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如果用多个高压泵把地表水注入地下会不会起到补水的作用?

二手钳工


华北缺水,主要是深层地下水已经严重超采,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也挺严重,而且目前紧迫的是地上河基本也没水,工业用水,居民用水,很多都采地下水,地下水得不到补充,而且解放以后,华北地区的地下暗河基本也枯竭了,地下水的补充更加不可能,如果我说,华北想解决缺水问题,首先要解决山西太行山脉的植被问题,跟山西缺水的问题,肯定要被人喷,可实际问题是,如果山西缺水,河北不可能不缺水,因为河北的地下水,地下河,地表河的水来源,大部分都是来自太行山脉,而且河北的水资源容纳不了这么多的工业及人口,包括京津冀城市集群,河北的生态容纳水平已经严重超标,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问题!


苏木匠板材


题主说:用多个高压泵把地表水注入地下,会不会起到补水的作用,可以这样做,本身是没有错误,但您是否知道华北地区超采了多少水?

据权威部门统计:每年华北地区超采55亿立方米左右,其中京津冀地区超采34.7亿立方米,目前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累计亏空1800亿立方米左右(相当于3个黄河的径流量),超采的面积达到了18万平方公里。这么多水我们怎么能用高压泵回补地下水,这要补多少水,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最主要一点哪有这么多地表水?

以石家庄为例:2019年年1~9月份,石家庄地区降水量也仅仅428mm,后三个月是石家庄干季,降雪量更少,与往年相比,今年河北南部及河南地区,降水量仍不足。四十多年的干旱,导致河湖水面的萎缩,甚至干涸,经常能看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地面沉降,海水入侵这样的生态环境问题。

上图,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华北地区的用水量大大超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地下水开采量由每年200亿立方米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363亿立方米。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地表水衰减,有些地方的地下水位已经严重下降,有的已经取了深层的存压水、高氟水,对人的健康产生了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河流、湖泊水不足,我们只能跨流域引水,南水北调进行生态补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南方水多的优势,加大南水北调,不仅要满足城水居民用水需要,还要对华北平原进行生态补水,以河北为例,今年4月~6月,我们对河北境内的12条河流生态补水3.51亿立方,地下水位最高上升了近8米。如下图:

诚然,南水北调生态补水3.5亿,对华北平原每年超采55亿立方还是“杯水车薪”,不仅如此,我们用水成本还是很高,石家庄居民生活用水达5.3元/立方,这相当于我们用这么好的优质水,这么高的水价来回补地下水,从经济上考虑,我们牺牲了很多,虽然生态补水,意义重大,事关政治稳定,我们不能算经济帐,但我们就水节约用水方面, 我们还要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我们应怎么做呢?

今年夏季的台风给了我们启示。

华北平原地处中纬度,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的年份,台风北上的多,往往是一次强台风或冷涡到来,山洪瀑发,河水瀑涨,今年山东就是如此。我们在旱年多修水库,兴建水利工程,清理河湖区占用,疏通河道,充分利用周边地形,低洼地、干枯的池塘、河流故道,以备洪灾来时,储存超量的大气降水,

我们不用高压泵,充分利用枯水井,已经干涸的水井,利用夏季洪水,回灌枯水井,利用这些废弃的枯水井,回补地下水,即节省人力,又能自流,补水效率还高。即减少洪水灾害,又能补给地下水。

此外还要严控开采。对地下水开采实施严管政策,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滥采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地区,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严罚,推动实现采补平衡。


地理纵横


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我是地道的山西人,由于服务三农,去过山西很多地方。地下水位下降是不用怀疑的事实。

运城夏县,是山西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今年蔬菜生产严重收到制约,甚至大量减产,种植户为了保证水资源,持续在周边打深水井,部分水井已到200米。夏县杨村,及周边的段村和付村,种植蔬菜大棚至少2000亩,每年2月大量种植西红柿,19年456月,几乎没有降雨,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导致多数西红柿缺水无法灌溉,种植户采取从别处埋管道引水,地头挖蓄水池,从家用大水桶拉水灌溉,仍然无法彻底缓解旱情。夏县四辛庄是另一处蔬菜生产基地,19年的旱情导致多数辣椒在5月提前结束生产。8月下旬定植芹菜时地下水仍未得到有限缓解,种植户为了浇定植睡和缓苗水,熬夜在地里排队。但9月到10月的连续降雨反而反正芹菜泡水烂根。

吉县隰县是山西有名的山地水果产业基地之一。山区苹果种植难题之一是灌溉,为了解决灌溉问题,政府扶持和引导当地种植户在道路两旁建设集水池(30--70方),收集道路及两旁的雨季降雨,在干旱季节,就近采用施肥枪的方式给果树补充水肥。

在山西,水资源还是相对短缺的,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农业生产用水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在三者中,农业生产用水缺乏政府科学调度,统一安排,当遇到水资源短缺时,很容易处于弱者地位。农业生产中,种植户自行解决用水问题,包括水井的建设,沟渠管道的铺设,效率远低于城市的生活用水和工厂生产用水。但农业灌溉的方式和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啊不断提升。

山西许多地方的水利设施还是相对较好的,多运城临猗万荣永济等地的引黄灌溉非常好。大道漫漫,水资源利用发展于国于民都是大事,吾辈应从自身做起(低碳生活),也要不断探索科学的用水方式。


丁常玉


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已经成为该区域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那么,能不能采用题主所说的用高压泵回灌的方式进行回补呢?


我国华北地区一般指的是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区域,在地理学上通常将其划分为包括四个自然地理单元,分别为东部辽东山东低山丘陵、中部黄淮海平原和辽河下游平原、西部黄土高原和北部冀北山地。该区域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13°C,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口的激增和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来每年的降水可以够农作物的自然生长需要,但为了提高粮食供给,农作物种植由多数的一年一季增加为两季,无论是从植物生长需求还是灌溉需要出发,自然降水和河流补给都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加之大量工业用水的挤占,使得华北地区水资源特来越欠缺,人均水资源量还不到以色列的一半,于是开采地下水成为“应急之需”并且一直持续。



长期的过度开采,使得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以0.5米以上的速度下降,今年水利部向社会公布,目前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已经累计亏空了1800亿立方米左右,超采面积达到了18万平方公里。地下水亏空的严重后果就是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极易引发地面沉降、地下水位持续降低、地面水域萎缩、海水倒灌、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地质和环境问题。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已经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该区域的这个问题实施综合治理已经摆上了重要日程。之所以要实施综合治理,说明紧靠一两个措施是很难解决的,因为华北地区缺水是根源问题,气候条件我们无法短期进行改变,需要各方面措施的同步实施,才能减缓问题的发展,最后解决这个问题。

今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以京津冀地区为治理重点,核心思路是通过节水、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压减地下水超采;多渠道增加水源补给,实施河湖地下水回补,提高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系统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降低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开发强度,切实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

所以说,题主提到用高压泵抽地表水回灌的方式,本身没有错误,也是符合国家方案要求的一项举措,但不能盲目开展,因为地下水和地表水从水资源的系统看是一个整体,需要根据区域地表水资源数量和分布情况来定,不能拆东墙补西墙,否则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无济于事。

治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我认为关键之处在三个方面。

一是节约。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日常生活,都要严格实施节水计划,推动节水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形成全社会节水意识,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二是水利工程。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实施跨区域调水,加快南水北调步伐,在本地科学修建水库,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以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燃眉之急。



三是严控开采。对地下水开采实施严管政策,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滥采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地区,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严罚,推动实现采补平衡。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应该多搞坑塘,储存夏季雨水,让雨水多渗入地下,不要白白通过沟渠江河排到大海!


梦回牵手美人归


这个问题就有问题!华北包括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还有内蒙草原等地。

地下水超采的是河北平原!

山西高原早就不存在所谓地下水超采的问题了!现在山西的情况是地下水水位持续快速上升。像太原附近的柳跖沟瀑布等水系都自然恢复了。晋祠一带的泉水已经大面积复喷了,而且水量非常大!

现在太原地区已经重新成为北方的水稻产区了!

提问要严谨!


解读新角度


这个问题属于纸上谈兵,更属于本末倒置,华北地区为什么会地下水超采严重,根本原因就是干旱,地表水已经不足以支撑农业生产或者工业生产,地表无水去哪里找水注入地下。
地下水的概念就是存在于地下岩层当中的水资源,来源基本都是地表水经过常年累月的渗透,如果地表水充足,那么地下水无需人工干预,自然而然会得到很好的补充,并且补充速度很快。我们可以想一下济南的趵突泉,枯水期地下泉水不再喷出,而一旦济南片区大范围降水,趵突泉便会继续喷涌而出,时间非常快。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超采严重,根源还是华北地区近些年的降水量比较少,且华北地区缺乏大型的蓄水湖泊,农业生产以及工业生产所用到的水源都会从地下抽取。用高压泵将地表水注入地下的方法仅仅存在于理论,因为地下不会有大型的空间来蓄水,地下水都是存储在狭小的岩缝当中,使用地下水是汇集万千细流而得来的。
有多余的高压泵资源,不如再考虑下南水北调加大调水资源,毕竟南方地区的降水量非常充足,还经常出现洪涝灾害。总之,关心华北干旱是好的,能关心地下水超采更是难能可贵,但是出方法之时要想一下实际情况。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华北地区地表水不足。因此人们为了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以及工业生产用水才不得不大规模钻探水井抽采地下水。

也就是说华北地区的地表水并不丰富,根本没有足够的地表水能够用来去填补地下水不足的问题。

有人在想既然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如此紧张,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已经无法满足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求。那么我们国家主持修建的世纪工程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和中线调水工程不是已经建成运行!似乎找到了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有效途径。

因此许多人便建议能不能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把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多调拨一些到华北地区。进而使得华北地区有足够的水资源用来满足当地的生活用水和经济发展用水,另外再多掉一些水来填补多年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问题。也就是说寄希望于通过南水北调来填补华北地区的历史旧账。



首先这样的行为不可以提倡,也不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和填补历史旧账的有效途径,因为南水北调工程本身对于水源调出地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牺牲。如果过度的向长江流域水系要水势必会影响到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平衡!甚至给当地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和影响。


另外一方面南水北调工程本身调水的规模由当初设计的渠道所决定。在不改变现有渠道规模和工程条件的情况下很难大幅度增加调水量。尤其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还需要采取泵站提水才能够满足调水的任务,那么增加调水量势必意味着带来更大的能源消耗和成本问题。

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虽说是采用自流的方式进行调水。但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来水量和蓄水量有限。丹江口水库下游的汉江生态需水量已经不能再降低,因此也不可能大规模的增加调水量。



而至于通过高压泵站把地表水压入地下深层基岩的做法,从理论和技术上其实都可以实现!唯一受到制约的便是华北地区根本没有充分的地表水用来填补地下水的空缺。其实如果华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增加,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的现状自然便可以得到缓解,并不需要高压泵站将地表水压入地下深层,地下水也会慢慢的恢复和得到补充。关键是水从哪里来呢?


珞珈山的猫


以前下雨都先灌村里的池塘大坑,基本不外流,现在下雨都流下水道集中到河里去了,根本存不住水,大面积下雨还造成河道集中过水容易水灾


无名259627004


那点压力算个啥,至少三百五十兆帕,也就是三千五百个大气压,能够把中等强度的岩石压裂的水压力才有希望强行补充地下水,但是也仅仅是小范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