩孚那里领功,吴佩孚大悦。

不过,张庆这么一做,就坏了江湖的规矩了,连吴佩孚也觉得张庆这个人没人性,万一哪天他反动,把自己杀了,现在不压制他,不就是相当于养匹狼在自己身边?于是,吴佩孚调集了五省大军,对张庆的地盘进行包围。张庆实在是在湖南呆不下去了,所以决定去四川找出路。张庆从陕西去四川,在途中还绑架了美国传教士吉伦,要求交出10万元赎金和500支枪械。这件事让美国大怒,命令必须灭掉张庆,当时的北洋军非常害怕洋人,对洋人唯命是从。吴佩孚听此,立马下令必须灭掉张庆,平息美国的怒火。

张庆就像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各地官兵也对张庆进行打击。无可奈何的张庆只好窜回豫西,但是,他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他的手下该走的走,该散的散,各个都找好了下家,他之前的大将丁保成也暗中和官兵进行了谈判。他们派出了李二黑去和张庆谈判,但是张庆把李二黑扣住了,说要把他处死,丁保成劝张庆,但他就是不听。于是丁保成干脆就说:“既然老大不肯配合,那我只好公事公办了”,张庆听完,大怒,把枪对准丁保成的脑袋,说:“要是你也敢反动,我连你也杀了。”可是,还没等张庆开枪,丁保成的手下就开枪把张庆杀死了。


谋士说


在恶匪纵横的民国“土匪史”上,有着“老洋人”绰号,自称“我是洋人老子”的巨匪张庆,堪称震惊民国各路“名流”的一位。

有多奇特?首先看相貌,此人生在河南临汝县一个贫农家庭,却天生奇特模样,明明饭都不怎么吃得饱,却长出了人高马大的魁梧身材,还生得高鼻深目。乍一看去,俨然就是个外国人,“老洋人”的名号不胫而走。

但别看长得像洋人,可生在晚清年间的张庆,过得依然是晚清农民的苦日子。苦熬到民国年间,却连苦日子都不可得:
1911年起,河南连遭天灾,外加横征暴敛丁点不少,父母双亡的张庆,跟着兄长投奔了白朗农民军,然后玩命拼打了三年。

待到兄长死于战乱,白朗农民起义也失败,过习惯刀头舔血日子的张庆,也养成了心狠手辣的风格,接着又投入了河南军阀赵杰的队伍里。这支队伍白天当“官军”,晚上换身衣服就打家劫舍,出名的亦兵亦匪,张庆混在其中,不但越发轻车熟路,也因此生出了“大志向”:跟着别人烧杀抢掠算啥,带着人烧杀抢掠,才是真威风。

于是,1922年5月,趁着军阀赵杰在直奉战争里大败亏输,手下爪牙大多溃散的“机会”,早攒了多年“经验值”的张庆,趁机拉起了队伍。他在河南中牟扯旗,先沿着宝丰鲁山栾川一路烧杀,杀到陕州后又捡了大礼——陕州守备丁保成。曾是他早年一道“亦兵亦匪”时的“老战友”,这下臭气相投,干脆带着陕州全城的兵马钱粮投奔。“大补血”后的张庆,又连续扫荡豫西各地,队伍扩充到八千人,“老洋人”张庆的名号也传遍四方。

这么一支规模近万的土匪队伍,放在北洋军阀时代,当然成了各路政要的心头大患。比如此时北洋“风云人物”吴佩孚,就多次调集重兵,还在1922年10月搞出个“三路合围”计划,非要灭了“老洋人”不可。
可此时的北洋军,战斗力早已腐化不堪,开枪基本乱打,局面稍吃点亏,常见跑的比兔子快。所以“合围”了好几次,却被“老洋人”当兔子撵。

甚至1922年10月22日起,“老洋人”张庆玩命一攻,不到十天就横穿了河南省,一口气端了皖西军阀倪嗣冲的老家阜阳。如此凶悍,除了因为北洋军太衰,更因张庆太鸡贼,比如打阜阳时,直接派人冒充客商混进去,半夜在城里点火制造混乱,兵不血刃就拿下。但更鸡贼的,却是他接下来干的另一件事:抓洋人。

既然有着“老洋人”的名号,又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中国,对于战乱里“外国人”的价值,张庆当然十分“重视”。洗劫阜阳后,北洋军四面合围,张庆却顺手牵羊,陆续把牧师巴牧林等七名外国人绑了做人质。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西方列强纷纷抗议,吵得北洋政府头大,张庆却是优哉游哉,这以后每当遇到北洋军围剿,干脆连枪都懒得开,直接把一群“洋肉票”摆在阵前,吓得北洋军纷纷让路。“专绑洋人”的“威名”从此流传。

但千万别以为,张庆此举有多“民族大义”,嘴上说“我是洋人老子”的他,对待同胞也从来手黑,比如占领阜阳后,他就连夜洗劫阜阳,撤退前还放火焚城,整个阜阳火光冲天,百姓哭成一片。但生怕“洋大人”有闪失的北洋政府,却从此对“老洋人”张庆变了脸,不但不再刀兵相向,反而狂摇橄榄枝谈“招安”,终于在1922年12月下旬,达成了愉快的协议:张庆释放“洋肉票”,其部队编入北洋军阀靳云鹗麾下,摇身一变成了“官兵”。

这么一股穷凶极恶的土匪,真能这么安心当官兵了?当然不会。从1923年起,混上“豫边游击司令”的张庆,先是对其管辖的商丘地界横征暴敛,单是农民的地税,就疯涨了一倍多,此外还疯狂推广种植鸦片,每一亩鸦片都征重税。招安?不过是换一套搜刮的法子。

等钱捞得差不离了,兵强马壮的张庆,于1923年10月把脸一翻,又造了北洋政府的反。

比起上一年的动静来,这次张庆闹得更欢,来围剿的北洋军,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不经打。几乎干看着张庆大闹整个河南,豫西各地的土匪也纷纷来投,张庆的部队很快膨胀到一万人以上。

腰杆子更粗的张庆,也不甘心只在河南折腾,干脆又南下湖北,一路烧杀抢掠。河南的北洋军一瞧高兴了,就在张庆屁股后面不紧不慢的追,“礼送”张庆进了湖北。基本“不设防”的湖北呢?自然被张庆祸害个遍。仅在李官桥镇一地,张庆就烧掉了房屋两万六千间,被杀害的百姓尸体,还被张庆扔进了江里,直接在江中堵塞出一座“桥”来。在勋西县城,张庆匪帮更大肆奸污妇女,两三百女子被轮奸致死……

而在祸害了枣阳县后,张庆又干起了“老本行”——绑洋人。他抓了美国女传教士吉纶做人质,在各路北洋军的围困下来回窜逃,最后于1924年初大摇大摆逃回河南,临走还放话“明年再来”。可笑的是,他的匪兵所过之处,当地官兵都吓破了胆,竟连拦阻都不敢,只是通知沿途各路铁路列车“回避”,为躲张庆匪帮,京汉线各路列车纷纷停运。这“官兵躲土匪”的奇闻,当时还上了西方各国报纸,成了国际新闻。

但这“国际新闻”,却已是恶匪张庆最后的疯狂。

虽说手里有洋肉票,北洋军也不经打,可早已被张庆匪帮祸祸够的各地百姓,也是开动脑筋,有的坚壁清野,有的联村自保,四处流窜的张庆,越发难抢到粮,其匪帮数量也大量缩减,1924年1月,仅剩3000人的张庆,被北洋军围在了河南郏县老爷顶。

饿的眼发蓝的张庆匪帮,终于也是窝里反。
当年给张庆“送大礼”的部下丁保成,这次也一怒反水,趁着张庆大意,竟安排同伙在背后打黑枪。“老洋人”张庆,这个制造无数血案的恶匪,就这样一命呜呼。“反水”的丁保成,带着残匪们向官军投降。由于这群匪徒饿了太久,“投降”后的第一顿饭,竟又撑死了好些人。

“老洋人”张庆覆灭了,可是河南的灾难,并没有因此结束。而整个事情背后的细节,更是让人无语:号称精锐的北洋军,遇见土匪就腿肚子转筋。横行数省的张庆匪帮,为何能肆意予取予求?甚至,作恶多端的土匪,想招安就毫无压力举个手,换身“皮”就继续为非作歹。这一切折射的,就是民国时代,河南大地痛彻心扉的“匪患”。

比起好些“精英”笔下,那充满风花雪月和精致生活的民国时代来,张庆匪帮的作恶背后,却是另一个真实的民国:学者何西亚统计说,20世纪二十年代,河南全境的土匪人数,竟突破五十万人。几乎每个县都有土匪活动,《东方杂志》更一声叹息:“匪乱则无省无之,河南更多。”

为什么有这么多土匪?许多民国大师,都把锅甩给天灾,但天灾背后更是人祸:

作为北洋枭雄袁世凯的“老家”,河南一直被北洋军阀视作自留地,横征暴敛从来不断。1924年《大公报》就痛批说“(河南)黑暗程度,日甚一日”。外加军阀打成一锅粥,战乱从不消停。大小土匪也就顺势而起,四处乱窜。

把持各地乡镇大权的土豪劣绅们,更成了土匪的温床。这些各地的“土皇帝”,非但不思护民保民,相反各个夹带私货,收买土匪为己所用。张庆肆虐的一路,就收了各地豪绅不少“好处”。比如洛宁的豪绅程毓琪,不但养着多处土匪,每次土匪打劫,他更要抽取百分之六十的利润。这种“明官暗匪”的货色,当时中原一抓一把:人前装模作样充名流,人后毫无压力与土匪分赃,光彩背后,多少血泪。

直到新中国成立,彻底摧毁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基层统治机构,外加建国初期,人民军队铁拳般的剿匪,肆虐民国时代的各地匪患,才真正宣告结束。

所谓民国的“繁华”,是怎样的风景?所谓个别人吹捧的“民国精英”“民国乡贤”是什么东西?看看“老洋人”张庆背后,河南惨不忍睹的匪患,一切都警钟长鸣。

参考资料:李文楼《民国时期河南土匪研究》、苏辽《河南恶匪张庆兴亡史》、党人碑《民国豫西土匪就业指南:县长可以杀,“乡贤”可绝对惹不起!》


历史风云录


张庆是河南临汝县(今汝州市)人,有个绰号,叫“老洋人”,怎么来的呢?

当年,张庆还只是一个土匪小喽啰,听几个老大哥说洋鬼子如何如何厉害,张庆一拍桌子,说:“洋人算个屁!老子要见到洋人,一拳就能让他们叫我爹!”

老大哥们笑道:“你这么牛,那你不成洋人的老子了?”于是,“老洋人”的绰号就这么传开了。

后来,张庆成了山大王,抢劫了安徽督军倪嗣冲的老家,搜出来3000枝枪、13挺重机枪、子弹200万发,还有大炮好几门,顿时腰杆儿硬得跟喝了XX肾宝一样,走路都横着走。

不过,张庆也知道,倪嗣冲不是好惹的,肯定会派大军来报仇,怎么办呢?张庆想了一个绝招儿——把城里所有的外国神父都给绑了,当成人质。因为他知道,北洋军怕洋人,只要有洋人当人质,北洋军就不敢拿他怎么样。

光这样还不够,张庆一路洗劫,沿途发现一个洋人就绑一个,绑得越多,自己的筹码就越多,结果吓得各路洋鬼子四散奔逃。

每次跟官兵打仗,张庆就把外国人质押在队伍最前头,看谁还敢开枪?果然,美英沉不住气,要求北洋政府必须救出人质。北洋总统曹锟被逼急了,派驻河南的14师师长靳云鹏统一河南各路剿匪事宜,新任河南督军张福来也派兵相助,其他十几路军阀也都出了兵。

靳云鹏派重兵围剿,飞机大炮都用上了,把土匪炸得灰头土脸。张庆手上还控制着七个洋鬼子,发了狠话:“把老子逼急了,你们就等着给洋人收尸吧!”

靳云鹏也不敢闹出外交纠纷,就答应了张庆的投降条件,把他的土匪队伍改编成游击支队,继续当他的队长。

张庆要在河南立足,必须依靠大军阀吴佩孚,可老吴并不喜欢张庆。

张庆为了巴结吴佩孚,把主意打在一个人的身上。谁呢?徐州土匪头子萧春子。

萧春子在1923年7月被官兵赶出徐州,无路可去,就去找张庆。萧春子一到,张庆拉着他的手问寒问暖,说萧大哥来我这,是给我面子。然后,张庆设宴,款待萧春子。

喝了一半,张庆说我要送给萧大哥一件礼物,稍等。张庆刚出去,就进来十几个端着枪的土匪,冲着萧春子就是一阵扫射。

当天晚上,萧春子的人头就送到了吴佩孚的面前,张庆自然也得到了吴大帅的赏识。

不过,张庆这么做是坏了江湖规矩,人家来投奔你,你却把人家杀了,当成你的阶梯,以后谁还敢来找你?而且,吴佩孚也觉得张庆这个人没人性,早晚是个心腹大患,于是调集五省大军共4万多人,收紧了对张庆地盘的包围。

张庆在河南是呆不下去了,决定去四川找出路。张庆准备从陕南入川,顺便再绑几个外国人质,可“老洋人”臭名远扬,一听说他来了,各地的洋人们早就溜之大吉了。但总有倒霉蛋,湖北枣阳的美国传教士吉伦被绑票,震惊美国。美国强烈抗议,要求吴佩孚必须灭掉老洋人,救出人质。吴佩孚也恼了,说不灭了老洋人,老子就不姓吴!

各地官兵对沿途流窜的张庆接连打击,到1924年1月,张庆窜回豫西时,已没多少人了,军心涣散。张庆手下大将丁保成知道他早晚要完,再加上之前诱杀萧春子的事,就暗中和官兵谈判。

不料,派去谈判的李二黑被张庆给抓住了,要处死李二黑。丁保成苦劝,张庆就是不听,丁保成也火了,把枪拍在桌子上,说:“老大既然不听我们的,那咱们好聚好散,不陪你玩了!”

张庆大怒,拔枪对准丁保成,说:“你他娘的活腻歪了,老子连你一块毙了!”

还没等张庆抠动扳机,旁边一个丁保成的手下就先开了枪,张庆当场倒地。丁保成带着张庆的尸体,向官兵投降,并把吉伦交给了美国人。

这里还有个笑话。土匪被官兵围困,没有粮食,都饿得发晕,投降后,官兵带来了馒头米饭,这帮土匪都饿急了,抓起饭就往嘴里塞。结果,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了:十几个土匪竟被活活撑死了……


仙姑说票


清末民初时期,我国河南汝州有一个叫张庆的人,他长得有点像外国人,做出的行为也十分奇葩,其专门绑架外国人威胁大军阀,最终他的结局如何了呢?

张庆被人起外号叫“老洋人”,坊间说他是因为长得高挑大,拥有黄色头发跟高挺鼻梁,跟是洋人一样才叫做老洋人,另外张庆曾听到路人夸赞洋人怎样般厉害,于是他不服就生气地说“我比洋人更加厉害,我就是洋人的老子”。

此话一出,传街坊邻居皆知于是就给他起了这个外号。说起张庆的身世,很少人知道他父母是谁,因为他很小的时候爹娘就暴毙了,仅有留下哥哥跟他两个孤儿,1911年由于清朝暴政,使得民不聊生,张庆兄弟俩就奋而参加起义军,在河南、陕西内对抗清廷。

1914年,张庆所在的起义军大败,哥哥在战争中死亡,于是张庆就心灰意冷的回到了故乡,因害怕清廷追罪,他就干脆改名叫张延献。不久后老洋人又加入了河南赵杰的宏威军队,当起一名小兵。到了1922年,各地军阀为地盘打得水深火热,直系跟奉系的首次战争也因此打响,宏威军首当排头兵被直系军阀头子冯玉祥直接重挫,之后被吴佩孚趁机解散。

任职宏威连长的张庆,在解散后就趁机拉拢了300名士兵,随他入山为寇,从此独立发展。并且从豫西附近朝陕州靠拢,沿路不断招募走散的士兵,而士兵们见老洋人长得牛高马大,相貌惊奇,都被他的气场所折服,相信跟着他干,定会闯出一番好事业。

因此老洋人一路收人一路前进,很快就把300人壮大到1000多人。后来兵临陜州城下之际,城中守将丁守成跟老洋人是老朋友,于是就开城恭迎他的军队到来,因此使得老洋人有了一席之地,并且把丁守成封为自己的参谋官。

得势后的老洋人,其暴戾性格很快就暴露,他带人在豫西地区频繁活动,无恶不作,前后吸收多路土匪山贼加入,很快就把队伍壮大到8000人。为了继续扩展势力,老洋人的军队开始跑到村子里烧杀抢掠,侮辱妇女,导致豫西的匪患异常严重,老百姓日夜担惊受怕。

这股匪乱消息很快就受到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跟冯玉祥的关注,他们很快就派遣军阀前去剿灭老洋人。豫西战役中,老洋人的8000贼寇散兵始终不敌装备齐全的直系部队,老洋人拼死率领亲信部队脱围而出,直接从豫西打到皖西,之后用计谋夺得阜阳城。

老洋人攻占阜阳之后,贼性不改,开始对城内进行洗劫,其中有一些是天主教的外国人以及意大利传教士也被他抓了起来,并且当成俘虏带回河南。在路途中,老洋人还攻入了息县,把里面的基督教徒跟牧师以及美国人巴姆父子都给抓了起来。

后来老洋人攻破正阳县镇,又如法炮制,继续抓捕洋人,当中被抓者有英国人贺尔门以及一些英国基督教徒跟牧师。在大家很疑惑老洋人为何要抓那么多洋人的时候,却被他的举动折服了,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原来,他专门绑架洋人竟然是为了保护自己,很多百姓还以为他是出于爱国。每当有直系士兵追杀过来的时候,老洋人就把这些洋人推到前线位置,威胁吴佩孚的军队不轻举妄动,如果他们害死洋人,那么英国、美国等就会介入,令吴佩孚跟冯玉祥吃不了兜着走。

此招果然够狠,逼得直系军阀们拿他没办法,而老洋人的残余部队就一路畅行无阻,继续作奸犯案。不过此举,最终惹怒了大军阀,气得靳云鹗悬赏1万大洋,擒杀老洋人,最终导致老洋人落得一个死亡结局。


猫眼观史


张庆,河南汝州人,民国时期巨匪,巅峰时期手下匪众多达三万多人。因绑架洋人自称“洋人的老子”,而被手下恭送了一个外号“老洋人”。


张庆早年跟着乡亲们参加过白朗起义,失败后张庆加入了河南督军赵倜手下的匪军宏威军,为啥叫匪军呢?因为这支队伍白天当兵,晚上当土匪,祸害老百姓。

1922 年5 月,第一次直奉战争中,赵倜的宏威军被直系冯玉祥部打败后被迫解散。其部下大多做了土匪,时任宏威军连长的张庆也带着300多名匪兵拉杆起事。

张庆打着“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口号,从豫东辗转来到土匪天堂山脉连绵的豫西陕州。一路裹挟百姓和收编小股土匪,到陕州时手下匪众多达数千人。

听闻张庆来到陕州,其旧部陕州守备丁保成也率兵加入了张庆部,两部合股组建了“河南建国军”,张庆自称司令,丁保成出任参谋长。


兵强马壮的张庆部杆匪,在豫西地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气焰十分嚣张,这严重影响了河南的治安。于是段祺瑞令冯玉祥派重兵围剿杆匪。双方激战多日,杆匪不敌,于是张庆率部离开豫西,经豫东,来到了皖西新蔡县。

到皖后,张庆听闻原安徽督军倪嗣冲搜刮了大量钱财,存放在老家阜阳,于是张庆决定干一票大的。当时阜阳城内驻有两个团守军,张庆不敢强攻,于是他先安排了几十名悍匪,化妆潜入阜阳城内。

几天后,杆匪里应外合攻下了阜阳城,接着张庆部开始大肆抢劫,钱庄、商铺被洗劫一空,杆匪还意外缴获了倪嗣冲藏匿的大批武器:3000 多支步枪、13 挺机枪、200 多万发子弹,还有几门大炮。

有了这些武器装备,张庆觉得自己又有了在豫西站住脚的资本,遂决定率部返回,临走时还绑了60多名肉票和几名天主教堂的洋人。


张庆很狡猾,他绑架洋人可不是为了钱,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官军围剿时,把洋人当成要挟的筹码。他这招很管用,杆匪从皖西一路被官军目送回了豫西。尝到了甜头,此后张庆部只要看到洋人就抓。

列强的传教士被抓,震惊了北洋政府,曹锟当即任命北洋名将14师师长靳云鹗为豫省剿匪总司令,统领河南境内各军,围剿杆匪。同时从湖北新军调来一个旅沿京汉线截击匪众。

这次北洋政府动了真格,张庆吓坏了,他赶紧将杆匪兵分三路分散突围。1922年10月下旬,北洋官兵经过一个多月的围追堵截,重创了杆匪,此时张庆部匪众只剩下3000多人。

由于杆匪手中有“洋票”,剿匪司令靳云鹗也不敢斩尽杀绝,为保险起见,他派人前去招安。几经磋商,张庆接受了改编。

成了名义上的官军,杆匪开始堂而皇之地以“担负剿匪”为名,向豫西大户、百姓征收高赋税,搞的民不聊生,于是豫西士绅纷纷上书吴佩孚要求调防杆匪。


头脑发昏的吴佩孚没想着怎么压制老洋人,而是将杆匪调到了豫皖边境,很快他就对自己的决定后悔不已。

杆匪到了新地盘如鱼得水,因为这里比豫西要富裕,张庆搜刮了大量钱财,他暗中以利益相诱,收编了周边的大小匪众。实力大增的杆匪成了奉系、皖西眼中的“香馍馍”,他们分别派人过来策反老洋人。

就这样杆匪成了吴佩孚心腹大患,左思右想,吴佩孚想到了一个借刀杀人之计:让杆匪赶往四川协同军阀杨森作战。但张庆何等狡猾,他识破了计谋,婉拒了吴大帅。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吴佩孚一边安抚张庆,一边暗中下令苏、鲁、皖、豫、陕五省调集4 万军队围歼杆匪。但张庆又提前得到风声,连夜率部逃往豫西老巢。

杆匪一路烧杀淫掠,经鹿邑、西华、许昌等县于1923年10月下旬,回到了豫西。这次吴佩孚是下了除掉杆匪的决心,剿匪大军也跟随赶到了豫西。


张庆也闻到了血腥的味道,河南是待不下去了,于是他兵分两路南窜,一路直奔湖北郧阳县,一路直奔湖北郧西县。

11月下旬,杆匪在湖北落下了脚。这下郧西周边的百姓遭了殃。杆匪四处抢劫,肆意强奸妇女,甚至留幼女都不放过,据统计这次郧西匪祸,有数千妇女受害,其中被奸致死的多达三百多人。

老洋人在盘踞郧西期间,通过裹挟百姓、收编土匪,将队伍扩充到3万多人。后来在湖北官兵的围剿下,老洋人被迫率部逃往陕西。

西北甘肃、宁夏、青海三地的军阀,听闻杆匪入了陕西,纷纷惊恐不已,一向不睦的西北各部竟出奇的达成了一致,合力剿匪。

在各路官军的围剿下,杆匪又只得逃往豫西老巢。好不容易送走的瘟神又要回来了,吴佩孚一路派兵截击。但杆匪经过一番苦战,于1924年初,还是杀回了豫西。


豫西人听闻老洋人回来了,商人、百姓全跑了,连政府也赶紧闪人。杆匪这次南下,历时两个多月,跑了3000多里地,还一路遭官兵围剿,到了豫西已疲惫不堪。

可回来以后,老巢周边人影都没一个,就更别说粮食了。有些后加入的土匪更是怨声载道,本来指望吃香的喝辣的,结果到现在连肚子都吃不饱。人心散了,队伍也就不好带了,老洋人的脾气也越来越不好了。

而此时吴佩孚也没闲着。有一天,老洋人召集各匪首开会议事。大家刚坐定,突然老洋人大吼:“李二黑,你个狗娘养的,胆敢背着我私通官军!”随即拔枪准备射杀李二黑。

枪是响了,不过倒下的是老洋人。原来他的参谋长丁保成及众多匪首,前几日也接受了河南督军张福来的招安。

不过老洋人虽然死了,但其手下除了部分被招安,还有部分继续打着“老洋人”的旗号,在豫、鄂两省为非作歹。其中张得胜部杆匪最为势众,多时竟达1万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